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7 论述类文本阅读-(原卷版)
2025-05-14
0
0
1.88MB
22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更多更新资料详情加微:xiaojuzi9598 或zhixing16881
专题 07 论述类文本阅读(原卷版)
【1-2024 年福建省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五月,为劳动者喝彩
侯为标
① 高尔基说:劳动是一切欢乐和美好的源泉。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双手
创造出来的。每天我们都会看到很多忙碌的身影,他们用勤劳的双手、辛勤的劳动为社会提供良好的环境
和服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一份平凡的工作背后,都是一种责任与坚守,每一个汗水中的微笑,都
令人心生敬意。
② 人类通过劳动征服自然、改造世界,历史上流传着很多关于劳动的传说与美丽的赞歌。远古“愚公
移山”的故事,生动诠释了劳动能够创造奇迹,告诉后人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就没有什
么不能实现。在社会生活中劳动与文学也密不可分,诞生了很多以劳动为主题的杰出作品,如唐诗《悯
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以沉浸式写法,把劳动者的形象、劳作
的场景、劳动的艰苦浓缩在诗歌中,告诫人们一粥一饭来之不易,要爱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
③ 劳动是获取幸福的唯一密码。所有美好的梦想,只有通过艰辛的劳动才能实现。三代塞罕坝人在
1500 米的高原上,历经 55 年的艰苦劳动,让“一棵松”成长为 112 万亩的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靠勤劳
的双手改变了自然生态,创造了“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科学家通过辛勤的劳动刻苦钻
研,不断攀登科技高峰。中国空间站“太空之家”遨游苍穹,探索浩瀚的宇宙,寄托了中国人对辽阔太空
的无限遐想。这些举世瞩目的成就,都是劳动智慧的结晶,是一代代劳动者胼手胝足、晨炊星饭的结果,
凸显着开拓进取的奋斗精神。通过劳动不断追赶超越,如涓涓细流汇成奔涌大河,展现出一个充满活力的
现代中国,铺展出伟大时代的精彩画卷。
④劳动改变着人类社会,创造着人类文明。对劳动的肯定和赞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以贯之的倡导
和传承。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数智时代的高速发展,新的劳动形态不断出现,劳动内容、劳动环境也
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无论是有形劳动还是无形劳动,都为社会创造着巨大
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天道酬勤,美好的生活皆靠劳动创造。
⑤五月,春光明媚,百花盛开,正是耕耘的大好时节。岁月因劳动而意义不凡,劳动因岁月而果实累
累。劳动者的每一滴汗水都折射着太阳的光芒,每一份付出都擦亮着梦想的天空。当黄昏来临,喧闹的一
天即将落下帷幕,让我们放慢匆忙的脚步,向那些平凡的劳动者回眸致意,为每一位用双手创造生活、缔
造美好明天的劳动者送上深深的祝福。
(有删改)
14.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劳动创造美,需要聪明智慧,更需要坚定的信念和锲而不舍的精神。
B. 劳动形态、劳动内容、劳动环境的发展变化,加速数智时代早日来临。
C. 篇末“致意”和“祝福”呼应标题中的“喝彩”,文章中心更加明确。
D. 文章运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方法,增强说服力,增加表达的丰富性。
更多更新资料详情加微:xiaojuzi9598 或zhixing16881
15. 下面的材料是否可以支撑文章第二段中的观点“劳动与文学密不可分”?为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
材料:
劳者歌其事。(《春秋公羊解诂》)
16. 班级举办“劳动的价值”主题班会,课前要准备发言稿。请你结合本文内容,写好发言稿的开头。
(要求: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引发积极的思考。)
【2-2023年福建省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 在中华民族 5000 多年文明史中,“勤俭节约"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无数历史经验教训启迪我们,
勤俭节约是海晏河清之基,奢靡享乐是灾祸危亡之根。勤俭节约精神与个人修养、家庭和睦、社稷兴衰紧
