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7 文言文阅读(第02期)(解析版)
2025-05-14
0
0
124.66KB
29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专题 07 文言文阅读
(2023·北京·统考中考真题)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完成下面小题。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
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水中藻、荇交横”中的“交”与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四季交替B.阡陌交通C.交口称赞 D.君子之交
2.文中的“闲人”意蕴丰富。下列对“闲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雅趣的人。以“闲人”自称,隐含着豁达的人生态度。
B.有闲暇的人。以“闲人”自称,透露出两人夜游的情致。
C.被闲置的人。以“闲人”自称,反映了两人的政治处境。
D.被贬谪的人。以“闲人”自称,表现了空虚的精神状态。
3.根据《记承天寺夜游》及下面两则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材料一
乘兴踏月,西入酒家。不觉人物两忘,身在世外。
(李白《杂题》其一)
材料二
五月十四夜,湖风酣畅,月明如洗,繁星尽敛,天水一碧。偕内人系舟于寓楼下,剥菱煮芡,小饮达
曙。人声既绝,楼台灯火,周视悄然,惟四山苍翠,时时滴入杯底,千百年西湖,今夕始独为吾有,徘徊
顾恋,不谓人世也。子瞻有云:“何地无月,但少闲人如吾两人。”予则谓何地无闲人,无事寻事如吾两
人者,未易多得尔。
(取材于徐釚《词苑丛谈》)
亲近自然、从自然中获得美感与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的审美传统。同样是“乘兴踏月”,苏轼在空灵澄
澈的月色下,自适其适,自乐其乐;李白在月光中以酒助兴,产生了“①
”的世外之感;月明如洗,
“予”在西湖夜饮,觉得此刻的西湖“独为吾有”、产生了“②
”的感觉。
资料整理【淘宝店铺:向阳百分百】
【答案】
1.B2.D3. 物我两忘 留恋徘徊,似在仙境
【解析】
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水中藻、荇交横”中的“交”是“交错”的意思。
A.交接;
B.交错;
C.一齐,同时;
D.交往;
故选 B。
2.本题考查概念的理解。
D.“空虚的精神状态”表述错误,文章表现了作者乐观豁达的精神;
故选 D。
3.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
①结合“不觉人物两忘,身在世外”句可知,产生了“物我两忘”的世外之感。
②结合“今夕始独为吾有,徘徊顾恋,不谓人世也”句可知,产生了“留恋徘徊,似在仙境”的感觉。
【点睛】参考译文: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准备脱衣入睡,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照进来,于是高兴地起身出
门。考虑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入睡,就一同在庭院里散步。
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的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院中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材料一
趁一时高兴踏着月色,向西进入酒家。不知不觉忘却了自己,好像置身在人世之外。
材料二
五月十四夜晚,湖风舒畅,月光明亮得像洗过一样,繁星都消散了,天像水一样碧绿。在寄居的房屋
处带着妻子在小艇子游玩,剥煮菱芡,喝酒到天亮。人声已经消失了,楼台灯火,环顾四周静悄悄的,只
有苍翠的青山,时时倒映杯底,千百年的西湖,今晚才只为我拥有,徘徊顾念留恋,不像是在人间啊。子
瞻曾说:“何地无月,但少闲人如吾两人。”我则认为什么地方没有闲人,没事找事像我们俩这样的,也
不容易多得啊。
资料整理【淘宝店铺:向阳百分百】
(2023·吉林·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曹刿论战
《左传》
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内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
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
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
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③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
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积累意识】
4.《左传》是家(学派)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
5.请你运用小雅同学总结的解词方法,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方法 词语 提示 解释(填写文字).
迁移法
齐师伐
我
王师北定中原日 (1)师:
字源法
战则请
从
s也甲骨文 (2)从:
査字典
望其旗
靡
mǐ①倒下;②华丽,美好;③
无。
mí①糜烂,破碎;②奢侈,浪
费。
(3)靡:
【归纳意识】
6.本文主要表现了曹刿哪两方面的才能?
【比较意识】
7.关于“何以战”问题,鲁庄公回答三次,第三次回答得到肯定的原因是什么?
