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政治教材速通 第5章:逻辑专题 第二课把握逻辑要义

VIP免费
2024-12-03 0 0 302.69KB 4 页 5.9玖币
侵权投诉
第二课 把握逻辑要义
逻辑
原理匹配:第一单元(除去三定律);第三单元;第四单元
原理应用:第一单元(三定律);第二单元(真形式逻辑)主页找视频
第一单元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赋分点:思维基本概念、抽象形象思维、三定律、科学思维
第二课 把握逻辑要义(三定律)
前言
说话能否打动听众,写文章能否折服读者,辞藻和章法固然重要,但基础性
的问题还是在于语言是否符合逻辑。语言的明快,在于思维的清晰、敏捷。
要想准确鲜明地表达思想,思维必须合乎逻辑。那么,逻辑到底是什么?思
维怎样才能合乎逻辑?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将了解逻辑的含义,明确合乎
逻辑的思维究竟需要遵循哪些基本要求。
逻辑的多种含义
逻辑的不同用法
逻辑是我们学习和生活中的常用语词,也是一个多义词。现代汉语中
逻辑,或者与规律同义,或者指逻辑规律与规则,或者指认识问
题的某种思维方法,或者指逻辑学这门学问。
规律意义上的逻辑是所有科学的研究对象。逻辑规律与规则,以
思维方法意义上的逻辑才是逻辑学的研究对象。逻辑学研究试图
将逻辑规律与规则运用到实际思维中,以区分正确的思维方法和不正确
的思维方法。作为工具性学科的逻辑学是为把握规律服务的。
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正像逻辑有不同用法一样,作为一门学科的逻辑也有狭义和广义之
分。历史上人们曾把所有研究思维规律与方法的学问都称为逻辑学。随
着学科分化,人们把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形式逻辑视为狭义的
逻辑学,而把含有狭义的逻辑学和研究辩证思维中的规律、规则与方法
的辩证逻辑等视为广义的逻辑学
相关链接
逻辑学这门学科是怎么产生的呢?我们知道,人是有理性的动
,因为人是会推理的动物。单凭会推理并不能把人类和其他
高等动物区别开来,其他高等动物也有一定的推理能力。人之所以
区别于其他高等动物,在于人可以对自己的推理进行反思,思考
什么样的推理是正确的、可以推出的,什么样的推理是错误的、不
能推出的。这种可推不可推的反思能力,是人类理性的根基
所在。对这种可推不可推的规律与规则的思考与把握,就产生
了逻辑思想,将这样的思想条理化、系统化,就构成了逻辑这门学
问。在逻辑学史上,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古代中国以墨子为代表
的墨家等,为逻辑学的诞生和发展作出了奠基性贡献
形式逻辑特别关注推理问题。推理是由前提和结论构成的,由前提推导
结论,前提作为结论的理由。从形式逻辑角度看,从真前提推出真结
论,并不取决于思想的具体内容,而是取决于思想的形式结构。形式逻
辑的核心任务是要把握从真前提推导出真结论的规律和规则。
示例评析
所有金属都是导电的。
所有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这两个判断的具体内容不同,但概念在判断构成中的联系方式是相
同的,都是所有……都是……的形式结构。概念、判断和推理是抽
象思维的三种基本的思维形式。如果把具有不同内容的判断加以比
较,就可以揭示概念在判断构成中的联系方式;如果把具有不同内
容的推理加以比较,就可以揭示判断在推理构成中的联系方式。逻
辑学把不同思维形式之间的联系方式称为思维形式结构,简称形式
结构。
在日常思维中,人们常常运用推理进行论证和论辩。把推理的理由讲出
来作为论点论据,就构成了通常所说的论证。用这样的论证方式
去说服人,让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或者用这样的论证方式去反驳别人
的观点,就构成了论辩。论证和论辩中使用的推理是否有效,直接影
响说服的效果。
学习狭义逻辑学的基本知识与方法,是学习广义逻辑学的基础。遵循形
式逻辑的规律与规则,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同一律:思维的确定性要求.
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确定性的思维。要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事实与
规律,必须让思维确定下来,该是什么就是什么,不能游移不定。这就
要遵循同一律的要求。通常用公式AA来表示同一律的内容。这个公
式的意思是说: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
A,如果是真的,就是真的;如果是假的,就是假的
示例评析
右图中买茶叶的人说的好茶指的是品质优良的茶叶,卖茶叶的人
说的好茶指的是没有变质的茶叶。卖茶叶的人的回答违反了同一
律的要求,把不同概念当作同一个概念来使用,犯了偷换概念
错误。
同一律要求人们: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保持自身同一性,
不能混淆概念,也不能转移论题。故意违反同一律的要求,所犯的逻辑
错误叫作偷换概念偷换论题
在不同的时间或不同的条件下,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概念或判断,同一
律并不要求它们一定是同一的。同一律并不否认认识对象的复杂多样性
