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2024届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新高考专用)03(解析版)

2025-05-10 0 0 177.79KB 24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2024 届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新高考专用)02
语   文
(考试时间:150 分钟 试卷满分:150 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
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7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一个政权的巩固和发展,离不开各项制度的建设,科举制度便是突出的一例。科
举制度历经隋唐宋元明清诸朝,推行时间长达 1300 年之久,其选官功能经久而未衰,
是中国古代最有效的选官制度。回顾科举制度建设的全过程,可以看到以下特点。
科举是通过设科考试来选拔官员的制度,涉及诸多方面、诸多环节。因此,从唐
代开始就注重制度建设的全面性,以确保该制度的有效实施,如对考试科目的设置、
考生资格的确定、考官的选任、考场的管理、阅卷的程序、主管部门的确定等,都做
了详细规定。科举制度自创建以来,不断在改进、完善之中。可以说,科举制度的建
设在 1300 年间从未间断,即使在废除科举前,清廷为改革考试科目,还特开经济特
科,以破格求才。在科举制度的建设中,历代对公平取士的努力一直没有停止过。科
举制度的发展,也是其本身不断规范化的过程。唐玄宗时,科举主管部门由吏部改为
礼部,标志着科举考试机构完全从官员铨选机构中脱离出来,取得相对的独立性,这
是科举制度向规范化发展迈进的重要一步。历经宋元,自明代始,科举制度的发展有
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即各级考试的规范化,这也是科举制度成熟的标志。科举制度
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过各种情况,如朝代更迭的动荡,王朝的对峙,少数民族政权
的统治等,但它始终表现出惊人的适应性,科举制度不但没有停下发展的脚步,反而
形成诸多适应性的特点,例如,元、清等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他们在科举制度的建
设上体现了浓厚的民族特色。
(摘编自李世愉、贺晓燕《从制度建设看科举制度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
科举功名又称为“出身”或“科名”,是指士人通过科举考试获取的特定身份和
资格。获此者,可由此走向或走上进之享受相应遇。科举功名也就自成为
唐以历代政权选拔人才特凝聚社会最为得力的工具功能着科
举功名体日趋而不断化。
首先,科举功名的影响吸引力不断提高。科举功名通过科举考试而获得,科举
成为社会的“公之”,其所具备客观性和民都可
的开性,使下士都对由此实现自身价值地位的上升充满希望,都持续加
了科举对下士吸引力。其,科举功名体的不断化,有其在的必然
逻辑,又体现出明显的理性。其中,科举功名由唐代的“平行多元”发展为宋元的
“一体多”,提高了进士的尊贵度及其“综合素质”的适性,明清功名级的显
著增多,不进一步提高了进士的选拔质量和更好满足了选官对不同层级人才的要,
还为级功名的士通过级考试不断提高功名层次提供了制度保,由此大大
提升了其力、吸引力和社会认可度,再次,科举功名凝聚社会、巩固统治的功能不
增强。科举考试竞争十分激烈统治者必须处好落第问题。宋代设立
“特名进士”,明清举人、生、生员都成为固定功名,就是统治者不断扩大
优抚结果
(摘编自郭培贵《科举功名制度的变迁及其政治和社会功能》)
材料
隋唐世的形成主要得益于制度创,科举制度创建直推动了族官政治向
官政治的转变。隋唐科举制相较汉魏察举制,在选举内容、公平和方等方面都有
化。
一是选举内容实现了举重“行”向科举考“才能”的化。举制的核心
州郡长官、中等考士人的“行”,“以取人”,之以中“经”考试。
行”很难,“才能”可以通过考试定等,有利于公平选才,创建科举
制就成了人才选拔的必然,科举制科考举的“才能”,“以取士”,
“时”即社会评价。“舍德行而趋文艺”,反了唐代科举考试、吏部铨选的突出
特点。二是步建立了考试“公”的取人制度。唐代进士科三百年取士本做到了
之明之平,未不以公为之主”。唐代科举制开创的考试“公”
,成为世科举考试求的原则和理,从本上改了出身命运社会
试卷第 2页,共3
痼疾是科举考试科目多,以选拔各人才。唐代科举科目多大致
举、两大类举又可为常举、制举和吏部科目选,有近三百个科目,还有
献策授官等取人之
科举制的创建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制度创,使得唐朝在政治、经济和化上获得
发展,显了制度创、选贤用能的重要性,从而定了中国世选官制度和
统,其中的经验与智慧具有重要历史启示意义。
(摘编自金滢坤《科举制度创建对选官制度革的影响》)
1(3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元、清等少数民族定鼎中原后,在科举制度的建设上体现出浓厚的民族特色,这
表现了科举制度的适应性。
B.科举的客观公正性和所有男性公民都可以报考的开放性等,持续加强了其对天下士
子的吸引力。
C.科举功名具有凝聚社会、巩固统治的功能,历代统治者都设法使所有落第士子都拥
有固定功名。
D.汉魏时期形成并长期使用的察举制,由州郡长官等考察士人“德行”,“以德取
人”不看才学。
2(3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唐代将科举的主管部门由吏部改为礼部,使科举考试机构完全脱离官员铨选机构,