密相连。
② 勤俭节约精神是修身之基。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勤俭节约倡导的是一种适
度、合理、节用的生活理念,蕴含的是以节俭惜物为荣、以奢靡浪费为耻的道德品质,于个体而言,既体
现着一种“待物之德”,也内蕴着一种“修养之道”。奢靡浪费,糟蹋的不仅是物质财富,更会侵蚀人的
意志品质。以俭养身,方能永葆本色。如果一个人从小就养成了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形塑了敬畏感恩的
价值理念,就能在成长历程中不断完善自己,培育不怕困难、勇于吃苦、抵御诱惑的坚强意志。
③ 勤俭节约精神是齐家之要。在中国人心中,“家事”与“国事”“天下事”密不可分,优良家风与
良好社会风尚总是紧密相关。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高度重视家风建设,将勤俭节约摆在家风建设的突出位
置。从《诫子书》的“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到《颜氏家训》的“俭者,省约为礼之谓
也”,再到《朱子家训》中的“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俭节约的良
好家风始终为中国人所推崇。
④勤俭节约精神是治国之道。惟俭者兴,惟勤者强。“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唐代诗
人李商隐的这一感叹,道出了勤俭节约的重要地位。“人无俭不立,家无俭不旺,国无俭必亡。”勤俭节
约看似是不起眼的小事,反映出的是人格修养,但折射出的是人心向背,从根本上说是事关国家前途命运
的大事。历史反复证明,一个国家要长足发展,任何时候都要牢记“奢靡之始,危亡之渐”的警示,绷紧
勤俭节约这根弦,让戒奢尚俭、艰苦奋斗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摘编自谢卫平《大力弘扬勤俭节约精神》)
材料二:
更多更新资料详情加微:xiaojuzi9598 或zhixing16881
15.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采用递进式结构,先提出问题,再逐层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
B. 材料一第二段从反面论证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C. 材料一综合运用事实材料、道理材料、数据材料,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D. 材料二可以看作是材料一提及的“适度”“节用”生活理念的生动注释。
16. 下列两则事例,哪一则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三段的观点?为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
事例一:某酒店推行“N-1”点餐方式,要求服务员根据比就餐人数少一人的饭菜量引导消费者下单,
“按需点菜”。
事例二:司马光注重家庭教育,曾作《训俭示康》告诫其子要以节俭为美德,不可追求奢靡生活。
17. 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内容,简要点评下面两位同学的行为表现,表明你的态度,说明你的理由。
同学甲洗手后没有关紧水龙头就离开了,同学乙看到后马上上前拧紧了。
【3-2022 年福建省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民间美术体现了广大百姓最为朴素的精神诉求与审美表达,在与自然长期打交道的过程中,勤劳而
智慧的劳动人民就地取材,创造出多样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和内容。
(中国美术馆珍藏)
② 中国民间艺术深深地根植于具有几千年农耕文明的土壤之上,它带有泥土的芬芳和百姓最为质朴的
情感。早在三千多年前,先民就注重通过收集民间的诗歌而了解民风,《诗经》中的“国风”汇集了周初
至春秋间各诸侯国的民间诗歌,其内容表达了劳动人民最真实的生活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愿景。在
民间的艺术形式中,不仅有诗歌,还有如山花烂漫般的各种民间美术形式,它们是有形之国风。这些多样
的民间艺术形式,形成了中华民族本原文化的基本内容,成为我们民族共同的精神记忆。
③ 在民俗生活中,动物形象成为民间美术中最为常见的表现内容,尤其是以“虎”为主题的民间艺术
形式品类多样、琳琅满目。“虎”作为百兽之王,在与中国老百姓长期共存中,形成了特有的中华虎文化,
它既是避邪镇宅的神兽,成为民间生活中保护平安的瑞兽形象,也象征着生命之中不断升腾的虎虎生气。
各种民间美术形式中的虎形象,不仅构成“百虎闹春”的热闹景象,还向我们展示了民俗生活中老百姓趋
吉避凶的文化心理。
④“一年之计在于春”,对于“春”的期盼与生活的幸福祈愿体现在丰富多彩的民俗生活中,同样也
更多更新资料详情加微:xiaojuzi9598 或zhixing16881
以造型的方式体现在精彩纷呈的民间美术之中。人们以年画的方式迎接春节的到来,以剪纸的形式烘托节
