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7 史学理论研究( 解析版)

2025-05-06 0 0 1.08MB 41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1
五年(2019-2023)年高考真题分项汇编
专题 17 史学理论研究
1.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各种类型的历史资料数据库相继建立。有学者认为,“大数据使历
史资料利用产生革命性变革”,历史研究进入“e—考据”时代。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大数据的应用改变了史料运用的原则 ②数字化史料丰富了史学家的研究手段
历史资料数字化提高了史料利用效率 ④“e —考据”指历史学与考古学的结合
A.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来源】2023·北京高考·10
1.【答案】D
【解析】大数据可以使历史资料共享,提高了利用率,但并没有改变史料运用的原则,史料运用仍然
要坚持孤证不立、无征不信、实事求是等原则,故①错误;据材料“各种类型的历史资料数据库相继
建立”可知,数字化史料可以通过大数据将史料分类,丰富了史学家的研究手段,故②正确;“大数
据使历史资料利用产生革命性变革”说明数字化文献检索可以使史料的搜集极其快捷而且相对完备,
可以快速检索到大量资料,提高了史料利用效率,故③正确;“e—考据”指的是充分利用电子资源进
行考据的方法,是信息技术和历史考据的结合,并非是历史学与考古学的结合,故④错误;选择 D 项
符合题意。
2.下表是有关太平天国运动领导人洪秀全的描述,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
来源 内容
太平天国方面 躯长大,面微圆而白,鼻高耳圆而小,其声音响亮而沉
重,笑时屋为之震,有极大之膂力与极敏捷之知觉
清廷方面 身材魁硕,赤面高颧,有须,粗通文墨,素无赖,日事赌
博;体质肥钝,了无异人处
民国前后革命党人 面长丰满,红须,手垂过膝;身干长大,富姿豪迈
学,治《春秋》《汉书》
A . 不史料对人记载 B 的描述体面性
C . 不场影响对人的描述 D 对人描述有所侧
【来源】2023·北高考·7
2.【答案】C
【解析】材料“有极大之膂力与极敏捷之知觉”“日事赌博;体质肥钝,了无异人处”“身干长
大,富雄姿豪迈博学”可知洪秀全为太平天国的领,提平分土地主张,满阶级
要,此太平天国方面对洪秀全做出高的评价由于太平天国对清政府统治此清政府
2
对洪秀全的形象进行了大诋毁,民国前后的革命党主张用革命手段推翻政府统治洪秀全
为“英雄”、“豪杰”,此对历史人评价受制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不场影响对人的描
述,故选 C 项;不史料对人物记载的不由于其立异,排除 A 项;材料强调从的立
发对洪秀全的不同评价,并非对人物多面性的描述,排除 B 项;材料强调期从对洪
秀全的描述,着眼点在于而非不排除 D 项。
3.司马迁认为,在推翻秦王朝程中,项是天下诸侯盟主,“位虽,近古以来未尝”,故
在《记》中将项羽列本纪代史学家则指出:霸王者,即当诸侯诸侯称本
,求名责实,再三乖谬。”者认在于(  )
A . 史的选择 B 统观念左右
C . 历史述原则的取向 D 情感倾向
【来源】2023·北高考·2
3.【答案】C
【解析】材料“在《记》中将项羽列本纪”“诸侯称本纪,求名责实,再三乖谬”可知司马
迁基于对历史发展的用,故将项羽列本纪,而认为须身为天子才能立为本纪
如果身为诸侯就绝本纪之理,者认在于历史述原则的取向,故选 C
项;材料没有涉及刘对史的选择,排除 A 项;正统观念主要是指能够一脉,并
能够统一全国的某个政权的合法性,与材料“在推翻秦王朝程中,项是天下诸侯盟主”不
符,排除 B 项;材料“位虽,近古以来未尝”“霸王者,即当诸侯诸侯称本纪,求
实,再三乖谬属于叙事原则而非情感因素,排除 D 项。
