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政治教材速通 第4章:法律专题第一课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

VIP免费
2024-12-03 0 0 641.6KB 8 页 5.9玖币
侵权投诉
第一课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
第一单元 民事权利与义务 34个(新手向)
第一课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
前言
民法为我们的一生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根据民法,民事主体地位平等,
民事权利与义务相一致,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诚信等原则。民法
调整民事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优先保护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
第一节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民事、主体客体内容、民事权利民事能力、
完全限制无民、民法基本原则)
第一框 透视民法与民事法律关系
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
平等主体
人身财产关系(人身权、财产权、合同、家庭婚姻、劳动、经营)
区别:(行政:民告官、刑事:犯罪、危害公共利益)
相关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于 2020 5 28 日由十三届全国人大三
次会议通过,共7编、1 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
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
民法典系统整合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
范,汲取了中华民族5 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
建设有益成果。这是一部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
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民法典,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
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民
法典,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
它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具有里程碑意义。民法典规范
各类民事主体的各种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涉及社会和经济生活的
方方面面,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每个人都是社会
最新
资源
微信
xy
ge
wx
002
校,还是今后走向更广阔
的社会,我们都处于社会生活之中。法律是社会生活的重要规范。我们
要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学习法律常识,增强法治意识,遵守法律规则。
民法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可或缺,无论是衣食住行、生老病死,还是就业
创业,无一不需要民法的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条规
定: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
财产关系。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
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能够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
民法定义:
民法典自20211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
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
国收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
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同时废止
名词点击
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
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例如,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属于营利法人,公立学校属于非营利法人,政府机关属于特别法
人。
非法人组织,是指不具有法人资格但能够依法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
事活动的组织,如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等。
民事法律关系就是由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它包含三个要
素:主体、客体和内容
主体、客体和内容
民事主体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民事
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
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自然人根据其
年龄和智力状态,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无
民事行为能力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自合法成立时起到终止时止,具有
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主体:双方或几方(自然人、法人、非法人)
客体:产生纠纷的事;权利义务所指的对象(物、行为、智力成
果、人身利益)
内容:相关权
新学
民事权利能力VS民事行为能力
权利:出生到死亡、行为:看岁数
民事行为能力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8周岁以下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8周岁以上,18周岁以下;是否与其年龄心智
相匹配(小额花销:文具、打车);不匹配:监护人是否追认不追
·退款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8周岁以上;16周岁以上独立生活(自己养
活自己;不靠父母给生活费)
名词点击
民事权利,是指民法赋予的民事主体为实现某种特定利益而为或不
为一定行为的自由。
民事义务,是指民事主体为满足民事权利所保护的利益而依法应当
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约束。
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法律赋予的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依法享有
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法律确认的民事主体通过自己的行为从事民事
活动、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
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民事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它因具体的民事
法律关系而有所不同。例如,所有权关系的客体是,债权关系的客体
行为,知识产权关系的客体是智力成果和商业标记,人身关系的客体
人身利益
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承担的义务。在民事
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既是相互对立的,也是相互联系的。往往一方
的权利就是另一方的义务,一方的义务就是另一方的权利,二者通常是
对等的
相关链接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
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我国民法不
仅体现法治理念,而且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事法律规范,
大力弘扬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维护公
序良俗。民法强调独立人格、平等地位,追求权利明确、财产关系稳定
与交易安全的社会秩序,凸显了文明、和谐、平等、诚信等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第二框 解析民法基本原则
社会是由不同成员组成的,各成员既有共同利益,也有各自的利益。社
会成员的私人利益之间以及私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可能形成各种
利益冲突。民法规定一系列基本原则,旨在确保各成员合理合法地行使
权利、履行义务,调整各方之间的利益关系。民法基本原则是民事主体
从事民事活动和司法机关审理民事案件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民法典
确立了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守法和公序良俗、绿色等基本原则。
相关链接
公序良俗是公共秩序善良习俗的简称。公共秩序是指与社会公