日的喜庆,以彩塑的手法再造愉悦的世相,以风筝的放飞感受春风浩荡,在皮影中品读人生的春秋,在玩
具中体验未泯的童心。无论何地的民间美术,也无论何种形式的审美存在,它们在呈现劳动人民心灵手巧
的手艺之外,其核心内容无不表现为劳动人民对于自然世界的敬畏,对于美好生活的祈愿,对于内心精神
世界的抒发。
⑤当工业文明逐步代替农耕文明的时候,丰富多样的民间艺术形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
在非遗时代,民间美术的传承、发展、保护与研究成为新的时代课题。然而,无论时代如何巨变,民间美
术中所呈现的形式与内涵永远是中华民族最为深层和本源的精神记忆,这种记忆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
是我们每一个人挥之不去的乡愁,更是我们今天寻找文化自信最为重要的文脉源泉。
(摘编自吴为山《国风有形:去民间美术中感受春意》)
15.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绵延几千年之久的华夏农耕文明,孕育并滋养了中国民间艺术。
B. 民间美术表达百姓的质朴情感,形式具体可感,是“有形之国风”。
C. 虎这一瑞兽形象常见于民间美术,年画《山林猛虎》是其中精品。
D. 文章针对民间美术立论,支撑材料主要有《诗经》、彩塑、皮影等。
16. 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④段的论述思路。
17. 为传承弘扬民间美术,学校开展“探究民间美术文化价值”的主题活动。请你根据文章内容拟写两条
宣传语。
【4-2021 年福建省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中国体育设计的亮点所在。
一些体育设计,以“立象取意”的方式,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择取适合的文化意象,突出赛事特色,
展现国家形象及城市性格。北京 2022 年冬奥会申办标识与会徽的设计灵感都源于“冬”字。申办时,更加
强调实力、文化和承诺;举办时,更侧重“以运动冬奥会申办标识员为中心”的理念,表达对冬奥会以及
每一位运动员的重视。因此,申办标识更写实,而会徽则更抽象、更有运动感和力度。由此可见,具有中
国特色的体育设计,并不是一味拷贝、堆积传统文化意象,而是对传统文化合情合理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
性发展。
伴随时代发展,人们观看事物的方式不断改变,设计也必须随之而变。“面向未来”应成为大型体育
赛事形象景观设计的重要理念。设计不仅要融入新技术、瞄准新空间,也要面向新受众。北京 2022 年冬奥
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的主要受众群,是“00 后”甚至“10 后”,他们成长于互联网时代,对吉祥物的创新
更多更新资料详情加微:xiaojuzi9598 或zhixing16881
思维和表达有着更高要求。因此,在设计吉祥物“冰墩墩”时,设计团队以熊猫为原型,用流动的明亮色
彩线条象征冰雪运动的赛道和5G高科技,赋予整体形象以“创造非凡、探索未来”的寓意,展现出浓浓的
科技感。北京冬奥组委还联合专业设计团队,推出吉祥物微信表情包,让吉祥物“动”起来,走进大众生
活在设计体育图标时,考虑到移动终端传播效果与年轻人的阅读习惯,团队同样选择将源于篆刻、古文字
的二维图形转化为三维动画,既展示出现代冰雪运动的蓬勃生命力,也让更多年轻人对传统文化有了全新
认识。
未来,促生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体育精神的新创造,将不断为世界体育运动贡献独特的中国文化
符号,进一步向世界展示中国开放自信、热情友善的良好形象。
(摘编自林存真《中华美学赋彩体育名片——谈大型体育赛事形象景观设计》)
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京冬奥会申办标识与与会徽的设计灵感来源相同,而寓意不尽相同。
B.末段在前文正反对比论证基础上,得出体育运动有文化价值的结论。
C.文章图文并茂,三幅图片与相关论述相辅相成,增强论证的说服力。
D.文章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论述中国体育设计,视角独特新颖。
17.文章第 3 段论证大型体育赛事形象景观设计要“面向新受众”,使用了哪些事实材料?请简要列举。
18.文章主要表达作者什么观点?文中又是从哪两方面进行阐释和论证的?请简要分析。
【5-2020 年福建省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网络文学作为当前大众文学的主要形态,它不只供娱乐和消遣,还会对读者产生潜移默化的精神影响。
特别是在读者和作者都呈现年轻化的趋势下,必须更加重视网络文学影响人、塑造人的文化功能。因此,
网络文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的需求,是推动网络文学健康发展的核心举措。
网络作家必须有文化,懂文化,拥有文化传承与创新意识,网络创作才能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获得