及其变化和发展。它所反对的,只限于在时间、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任
意变更概念或判断
相关链接
同一律并不否认客观事物及人的思想认识的变化发展,反映事物变
化发展的正确认识并不违反同一律的要求。我国逻辑学家金岳霖曾
有以下通俗说明:西红柿是由苹果绿变红的,当它是由绿变红的时
候,它就是由绿变红的。当它是绿的时候,它就是绿的。而当它成
为红的时候,它就是红的了。当然,它会有不绿不红的时候,不
错,可是当它是不绿不红的时候,它就是不绿不红的。其所以如
此,是因为同一律所反映的不是形色状态或它们的变化,而是形色
状态和它们的变化的确实性的同一。
矛盾律:思维的一致性要求
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一致性的思维。要避免思维出现不融贯一致
的逻辑错误,就要遵循矛盾律的要求。通常用公式A不是非A来表
示矛盾律的内容。这个公式的意思是说: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
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它的否定论断A不能同真,其
中必有一假。
矛盾律要求人们: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
论断A A,不能断定它们都成立。违反矛盾律要求的逻辑错
误叫作自相矛盾
思维中出现的自相矛盾不同于唯物辩证法所讲的事物的客观矛盾。
矛盾律及其要求是就同一时间、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作的论断而
言的,自相矛盾的论断是对客观实际的错误反映。
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此事物可以变成彼事物。从不同时间、不
同方面对同一事物所作的相反论断,并不是自相矛盾的。
排中律:思维的明确性要求
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明确性的思维。逻辑思维既要排除自相矛盾
的逻辑错误,也要反对在之间骑墙居中,在矛盾关系的论
断之间持两不可的态度。这就要遵循排中律的要求。通常用公式A
或者非A来表示排中律的内容。这个公式的意思是说:在同一时
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A不能同假,其
中必有一真。
排中律要求人们: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
论断A A,不能断定它们都不成立。也就是说,不能同时否
A,又否认A,对各打五十大板。违反排中律要求
的逻辑错误叫作两不可。
示例评析
甲:下周去香山看红叶,你去吗?
乙:谁说我不去?
甲:你去,请登记吧。
乙:我要是去,早就登记了。
甲:那么,你是不去呀?
乙: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乙的回答同时否定了不去,违背了排中律,犯了两不可
错误。
矛盾律表明,论断A A必有一假;排中律进一步表明,A
A必有一真。识别与把握A A这种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的矛盾关
系,对于提升逻辑思维能力有重要意义。
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是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这些基本规律是人们
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对认识客观事物的正确思维活动的总结。它们不
是逻辑学家头脑中固有的,也不是哪个权威规定的。人们通过无数次的
社会实践,既认识到了客观事物的规律,也认识到了思维自身的规律。
实践证明,只有遵循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思维,才有可能成为科学的思
维,而违背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思维,不可能是科学的思维。
摘要:

第二课把握逻辑要义逻辑原理匹配:第一单元(除去三定律);第三单元;第四单元原理应用:第一单元(三定律);第二单元(真形式逻辑)→主页找视频第一单元树立科学思维观念赋分点:思维基本概念、抽象形象思维、三定律、科学思维第二课把握逻辑要义(三定律)前言说话能否打动听众,写文章能否折服读者,辞藻和章法固然重要,但基础性的问题还是在于语言是否符合逻辑。语言的明快,在于思维的清晰、敏捷。要想准确鲜明地表达思想,思维必须合乎逻辑。那么,逻辑到底是什么?思维怎样才能合乎逻辑?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将了解逻辑的含义,明确合乎逻辑的思维究竟需要遵循哪些基本要求。“逻辑”的多种含义“逻辑”的不同用法“逻辑”是我们学习...

展开>> 收起<<
2025政治教材速通 第5章:逻辑专题 第二课把握逻辑要义.pdf

共4页,预览4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5.9玖币 属性:4 页 大小:302.69KB 格式:PDF 时间:2024-12-03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4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