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7:古诗词阅读之比较鉴赏-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解析版
2025-05-14
0
0
217.44KB
21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更多更新资料详情加微:xiaojuzi9598 或zhixing16881
备战 2025 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
专题 07:古诗词阅读之比较鉴赏
【课标要求】
在核心素养的指引下,为考查学生对于古诗词理解能力和欣赏评价能力,越来越多地采用比较阅读的
形式来命题。命题要求考生在比较中完成对诗歌的赏析。比较阅读,更能考查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鉴
别和运用能力,靠机械重复的记忆,不能应对新的题型。
【考查重点】
1.比较人物形象的特点与意象的内涵。
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包括诗人的形象 (亦称抒情主人公)和诗人之外的特定人物形象。人物形象与意象
更多更新资料详情加微:xiaojuzi9598 或zhixing16881
的设题形式表现为判断人物的言行、心情、品质、追求,判断人物身份,塑造人物的方法技巧与语言特点
的分析,对人物形象的评析,意象的特点,意象蕴含的品质或寄托的思想感情,作者的评价等。解答人物
形象与意象比较赏析题,要把握刻画人物的常用方法,诸如细节刻画、烘托、对比衬托、比兴手法抒情方
式(直抒胸臆、情景交融、寓事于情等),就意象来说,既要把握常见诗词意象的内涵,如月亮多写思乡怀
人,秋风多写离愁,青松多写节操刚正,蝉多喻高洁之士等,又要善于分析意象在特定语境中的表层含义
与深层含义,有时还要联系作者的生平经历或创作背景材料,或扣住带感情色彩的关键词语加以分析,才
能准确把握诗人的情感倾向。
2.比较情感基调
古典诗词都是作者特定情感的产物。而作者的情感不可能凭空而发,总要借助一定的物象来传达。赏
析诗词要善于从字里行间读出作者特定的心境,特定的情感。解答此类赏析题,要细心捕捉诗词字里行间
的情感信息,找出能传达作者情感的物象加以揣摩,感受作者的情感基调,从而达到与作者的情感共振。
具体答题格式是"通过什么十抒发(寄寓)什么感情"。
3. 比较遣词炼句的技巧
遣词炼句其实就是作者力求选择最能准确传达自己情感的词句。赏析古典诗词,离不开对遣词炼句的
揣摩,离不开对诗眼的分析。解答此类题,可以按照分析词语含义、表现手法与表达作用的步骤来进行。
4.比较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抒情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方式。具体的考点有:抑扬结合、点面结合、
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映衬对比、伏笔照应、借古讽今、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开
门见山、卒章显志等。解答表达技巧赏析题,要结合具体作品加以分析,并按照"手法+表达作用"的格式
进行表述。
5.比较意境的营造
优秀诗词作品总是情与景、意与境交融,感染力强,具有永久艺术魅力的。对诗词意境的揣摩,不仅
要把握客观形象,还要感悟作者主观感受,从而把握作品所传达的情感。解答意境赏析题,可以按照"客
观形象十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样的感情的格式进行。
6. 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诸如诗词文体知识(律诗、绝句、词牌名、词题),诗人字号雅称,诗词的作者、篇名、名
句等。解答文学常识题,要求平时多注重积累,加强记忆。
【主要题型】
诗歌比较鉴赏的命题方式通常有:
1、甲诗包含了怎样的哲理?它与乙诗中哪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2、甲诗和乙诗抒情方式和书法的情感有何不同?
