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起:中国创新型企业的诞生》导读

VIP免费
2024-12-14
59
0
63.32KB
8 页
5.9玖币
侵权投诉
每日听书 |《潮起:中国创新型企业的诞生》
划重点
1、从 1980 年代到 21 世纪初,在中央政府的直接指导下,我国大型国有工业企业与知名
跨国公司共同出资,设立了一批合资企业。通过合资企业,跨国公司能够进入中国市场,
国企能够获得国际先进技术,实现双赢,所以叫“市场换技术”战略;2、问题在于,合作的
跨国公司与中资企业在核心利益上是不同的。中方的核心利益是获得自主研发能力,而跨
国企业当然不希望为自己培养竞争对手,他们对合资企业的定位是生产与销售已有的成熟
甚至是过时产品,在国内市场赚钱,而不要浪费资源在发展自主研发能力上;
3、中国创新型企业做对了三件事情:第一,高度重视产品开发平台。第二,不搞合作生
产,而搞合作研发。第三,建立以工程师为中心的组织。
4、自主创新企业的崛起,可以说是中国工业发展的一个“意外”:它们因为被排除在“市场
换技术”战略之外,只能创建自有品牌、走自主研发之路。为了在市场竞争中活下去,它们
把大批被合资企业边缘化的本土工程师重新集结,根据本土市场的客户需求快速更新迭代
产品,和大量的本土上下游企业紧密互动,与本土研发机构和高校展开密切合作。
这本书能为你
1、探索创新型企业与传统企业的关键差异。
2、揭示创新企业如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3、掌握中国自主创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帮助你理解中国产业政策的演进与创新转型。
5、分析中国企业是如何在特定社会条件下崛起的。
适合谁听
1、企业高管及产业研究者。
2、想深入了解中国企业创新历程的人。
3、对经济学、管理学领域感兴趣的人。
4、关注国际产业竞争的人。
5、战略管理与创新研究者。
书籍信息:
书名:《潮起:中国创新型企业的诞生》
作者:封凯栋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23
ISBN:9787300319575
内容简介
本书着眼于中国企业及制度层面的战略转型,深入分析了中国汽车产业和通信设备行
业中创新型企业的成长路径。在历史上,正是这两个行业中自主创新企业的崛起,帮助中
国开启了产业政策转型的社会大讨论,并最终促成中国产业政策范式向“自主创新”转型。
本书通过对吉利、奇瑞、比亚迪、华为、中兴和大唐电信等企业开展案例研究,尝试
阐明它们与那些“市场换技术”企业的行动差异,并着重分析它们是在什么样的社会条件下
发展起来的。
本书将帮助那些对中国创新型企业崛起感兴趣的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工业发展的动态
演进过程,并帮助他们探索中国现阶段创新转型需要完成哪些重要任务。
作者简介
封凯栋,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长聘副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英国萨塞克斯大
学科学政策研究中心(SPRU)博士,清华大学管理学硕士、工学学士。长期从事中国工业和
中国创新政策的研究,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近百篇论文,出版了Innovation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China 和《国家的双重角色:发展与转型的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等专
著。与路风教授合著的《发展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汽车工业的政策选择》及相关的工业研究
工作对推动我国自主创新政策转型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在国内外多个重要的学术团体、政
策研究和政策对话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
前 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我是陈章鱼。今天为你解读的这本书叫《潮起》,副标题是
“中国创新型企业的诞生”。
书名里说的“创新型企业”,指的是拥有独立研发能力和自有品牌的中国制造企业,比
如通信设备行业最早的“巨大中华”一巨龙、大唐、中兴、华为;汽车行业的比亚迪、吉
利、奇瑞等。这些创新型企业主要是民营企业和部分地方性国企,它们在起步阶段拥有的
资源非常有限一一资金短缺、人才匮乏、技术落后,甚至没有行业准入资质。仅举一例,
吉利汽车老总李书福当年为了争取造车资格,喊出一句很悲壮的话:“请允许民营企业家做
轿车梦。哪怕失败,就请给我一次失败的机会吧。"
当年这些企业要啥没啥,它们的自主研发努力普遍不被看好。当时人们更看好另一类
企业,相信它们能够挑起中国工业的大梁,这就是“市场换技术”战略下成立的中外合资企
业。从 1980 年代到 21 世纪初,在中央政府的直接指导下,我国大型国有工业企业与知名
跨国公司共同出资,设立了一批合资企业。通过合资企业,跨国公司能够进入中国市场,
国企能够获得国际先进技术,实现双赢,所以叫“市场换技术”战略。
在通信设备行业,邮政部下属国企先后与多个跨国公司合资成立了上海贝尔、江苏富
士通、广东北电、北京国际、南京爱立信、青岛朗讯等一系列明星企业。在汽车行业,当
时中国主要的汽车生产企业“三大三小”,也就是上汽、一汽、东风这“三大”,和北汽、广
汽、天汽这“三小”,都各自与跨国汽车巨头“结对子”,组建了合资企业,如北京吉普、上海
大众、广州标致、一汽大众等。
在政策的大力推动下,到 1998 年年底,国内共建立了 557 家合资企业。中央政府对
这些合资企业寄予厚望,把当时国企中的优质资产和骨干人才全部划拨给合资企业,希望
它们能够通过吸收跨国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带领中国成为工业强国。
但是,后来的情况与人们的预期怡好相反:实力雄厚、被普遍看好的合资企业,实际
上沦为跨国企业在中国的代工厂,不但没有发展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自主研发能力,甚至
摘要:
展开>>
收起<<
每日听书|《潮起:中国创新型企业的诞生》划重点1、从1980年代到21世纪初,在中央政府的直接指导下,我国大型国有工业企业与知名跨国公司共同出资,设立了一批合资企业。通过合资企业,跨国公司能够进入中国市场,国企能够获得国际先进技术,实现双赢,所以叫“市场换技术”战略;2、问题在于,合作的跨国公司与中资企业在核心利益上是不同的。中方的核心利益是获得自主研发能力,而跨国企业当然不希望为自己培养竞争对手,他们对合资企业的定位是生产与销售已有的成熟甚至是过时产品,在国内市场赚钱,而不要浪费资源在发展自主研发能力上;3、中国创新型企业做对了三件事情:第一,高度重视产品开发平台。第二,不搞合作生产,而搞合...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相关推荐
-
VIP免费2024-11-29 2
-
VIP免费2024-11-29 8
-
VIP免费2024-11-29 9
-
VIP免费2024-11-29 8
-
VIP免费2024-11-29 9
-
VIP免费2024-11-29 11
-
VIP免费2024-12-14 82
-
VIP免费2024-12-14 59
-
VIP免费2024-12-15 54
-
VIP免费2025-01-13 84
分类:人力资源/企业管理
价格:5.9玖币
属性:8 页
大小:63.32KB
格式:DOCX
时间:2024-12-14
作者详情
-
IMU2CLIP MULTIMODAL CONTRASTIVE LEARNING FOR IMU MOTION SENSORS FROM EGOCENTRIC VIDEOS AND TEXT NARRATIONS Seungwhan Moon Andrea Madotto Zhaojiang Lin Alireza Dirafzoon Aparajita Saraf5.9 玖币0人下载
-
Improving Visual-Semantic Embedding with Adaptive Pooling and Optimization Objective Zijian Zhang1 Chang Shu23 Ya Xiao1 Yuan Shen1 Di Zhu1 Jing Xiao25.9 玖币0人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