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安徽省政法干警《申论》真题(本硕)及参考答案解析

VIP免费
2024-12-12
0
0
38.5KB
8 页
5.9玖币
侵权投诉
2013 安徽政法干警《申论》真题(本硕)
一、给定资料
1、有资料显示,我国农业科研投资强度(即农业科研投资占农业 GDP 的比重)为
0.77%,同期全国的科研投资强度为 1.7%,农业科研投资强度的国际平均水平是 1%,发达
国家一般为 3%~5%。据调查,我国国家级农业科研院所项目的稳定支持经费仅为 20%~
30%,科研拔尖人才、骨干科研人员疲于急项目、揽活干、应付各类检查等。直接从事研究的
时间比以前减少了 23%。由于研究条件差、待遇低,近几年每年一些农科院所的科研人员流
出率约为职工总数的 3%~5%,而且大都是副研究员以上的科研骨干和技术后备力量。现在
我国每年有 7000 多项农业科技成果问世,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仅占 40%左右,国外一些
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可以达到 80%以上。国家部委、科研单位、项目实施组织间
分工不明确,经常出现课题重复、经费使用效率不高的情况。由于农业科研周期较长,现有
的科研管理体制难以确保农业科研项目的连续性。
自国内种业市场开放以来,跨国种业公司纷纷来华开展种子业务。美国的 M公司、X公
司等外资企业利用与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的机会,大量搜集我国优异的种子资源,凭
借其农业研发技术和强大的创新能力,对种子进行筛选和改良,迅速占领我国的种子市场
摄取巨额利润。例如,美国 X公司俨然已成为中国种业市场的“大鳄”,该公司的玉米品
种“先玉 335”,4年时间就占据了吉林较大市场份额,靠的不是别的,正是科技创新和研
发投入。国外跨国种子公司的研发投入一般占到销售收入的10%左右,有的高达 15%~
20%。反观我国,拥有研发创新能力的国内种子企业不到总数的 1.5%,绝大部分企业研发
投入占其销售额的 1%,有的企业还达不到这个数字。
农业科技怎么推广到田间地头呢?计划经济时期,我国曾经建立起了较为完备的农业技
术推广体系,从科研单位到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一直到县、乡、村,曾经对农业技术的迅
速推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原来乡镇的各种机构很健全,俗称‘七站八所’,包括兽医
站、农技站等,1992 年以后农业生产资料市场放开,这些站所就慢慢都取消了。”农技专家
李某对记者说,“一家一户耕作的小农经济,是我国农业的基本国情。需要依靠大量农技
人员来指导农民精耕细作,提高农业产量和质量,然而当前基层农技推广的情况却不容乐
观。”
“农技站普遍‘三无’,搞农技推广难呐!”翁源县龙仙镇的乡间小道上,刚给农民做
完技术指导的镇农技站站长索性停下摩托车,跟记者细谈起来,“我们站有四个人,但是
连办公室也没有,只能到镇政府蹭别人的办公桌用;平时下乡镇农技推广也没有车,只能
自己掏钱买摩托车走村入户;而所谓的试验示范基地、仪器设备更是想都不要想。虽然现在
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实现了定编保收,但却处于‘有钱养兵,无钱打仗’的困境,我们全县
一年的农技站工作经费只有5万元,分配到那么多乡镇,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了。平时搞农技
推广都要自己掏钱,如果不是对农民有感悟,很多人早就偷懒了。”
50 岁的王颖,是泰顺县某镇的畜牧兽医员,早在8年前,她就被镇里派到镇下属的一
个村里当驻村干部,主要从事计划生育、征兵等工作,畜牧兽医员的工作现在只能当副业
来干了。据调查,泰顺县乡镇农技人员实际在编328 人,仅有 47 人专职从事本职工作。该县
在编的乡镇农技人员中 40 周岁以下的仅占实际在编人员的 39.6%,其中,新近招聘进来的
年轻人员,有的因为专业不对口,无法很好提供服务,有的到岗几年后不是改行就是调走
一些不具备农技从业资料和能力的人员,也被安排到乡镇农技推广站工作。该县乡镇农技
人员中,初、高中文化程度占 48%,中高级职称仅占 13%,一人员虽然参加过农校培训,
但接受新知识能力差,跟不上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如泰顺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检测室新引进
的一些先进仪器设备,因为没有相应的人才而发挥不了作用。
2、联合国粮农组织和经合组织于今年6月初联合发布的《2013~2022 年农业展望》指出:
“在经济快速增长和资源有限的制约下,中国的粮食供应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依靠全球
农业市场是一种方法。但要满足每年超过 6亿吨的粮食需求,中国必须维持主要粮食作物的
自给率。“中国人的米袋子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2013 年4月,中国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
