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优化亲子关系促进小学生心理健的研究”研究总报告

2025-06-11 0 0 853.81KB 16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 1 -
疫情下优化亲子关系促进小学生心理健
康的研究”
第一部分 简介部分
一、 课题名称
疫情下优化亲子关系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
二、摘要
2020 年初始,一场猝不及防的新型冠状病毒席卷整个中国,我市启动重大突发公
共卫生事件 Ι 级响应,为全力遏制疫情蔓延,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各级
各类学校推迟开学。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小学生们需要长期居家,一方面焦虑病毒
传染,一方面亲子关系也要面对严峻的考验,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停课不停学期间,针对我校实际情况,对学生家庭教育进行摸排问卷,发现在疫
情期间孩子有逆反情绪的占 50.85%,厌学情绪的占 25.42%,焦虑情绪明显的占
- 2 -
37.29%,依赖心理明显的占 66.1%,孤僻和冷漠心理问题的均为 6.78%,还有其他少
数心理问题的存在。不能外出,少了同伴的欢乐,亲子关系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
显得格外重要。
第二部分 主体部分
一、 课题提出的背景、意义
(一)背景
2020 年初始,一场猝不及防的新型冠状病毒席卷整个中国,我省启动重大突发公
共卫生事件Ι级响应,为全力遏制疫情蔓延,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全市各
级各类学校推迟开学。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小学生们需要长期居家,一方面焦虑病
毒传染,一方面亲子关系也要面对严峻的考验,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需要引起足够的重
视。不能外出,少了同伴的欢乐,亲子关系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健康影响显得格外重
要,所以我们此次选定的课题是:疫情下优化亲子关系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意义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
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
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疫情防控中,儿童基本都被“关”在家庭这个最小
的封闭单位里,心理问题直接制约孩子的学习、生活行为。长时间亲子在同一屋檐下
共处,让许多家庭的亲子矛盾凸显出来。通过前期对我校五个实验班级 188 名学生进
行问卷调查发现,在疫情期间孩子有逆反情绪的占 50.85%,厌学情绪的占 25.42%
焦虑情绪明显的占 37.29%,依赖心理明显的占 66.1%,孤僻和冷漠心理问题的均为
6.78%还有其他少数心理问题的存在。很多家长把亲子关系紧张的原因归结为疫情,
认为只要疫情结束,亲子冲突就可以自行消失。然而,亲子之间关系不良、沟通不良,
其实与疫情没有关系。是特定环境下亲子冲突的集中化,是隐性亲子矛盾的显性凸显。
疫情下优化亲子关系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旨在从目前疫情下发现的问题入
手,结合特定环境,利用延迟开学亲子充分接触的时间,对学生的家庭亲子关系进行
干预,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目标。
(三)核心概念
- 3 -
疫情:疫情(Epidemic Situation)是指疫病的发生和发展情况。历史上在全
球发生的重大疫情包括:1347 -1352 年在欧洲爆发的黑死病、1520 年在墨西哥爆发
的天花、1918 -1919 年遍及全球的西班牙流感以及 2002 -2003 年在中国爆发的
SARS 等。国家卫健委发布 2020 年第 1号公告,将新冠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
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本课题“疫情”界定为 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疫情下”包括疫情防控延迟开学
阶段和疫情缓解入校学习阶段直至疫情完全结束。
亲子关系是社会人际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不仅仅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一种血
缘关系或自然角色关系,更是一种以抚养、教养、赡养为基本内容的父母和子女之间
相互交流和沟通的双向互动关系,它既是家庭教育的基础,同时也是家庭教育的结果。
本课题界定为父母和子女之间相互交流和沟通的双向互动关系。
心理健康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根据教育部
印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本课题界定为在应急和突发事件中学生学
会学习和生活,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主自助和自我教育能力,增强调控情绪、承受
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二、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
亲子关系自古以来就在中国的家庭中占有尤为重要的地位。“父兮生我,母兮鞠
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这是在《诗经•
小雅•蓼莪》中对我国古代先民亲子关系的一段生动描写。而这种以孝顺为主导的传
统伦理道德有很多落后的方面,“严父慈母”的刻板印象,“父为子纲”的父权制度,
随着时代的变迁,也逐步影响着中国现代家庭亲子关系。
随着西方心理学的传入与中国现代心理学科的发展,我们对于家庭关系及亲子关
系的认识发生了许多重大改变。
最早研究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影响的美国心理学家 P. M. Symonds 在研
究中发现,被父母接受的孩子一般都表现出社会所需要的行为,如情绪稳定、兴趣广
泛等;被父母拒绝的孩子大都情绪不稳、冷漠;2 0 世纪 6 0 年代后期以来,美国学
D.Bumrind 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个性特点关系的研究和日本学者诧摩武俊关于双
亲的教养态度与儿童个性发展的研究等也都得出类似的结论。 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
也相当深入,如王欣等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和《状态特质焦虑问卷》调查父母
- 4 -
教养方式对中学生焦虑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父母温暖的情感、理解与儿童的焦虑
水平有显著的负相关;父母的拒绝否认、过度保护、过分干涉、父母的严厉惩罚与儿
童的焦虑水平有显著的正相关。
三、研究目标与方法
(一)研究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①探索通过优化亲子关系,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有效
方法。②归纳疫情下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亲子关系类型,形成科学的干预策
略,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③探索疫情下家校合育新途径。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课题以我校 2-4 年级 5个实验班的人为研究对象,其中主要研究年级二年级、
三年级各两个班,学生人数 188 人。
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以调查、观察、比较、经验总结等方法。
2.本课题的研究原则
①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原则;②总体规划和近期目标相结合的原则;
指导性和非指导性相结合的原则;④实验性和实效性相统一的原则。
3.主要研究行动
①确定要研究的内容:2020 5月,收集资料,聘请专家,进行培训、前测问卷、
亲子关系类型问卷、撰写开题报告;②2020 6-8 月,按照学生年龄特点,分学
段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个案研究,亲子关系与心理健康数据分析;③2020
2020 9-10 月,总结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方法,典型案例,进行数据分析,归纳
规律,进行经验交流。
本课题研究开始于 2020 5月,至 2020 10 月结束。
四、研究发现
在课题正式立项之初,课题组对二、三、四年级五个实验班的小学生进行了亲子
关系与孩子心理健康水平的调查与测试,与后测进行对比,研究发现:
(一)亲子陪伴方式对孩子心理健康影响显著。
摘要:

-1-“疫情下优化亲子关系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研究总报告第一部分简介部分一、课题名称疫情下优化亲子关系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二、摘要2020年初始,一场猝不及防的新型冠状病毒席卷整个中国,我市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Ι级响应,为全力遏制疫情蔓延,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各级各类学校推迟开学。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小学生们需要长期居家,一方面焦虑病毒传染,一方面亲子关系也要面对严峻的考验,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停课不停学期间,针对我校实际情况,对学生家庭教育进行摸排问卷,发现在疫情期间孩子有逆反情绪的占50.85%,厌学情绪的占25.42%,焦虑情绪明显的占-2-37.2...

展开>> 收起<<
“疫情下优化亲子关系促进小学生心理健的研究”研究总报告.pdf

共16页,预览4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报告/分析 价格:10玖币 属性:16 页 大小:853.81KB 格式:PDF 时间:2025-06-11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16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