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6 文言文阅读(查补能力·提升练)(解析版)
2025-05-14
0
0
448.51KB
29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专题 06 文言文阅读
目 录
01 挑战中考题·查能力漏洞
02 突破题型·补能力漏洞
题型特点
答题方法技巧点拨
03 能力提升演练
一、(2023·湖南常德·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
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
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
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
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
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
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
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邹忌修八尺有余/讲信修睦B.徐公何能及君也/及鲁肃过寻阳
C.臣诚知不如徐公美/岂不诚大丈夫哉 D.时时而间进/又何间焉
2.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只画一处)
臣 之 客 欲 有 求 于 臣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4.下列对文中人物形象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邹忌的两次窥镜以及与妻、妾、客的三问三答,既突出了他自我欣赏的性格特点,也体现了他的反
省精神。
B.妻、妾和客无不认为邹忌比徐公漂亮,但由于身份和心理的不同,虽然都是赞扬,语气上却有明显
的差异。
C.邹忌从自己的私事说起,以私事比国事,由己及君,由近到远,由小见大,说明他具有高超的劝谏
艺术。
D.文章既塑造了邹忌这样善于思考、勇于进谏的贤士形象,又刻画了齐威王知错能改、从谏如流的明
君形象。
【答案】1.C 2.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3.第二天(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看他,自己觉
得比不上徐公(美)。 4.A
【解析】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身高,长/培养;
B.赶得上/等到;
C.确实/确实;
D.间或,偶尔,有时候/参与;
故选 C。
2.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
验证。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作停顿。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
“臣之客”是主语,“欲有求于臣”是谓语,故分别断开;
故断句: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3.本题考查文言翻译。完整翻译句子的基础上,把重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展现出来,注意省略句要补全,
倒装句要调整语序。
明日:第二天。孰:仔细。视:看。以为:认为。
4.本题考查内容分析。
A.“既突出了他自我欣赏的性格特点”错误,结合第一段“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可知,邹忌来两次窥镜、与妻、妾、客的三问三答,主要是表现他的反省精
神,没有“突出了他自我欣赏的性格特点”;
故选 A。
【点睛】参考译文:邹忌身高八尺多,而且身材容貌光艳美丽。有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
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呢?”他的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
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丽,于是又问他的小妾说:“我和徐公
相比,谁更美丽?”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和他坐着谈
话。邹忌问客人道:“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丽啊。”又过了一天,徐公
前来拜访,(邹忌)仔细地端详他,自己觉得不如他美丽;再照着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比不上人家。
晚上,他躺在床上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我的小妾认为我美,是惧怕我;客人
认为我美,是想要有求于我。”
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丽。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惧怕我,
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丽。如今的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
的姬妾和身边的近臣,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廷中的大臣,没有不惧怕大王的;国内的百姓,没有不对大
王有所求的:由此看来,大王受蒙蔽一定很厉害了。”
齐威王说:“说得真好。”于是下了一道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
可得上等奖赏;能够上书劝谏我的,得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能
传到我耳朵里的,得下等奖赏。”政令刚一下达,所有大臣都来进言规劝,宫门庭院就像集市一样喧闹。
几个月以后,有时偶尔还有人进谏。一年以后,即使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赵、韩、魏等国
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之中不战自胜。
二、(2023·湖南常德·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客有过①主人者,见其灶直突②,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曰:“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
主人嘿③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④在于上行
⑤,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⑥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无火患。今论功而请
宾,曲突徙薪亡⑦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
(选自《汉书·霍光传》)
【注】①过:拜访。②突:烟囱。③嘿:同“默”。④灼烂者:被火烧伤的人。⑤上行(háng):上席。
⑥录:记录,此处指邀请。⑦亡:同“无”。
5.用自己的话说说“客”断定“且有火患”的依据。
6.从这则故事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答案】5.“客”断定“且有火患”有两个方面的依据:一是烟囱是直的,二是烟囱旁边堆积着柴草。
6.①不重视别人的忠告和批评,往往会有后患。②做任何事情,对可能的危险都应有所预判,防患于未
然。③不要忘记感谢那些曾经给你忠告或给你帮助的人,他们才是最值得你尊重的朋友。④不要一味地按
习惯和经验办事,它也许会给你带来危险。
