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2022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2025-07-20 0 0 3.29MB 23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中小学教辅资源店 微信:mlxt2022
滨州市二 0二二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物理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 48 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5 个小题,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12 小题只
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得 3分;第 1315 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 4分,
选对但不全的得 2分,有选错的得 0分)
1. 下列估测中,符合实际的是(  )
A. 核酸检测用的口咽拭子长度约为 60cm
B. 人的正常体温约为 42℃
C. 亚洲飞人苏炳添百米速度可达 10m/s 以上
D. 九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 2kg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核酸检测用的口咽拭子长度约为 20cm,约两个手掌宽,故 A不符合题意;
B.人的正常体温约为 37℃,故 B不符合题意;
C.亚洲飞人苏炳添百米速度跑 100m,用时约为 9.83s,百米跑的速度为
C符合题意;
D.九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 200g,合 0.2kg,故 D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2. 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很多诗句里蕴含着物理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钟声”是由于空气的振动而产生的
B.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啼鸟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C. “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D.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冰”
形成是凝华现象
【答案】B
【解析】
【详解】A.“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钟声”是由于钟的振动而产生的,故 A错误;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啼鸟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故 B正确;
C.“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冰,是凝华现象,故
C错误;
【中小学教辅资源店 微信:mlxt2022
D.“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冰”的形成是液态的水凝固成的冰,是凝固现象,故 D
误。
故选 B
3. 小华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给冰加热。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他绘制了如图乙所示冰熔化时温度随时
间变化的图像。小华又继续加热一段时间,观察到水沸腾时温度的示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BC 示冰的熔化过,继续热温度保持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
B. 比较 AB CD 段可知,AB 段的CD 2
C. 水的沸98,由可以判断此时的压高于一个标准大
D. 水沸腾时烧杯出现量的“气”,这些气”的形成化现象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由图乙得,BC 保持温度不变,示冰的熔化过继续热,温度保持不变,
物体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故 A正确;
BAB CD 段,物体的态不同,质量相等比较 AB CD 段可知,升高相同的温度,CD 段加热
的时间是 AB 段加热时间的 2说明高相同的温度,CD 吸收的热量是 AB 吸收的热量的 2,由
得,CD 段的AB 2,故 B错误;
C.一个标准下,水的沸100,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水的沸98说明此时的压低
于一个标准大,故 C错误;
D.水沸腾时烧杯出现量的“气”,这些气”是水蒸气上升过中遇冷热形成的水
于液化现象,故 D错误。
故选 A
4. 内能和内能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中小学教辅资源店 微信:mlxt2022
A. 5 月的街头杨花风舞好似满天飞,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
B. 新能汽车实现了“零排放”,其效率达到了 100%
C. 我国“长征五号 B大型运载箭使氢作燃料,是度小
D. 内燃机压缩冲程要通过做功方式增大汽缸内物质的内能
【答案】D
【解析】
【详解】A杨花风舞杨花不是分子,故其运不是分子动,故 A错误;
B新能汽车实现了“零排放”,其效率不可达到了 100%必然克服摩擦力做功损失
,故 B错误;
C.我国“长征五号 B大型运载箭使氢作燃料,是的热值大同质量的燃烧氢燃烧放
的热量多,故 C错误;
D内燃机压缩冲程,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大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 D正确。
故选 D
5. 如图所示,在“探究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玻璃板代替面镜,是为了观察到的蜡烛的像更清晰
B. 只要把光屏放恰当置,就能承接蜡烛的像
C. 蜡烛距玻璃板越远蜡烛的像就越
D. 把玻璃板向左蜡烛的像的置不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用玻璃板代替面镜,是为了更好的确像的置,故 A错误;
B.平面镜成的是像,用光屏无法承接,故 B错误;
C蜡烛
物体是等大的,蜡烛距玻璃板越远蜡烛小不变,故蜡烛的像的小不变,故 C错误;
D.只把玻璃板向左,平面镜置不变,蜡烛置不变,蜡烛的像物体于平面镜,故
的像的不变,故 D正确。
故选 D
6. 称掷,冰上溜石,是以单位在冰上行的一种投掷性竞赛项目,被大家喻为冰上的“国
【中小学教辅资源店 微信:mlxt2022
际象”,考验参与者的体能与脑力现动静之美取舍之智慧。图为北京 2022 2北京冬奥会
壶比赛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将冰壶沿水平冰面投掷后,冰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
B. 在冰壶前方冰”,是为了增大摩擦
C. 壶最终停来因为不受力
D. 壶静止时,冰壶受到的重力和对冰压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A将冰壶推之后,冰由于惯性,继续保持原来向前运动,故 A正确;
B在冰壶前进途中,不断地刷冰,为了使形成一,水的出现使壶与
小了冰壶与面之间的摩擦力,故 B错误;
C.冰壶最终停为水平方向摩擦力作用,摩擦力改变了态,故 C错误;
D.冰壶静止时,冰壶受到的重力和对冰压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是平衡力,故 D错误。
故选 A
7. 司马迁《史中有壮丽辉煌咸阳宫描述。如图是我祖先建造宫殿木棒搬巨大木
情景。他通过横杆支架石块等,将巨木的一端抬起圆木,以便其移其它地方。以下
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通过横杆支架等,将巨木
端抬起使用了杠杆
B. 越靠近横杆右端会更省力抬起巨木的一
C. 巨木的一端抬起圆木是为了摩擦
D. 支架端垫底面积较大石块,是为了增大支架地面压强
【答案】D
【中小学教辅资源店 微信:mlxt2022
【解析】
【详解】A.通过横杆支架等,将巨木的一端抬起,是一根硬棒围绕支点转动,故是使用了杠杆,故
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人越靠近横杆右端,动力臂越大阻力臂和阻力乘积,动力臂越大会更省力抬起巨
的一,故 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将巨木的一端抬起圆木,用代替滑动,摩擦,故 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支架端垫底面积较大石块,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支架地面压强,故 D错误,D
符合题意。
故选 D
8. 2022 2北京冬奥会,中国代表团收获 94215 枚奖牌金牌和奖牌均创历史新高
如图为摄影记录的单板滑跳台金牌翊鸣比赛中,跳台到落情景
下列一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起最高点的过中,动逐渐化成重力
B. 到达最高点时,机械能最大
C. 空中下落过中,重力做功越来越
D. 从起到落个过中,机械能守恒
【答案】A
【解析】
【详解】A.他从起最高点的过中,质量不变,速度逐渐变小,逐渐,动逐渐变小,
逐渐增大,动逐渐化成重力 A正确;
B.由于阻力,他到达最高点的过中,机械能断减小,在最高点机械能最小,故 B错误;
C.他空中下落过中,速度越来越大,由
得,重力做功越来越,故 C错误;
D.由于阻力,他从起到落
个过中,机械能断减小,机械能守恒,故 D错误。
摘要:

【中小学教辅资源店微信:mlxt2022】滨州市二0二二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12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得3分;第13~15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下列估测中,符合实际的是(  )A.核酸检测用的口咽拭子长度约为60cmB.人的正常体温约为42℃C.亚洲飞人苏炳添百米速度可达10m/s以上D.九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kg【答案】C【解析】【详解】A.核酸检测用的口咽拭子长度约为20cm,约两个手掌宽,故A不符合题意;B.人的正...

展开>> 收起<<
中考:2022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共23页,预览5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23 页 大小:3.29MB 格式:DOCX 时间:2025-07-20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23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