4.有学者在评价某历史事时说“无非是其通过探险活在世界各大海洋形成一个单一航海
那就欧洲如何控制海洋,并以此为基础他们响力展到有大整个。”下
选项符合学者评价角度的是(  )
A . 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扩散 B 社会从传统
C . 文明从农耕时代到工业时代 D 世界从
【来源】2023·广东高考·13
4【答案】D
【解析】据材料“过探险活动”“欧洲如何控制海洋……扩展到有大整个”可知欧洲
在海外探险基础上开辟新航路,将世界联系成一个紧密体,时通过扩张建立
中心世界市场,故选 D 项;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扩散主强调资产阶级议制度的确立,
于上层的变革,与“控制海洋”“有大”等信息不符,排除 A 项;从传统广泛涉及政
经济思想社会多个方面,材料无法充分体排除 B 项;从农耕时代到工业时代
现在生产工具的变革和生产力的飞跃,材料并排除 C 项。
5.有学者认为西周期周王能预诸侯国的内,下史料这一观点的是(  )
A . 《礼记》记载诸侯君必定期朝觐周王
B . 《诗经》记载周王派遣官员协助诸侯君营都城
C . 西周士山盘铭记载周王士山向诸侯国征收贡纳
D . 西周豆闭簋铭记载周王豆闭掌管某诸侯
【来源】2023·广东高考·1
5.【答案】D
3
【解析】结合学知西周豆闭簋属于一手实史料,高的史料价值,“周王豆闭掌管某
诸侯事”说明周王可以通过干预地诸侯的人事任免,来干预地诸侯国的内,故选 D
项;诸侯君朝觐天子是分封制前提下,诸侯本来的义务,不属于地诸侯国的内排除 A
项;“协助诸侯”说明周王派遣官员只能起外在协助用,无法体特点
B 项;诸侯向中央政府缴纳贡赋诸侯义务,不属于诸侯国的内政范围排除 C 项。
6.关历史述,对于具有不指导思想的史学家来说,答案常常异的。下历史述的
,正确的是(  )
A . 历史事实是学的重,是研究者对事实进行创造性的学改的结
B . 历史不但是现在事,而且系当史时认为对现在有重要关
C . 史学家使自己头脑如一面明,清才能如
D . 历史是社会的变革,只记事实的不是整个全人类生的历史
【来源】2023·浙江高考·21
6.【答案】D
【解析】据材料“历史……的历史”可知,历史述过程中的全面,不仅仅
意历史事的关述者发动性,材料断体了历史述过
程中性和体性的,故选 D 项;历史发生的事的,是不创造和改
的,排除 A 项;“历史……事”过分强调历史述者的体性,历史真,排除 B 项;
“史学家使……现实”这一描述缺乏了历史学家的体意排除 C 项。
7.有学者认为,“金宋以后的明清统一王朝政治中心北方经济文化重
方不可移易了”。下史料,不该观点的是(  )
A . 》记载:“(大编民之,无不仰给江南
B . 明臣奏称:“国家专倚,而)、独甲天下”
C . 康熙帝南财赋地人文
D . 清代浙江学者吾乡,其人明疏达
【来源】2023·浙江高考·5
7.【答案】D
【解析】“吾乡,其人明疏达”大意是的家水远的人明敏
无法经济文化重心在方,故 D 项错误,符合题意;“无不仰给江南”说明经济
方,粮食供给中心,故 A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国家赋……独甲天下”说明
国家专倚强调江南经济繁荣,对国家的重要性,故 B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南财赋地人文”说明经济文化重,故 C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8. 表 1
史料内容 来源
骆元光姓安氏骆奉先
冒姓骆氏……贞元年(787……德宗
勋劳又赐姓李氏,改元谅
唐 书 ·李 元
传》
(五代
安姓元光轩辕氏廿五子
四裔,此……德宗姓李
793
李元谅墓志
4
日,公馆,享年六十七
威姑人。盖黄轩帝降居
息,高留宅姑臧
贞元五年(789
李元谅颂碑
表 1 关于唐李元谅则史料(  )
A . 唐书》记载相对 B 有的信息相证实
C . 墓志采用了唐书》记载 D 出现较的史料最为真实
【来源】2023·全国高考课标卷·27