3、结合具体诗句,比较甲、乙两诗在内容上的异同。
4、同是送别诗,两首诗都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但该手法的运用却有差别,试结合具体诗句比较其不
同之处。
【重点提示】
如何在解题过程中保持清晰的思路,以减少失误,赢得高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了解诗歌对比阅读的选材。题目材料一般选用不同的人所写的相同或相似的题材,或是思想感
情不同,或是表达技巧不同,或是语言风格不同。
更多更新资料详情加微:xiaojuzi9598 或zhixing16881
其次,了解命题角度。从命题角度看,可以分为对诗歌语言的品味、对诗歌表现手法的理解、对诗歌
形象的解读、对思想感情的把握等方面的比较。
第三,多角度比较。从题型设置上,既有单一比较,但更多的应是综合比较。可以分为“同中求异”
和“辨别异同”两种类型,但又较多是“同中求异”这一类型。
【解题技巧】
应对策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读懂诗歌,理清大意。
两首诗放在一起对比阅读,难度是增加了,但是,只要读懂每一首诗,然后再比较答题应该不难。怎
样才能把一首诗读懂读通呢?应该是先读标题,因为标题可以告诉我们很多信息。其次读注解。最后读诗
句,把从标题和注解中得到的信息用到诗句中去加以验证。读诗句时先把它当作古文来读,再把它当作古
诗来读,抓住诗歌中的意象及诗歌营造的整体意境对诗歌作诗意的解读。
二、辨别异同,知同辨异。
诗歌鉴赏比较阅读应遵守的基本原则就是“知同辨异”:"知同”就是发现两首诗中相同、相似的东西,
如题材相同;“辨异”就是分辨两诗中不同乃至相对、相反的东西。“知同”也好,“辨异”也好,重点
都要落实到上面提到的一些主要对比点上去,都要从诗作中找到具体依据。鉴赏答题之际,可以从题干对
另一诗的解说中得到启示,从“同”中比较,发掘出“异”处。
三、整合归类,规范答题。
古诗鉴赏题之所以失分较多,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考生答题不规范,没有分要点,或者没有用诗歌鉴赏
的术语答题。因此,根据题目要求整合归类,用术语如虚实相生、用典等答题,可以提高得分率。
考点一 :语言风格比较鉴赏
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抓两个方面。一是品字析句抓关键字词,首抓动词,次抓形容词,再抓数词、副
词和其他虚词。二是分门别类抓语言风格,或朴素自然,或婉约细腻,或清新明丽,或幽默讽刺,或沉郁
顿挫…
【例题剖析】
【例 1】(2024·浙江金华·二模)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乡菊,应傍战场开。
寄家书有怀岁寒五友二首(其一)
【宋】钱时
坐拥云根兴未涯,江楼时复梦归家。
庭前一点梅初破,近日新添几个花。
读诗歌,从语言、手法、情感等方面比较这两首诗的异同。
更多更新资料详情加微:xiaojuzi9598 或zhixing16881
【答案】同:语言质朴平淡,都是借物抒情,抒发思乡之情;
异:“故乡菊”除思乡外,更寄托着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庭前梅”仅寄托思
乡之情。
【详解】先分析两首诗的相同之处:语言上,第一首的“登高”“登高”“故乡菊”“战场开”、第二首
的“梦归家”“梅初破”“新添几个花”,语言质朴平淡;手法上,第一首借“故乡菊”抒情,第二首借
“梅初破”来抒怀;情感上,“故乡菊”“梦归家”“梅初破”,都抒发了作者思乡之情。
再分析不同之处:岑参的诗前两句先叙自己的节日无聊。“强欲登高”,“无人送酒”只是突现自己的孤
寂、失落;后两句则袒露心迹,兵荒马乱,山河破碎,民不聊生,菊花无情,自开自谢,可鲜艳的花朵却
硝烟笼罩,其景其情,何其悲哀!像诗中的“故园菊”,其所负载的意义已经突破了单纯的惜花和思乡,
更寄托着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
钱时的诗,从题目“寄家书有怀岁寒五友”中,可知作者是家书中借岁寒五友来抒怀,从“梦归家”可知
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点睛】参考译文:
九月九日重阳佳节,我勉强登上高处远眺,然而在这战乱的行军途中,没有谁能送酒来。我心情沉重地遥
望我的故乡长安的菊花,这时它们应正在战场旁边盛开。
在云起之处有无边的云雾兴起,江楼中又做梦回到了家乡。梦中庭院中的一点梅花刚刚开始绽放,这几天
又新开了几朵梅花。
考点二 :意象、意境比较鉴赏
意象就是物象与情思的组合象即诗中的形象,不仅包含人物形象,也包括景象、物象、事件和抒情主
人公形象,意就是作者的情思。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画
面,又称为情景、境界、氛围。一般来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意境则与全篇对应。离开意象,无以谈意境故
在古典诗词中,意象是起点,意境是终点比较鉴赏时要注意:披“象”入“意”,由“象”入“境”。
【例题剖析】
【例 1】(2024·甘肃临夏·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
【甲】月夜忆舍弟【乙】秦州杂诗①(其一)
杜甫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迟回度陇怯,浩荡及关愁。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水落鱼龙②夜,山空鸟鼠③秋。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西征问烽火,心折此淹留。
更多更新资料详情加微:xiaojuzi9598 或zhixing16881
【注释】①秦州:甘肃天水古称。安史之乱后,杜甫弃职携眷西行,客居秦州三个月,写下著名的《秦州
杂诗二十首》。【甲】诗也写于秦州。②鱼龙:指鱼龙川,今名北河。③鸟鼠:指鸟鼠山,位于今甘肃渭
源县。与“鱼龙”指代秦州境内山水。
1.安史之乱使杜甫弟兄分散,【甲】诗从两个感官角度描写了笼罩着悲凉气氛的边地秋夜之景,
【乙】诗则借两个地名来表现秋的肃杀凄凉,暗示秦州也不是乐土。