这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成熟。
B.明清的功名层级可以通过考试由低向高流动且制度化,体现出科举功名体系内在的
必然逻辑和明显的合理性。
C.唐代科举制开创的考试“至公”原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出身决定命运的社会痼疾,
但于今而言缺少现
D.历上,李白杜甫等人都不是士出身,但凭进献颂赋而获得授官,这
唐代的科举制度
3(3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分析了建科举制度的建设对政权的巩固和发展起到巨大作
其历经千余年而重要
B.材料二重点阐述了科举功名的内时通过列举事分析了科举功名的功能日趋
和不强化的具体表现。
C.材料三认为科举制度的创建直接推动了族官僚政治向文官变,较之于察举
制,科举制在选举内容等面有的变化。
D.材料一提纲挈领总说科举制度建设的历,材料、材料三进而阐述其功
能和影响则材料现层进式结构。
4(4 )材料一,简要概括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建设的特
5(4 )山认为:“各国的考试制度,都是学英国的,溯源英国
考试制度是从中学过的,中的考试科举制度,世界最古最好的制
度,”李光耀直言:“科举使中国被摒弃西方伟大科学工艺发明和
工业革命的门。”结合材料内容及你对科举制度的理解,简要说李光
耀评价科举制度的出发点影响
答案1A2B3C4国古代科举制度建设具有全面性的特
国古代科举制度建设具有持续性的特国古代科举制度建设具有规范性的特
国古代科举制度建设具有适应性的特5①孙从科举制度的积极作
世界影响明科举制度是世界最早的通过公考试选人才的制度,
族官僚政治向文官治的变,为治理国家大批优秀人才,影响深远
李光耀从科举制度的消极作用出明科举制度忽视对科技发展热情与关注,
致近代中技发展滞后。
解析1.本题考学生归纳信息的能力。
B.“所有男性公民”错误扩大范围,根原文“其所具的客观公正性和所有男性
民都可报考的开放性”应为“所有男性民”。
C.“历代统治者都设法使所有落第士子都拥有固定功名”错误,以概全,原文的是
“科举考试竞争十激烈统治者必须处落第士子的题。代设立‘
,明清举人、生、生员都成为固定功名,是统治者不断扩大对落第者优抚
政策的结”,并“所有”。
D.“不看才学”错误。原文的表是“一是选举内容现了察举重‘德行向科举考
才能”的变化。察举制的核心是由州郡长官、中正等考察士人的德行,以德取
人”,辅之以中央‘经学”考试”可,应是以“德行”为主,不是不看才学。
A
2.本题考学生归纳信息的能力。
A.“这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成熟”表述错误,根原文“历经宋元,自明代,科举制度
发展有一明显的特即各级考试的规范化,这是科举制度成熟的标志”,
从明代开科举制度中级考试的规范化才是科举制度成熟的标志。
C.“但于今而言缺少现”的表过于武断。根原文“科举制的创建是中国古
重要的制度创,使治、经济和文化上获得发展,显了制度创、选
试卷第 4页,共3
用能的重要性,从而奠定了中选官制度和文化统,其中的经验与智慧具有
史启示”可,科举制至今重要
D.“明唐代的科举制度错误依据原文可献书献策授官等
取人法”,“李杜”正是因此而获得授官,这并不能明“唐代的科举制度
”。
B
3.本题考学生分析论点论据法的能力。
A.“材料一分析了建科举制度的建设对政权的巩固和发展起到巨大作
经千余年而重要错误。根原文“回科举制度建设的全过,可以
以下特”可,文章重点论述的是科举制度的特
B.“材料二重点阐述了科举功名的内错误轻重倒置,依据原文“且这功能
科举功名体系的日趋备而强化”,着第二段三个方面分,可,材料
重点阐述“科举功名的功能日趋和不强化的具体表现”。
D.“材料一提纲挈领总说科举制度建设的历”“则材料现层进式结构”
。材料一重点说“回科举制度建设的全过,可以看以下特”,材料二重点
是“科举功名也就自然成为唐以后历代政权人才特是凝聚和定社会
具,目这功能着科举功名体系的日趋备而强化”,材料三重点阐述
唐科举制相汉魏察举制,在选举内容、公方式面都有的变化”,
则材料的阐述各侧重,非层关系。
C
4.本题考学生概括信息的能力。
“科举是通过设科考试官员的制度,涉及诸多方面、诸多环节”可
国古代科举制度建设具有全面性的特
“科举制度的建设在 1300 间从使在废除科举前,清为改考试
科目,特开经济特科,以破格求才”可国古代科举制度建设具有持续性的特
“历经宋元,自明代,科举制度的发展有一明显的特即各级考试
规范化,这是科举制度成熟的标志”可国古代科举制度建设具有规范性的特
“科举制度在发展的过中,遇到各种情况,如更迭的动王朝的对
,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等,但它始终表现出人的适应性,科举制度不但
发展脚步反而形成诸多适应性的特”可国古代科举制度建设具有适应性的
5.本题考学生运用材料阐述的能力。
摘要:

2024届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新高考专用)02语 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一个政权的巩固和发展,离不开各项制度的建设,科举制度便是突出的一例。科举制度历经隋唐宋元明清诸朝,...

展开>> 收起<<
语文-2024届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新高考专用)03(解析版).docx

共24页,预览5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24 页 大小:177.79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5-10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24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