博鳌亚洲论坛“粮食安全”圆桌会上表示:“中国主要农产品供应充足,价格总体稳定、
水稻、玉米和小麦三大主粮的自给率达到 98.1%,应该说13 亿中国人的饭碗还是牢牢地端
在自己手里。”
1978~2012 年,中国的粮食产量增长了 93%。过去的9年,粮食生产的弧线始终上扬,
如无意外,今年将会出现“十连增”的丰年奇迹。“这在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中国在生
产能力的增长上是有把握的。”50 年代出生的某社科专家感慨地说,“这在过去难以想象。
毕竟,关于饥饿的印象,从未从我们同龄人的记忆中抹去。”然而,即使是在丰收之年,
以及粮食安全状况最好的时期,这位专家还是忧心忡忡地提醒“未来业的任务仍将非常艰
难。一方面农业在增长,另一方面供给的增长赶不上消费的增长。”据《中国国土资源报》报
道,2003~2011 年,粮食生产累计增长33%;同期消费累计增长41%,消费增速是生产增
速的 1.24 倍。在汹涌的进城务工人群的背后,是粮食消费数量和质量更迅猛的增长,是大
片大片撂荒的土地。
民以食为天,农产品价格高低关系到第一个人的生活,农业对物价稳定具有举足轻重
的影响。我国消费品物价指数(CPI)中食品构成权重一直较高,食品价格上涨对CPI 的高
低有很大影响,农产品价格几乎是整个物价的“晴雨表”。在发生通货膨胀时,食品价格
对整个物价的影响在60%~80%。农产品价格上涨,会导致工业品等价格上涨,加上运输成
本增加等一系列的价格传导效应,会使国家消费进入动荡状态。
3、“土地失控!”某著名杂交水稻研究专家说,“这些年中央以最严厉、最严格的政策
来保 18 亿亩耕地红线。但到了县级再到乡镇和村一级,情况并不那么乐观。这些地方大多
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搞城镇化、工业化,最难控制的是村这一级,尤以经济发达的长
三角、珠三角为甚。”如今,从苏南、苏北、浙北,一路高速公路过去,已经看不到连片的
1000 亩以上的农田,而这一切就是在最近10 年发生的。10 年前,那里还是连片的万亩良田。
现在,良田都变成了房子。很多人问这位专家:“你们这样种田,一亩田有多少收入呀?”
他如实回答;“我们种水稻一亩只有700 块利润。种一亩花卉利润是 8万块,种蔬菜、水果
一亩利润 8000 块,工业的利润则是百万千万计,我干到了今天,竟连一套房子也买不
起。”
“GDP 增长再快,引进的投资再多,如果百姓的吃饭都成问题,那大家肯定不幸
福。”有全国政协委员说。但中国这样一个泱泱农业大国,现在却有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
滋养他们的土地。什么时候,在土地上耕作,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营生?在2013 年的
今天,我们仍然时时想起 19 年前美国学者布朗提出的那个曾经轰动世界的命题:谁来养活
中国?
国家无粮不稳。如果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宁可远离家乡到城市打工,也不愿在家乡
种地、喂猪、养鸡,那么我们的农业将会不稳。农业不稳,其他都将不稳。专家指出:“基本
的口粮如果有 10%的不足,社会可能会出现动乱;如果有 30%的不足,那就完全乱掉
了。”推进新型城镇化,中国不能不将粮食和耕地作为根本来考量。
4、据报道,我国每年撂荒的土地有近 3000 万亩,且土地撂荒现象有蔓延之势。今年全
国“两会”期间,在北京某大厦三楼餐厅里,代表们三三两两围坐在餐桌前,就土地撂荒
摘要:
展开>>
收起<<
2013安徽政法干警《申论》真题(本硕)一、给定资料1、有资料显示,我国农业科研投资强度(即农业科研投资占农业GDP的比重)为0.77%,同期全国的科研投资强度为1.7%,农业科研投资强度的国际平均水平是1%,发达国家一般为3%~5%。据调查,我国国家级农业科研院所项目的稳定支持经费仅为20%~30%,科研拔尖人才、骨干科研人员疲于急项目、揽活干、应付各类检查等。直接从事研究的时间比以前减少了23%。由于研究条件差、待遇低,近几年每年一些农科院所的科研人员流出率约为职工总数的3%~5%,而且大都是副研究员以上的科研骨干和技术后备力量。现在我国每年有7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问世,但转化为现实生产...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资格/认证考试
价格:5.9玖币
属性:8 页
大小:38.5KB
格式:DOC
时间:2024-12-12
作者详情
-
IMU2CLIP MULTIMODAL CONTRASTIVE LEARNING FOR IMU MOTION SENSORS FROM EGOCENTRIC VIDEOS AND TEXT NARRATIONS Seungwhan Moon Andrea Madotto Zhaojiang Lin Alireza Dirafzoon Aparajita Saraf5.9 玖币0人下载
-
Improving Visual-Semantic Embedding with Adaptive Pooling and Optimization Objective Zijian Zhang1 Chang Shu23 Ya Xiao1 Yuan Shen1 Di Zhu1 Jing Xiao25.9 玖币0人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