2.两首诗创作背景相同,请简要说说抒发了杜甫怎样的情感。
【答案】1. 视觉、听觉 鱼龙、鸟鼠 2.两首诗都抒发了杜甫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饱受艰难困
苦的忧虑关怀之情,对身处战乱、兄弟离散的忧虑、牵挂和思亲之情,对自身辗转漂泊、老病无成的伤感
之情,以及渴望安宁、向往和平的愿望。
【解析】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
第①空:根据“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戍楼上的更鼓声断绝了人行,秋夜的边塞传来了孤雁哀鸣)”
可知,“戍鼓”即边塞驻军的鼓声,其声悲壮而沉重。“边秋一雁声”则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结合,进一步
增强了悲凉的气氛。诗人选取了一只孤雁在秋空中悲鸣的意象,与“戍鼓”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荒凉而
悲戚的画面。由此可知感官角度是:视觉和听觉。
第②空:根据“水落鱼龙夜,山空鸟鼠秋。”可知,借“鱼龙”和“鸟鼠”两个地名来表现秋的肃杀凄凉。
这里的“鱼龙”和“鸟鼠”都是秦州地区的地名,诗人通过这两个地名,以及“水落”和“山空”的描绘,
展现了秦州秋季的荒凉和萧条。这样的景象与“秋”的季节特点相结合,进一步加深了诗的悲凉氛围,暗
示秦州也不是乐土。
2.本题考查诗歌情感主旨。
甲诗首联即突兀不平,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路
断行人,戍鼓声声,孤雁哀鸣。接下来从视听角度描绘了边塞的荒凉冷落。最后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居
无定处,杳无音信,生死未卜。尾联点题,“寄书长不达”,音讯隔绝,久未通音信。
乙诗开篇两句即言所见,蕴含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家事的伤心。接着两句写初到秦州时所见景色,水
落鱼龙夜,山空鸟鼠秋,秦州地近边塞,其景萧瑟荒凉。最后两句写诗人西眺秦州,心为之“折”,壮志
难酬,报国无门,只有对景伤叹。由此可知,抒发了杜甫对故乡的思念,对亲人的忧虑,以及身处乱世,
报国无门的无奈与感慨。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战乱的厌恶和期望和平的愿望。
考点三 :表达技巧 (艺术手法)比较鉴赏
表达技巧(艺术手法) 的比较鉴赏,一要了解基本知识,如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其中间接
抒情多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用典用事、借古喻今等;描写手法有比兴、对比、衬托、象征、联想想象、
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等;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结构安排常用的模式有伏笔、首尾照应、
开门见山、铺垫层层渲染、先总后分、过渡、先景后情、卒章显志。二要了解各种表达技巧 (艺术手法)的
作用和表达效果。
【例题剖析】
【例 1】(2024·江西·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标签: #备战
摘要:
展开>>
收起<<
更多更新资料详情加微:xiaojuzi9598或zhixing16881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专题07:古诗词阅读之比较鉴赏【课标要求】在核心素养的指引下,为考查学生对于古诗词理解能力和欣赏评价能力,越来越多地采用比较阅读的形式来命题。命题要求考生在比较中完成对诗歌的赏析。比较阅读,更能考查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鉴别和运用能力,靠机械重复的记忆,不能应对新的题型。【考查重点】1.比较人物形象的特点与意象的内涵。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包括诗人的形象(亦称抒情主人公)和诗人之外的特定人物形象。人物形象与意象更多更新资料详情加微:xiaojuzi9598或zhixing16...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相关推荐
-
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合同(附件)VIP免费
2024-11-15 11 -
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合同(动员预付款银行保证书)VIP免费
2024-11-15 9 -
工程建设招标设标合同条件(第1部分)VIP免费
2024-11-15 9 -
工程建设招标设标合同合同条件(第3部分)VIP免费
2024-11-15 8 -
工程建设招标设标合同合同条件(第2部分)VIP免费
2024-11-15 9 -
工程建设监理委托合同VIP免费
2024-11-15 10 -
工程建设监理合同标准条件VIP免费
2024-11-15 7 -
工程技术资料目录VIP免费
2024-11-15 10 -
工程技术咨询服务合同VIP免费
2024-11-15 10 -
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合同(投标邀请书)VIP免费
2024-11-15 31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21 页
大小:217.44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5-14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6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