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模拟-2024年新高考九省联考语文仿真卷(九省通用)解析版

2025-05-18
0
0
183.19KB
17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2024 届新高考九省联考模拟仿真卷(七)
语 文
本卷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小题,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鼎是青铜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器物,贯穿了整个青铜时代的始终。从公元前 21 世纪至
公元前 5世纪,在大约 1500 年的历史进程中,鼎从一件日常的生活用器逐渐走向政治舞
台,成为国家政权的标志。尊贵的社会地位,深厚的精神内涵,完美的艺术形式,汇聚于
铜鼎一身,使其成为中国青铜文化的代表。
铜鼎是由新石器时代的陶鼎演化而来,最初用来烹煮食物。最早的铜鼎见于夏代晚期
的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经商、周发展至极盛,两汉至魏晋时期逐渐衰落。早期的铜鼎,
因铸造技术的局限,形制比较单一,以锥足圆鼎为主,器壁较薄,纹样简单,充满了原始
性。
商中期以后,随着铸造技术的提高和日益重要的祭祀的需要,鼎的形制也发生了很大
变化:出现了方鼎和分档鼎,且形体也不断变大,鼎足由原来单一的锥足发展为柱足和造
型各异的扁足;同时纹饰也逐渐精美繁缤起来,甚至整器都有装饰的纹饰,而且主次分
明。值得一提的是在商代中期偏晚的时候,以族徽与日名为主题所构成的铭文开始出现,
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后母戊鼎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青铜鼎由此进入了它的繁荣期。
西周是青铜鼎发展的全盛时期,时代的更替变革必然会给青铜器的发展注入新鲜血
液。这一时期的变化主要发生在纹饰和鼎足上,纹饰由繁缤逐渐变得简约,青铜器满花的
装饰风格已经不是主流。另外一个较为明显的变化是鼎足。西周早期的柱足从中期开始向
蹄足的方向发展。更重要的突变是这一时期的青铜鼎已经成为“经国家,定社稷,序民
人,利后嗣”的礼制用器,由此也赋予了青铜鼎政治与精神的含义。列鼎制度就是在这时
兴起的,具有纪念碑性质的长篇铭文也是这一时期出现的。铭文内容涉及革命、战争、诉
讼和婚嫁等许多方面。在类型上,西周青铜鼎较前代也有所发展,既有庙堂重器,也有人
间烟火气息浓郁的实用型的温鼎等。
东周以降,周王室日趋衰微,争霸与兼并不断,这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期,却迎来了
铜鼎的第二个高峰。各地诸侯为了彰显实力和等级,僭越造鼎的现象不断,于是各地都发
展出具有本地特色的铜鼎。如繁复精美的楚式铜鼎,就是以如浪花飞溅般的变形蟠螭纹为
主要装饰纹饰,显现出楚人的浪漫主义精神,如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王子午鼎。而承袭
了周人文化的秦式铜鼎却日趋质朴,纹饰也较楚式铜鼎简单。这种充满了僭越意味的用鼎
与周代礼制相矛盾,于是,作为礼器的铜鼎就渐渐消失了。虽然它已经失去了“名尊卑,
分上下”的社会功能,作为曾经的庙堂祭器,人们还是给予鼎很高的礼遇,并赋予其文化
象征意义。
汉代是青铜鼎走向衰落的时期,铜鼎形体较小,以实用为主,器壁较薄,多为鼓腹、
素面,铭文一般刻于鼎外,如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收藏的羽阳宫鼎。
(摘编《人民日报》,作者:陈亮)
材料二:
在商周时期,统治者都将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从“大禹造九鼎”的传说开
始,青铜鼎被视为全国的重器,国家以及权力的象征,“鼎”这一个字也被赋予了显赫、
尊贵的意义。而在一些典章制度以及册封、祭祀等重大场合中,青铜鼎也发挥了重要的作
用。
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君或者大臣在重要的典礼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造青铜鼎,用来记载
盛况。这种仪式直到现在仍然流传。为了庆祝联合国50 年华诞,中国在 1995 年10 月
21 日向联合国赠送一尊青铜巨鼎—世纪宝鼎,象征着和平与团结。无论是古代还是现
代,青铜鼎的文化内涵十分深厚,而它的政治功能同样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商周时期,工匠在青铜器上雕纹,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则改用印纹。印纹通过一种
花纹模具,能够多次连续使用,节省工作时间又能够创造出精美统一的艺术图案,是中国
古代工艺领域上的一大进步。
在春秋战国时期,青铜鼎上的纹样构成上下左右连续四个方向,逐渐统一但并不单
调。在装饰的纹样当中最主要的是蟠螭纹,顾名思义,没长角的小龙缠绕叠压;在此之外
还有目羽纹,则将羽毛形状的纹路做成眼睛形状的;还有绳索纹,像绳索的样子以及像贝
壳一样的纹路。总体来说,这些纹路都是由前朝各种野兽纹路的变形演变而成。
而在战国后期,随着冶铁技术的发展,铁制工具逐渐产生,这给了青铜器的装饰一个
十分便利的条件,铁制工具可以在青铜器上刻画精致的纹路,此时的青铜鼎更加的精妙华
美,而此时青铜器的装饰从印纹发展到了划纹,青铜鼎上的纹路因此体现了一个时代的艺
术特征。