【品鉴意识】
8.本文以精练的语言表现出人物的特点,请从第②段列举一处并简要分析。
资料整理【淘宝店铺:向阳百分百】
【答案】
4.儒 5. 军队 跟从(跟随) 倒下
6.围绕“政治和军事”或“判断力和执行力”回答
7.围绕“取信于民是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回答
8.示例一:“公将鼓之”(或“公将驰之”),表现了鲁庄公急躁冒进的特点。示例二:“未可”(或
“可矣”),表现了曹刿从容镇定、果断自信的特点。
【解析】
4.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左传》,是儒家(学派)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原名《左氏春秋》,到西汉班固时
才改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全书六十卷,以《春秋》为
纲,并仿照春秋体例,按照鲁国君主的次序,记载了自鲁隐公元年至鲁悼公十四年间春秋霸主递嬗的历史,
保存了许多当时社会文化、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珍贵史料,在史学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注意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
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1)根据“齐师伐我”可知,句意为: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师,军队;
(2)根据“战则请从”可知,句意为: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从,跟从(跟随);
(3)根据“望其旗靡”可知,句意为: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靡,倒下。
6.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
根据第①段“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小大之狱,虽
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可知,在战争之前,曹刿就预见到“肉
食者鄙,未能远谋”,在与庄公会面时,曹刿分析了庄公的三次答话,曹刿所言,皆着眼于“民”;由此
可知,在政治方面,体现了曹刿是一个有政治远见、深谋远虑的人;
根据第②段“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可知,战斗过程中,
曹刿不急于进攻和追击;在军事方面,表现了他在战略上的深谋远虑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7.本题考查对文章的分析、理解。
根据第①段“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小大之狱,虽
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可知在战争之前,曹刿就预见到“肉食
者鄙,未能远谋”,在与庄公会面时,曹刿分析了庄公的三次答话,曹刿所言,皆着眼于“民”;这里,
写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体现了“取信于民是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表现曹刿是一个有政治远
资料整理【淘宝店铺:向阳百分百】
见、深谋远虑的人。
8.本题考查人物形象。
根据第②段“公将鼓之”“公将驰之”可知,表现了鲁庄公急躁冒进的特点;
根据第②段“未可”“可矣”可知,表现了曹刿从容镇定、果断自信的特点;展现了他在战略上的深谋远
虑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同时,也表现了鲁庄公的善于纳谏,知人善用的特点。
【点睛】参考译文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同乡说:“当
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
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从来不敢独自
专有,一定把它们分给身边的大臣。”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顺从您
的。”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对上天说实
话。”曹刿说:“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
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
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到了那一天)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
“现在不行。”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大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
马追逐齐军。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了战车,察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
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打了胜仗后,鲁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士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
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
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在那里
设有伏兵。后来我看到他们的车轮的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2023·福建·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①者,年年八月有浮槎②去来,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飞阁于槎上,
多赍③粮,乘槎而去。十余日中犹观星月日辰,自后茫茫忽忽亦不觉昼夜。去十余日奄至一处有城郭状屋
舍甚严,遥望宫中多织妇,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具说来意,并
问:“此是何处?”答曰:“君还至蜀郡访严君平则知之。”竟不上岸,因还如期。后至蜀,问君平,曰:
“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计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时也。
资料整理【淘宝店铺:向阳百分百】
摘要:
展开>>
收起<<
专题07文言文阅读(2023·北京·统考中考真题)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完成下面小题。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水中藻、荇交横”中的“交”与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四季交替B.阡陌交通C.交口称赞D.君子之交2.文中的“闲人”意蕴丰富。下列对“闲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雅趣的人。以“闲人”自称,隐含着豁达的人生态度。B.有闲暇的人。以“闲人”自称,透露出两人夜...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相关推荐
-
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合同(附件)VIP免费
2024-11-15 11 -
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合同(动员预付款银行保证书)VIP免费
2024-11-15 9 -
工程建设招标设标合同条件(第1部分)VIP免费
2024-11-15 9 -
工程建设招标设标合同合同条件(第3部分)VIP免费
2024-11-15 8 -
工程建设招标设标合同合同条件(第2部分)VIP免费
2024-11-15 9 -
工程建设监理委托合同VIP免费
2024-11-15 10 -
工程建设监理合同标准条件VIP免费
2024-11-15 7 -
工程技术资料目录VIP免费
2024-11-15 10 -
工程技术咨询服务合同VIP免费
2024-11-15 10 -
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合同(投标邀请书)VIP免费
2024-11-15 31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29 页
大小:124.66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5-14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6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