专题26 马说(解析版)-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全国通用)

2025-05-14 0 0 65.81KB 28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专题 26 马说
(2023·河南洛阳·统考二模)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
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
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
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节选自韩愈《马说》)
【乙】宋陈谏议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
“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尧咨者,陈谏议之子也。谏议遽召子,曰:“汝为贵臣
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戒仆养之终老。时
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人之风。
(节选自朱熹、李幼武《宋名臣言行录》)
[注]① 陈谏议:姓陈,谏议是官名。②贵臣:朝廷的重臣。
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ÐÐÐ
A.一食尽粟一石ÐÐÐÐ遇其叱咄
B.且欲与马等不可得ÐÐ有高猿长啸
C.求其能千里也ÐÐÐÐ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乐也
D.策之不以其ÐÐÐÐ 伐竹取
2.翻译下面的句子。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甲】文写千里马,【乙】文写劣马,分别表达了怎样的主旨?
4.千百年来,怀才不遇之士常常感慨万千,孟浩然发出了“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的苦吟
果你是一个不的人才,你会么做
答案】1.A 2.鞭赶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它不能让它竭尽才能,
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3.【甲】文写千里马、表达了者怀才不遇的愤懑和对埋没
人才、摧残人才的批判;【乙】文写劣马,寄寓了为人要淳朴诚信,多为着想的道。(意思
资料整理淘宝店铺阳百分百】
对即可) 4.我会努力完做到心态平和,相总会光;同时学会毛遂,主动展
的才。(意思对即可。有其他答案,分析合理亦可。)
解析】1.题考一词多
A.有时/有时
B.普/常常
C.么/适;
D.方法/路;
故选 A。
2.题考文言翻译。求:完流畅准确。注意:
策,鞭打。以,按照。道,方法。食,养。尽,尽。而,。通,通
3.考查比较阅读。
【甲】文借物喻人的方式伯乐比喻为知人善任贤君千里马比喻未被的真人才,
阐述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因,者不人才和摧残人才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抨击希望
者能别人才,重人才,使他们分发才能。写千里马,表达了者怀才不遇的愤懑和对
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批判;【乙】文结合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
也!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戒仆养之终老”句可知,写劣马,寄寓了为人要淳朴诚信
多为着想的道
4.题考阅读的拓展能力。
甲文“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具体地描绘了千里马有遇见伯乐的可遇。
行间充满者的痛惜。“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两句
了千里马的才能为何被埋没根本原因。“不知”,这正题的要害。一天能千里的马,一有时
会吃光一石小。是说才能、本领特殊,食特殊马的人不能一天跑上千里而一般地喂它
日行千里?“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通常数量养,常马饱了而
千里马远没;没吃饱的上吃饱的,本领自然发不出来。这正是说,千里马养不得
便法显示它本领一句描述了千里马因肚饥而无才能的痛苦。表达了者的慨以及希望
者能别人才,重人才,使他们分发才能。由此可知,如果是个不的人才,会努
做到心态平和,相总会光;同时学会毛遂,主动展示的才
考译文】
【甲】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是伯乐不常有。因虽然有名贵的马,也
的手中辱,和普通的马一同死马厩里,不能因日行千里而名于世。
资料整理淘宝店铺阳百分百】
日行千里的马,有时能完一石食。马的人不知道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
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饱,力不足,的才能和优良素质不能表现在外面。
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怎够要(日行)千里
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它却不能的才能,千里马鸣,不能通晓它
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有千里马!”道真的有千里马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
