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化学试卷(教师版)

2025-07-19 0 0 347.5KB 18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2010 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化学试卷(教师版)
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分,满分 30 分)
1.(3分)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将胆矾晶体研碎至细末
B.铜丝在火焰上灼烧至黑色
C.新鲜牛奶久置后变味
D.人体组织消化葡萄糖
【微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思路】A、根据化学变化的定义与将胆矾晶体研碎至细末的变化过程中是否有其它
质生成判断。
B、根据化学变化的定义与铜丝在火焰上灼烧至黑色的变化过程中是铜变成了氧化铜
断。
C、根据化学变化的定义与新鲜牛奶久置后变味的变化过程中是牛奶缓慢氧化判断。
D、根据化学变化的定义与人体组织消化葡萄糖的变化过程中是否有其它物质生成判断。
【解析】解: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其本质特征是该变化过程中有其它物
质生成。
A、将胆矾晶体研碎至细末,只是发生了物态变化,该变化过程中没有其它物质生成
所以正确。
B、铜丝在火焰上灼烧至黑色是因铜被氧化成了氧化铜,该变化过程中有其它物质生
所以错误。
C、新鲜牛奶久置后变味是因缓慢氧化变质了,该变化过程中有其它物质生成,所以
误。
D、人体组织消化葡萄糖,最终葡萄糖要变成水和二氧化碳,该变化过程中有其它物
生成,所以错误。
故选:A
【点拨】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是初中化学最基本的概念,正确理解概念,明确二者的本
质区别是解决该类问题的关键。
2.(3分)下列有关 H2CH4CO 三种气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都具有还原性,其组成元素的原子都易失去电子
1 / 18
B.与空气混合遇火易爆炸,点燃前都要检查纯度
C.燃烧时火焰颜色相同,燃烧产物相同
D.都是常见的可燃性气体,地壳中大量存在
【微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氢气的化学性
质与燃烧实验;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
【思路】A、根据三种气体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
B、根据可燃性气体的检验进行分析,
C、根据三种物质点燃时的化学原理进行分析,
D、根据三种气体的存在环境进行分析。
【解析】解:A、氢气和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而甲烷不具有还原性,并且在发生还
反应时一氧化碳中的氧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所以不会失去电子,故 A错误,
B、三种气体都是可燃性的气体,如果不纯,在爆炸极限范围内,点燃都会发生爆炸
所以需要验纯,故 B正确,
C、燃烧时,火焰都是淡蓝色的火焰,但是氢气生成水,一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甲
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产物不同,故 C错误,
D、地壳中大量的存在甲烷,但是一氧化碳有毒,在地壳中存在的量极少,故 D错误,
故选:B
【点拨】本题主要对常见的可燃性的气体的性质进行全面的比较和分析,要掌握这类题
的分析方法。
3.(3分)二氧化碳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广泛的联系,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认识中,
正确的一组是(  )
在地窖、枯井内二氧化碳含量会比较高
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量跟压强成反比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时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
二氧化碳比一氧化碳氧原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微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用途;物质的成和含量分析.
【思路】本题二氧化碳的度:度比空气的度大、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
度和压强、二氧化碳的组成和性质对本题进行分析解决题.
【解析】解:、因二氧化碳的度比空气的度大会聚集底部造成地窖、枯井内二
氧化碳含量会比较高;故对
2 / 18
、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高而小;压强的大而大,故错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需消二氧化碳同时放出氧气,故对
、一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一氧化碳分子氧原子,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是宏观
概念,不比较原子个数少;故错
故选:C
【点拨】本题对二氧化碳的度和溶解性及他的组成和性质等方面都有考查,只
练记忆能灵才能准确解决.
4.(3分)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4Fe3O22Fe2O3
炽热的高炭使二氧化碳还原:CO2C 2CO
氮肥盐酸反应:NH4HCO3+2HClNH4Cl+CO2+H2O
燃烧酒精灯C2H5OH+3O23H2O+2CO2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微点】书写化学方程文字表达式、电方程
【思路】根据丝在氧气中的燃烧产物进行分析,
根据高炉炼铁的原理分析,
根据分解反应的原理分析,
根据酒精燃烧的原理分析.
【解气中的是化二
误,
、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还原氧化,故正确,
氮肥盐酸反应的方程盐酸前面不用2,故错误,
酒精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正确,
故选:D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生成物的判断和化学方程的正确书写
3 / 18
5.(3分)种气体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下列从示意图信息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涉及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含有种元素
B.该反应于基本反应中的分解反应
C.该反应物的化学都是 1
D.该反应是种气体分子的原子新组合的过程
【微点】微粒观及模型图的应用;反应类的判定;质量守恒律及其应用.
【思路】分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微观示意图表明:该反应的反应物为两种,其中一种
一种元素的原子与一种元素的一原子所成的分子,该反应物化合物;
一反应物种元素的两个原子成的一个单质分子,该反应物为单质分子;反应后的
生成物中,一种生成物种元素的两个原子与一种元素的一成的分子,该
物质化合物一生成物种元素的一原子一种元素的一原子成的分子
该物质化合物.
【解析】解:A、反应前种分子中共含有三种原子,反应后生成的种物质的分子
含有这三种原子;根据元素同种原子的总称,可判断该反应中涉及三种元素;故
A不正确;
B分解反应为两种化合物分生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该反应的反应
一种化合物和一种质,不分解反应的特点,反应不分解反应;故 B不正
确;
C中所每种物质的分子都只有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相等,可判断
未表示出反应的实发生能由此判断物质的量都是 1;故 C不正
确;
D、根据反应微观图反应生成物的分子反应物分子中原子
分子,该反应是种气体分子的原子新组合的过程;故 D正确;
故选:D
【点拨】同种元素的原子成的分子为单质分子,不同种元素原子成的分子化合物
分子.
4 / 18
摘要:

2010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化学试卷(教师版)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3分)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将胆矾晶体研碎至细末B.铜丝在火焰上灼烧至黑色C.新鲜牛奶久置后变味D.人体组织消化葡萄糖【微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思路】A、根据化学变化的定义与将胆矾晶体研碎至细末的变化过程中是否有其它物质生成判断。B、根据化学变化的定义与铜丝在火焰上灼烧至黑色的变化过程中是铜变成了氧化铜判断。C、根据化学变化的定义与新鲜牛奶久置后变味的变化过程中是牛奶缓慢氧化判断。D、根据化学变化的定义与人体组织消化葡萄糖的变化过程中是否有其它物质生成判断。【解析】...

展开>> 收起<<
2010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化学试卷(教师版).doc

共18页,预览4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18 页 大小:347.5KB 格式:DOC 时间:2025-07-19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18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