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乙卷)(解析卷)

2025-08-02 1 0 47.4KB 19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绝密★启用前
2023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自己的姓名、准考
证号、座位号填写在本试卷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涂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作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学研究有两条腿,一条是文学史,一条是文学批评,在一条腿向前迈的时候,另一条腿就要先停一
停,踏在地上;否则,我们的身体就不容易保持平衡了。
文学史框架建立在相对确定的价值体系之上,要据这个价值体系分出优劣、高下、主次乃至正反两个
方面,在一定时期,首先确定的是文学批评的共同标准,这就是那时所建立的文学史框架的要求,文学史
框架要有统一性,不能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各行其是,一旦有了相对固定的文学史框架,文学史就
不要一天一改。
有了相对固定的文学史框架,说明研究者已经对其中一系列主要问题有了相对集中的认识,至少那些
文学史的编写者承认这个框架是合理的,是有他们自己的文学感受和理解做根据的,不是人云亦云,不是
别人一有异议就要改弦易辙的,文学史有自己的力量,尤其是文学史教材,文学史教材因其编写者大多是
学科里有权威性的专家和学者,而有着更广泛的可信度,能够让更广大的文学史阅读者或教材使用者放心
接受,人们首先通过文学史建立起对这个学科范围内的作家与作品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印象,一旦有了相对
固定的文学史框架,就不必担心不同人有不同的观点,因为这些与文学史框架的要求不同的观点,充其量
只是将自己的不同意见充分表达出来罢了。它们对文学史框架的影响只是局部的,对现行文学史有局部的
充实和微调的作用,在一般情况下,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那些在文学史上已经得到充分论述的作家
和作品的认识,人们不会从认识到杜甫诗的文学价值而至于认识不到杜甫诗的文学价值。与此同时,文学
批评是个人化的,多样化的,自然有不同意见的发生,现行文学史的编写者和同意现行文学史观点的研究
1| 19
者同样会以个人身份参加到文学研究的行列之中,以平等的姿态与持有不同意见的批评者进行讨论,总之,
文学史的力量是强大的,它像一道堤坝一样阻挡着文学批评的潮水一次又一次的冲击,并在这种冲击中发
生着渐进性的变化,但文学史永远只是一个粗略的框架,不可能穷尽对所有作家和所有文学作品的认识;
它是被文学史家精心挑组织起来的文学识和思想,而不是这个学科的文学识和思想部,更不
是这个学科研究活动终结形式。以文学史框架为参展开更广泛细致阐释、分、讨论和研究,就
了这个学科研究的主体内容,而这些是在文学批评的范围内进行的,文学史就建立在此文学批评活动
的基之上,有文学批评的繁荣任何一部文学史都无法独立地支撑起自己。文学批评不能以文学
史框架的要求为然标准,而要以批评者自己的实感受和理解为基。只有这样,能实地、深入
到文学世界,将其中更丰富、更体、更隐蔽的价值和意充分发出来,争取别人的理解和同情,
从而文学史的写作不断注入新血液
(摘编自王富仁《文学史与文学批评》)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学史框架以相对确定的价值体系为基础,代表一定时期内文学批评的共同标准。
B. 文学史教材的出现,标志着文学研究者对文学史框架的合理性有了一致的认识。
C. 文学批评可能不断对已有的文学史形成冲击,从而促使文学史发生渐进性变化。
D. 文学批评的出发点是批评者自己对文学的真实感受和理解,而不是文学史的结论。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采用“两条腿”走路的比喻,形象地论证了文学史和文学批评的相互关系。
B. 文章提及杜甫诗,说明对文学史上得到充分论述的作品,人们的认识有稳定性。
C. 文章在分析了文学批评的性质之后,又进一步指出了文学批评者应具有的态度。
D. 文章在情感态度上表现出倾向性,在文学史与文学批评二者之间更青睐文学史。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学史与文学批评的研究方式有较大差异,文学史编写者应避免介入文学批评。
B. 因为文学史无法穷尽对作家和作品的认识,所以拾遗补缺才是文学批评的任务。
C. 没有广泛细致的文学批评,文学史就失去了基础,文学研究活力也会受到影响
D. 社会的发和文学研究的入,定并代前人写的文学史是有必的。
答案1. B 2. D 3. C
解析
1
本题考学生理解和分析材内容的能
B.“文学史教材的出现”“对文学史框架的合理性”错误,原文的表述是“有了相对定的文学史框架,
说明研究者已对其一系列主要问题有了相对集中的认识,至少那些文学史的编写者这个框架是合
2| 19
理的”,可应是“相对定的文学史框架”的出现标志着“研究者已对其一系列主要问题有了相对