【乙】宋人陈谏议家里有一劣马,性,不能驭,伤了多人。一天,他走进
没看到这匹马,于是责问仆人:“那匹马怎不见了?”仆人说是陈尧咨卖给商人了。陈尧咨是陈谏
议的子。陈谏议马召来子,说:“是朝中重臣,家里有一人能制服这匹马,能养
你这害转嫁给别人!”(陈尧咨)赶紧命人牵回马,并把买马的钱退给商人。他告
仆人把那匹马养老死。(因时的人陈谏议有一代贤仁之风。
(2023·江苏泰州·统考模)阅读下面两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
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
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
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
扬州土庙,有洁白岁久木大花繁也。俗目为“琼花”,不知也。世以为天
下无之,惟此使访之,多。樵斧野烧,故不得,而不能,不为人贵。
伤之,曰:“可怜遐,常化燎。”或曰:“诗乃李文赋玉蕊也。”
(宋·王辟之《扬州土庙琼花》)
【注】①人。②李文:李德裕相,人。③玉蕊
西番莲暮春开冰丝
5下列加点的词。
一食或尽粟一石
② 执策而
使访
资料整理淘宝店铺阳百分百】
6.用现代语翻译下列句子。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2)故不得,而不能,不为人贵。
7.甲文中“常化燎”的意思相的句子是一句?
8.甲乙两文都采物寓意的写
9对上述文言文的理解和正确的一项是(ÐÐÐ
A.甲文“辱于奴隶人之手”与乙文“”两个加点的意思是相的。
B.甲文写“食马者”与千里马之间的矛盾出了“常马”千里马的不遇。
C.甲乙两文都侧围绕开论,有面的阐述,也有面的说
D.甲文“骈死于槽枥之间”与乙文“岁久木大花繁也”的正确
答案5.①一食:)②临:面 使或:有人 6.(1)
按照正确方法不足以使它充分发的才能。
(2)不能长得高花儿得也不,因而不珍视(重)。 7.才美不外见
8.甲文千里马的遇,表达对优人才被埋没愤懑和痛惜
乙文琼花樵斧野烧而“不得,而不能,不为人贵”的,表达人、
受到摧残的的痛惜和伤感之(或:发了人生命无常的深深)。 9.A
解析5题考查对文言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于文言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
个句子的意思来
① 句意:有时能完一石食。一食:)。
② 句意:拿着鞭子面对它。临:面
句意:探访使
句意:有人说。或:有人。
6.题考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要先回到中,句子的整体
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分点,先要关键词、词,查看有无特殊
”“”“”“”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
① 重点词:策,马引申鞭打策,之,词,千里马以,按照;道,正确
方法;食,同“,尽:使……
② 重点词:故,为,被;贵,……贵重。
7题考查比较阅读。
资料整理淘宝店铺阳百分百】
“常化燎”的意思:常常被大火烧灰烬。句子的意思是说琼花被大火烧过之后,来的美
人发。甲文中“才美不外”写出了千里马因食不饱、力不足,才能素质不能表现在外面,
人发由此得出相的甲文的句子是:才美不外见。
8题考的分
甲文:文伯乐比喻为知人善任贤君千里马比喻未被的真人才,阐述封建社会
人才被埋没因,者不人才和摧残人才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抨击希望者能别人才,
人才,使他们分发才能。千里马的遇,表达了者怀才不遇,壮志情和对
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
乙文写了扬州的后土庙中的一株洁白的“琼花”,洁白,年岁久多,而
琼花大数被伐,火烧长不高得也不茂盛,人为贵重,文借此表达
人、受到摧残的的痛惜和伤感之(或:发了人生命无常的深深)。
9题考内容理解和
B.甲文有写“常马”的不
C.乙文从反面说理;
D.甲文“骈死于槽枥之间”的正确为:“骈死/于槽枥之间”,乙文“岁久木大花繁
也”的正确为:“岁久/木大花繁也”
故选 A。
考译文】
【乙】扬州的后土庙,有一株花洁白,年岁久多。称“琼花”,不知道是
。世人为天下这种探访中有多。但大数被伐,
火烧长不高得也不茂盛,人为贵重。到很伤感,说:“可惜地方
,常常被大火烧灰烬。”有人曰:“写的是李文饶赋中的玉蕊。”
(2023·黑龙齐齐哈尔·统考模)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
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
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
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资料整理淘宝店铺阳百分百】

标签: #备战

摘要:

专题26马说(2023·河南洛阳·统考二模)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节选自韩愈《马说》)【乙】宋陈谏议①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尧咨者...

展开>> 收起<<
专题26 马说(解析版)-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全国通用).docx

共28页,预览5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28 页 大小:65.81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5-14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28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