(摘编自 2020 年 2 月 25 日《青铜器中权力的象征,浅谈青铜鼎的功能及艺术特色》)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铜鼎是由新石器时代的陶鼎演化而来,因其尊贵的社会地位、深厚的精神内涵、完美
的艺术形式,成为中国青铜文化的代表。
B.早期的铜鼎形制比较单一,纹样简单,以锥足圆鼎为主,充满了原始性,是因为铸造
技术有局限性。
C.商代中期偏晚的时候,铭文开始出现,以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后母戊鼎为代表的青
铜鼎由此进入繁荣期。
D.西周时期,青铜鼎被赋予政治与精神的含义,所以青铜鼎也成为“经国家,定社稷,
序民人,利后嗣”的礼制用器。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细观铜鼎纹饰的变化,周人文化是相对简约质朴的,秦式铜鼎和汉代铜鼎也承袭了周
人文化。
B.青铜器的发展受到时代更替变革的影响,其外在变化体现在纹饰和鼎足,内在则是政
治和精神等文化含义。
C.商代中期偏晚以后,青铜鼎外开始出现铭文,铭文内容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也能为古
文字学提供研究资料。
D.虽然在铜鼎的衰落时期,作为礼器的铜鼎渐渐消失,其实用性成为主流,但人们还是
赋予铜鼎文化象征意义。
3.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 分)( )
A.《公羊传》载:“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
B.《吕氏春秋》载:“周鼎有窃曲,状甚长,上下皆曲。”
C.《左传》载:“桀有昏德,鼎灭于商,商纣暴虐,鼎迁于周。”
D.郑玄注:“镬所以煮肉及鱼腊之器,既熟,乃脀于鼎。”
4.下列关于材料一在论证上的特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论证结构上,材料一为总分式。先提出中心论点“鼎是中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再分别从
以朝代为轴,主要介绍了铜鼎自商、周繁荣发展至汉逐渐衰落的历史。
B.论证方法上,主要用了引证法,如引用《左传》对礼的表述,有力地说明了观点。
C.论证方法上,主要用了举例证法和对比论证,如举繁复精美的楚式铜鼎、现藏中国国家
博物馆的王子午鼎等论证观点。
D.论证语言生动典雅,准确严密。“繁复精美的楚式铜鼎,如浪花飞溅般的变形蟠螭纹为
主要装饰纹饰,显现出楚人的浪漫主义精神。”
5. 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后母戊鼎以形体巨大、纹饰精美而著称于世,具有凝重和
精美相结合的艺术魅力。班级举办“后母戊鼎文化推介会”,请结合材料列出发言要
点。(6分)
【参考答案】
1.D
解析:D项,强加因果。原文第4段说“更重要的突变是这一时期的青铜鼎已经成为
‘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的礼制用器,由此也赋予了青铜鼎政治与精神的含
义”,表明青铜鼎从成为礼制用器开始被赋予了政治与精神的含义,而选项中“青铜鼎被赋
予政治与精神的含义,所以青铜鼎也成为‘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的礼制用
器”,强加因果。
2.B
解析:A项,原文第4段说“西周是青铜鼎发展的全盛时期……这一时期的变化主要发
生在纹饰和鼎足上,纹饰由繁绣逐渐变得简约,青铜器满花的装饰风格已经不是主流”,第
5段说“承袭了周人文化的秦式铜鼎却日趋质朴,纹饰也较楚式铜鼎简单”,最后一段说
“汉代是青铜鼎走向衰落的时期,铜鼎形体较小,以实用为主,器壁较薄,多为鼓腹、素
面,铭文一般刻于鼎外,如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收藏的羽阳宫鼎”,从中可以看出秦式铜鼎承
袭了周人文化,且周人文化体现在铜鼎上有简约质朴的特点,但是并未提到汉代铜鼎与周人
文化的关系,所以不能就简约质朴的特点推论出汉代铜鼎与周人文化存在联系。
C项,原文最后一段说“汉代是青铜鼎走向衰落的时期……铭文一般刻于鼎外,如宝鸡
青铜器博物院收藏的羽阳宫鼎”,体现出汉代铭文一般出现在鼎外,但是不能佐证选项中
摘要:
展开>>
收起<<
2024届新高考九省联考模拟仿真卷(七)语文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鼎是青铜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器物,贯穿了整个青铜时代的始终。从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在大约1500年的历史进程中,鼎从一...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相关推荐
-
VIP免费2024-11-21 0
-
VIP免费2024-11-21 1
-
VIP免费2024-11-21 0
-
VIP免费2024-11-21 2
-
VIP免费2024-11-21 0
-
VIP免费2024-11-21 0
-
VIP免费2024-11-21 0
-
VIP免费2024-11-21 0
-
VIP免费2024-11-21 1
-
VIP免费2024-11-21 1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17 页
大小:183.19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