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考》一轮复习教师用书2021 第13章 实验19 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VIP免费
2025-01-10 0 0 399KB 8 页 5.9玖币
侵权投诉
实验十九 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大
一、实验目的
1.练习使用秒表和刻度尺、测单摆的周期。
2.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二、实验原理
偏角单摆动,期为 T偏角
及摆球的质量无关,由此得到 g=。因此,只要测出摆长 l和振动周期 T,就可
以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g的值。
三、实验器材
带有铁夹的铁架台、中心有小孔的金属小球、不易伸长的细线(1 m)秒表
毫米刻度尺和游标卡尺。
四、实验步骤
1.让细线的一端穿过金属小球的小孔,然后打一个比小孔大一些的线结,
做成单摆。
2.把细线的上端用铁夹固定在铁架台上,把铁架台放在实验桌边,使铁夹
伸到桌面以外,让摆球自然下垂,在单摆平衡位置处做上标记,如图所示。
3.测摆长:用毫米刻度尺量出摆线长 L(精确到毫米),用游标卡尺测出摆
球直径 D,则单摆的摆长 lL+。
4.测周期:将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角度(小于 5°),然后释放摆球,记
下单摆摆动 3050 的总时间,算出平均每摆动一次的时间,即为单摆的振动
周期。
5.改变摆长,重做几次实验。
五、数据处理
1.公式法:测出 30 次或 50 次全振动的时间 t,利用 T=求出周期;不改变
摆长,反复测量三次,算出三次测得的周期的平均值,然后利用公式 g=求重
1
力加速度。
2.图象法:由单摆周期公式不难推出:lT2,因此,分别测出一系列摆
l对应的周期 T,作 lT2的图象,图象应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如图所示,
求出图线的斜率 k=,即可利用 g2k求重力加速度。
六、误差分析
1系统误差
主要来源于单摆模型本身是否符合要求。即:悬点是否固定,摆球是否可视
为质点,球、线是否符合要求,振幅是否足够小,摆动是圆锥摆还是在同一竖直
平面内振动以及测量哪段长度作为摆长等。
2偶然误差
主要来自时(即单摆周期)测量。因此,要注意测准时间(周期),要从摆
球通过平衡位置开始计时,并采用倒计时计数的方法,即 4,3,2,1,0,1,2在数
0”的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不能多计或漏计振动次数。为了减小偶然误差
应多次测量后取平均值。
七、注意事项
1.悬线顶端不能晃动,需用夹子夹住,保证悬点固定。
2.单摆必须在同一平面内振动,且摆角小于
3.选择在摆球摆到平衡位置处时开始计时,并数准全振动的次数。
4.摆球自然下垂时,用毫米刻度尺量出悬线长 L
实验原理及操作
1.某实验小组在“利用单摆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球的
cm
(2)在实程中法,正确 (
2
摘要:

实验十九 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一、实验目的1.练习使用秒表和刻度尺、测单摆的周期。2.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二、实验原理当偏角很小时,单摆做简谐运动,其运动周期为T=2π,它与偏角的大小及摆球的质量无关,由此得到g=。因此,只要测出摆长l和振动周期T,就可以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的值。三、实验器材带有铁夹的铁架台、中心有小孔的金属小球、不易伸长的细线(约1m)、秒表、毫米刻度尺和游标卡尺。四、实验步骤1.让细线的一端穿过金属小球的小孔,然后打一个比小孔大一些的线结,做成单摆。2.把细线的上端用铁夹固定在铁架台上,把铁架台放在实验桌边,使铁夹伸到桌面以外,让摆球自然下垂,在单摆平衡位置处...

展开>> 收起<<
《山东高考》一轮复习教师用书2021 第13章 实验19 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大小.doc

共8页,预览2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5.9玖币 属性:8 页 大小:399KB 格式:DOC 时间:2025-01-10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8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