集中的认识”,“对文学史框架的合理性有了一致的认识”的是“那些文学史的编写者”。
B
2
本题考学生分析材的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的能
D.“在情感态度上表现出倾向性”“更青睐文学史”错误,材分析了文学史和文学批评,指出了们的
不同和系,在情感态度上表现出倾向性。
D
3
本题考学生分析和概括内容及点的内容。
A.“文学史编写者应避免介入文学批评”错误,原文的表述是“现文学史的编写者和同意现文学史
点的研究者同样会身份参加到文学研究的列之,以等的姿态与有不同意的批评者进行讨
论”。
B.“所以拾遗补缺才是文学批评的任务”错误据原文“以文学史框架为考,展开更广泛细致的阐释
分析、论和研究,就成了这个研究的体内容,而这些都是在文学批评的范围内进的”可,文
学批评是对作家、文学作品展开的“更广泛细致的阐释、分析、论和研究”,而不是“拾遗补缺”。
D.定并代前人写的文学史是有必的”错误,原文的点是“对现文学史有局部的充实和微调
的作用”“文学史的写作不断注入新血液”,而不是“定并代前人写的文学史”。
C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对下的世界知甚少,晴朗无云的夜晚你仰头望天,可以数万亿英星星发出的
月球表面击出的陨石坑也清晰可见,而你看到的只有柏油路和自己的脚指头
下到地面十码,我就得已远世间,这里,最初古海洋架上形成石灰岩层闪闪,我
地下世界牢牢着它的秘密最近二十年,生态学家才追踪土壤中的真菌网络,这些
单独树木连成通的森林,这一活动已经持数亿年2013 ,在中国重庆发现了一个
立天系统的洞穴网络:的水大的中央洞穴集,冰冷尘雾如般在远离阳光
飘荡。在意大利北部一千英尺的地下,我沿绳索滑到了一个空旷圆形石室黑色沙堆
地下从中横贯而过,沙堆上,就像穿行在漆黑星上的无风沙漠中。
什么地下去?这样做完全是反本能的,既违背理性的意恐怕也少有人会心生向
件东西埋入地下,大出于隐蔽的。而从地下取回件东西例外花费番功夫的。
3| 19
但是现在,我们比任何时候要理解地下的世界乔治·佩雷克《空间物中写道力让自己
把目光放平而我驳:力让自己把目光投得更深吧对于人类栖居的这个度的世界
水平视野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于人类世,这个世代全球范围的,恐惧大变化,本埋藏东西
出了地面,让我们无法再忽视,那种强侵入然。在东西伯利亚森林里,一个巨型坑洞
在不断软化的地上张开血盆,它万计树木袒露出已有二十万年历史的地地的
它为地下世界入口。在英国近年来的酷暑使得古代筑遗迹纷纷闯进人们的视野——罗
时期的观测塔新石的围墙……陆续,就像大地上的麦田怪圈,从俯瞰即认。
格陵兰岛西北部,时期的一个导弹基地在十年前被下,见天,里面储存
数十万的化学污染考古学家波拉·图尔斯蒂尔写道问题不在于地埋藏着那些东西,而
在于它们非常我们的寿命,而裹挟着我们从意识到的大力量土重来,它
们就像是‘沉睡,从睡眠中被唤醒
是地下世界时就是地眩晕漫长——下向前向
时的量方让人得微不道,它的,而不是,它的
体是岩石钟乳床沉积漂移的地壳板块时通向过去也来,十亿年
能量的尽,地球也入黑,我们正尖站边缘
我们要警惕这种受的,实恰恰相反,应当是一种更加进的使我们
,而不是变得无动。理解时可以敦促我们思考:自己下的所作所为,会我们身的生
什么?时的,我们本认为恒久不变的东西便有了生万物欢乐跃我们的
眼睛世界再一次变得丰富离,充有了呼吸岩层有了潮山脉蜷缩
石头有了脉搏。我们栖居的地,生生不
(摘编自伯特·克法《深时之王如菲译
4.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罗伯特·麦克认为人们比任候都要理解地下世界,而乔治·佩雷克不认同此观点,他认为应
水平视野去观察世界
B. 东西伯利亚森林中巨型坑洞张开血盆”,“万计树木”,面对这种环境异变时,
人们感到惊愕恐惧
C. 冰盖冷战时期的导弹基地等,可能有日会带们从意识到的力量土重来人类世界
带来巨大的灾难
D. 时”是地下世界
年,时之是对地下世界探索和认下的世界,不只隐匿着黑
4| 19
摘要:

绝密★启用前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本试卷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涂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作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学研究有两条腿,一条是文学史,一条是文学批评,在一条腿向前迈的时候,另一条腿就要先...

展开>> 收起<<
2023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乙卷)(解析卷).docx

共19页,预览4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19 页 大小:47.4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8-02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19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