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广东省2024届高考冲刺模拟(七)历史试题(解析版)

2025-05-09
0
0
743KB
13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2024 年广东高考冲刺模拟卷(七)
(本卷共 20 小题,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50 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某战国竹简有如下记载:“虽贫以贱,而信有道,可以驭众、治政、临事、长官……故兴善人,必熟问
其行,焉观其貌,焉听其辞。既闻其辞,焉少小穀(官职)其事,以程其功。”这一记载( )
A. 表明宗法分封制度崩溃 B. 渗透儒道思想理念
C. 反映私学兴起解放思想 D. 体现官僚政治特征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型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战国时期。根据材
料“虽贫以贱,而信有道,可以驭众、治政、临事、长官……故兴善人,必熟问其行,焉观其貌,焉听其
辞。”可知其主张,举贤否认血缘与出身的因素,提倡不偏富贵与不避贫贱的公平原则,有能则举之,善
用人才,这体现了官僚政治的特点,D 项正确;材料无法得出宗法分封制度崩溃的相关结论,排除 A 项;
材料信息与墨家的“尚贤”思想相符,未涉及儒道思想理念,排除 B 项;材料未涉及私学兴起对解放思想
的作用,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2. 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 122 年),淮南王刘安谋反,于是计划造谣朝廷将强制各地家产在五十万以上
的群体迁徙到新拓的朔方郡(今内蒙古自治区南部)。这在客观上反映出当时( )
A. 民间存在安土重迁心理B. 西域地区直接归朝廷管辖
C. 国家强力打击门阀士族 D. 中原地区的人地矛盾激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汉代(中国)。据材料“淮南王刘安谋反”“于是计划造谣朝廷将强制各地家产在五十万以上的
群体迁徙到新拓的朔方郡”可知,在刘安谋反时,为了获得人民的支持,用来动员人民的方式是造谣朝廷
要迁徙人民,反映了人民对于迁徙的反对,也就是民间的安土重迁心理,A 项正确;材料涉及的地区为淮
南地区和内蒙古地区,没有涉及西域地区,排除 B 项;汉武帝时期没有形成门阀士族,魏晋时期形成,排
除 C 项;材料内容为刘安谋反的造谣内容,并非实际情况,不能得知当时中原地区的人地情况,排除 D 项。
故选 A 项。
3. 据考古资料显示,仅在广东的魏晋南北朝墓葬与窖藏中,发现的波斯银币就有三批、三十余枚。《南
史·吴平侯景传》称“广州边海,旧饶,外国舶……岁十余至”。《南齐书 ·东南夷传》也称广州“商舶
远届,委输南州,故交广富实”。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 海外贸易占据主导B. 江南经济得到开发
C.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D. 经济结构发生变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魏晋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广东魏晋南北朝墓葬和窖藏发现了大量波斯银币,《南
史·吴平侯景传》《南齐书·东南夷传》均记载了广东地区海外贸易的发达。这是因为魏晋南北朝时期,
江南经济获得开发,促进了广东地区海外贸易的发展,B 项正确;此时仍然是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排
除 A 项;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排除 C 项;题干材料没有涉及经济结构的变动,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4. 据统计,《教坊记》中唐代 325 首曲名中,天宝末年改名的“胡乐”占到了近1/3,如沙陀调“龟兹佛
曲改为金华洞真”“苏莫剌耶改为玉京春”;金风调“苏莫遮改为感皇恩,婆伽儿改为流水芳菲”等。这
一现象凸显了( )
A. 外来文化是当时主流B. 三教合一影响文化选择
C. 唐代文化的兼容并包 D. 唐代音乐形式丰富多彩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唐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唐代的音乐中有很多是改编自少数民族的音乐,
这体现了唐代文化的兼容并包,C 项正确;外来文化是当时的主流,说法错误,排除 A 项;材料没有体现
三教合一,排除 B 项;材料强调的是唐代音乐的来源,而非形式,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5. 始建于唐、鼎盛于两宋的重庆大足石刻中的《父母恩重经变相》,连环画式地刻出十组雕像,如佛前求
子、怀胎守护、临产受苦、哺乳养育等。这反映出( )
A. 统治者推行“三教并行”的政策B. 佛教与儒家的激烈争鸣
C. 儒学家借佛教强化伦理道德秩序 D. 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内容,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