8.【答案】A
【解析】据表 1 信息可知,李元谅原为息人,后唐朝统治赐李姓唐书》属于官正史,
保存唐朝手史料,详细,材料于唐李元谅的内容属于历史述,相对
,故选 A 项;则史料的来源不相,其的内容入,例如李元谅轩辕黄帝的后
,表 1 的史料无法证,此,有的信息相证实的说法太对,排除 B 项;李元谅墓
即唐所作唐书》成书于五代,此,墓志不可唐书》记载
排除 C 项;史料是真实与其出现间早晚没有然关排除 D 项。
9.关“历史事实”,学解。有学者将“历史事实”畴区分为三个确实发生
过的历史事实(圆圈甲);史料的历史事实,历史体的残存遗迹(圆圈乙);史书中的历史
事实(圆圈丙),并据此了表“历史事实”不同构成。下,对图示网格部
的“历史事实”,解读正确的是(  )
A . 发生过,且有史料,但进史书中的历史事实
B . 发生过,有确实的史料留存又写进史书中的历史事实
C . 发生过,留存史料,依靠等方法进史书中的历史事实
D . 发生过,错误地记载于史料之又被错误地当作历史真实而进史书中的历史事实
【来源】2023·浙江高考·22
9.【答案】C
【解析】据材料和图片信息可知,图示网格部分的“历史事实”,是圆圈甲和圆圈丙交叉叠部
分,是确实发生过、史书中记载的历史事实,但不是圆圈乙的内容,手史料(历史体的
残存遗迹)证实,即那些客发生过,留存史料,依靠等方法进史书中的历史事
实,故选 C 项;网格部圈丙内,是进史书中的历史事实,排除 A 项;网格部圈乙
没有确实的史料留存排除 B 项;网格部圈甲内,确实发生过,且圈乙,没有确实的史
留存排除 D 项。
5
10.读材料,完要求。(16分)
材料
铃薯径示
虚线代表 1492 年哥伦布探险以前,实线代表 16 世纪以后)
——据【日】21 世纪研究世界地
材料
16—18世纪繁荣中欧贸易瓷器漆器壁纸、家等各
欧洲饮茶的生丝绸瓷器使欧洲将其生产本土化。
1753 年 724日,瑞典到国赠送一件特生日礼物:一座木国屋。
的长子穿得像个中,随成中模样面有
悦目风格装饰房间一只瓷花瓶欣赏西之后,国
令演出一场耳其音芭蕾。”
——《中西文化关通史
材料
统治1853 年,议会通过一个新许状法案,全体
,实行竞争人进入殿堂狭窄度成共和国后,
已存系统法有关定制定了全法。文分为全
中央
——程汉《英政治制度
(1)据材料出马铃薯。结合学,概括铃薯功跨洋传条件。(6
分)
(2)考材料一个角度,运用 18和 19世纪的相关史实,文明则历史
文,题目自。(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理清,表述文)(10 分)
【来源】2023·浙江高考·25
摘要:

1五年(2019-2023)年高考真题分项汇编专题17史学理论研究1.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各种类型的历史资料数据库相继建立。有学者认为,“大数据使历史资料利用产生革命性变革”,历史研究进入“e—考据”时代。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大数据的应用改变了史料运用的原则②数字化史料丰富了史学家的研究手段③历史资料数字化提高了史料利用效率④“e—考据”指历史学与考古学的结合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来源】2023·北京高考·101.【答案】D【解析】大数据可以使历史资料共享,提高了利用率,但并没有改变史料运用的原则,史料运用仍然要坚持孤证不立、无征不信、实事求是等原则,故①错误;据材...

展开>> 收起<<
专题17 史学理论研究( 解析版).docx

共41页,预览5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41 页 大小:1.08MB 格式:DOCX 时间:2025-05-06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41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