【解析】5.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结合“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的句意:有一个造访主人的客人,看到主人的炉灶的烟囱
是直的,旁边还堆积着柴草,可知“客”断定“且有火患”的依据是:一是烟囱是直的,二是烟囱旁边堆
积着柴草。
6.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以及启示感悟能力。
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句分析作答。由“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
有火患”可知,客给主人的建议是:把直的烟囱改成弯曲的烟囱,把柴火搬到远离烟囱的地方。如果直的
烟囱改成弯曲的烟囱,把柴火搬到远离烟囱的地方,就不会有火灾。这件事告诉人们:做任何事情,都要
防患于未然,及时采取相乘的措施,防止危险发生;不要一味地按习惯和经验办事,它也许会给你带来危
险。
结合“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邪?”可
得到启示:应多听取别人的建议。
【点睛】参考译文:
有一个造访主人的客人,看到主人的炉灶的烟囱是直的,旁边还堆积着柴草,便对主人说:“重新造一个
弯曲的烟囱,将柴草远远地迁移。不然的话,会有发生火灾的忧患。”主人沉默不答应。不久,家里果然
失火,邻居们一同来救火,幸好把火扑灭了。于是,主人杀牛摆酒来感谢他的邻人。被火烧伤的人在上位,
其他的各自以功劳的大小依次坐,但是没有请说改“曲突”的那个人。有人对主人说:“当初如果听了那
位客人的话,也不用破费摆设酒席,始终也不会有火灾的忧患。现在评论功劳,邀请宾客,为什么‘曲突
徙薪’的人没有受到恩惠,而被烧伤的人却被奉为上宾呢?”主人这才醒悟去邀请那位客人。
三、(2023·浙江杭州·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观潮
[宋]周密
浙江①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②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③,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
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
腰”者是也。
……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
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④常时,而僦赁⑤看暮,虽席地⑥不容
间也。
(节选自《武林旧事》
【注释】①浙江:钱塘江。②既望:农历十六日(十五日叫望)。③海门:浙江入海口。④穹:高。⑤僦
(jiù)凭(1ìn):租用。⑥席地:一席之地,仅容一个座位的地方。
酒泉子·长忆观潮
[宋]潘阆①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
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别来几向梦中看,禁觉尚心寒。
【注释】①潘阆(?-1009):字梦空,号逍遥子,宋大名(今属河北)人。曾长期寓居杭州,晚年写有
十首《酒泉子》,对杭州的自然风景作了较为全面的描写。
7.下列对《观潮》和《长忆观潮》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观潮》和《长忆观潮》都写到了钱江潮涌、弄潮儿和观潮者。
B.《观潮》引用杨诚斋诗句,以印证大潮气势恢弘,增强说服力。
C.“万面鼓声中”写潮来时万千观潮者敲锣打鼓、异常兴奋的场面。
D.词人别后还几度梦醒,犹觉胆战心寒,突显钱江潮令其印象深刻。
8.《观潮》画横线的句子写出了钱江潮的气势,富有表现力。请从句式、修辞、感官体验等角度任选两
个赏析。
9.阅读《观潮》最后一段,将下面表格填写完整。
原文语句 批 注
珠翠罗绮溢目 “溢目”用词凝练,突出了① 。
② 写出车马众多,道路拥堵。
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 说明售卖的物品数量多、③ 。
这段描写的作用:④ 。
10.《观潮》和《长忆观潮》中,“弄潮儿”形象鲜明,请结合内容分析。
【答案】7.C 8.句式:多用短句,语言短促有力,更增添了潮水来时候的气势。
修辞:运用了比喻、夸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钱塘潮吞天沃日的气势,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感官体验:从视觉、听觉等感官角度对潮水的形、色、声、势四个方面进行正面描绘,写出了海潮的雄奇
壮观。 9. 观潮人之多 车马塞途 价钱高 从侧面衬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之精彩 10.“手持
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体现英勇无畏;“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体现身手不凡;“而旗尾略不
沾湿”和“手把红旗旗不湿”体现技术娴熟。
【解析】7.本题考查对文本的理解。
C.“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这两句是说,潮水涌来时,仿佛大海都空了,潮声像一万面鼓齐发,
声势震人;而不是说“万千观潮者敲锣打鼓、异常兴奋”;
故选 C。
8.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分析。
句式:“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运用短句,语言短促有力,但描写生动,读起来
朗朗上口,极富画面感,表现力强,更增添了潮水来时候的气势。
修辞: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玉城雪岭”、“声如雷霆”运用了比喻;“际天而来”、“吞天沃日”运用
了夸张;展示了钱塘江潮来时声音和形状的变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钱塘潮吞天沃日的气势,给人以强烈
的震撼。
感官体验:运用了视觉和听觉描写,对潮水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进行正面描绘,如:“仅如银线”
摘要:
展开>>
收起<<
专题06文言文阅读目录01挑战中考题·查能力漏洞02突破题型·补能力漏洞题型特点答题方法技巧点拨03能力提升演练一、(2023·湖南常德·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相关推荐
-
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合同(附件)VIP免费
2024-11-15 11 -
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合同(动员预付款银行保证书)VIP免费
2024-11-15 9 -
工程建设招标设标合同条件(第1部分)VIP免费
2024-11-15 9 -
工程建设招标设标合同合同条件(第3部分)VIP免费
2024-11-15 8 -
工程建设招标设标合同合同条件(第2部分)VIP免费
2024-11-15 9 -
工程建设监理委托合同VIP免费
2024-11-15 10 -
工程建设监理合同标准条件VIP免费
2024-11-15 7 -
工程技术资料目录VIP免费
2024-11-15 10 -
工程技术咨询服务合同VIP免费
2024-11-15 10 -
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合同(投标邀请书)VIP免费
2024-11-15 31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29 页
大小:448.51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5-14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6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