驭文谋篇之大端。网络文学作家唐家三少说:“网络文学是一个性价比最高的精神文明载体,它的素材基
本源自我国五千年传统文化。”蒋胜男在创作《芈月传》时,特意引用了一些教科书中的内容,比如完璧
归赵、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商鞅变法等。
同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还需要网络作家拥有较强的文化辨识能力。传统文化既是一个丰厚的思想库,
深邃厚重,又是巨大的素材库,内容驳杂,良莠并存,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价值观念和科学智慧
等,也潜沉了一些落后残余;既有自强不息、扶正扬善、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也有男尊女卑、因循守旧
等思想糟粕因此,网络文学弘扬传统文化,需用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对其进行分辨、过滤,然后吸纳精
粹,融入文学观念,成为创作素材。近年网络文学中那些备受好评之作,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源自作者对中
华传统文化的科学理解。
弘扬传统文化不是为了复古,而是要贴近时代实现文学创新,使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与现
代社会相适应,与网络文学使命担当相一致。网络作家应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与弘扬时代精神结合起来,
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在网络文学中的创新性发展。阿耐的网络小说《大江东去》描写主人公的艰苦创业和自
强不息,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善良、互助友爱,作者将这些传统的文化品格放到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中,展
现出历史转型期平凡人物的不同命运,让我们感受到历史文明进步的足音。
(摘编自欧阳友权《传统是网络文学的“精神血脉”》)
1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网络文学作为大众文学的主要形态,最主要的功能在于影响人、塑造人。
摘要:
展开>>
收起<<
更多更新资料详情加微:xiaojuzi9598或zhixing16881专题07论述类文本阅读(原卷版)【1-2024年福建省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五月,为劳动者喝彩侯为标①高尔基说:劳动是一切欢乐和美好的源泉。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双手创造出来的。每天我们都会看到很多忙碌的身影,他们用勤劳的双手、辛勤的劳动为社会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服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一份平凡的工作背后,都是一种责任与坚守,每一个汗水中的微笑,都令人心生敬意。②人类通过劳动征服自然、改造世界,历史上流传着很多关于劳动的传说与美丽的赞歌。远古“愚公移山”的故事,生动诠释了劳动能够...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相关推荐
-
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合同(附件)VIP免费
2024-11-15 11 -
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合同(动员预付款银行保证书)VIP免费
2024-11-15 9 -
工程建设招标设标合同条件(第1部分)VIP免费
2024-11-15 9 -
工程建设招标设标合同合同条件(第3部分)VIP免费
2024-11-15 8 -
工程建设招标设标合同合同条件(第2部分)VIP免费
2024-11-15 9 -
工程建设监理委托合同VIP免费
2024-11-15 10 -
工程建设监理合同标准条件VIP免费
2024-11-15 7 -
工程技术资料目录VIP免费
2024-11-15 10 -
工程技术咨询服务合同VIP免费
2024-11-15 10 -
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合同(投标邀请书)VIP免费
2024-11-15 31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22 页
大小:1.88MB
格式:DOCX
时间:2025-05-14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6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