共利益有关的社会秩序,善良习俗是指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和习
俗。公序良俗原则是对自愿原则的限制。虽然民法允许民事主体按
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但是,任何自由都
不是不受限制的,当事人自愿实施的行为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民法基本原则辨析
平等原则:双方主体地位平等
自愿原则:(欺诈胁迫乘人之危不公平:没有真实意思表示、违背
自由意志)(敢做不敢当·贯彻)
公平:违背自愿、别无选择(地位不对等·欺负人)、权利义务不对
等(员工不懂签订了不合理协议)
公序良俗原则:道德类(家庭两性生育婚姻人格尊严) 社会风俗
共秩序
诚信原则:签订不履行合同(答应的事要做到·履行承诺);欺骗;
恶意加害他人(行使自身权利侵犯他人权利) 损人不利己
绿色原则:生态保护 环境污染 资源浪费
第二节 积极维护人身权利
誉、荣誉)
生命健康俱可贵
民法优先保护民事主体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人身自由是自然人真正
成为独立的民事主体的前提,人格尊严是人之为人所必需的人身利益。
依据民法典,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
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人格权以及因婚姻家庭关系等产生的身份
权,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人们在生活中既
要依法维护自己的人身权利,也要尊重他人的人身权利。
【权利法条】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是一个人最基础的权利。生命是
自然人最高的人身利益,身体是承载生命健康的物质载体,自然人的身
心健康既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民法典把这三
项权利置于人格权编的前列。【侵权法条】侵犯他人生命权、身体权、
健康权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身体权 健康权 生命权辨析
生命:生命不可逆转的丧失 (威胁生命)
健康:健康受损,可以修复恢复 (身体健康+心理健康)
身体权(完整、支配):保护自然人身体完整性完全性;支配肢体
器官人体组织等身体组成部分
侵犯情况:破坏他人身体完整性(截肢、非法买卖器官、遗体捐赠
手续违法)、限制他人行动自由/非法搜身
相关链接:侵权责任·赔偿损失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
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
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
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
姓名肖像受保护(姓名权、肖像权)
姓名权
权利法条
侵权法条
干啥盗用假冒辨析
(生命健康身体、姓名、肖像、隐私、个人信息、名
xygewx002
取名改名问题
未成年、成年
取名改名规则:姓氏;违法违背公序良俗(不要不正常)
名人问题
姓名权是自然人对其姓名享有的人身权利。姓名是我们用来表现自我、
区别于他人的符号,因此,姓名总是与特定个人相联系,在很大程度上
体现个人在人格上的基本特征。【权利法条】自然人有权依法决定、使
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侵
权法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
姓名权。
干涉:影响其使用某个姓名
盗用:未经他人许可私自使用
假冒:把他人的名字用到自己身上(冒名顶替)
一般来说,【取名改名】未成年人由父母决定其姓名成年后有权自己
决定继续使用或者改变姓名,但是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名人问题】此外,具有一定社会知名度,被他人使用足以造成公众混
淆的笔名、艺名、网名、译名、姓名的简称等,参照姓名权加以保护
相关链接【取名改名·姓氏】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自然人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但是有下列情形
之一的,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选取姓氏:(一)选取其他直系长
辈血亲的姓氏;(二)因由法定扶养人以外的人扶养而选取扶养人
姓氏;(三)有不违背公序良俗的其他正当理由。少数民族自然人
的姓氏可以遵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肖像权
权利法条
侵权法条
肖像判定:脸部;没有脸部/马赛克(识别本人)
肖像权VS隐私权
自然人享有肖像权。肖像是通过影像、雕塑、绘画等方式在一定载体上
所反映的特定自然人可以被识别的外部形象。【权利法条】自然人有权
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侵权法条】
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
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许可使用)
名誉隐私不可侵
名誉权
权利法条
侵权法条
侵权认定:侮辱(侮辱言辞;骂人);诽谤(造谣·不实信息)
名誉权权力界限:消费者、新闻媒体(第四课)
消费者
新闻报道 舆论监督·公共利益
荣誉权
权利法条
侵权法条
侵权认定:荣誉称号
英烈条款
【权利法条】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和荣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
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侵权法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
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侵权法条】也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的荣誉称号,不得诋毁、贬损他人的
荣誉。
相关链接【英烈条款】
民法典规定: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损害社
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这是民法典在人身权保护的规
定中,从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的角度特别设定的英烈条款
隐私权
权利法条
侵权法条
侵权识别:刺探、侵扰、泄露、公开
个人信息VS隐私信息
【权利法条】法律保护个人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
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侵权法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
侵害他人的隐私权。民法保护隐私权,是对宪法规定的通信秘密受法律
保护、住宅不受侵犯等公民权利的落实。尊重他人隐私既是法律的要
求,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
个人信息
权利法条
侵权法条
正确处理
【权利法条】个人信息与隐私权密切相关,受到法律保护【正确做
法】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
信息安全【侵权法条】不得非法以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
提供、公开等方式处理他人个人信息【正确做法】处理个人信息,应
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过度处理。法律明确保护个人信
息,对于保护自然人的人身与财产权利、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具有重
要的现实意义。
相关链接
摘要:

第一课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第一单元民事权利与义务34个(新手向)第一课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前言民法为我们的一生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根据民法,民事主体地位平等,民事权利与义务相一致,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诚信等原则。民法调整民事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优先保护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第一节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民事、主体客体内容、民事权利民事能力、完全限制无民、民法基本原则)第一框透视民法与民事法律关系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平等主体人身财产关系(人身权、财产权、合同、家庭婚姻、劳动、经营)区别:(行政:民告官、刑事:犯罪、危害公共利益)相关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于2020年5...

展开>> 收起<<
2025政治教材速通 第4章:法律专题第一课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pdf

共8页,预览8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5.9玖币 属性:8 页 大小:641.6KB 格式:PDF 时间:2024-12-03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8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