唐宋时期(中国)。结合题干图片内容可知,是将佛教内容与中国本土的儒家文化进行了结合,即自佛教
传入中国之后,就开启了与中国本土文化相融合的进程,以更好地适应中国社会,D 项正确;材料“三教
并行”现象出现于唐朝时期,题干中还有两宋时期,这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 A 项;材料强调儒学与佛教
的“融合”而非“争鸣”,排除 B 项;题干内容属于佛教文化借助儒家思想来更好地适应中国传统文化,
而不是儒学借助佛教的内容,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6. 清初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遍设义学,由清廷和地方官府共同举办,民间资助,向土著民族及所属子弟提
供免费的启蒙教育;教学内容上“将《圣谕广训》逐条讲解,俾令熟读,然后课以经书”。清政府此举旨
在( )
A. 促进民族地区的文化交流 B. 推行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
C. 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 D. 维护边疆地区的社会秩序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清朝(中国)。根据材料,清朝对于边疆地区遍设义学,向土著民族及所属子弟提供免费的启蒙
教育,教授内容是《圣谕广训》,然后课以经书,其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文化宣传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
维护边疆地区的社会秩序,D 项正确;促进民族地区的文化交流是该举措的影响,而非目的,排除 A 项;
材料体现的内容不是因俗而治,而是政治文化交流,排除 B 项;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对于经济上的影响,排
除 C 项。故选 D 项。
7. 1864 年,两广总督毛鸿宾仿京师同文馆建广州同文馆,聘请美国人教习西文,招收学生学习英文,是为
广州第一所外国语学校。与此前后,购买、仿制西式船炮有所开展或酝酿。这些举措旨在( )
A. 促进近代教育兴起 B.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C. 镇压太平天国运动D. 探求强国御侮之策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与此前后,购买、仿制西式船炮有所开展或酝酿。”结合所学知识可
知,两广总督毛鸿宾建广州同文馆,培养外语人才是为了便于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需求强国御侮之策,D
项正确;“促进近代教育兴起”是影响,不是本质目的,排除 A 项;“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是手段,不是
目的,排除 B 项;太平天国运动在 1864 年,已经基本结束,与材料要求不符,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8. 1923 年 6 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当前中国“资产阶级不能充分发展,因之无产阶级也
自然不能充分发展,阶级分化不充分的全国人民,皆受制在资本帝国主义,及本国军阀之下,不能不要求
经济发展而行向国民革命”。据此,中国共产党( )
A. 适应国情调整革命策略B. 总结教训独立开展武装斗争
C. 开展土地革命发展生产D. 主张成立联合政府和平建国
【答案】A
摘要:
展开>>
收起<<
2024年广东高考冲刺模拟卷(七)(本卷共2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5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某战国竹简有如下记载:“虽贫以贱,而信有道,可以驭众、治政、临事、长官……故兴善人,必熟问其行,焉观其貌,焉听其辞。既闻其辞,焉少小穀(官职)其事,以程其功。”这一记载()A.表明宗法分封制度崩溃B.渗透儒道思想理念C.反映私学兴起解放思想D.体现官僚政治特征【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型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战国时期。根据材料“虽贫以贱,...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相关推荐
-
VIP免费2024-11-14 22
-
VIP免费2024-11-23 3
-
VIP免费2024-11-23 4
-
VIP免费2024-11-23 3
-
VIP免费2024-11-23 4
-
VIP免费2024-11-23 28
-
VIP免费2024-11-23 11
-
VIP免费2024-11-23 21
-
VIP免费2024-11-23 12
-
VIP免费2024-11-23 5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13 页
大小:743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