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列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答案

2025-08-23 0 0 403.86KB 10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1
1.
语文答案
A 根据“中轴线北的万宁桥”“位于皇城的后门地安门之北”可知,万宁桥在宫
城以北,由此排除 B、C 两项;根据“左祖右社”“太庙和社稷坛分居中轴线东西两侧”
的说法,可知太庙在东,社稷坛在西,由此排除 B、D 两项;根据“永定门是北京中轴
线之最南端”“门内中轴道路……在文献中被称为‘御路’‘御道’可知,御路在永
定门以内,由此可排除 B、D 两项。所以正确答案为 A 项。
2.D “由对‘中’的推崇转为对‘和’的追求”表述错误,材料二中说“尽管王朝易
代,殿名更替,但对中和的追求却一直未变”。
3. C A.根据材料一“明代以来中轴路一脉相承的工程做法”可知,“北京中轴线位
置在历史上不断变化的特征”的说法不当。B.选项说法错误,材料一只说了“门内中轴
道路在明清时期是帝王祭祀坛庙和出京南巡及赴南苑狩猎的必经之路,在文献中被称为
‘御路’‘御道’”。D.根据材料二的内容,这里的“宗”不仅指都城的空间布局,更
指中轴线所反映的价值理念。
4. ①“择天下之中而立国”:建立国都时,以“天下”为空间视域,找到“地中
所在,结合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人文基础,确定都城。
“择国之中而立宫”决定都城中轴线的所在,以作为宫殿中主要建筑的大朝正
殿为准,重要的宫殿都位于中轴线上 (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
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5. ①北京中轴线具有悠久且不间断的历史,是古都北京的脊梁和灵魂,形成南北贯通、
严谨有序的空间形态,是中国传统都城中轴线建设的典范。
②北京中轴线是体现我国古老都城规划设计思想的杰作,蕴含着我国“居中立国”
的历史传统和“贵中尚和”的价值理念。
③北京中轴线至今仍然保持着相对完整的样貌和形态,其所体现的执政理念和价值
追求在今天仍发挥着重要作用。(每点 1 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
情给分)
6.D D.“诞生节”象征着人类对宇宙探索的开始,代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流产节”则代表了另一种文明的发展方向,人类开始尝试将意识转移到虚拟世界中,
不再完全依赖肉体的存在。这两个节日不能共存,是因为它们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文
明发展方向:前者探索宇宙、拓展物理空间,后者追求虚拟世界、拓展意识空间。并不
是传统与科技的冲突。
7.C C.“表达了人类对未知的恐惧和逃避心理”错。通过 G 的形象,作品引导我们思
{#{QQABDQQUggAAAgAAARhCQwnyCkIQkgGAAQgGAFAIoAAACBNABAA=}#}
2
考人类文明的起源、发展和未来方向。
8.①内容上,使前后两个故事建立联系,使两个节日的对比得到突显。“诞生节”的故
事展现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勇气,“流产节”的故事则揭示了科技进步可能带来的负面
影响。(2 分)
②结构上,使前后两个故事的情节产生呼应,形成了一种循环往复的韵味,使结构更完
整。(2 分)
③主题上,深化主旨表达,人类与外星人在文明发展观上的分歧在重复中更加明显,
导读者进一步深入思考人类未来文明的发展方向。(2 分)
9.科技性。(1 分)诞生节和流产节这两个节日的设立都直接与科技的重大突破相关。
这些科技的设定不仅富有想象力,而且紧密结合了现实世界的科技发展趋势。使读者能
够深刻感受到科技对人类社会和文明进程的巨大影响。(2 分)
预见性。(1 分)流产节所代表的虚拟世界沉浸和意识传输技术,虽然目前尚未实现,
但根据科技发展的趋势,这种可能性并非完全不存在。小说通过这一设定,引发了读者
对未来社会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挑战的思考,具有很强的预见性。(2 分)
10.BDE 无游贩之民|故其俗一而不杂|有以自足|故人慎刑而易治。(没有流动人口,
所以当地风俗质朴纯正;能够自足,所以当地人民遵纪守法。)
11.D D 都是被动句
12.D D 都是“凭借,利用” A:两个“乎”都是“于”意思相同。 B:或未易量的
“或”是“或许”,意思不同。C:“良乃入”中的“乃”是“于是”,两个词语意思
不同。
13.A “井田之中设立的各类学校,士子们每天的见闻都不是治国安邦之道。与原文
“则士朝夕所见所闻,无非所以治天下国家之道。”(由此,士子们每天的所见所闻,
无不都是治国安邦之道)表述的意思相反。
14.(1)古人用来求学的办法,我没能见到,但是那些规章制度我不能不遵从。(4 分)
古之 所以 为学者,吾不得而见,而者吾不可以毋也。黑体字各 1 分
(2)教化可以用来改良风俗,虽然这样,但一定要时间长久之后才能达到完善。(4 分)
夫教化可以 美风俗,虽然,必久而后于善。黑体字各 1 分
【原文】(括号里为删减的文字)
天下不可一日而无政教,故学不可一日而亡于天下。
古者井天下之田,而党庠、遂序、国学之法立乎其中。(乡射饮酒、春秋合乐、
老劳农、尊贤使能、考艺选言之政,至于受成、献馘、讯囚之事,无不出于学。于此养
天下智仁、圣义、忠和之士,以至一偏之伎、一曲之学,无所不养。而又取士大夫之材
行完洁,而其施设已尝试于位而去者,以为之师。释奠、释菜,以教不忘其学之所自;
迁徙、逼逐,以勉其怠而除其恶。)则士朝夕所见所闻,无非所以治天下国家之道,
{#{QQABDQQUggAAAgAAARhCQwnyCkIQkgGAAQgGAFAIoAAACBNABAA=}#}
摘要:

11.语文答案A根据“中轴线北的万宁桥”“位于皇城的后门地安门之北”可知,万宁桥在宫城以北,由此排除B、C两项;根据“左祖右社”“太庙和社稷坛分居中轴线东西两侧”的说法,可知太庙在东,社稷坛在西,由此排除B、D两项;根据“永定门是北京中轴线之最南端”“门内中轴道路……在文献中被称为‘御路’‘御道’”可知,御路在永定门以内,由此可排除B、D两项。所以正确答案为A项。2.D“由对‘中’的推崇转为对‘和’的追求”表述错误,材料二中说“尽管王朝易代,殿名更替,但对中和的追求却一直未变”。3.CA.根据材料一“明代以来中轴路一脉相承的工程做法”可知,“北京中轴线位置在历史上不断变化的特征”的说法不当。B...

展开>> 收起<<
四川省成都列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答案.pdf

共10页,预览2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10 页 大小:403.86KB 格式:PDF 时间:2025-08-23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10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