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化学试卷(教师版)

2025-07-19 0 0 266.5KB 14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2011 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化学试卷(教师版)
一、选择题(共 9小题,每小题 3分,满分 27 分)
1.(3分)生活中的下列做法利用了化学反应原理的是(  )
A.自制简易净水器净化自来水
B.门锁不易打开时灌入铅笔芯粉末
C.用天然气作燃料煮饭
D.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微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思路】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
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析】解:A、自制简易净水器净化自来水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门锁不易打开时灌入铅笔芯粉末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天然气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
D、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点拨】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
变化。
2.(3分)阳刚同学按教材中的家庭小实验自制汽水,可是家里没有冰箱,为了使自制的
汽水变得冰凉可口,他想到可以从集镇上购买一种商品来产生制冷效果,他应该买的是
(  )
A.硝酸铵 B.小苏打 C.生石灰 D.食盐
【微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
【思路】物质溶于水分为两个过程:构成物质的微粒向水中扩散的过程,这一过程需吸
热,构成物质的微粒与水分子形成水合分子的过程,这一过程需放热,如果吸热大于放
热则溶于水表现为吸热,如果吸热小于放热则溶于水表现为放热,如果吸热等于放热则
表现为溶于水温度不变。常见的溶于水放热的有:浓硫酸、生石灰、氢氧化钠固体。常
见吸热的有:硝酸铵
【解析】解:A、硝酸铵溶于水后,溶液温度明显的降低,故 A正确;
B、小苏打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变化不大,故 B错误;
1 / 14
C、生石灰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故 C错误;
D、食盐氯化钠溶于水后温度没有明显的变化,故 D错误。
故选:A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常见物质溶于水后吸热、放热现象,知道为什么放热和吸热,
记住溶于水吸热和放热的常见物质。
3.(3分)瘦肉精是一类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的化学物质,政府已严禁在猪饲料中添加瘦
肉精。常见的瘦肉精化学式C12H18OCl2N2,下列有关这种瘦肉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是一种无机化合物
B.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7298
C.相对分子质量为 277g
D.由 C12H18OCl2N2三种分子组成
【微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物质的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的念及其计算;元
素质量比的计算
【思路】A根据碳元素的化合机化合物,简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
盐、碳酸虽含碳,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进行
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解答;
C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对原子质量是
单位的,其单位1不过常省略而已,进行解答;
D根据瘦肉精化学式为 C12H18OCl2N2进行分析组成。
【解析】解:A根据碳元素的化合机化合物,简有机物。碳的氧化物、
碳酸盐、碳酸虽含碳,但其性质与无机物因此把它们作无机物。可判肉精
是一种有机物。故 A错误;
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可得瘦肉精分
12×1218167298B
C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对原子质量是
单位的,其单位1不过常省略而已;故 C错误;
D根据瘦肉精化学式为 C12H18OCl2N2,由 CHOClN物质元素组成;每个分子
12 C18 H1O2Cl2N原子组成;故 D错误;
故选:B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式的意义化学式确组成物质元素之间的质量关
2 / 14
有机物的定义
4.(3分)人常在可燃物建筑材料中添加防止火灾MgOH2是一种常见的
380时分解成水气和温的 MgO大量的热。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AMgOH2分解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
BMgOH2分解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CMgOH2分解的产物能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DMgCO3CaCO3易分解,可作
【微点】灭火的原理和法.
【思路】根据灭火的原理:1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他物品隔离,(2
气或气,(3)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解答本题。
【解析】解:A点是物质的固有的属性,是不变的,变可燃物的温度 ,
A错误,
B、可以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故 B正确,
C隔绝氧气或气,故 C正确,
D、碳酸和碳酸钙都有可燃性都会分解出氧化物,故 D正确,
故选:A
【点拨】本题考查了根据灭火原理的知识进行解题的能
5.(3分)如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的溶解度温度影响最
B1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丙>乙>甲
C30时,两种物质的和溶液溶质质量分相等
D50时,分别40g 两种物质放入 100g 水中搅拌得到和溶液
3 / 14
摘要:

2011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化学试卷(教师版)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7分)1.(3分)生活中的下列做法利用了化学反应原理的是(  )A.自制简易净水器净化自来水B.门锁不易打开时灌入铅笔芯粉末C.用天然气作燃料煮饭D.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微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思路】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析】解:A、自制简易净水器净化自来水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门锁不易打开时灌入铅笔芯粉末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天然气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

展开>> 收起<<
2011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化学试卷(教师版).doc

共14页,预览3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14 页 大小:266.5KB 格式:DOC 时间:2025-07-19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14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