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政治教材速通 第5章:逻辑专题 第六课掌握演绎推理方法

VIP免费
2024-12-03 0 0 431.54KB 8 页 5.9玖币
侵权投诉
第六课 掌握演绎推理方法
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第六课 掌握演绎推理方法
前言
有人说,合乎情理的推理是人类了不起的心智能力。但人类的推理并不都是
正确的。有些推理似是而非,如何才能分辨其正确与错误?从真实的前提如
保真地推出真实的结论?其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奥秘?演绎推理是形式
逻辑的核心内容。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将揭秘演绎推理从真前提得出真结
论的保真玄机,理解演绎推理的要义,学会正确地运用演绎推理。
推理与演绎推理概述
推理的含义与种类
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总要对认识对象作出判断。一个判断的形成有两
条途径:一是通过实践,直接对对象进行观察或调查,然后作出判断;
二是借助已有的判断,合乎逻辑地推出一个新的判断。从一个或几个已
有的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叫作推理。推理所依据的已有的判
断叫作推理的前提,推出的新判断叫作推理的结论。
示例评析
如果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张思德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
所以,张思德的死是比泰山还重的。
在这个推理中,前两个判断是推理时所依据的判断,即前提;后一
个判断是从前提通过推理得到的新判断,即结论。
推理的结论是由前提推出来的,前提和结论之间就存在着一种逻辑联系
方式,这种逻辑联系方式叫作推理结构。
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推理进行不同的分类。在哲学认识论中,人们
依据对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的认识来区分推理的种类:演绎推理是从一般
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归纳推理是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
论的推理;类比推理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或从个别性前提
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形式逻辑从前提与结论之间是否有必然联系的
角度,将推理分为必然推理和或然推理。演绎推理是必然推理,归纳推
理(除完全归纳推理外)和类比推理是或然推理
形式逻辑不研究每个推理所反映的认识对象的具体内容,而把推理结构
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告诉人们正确的思维应该运用怎样的推理结构,
以及运用推理结构时应该遵循哪些规则,进而帮助人们识别什么样的推
理结构是正确的,什么样的推理结构是不正确的
演绎推理的逻辑要义
演绎推理是前提蕴涵结论的必然推理。要确保得到真实的结论,演绎推
理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作为推理根据的前提是真实的判断。如果前
提虚假,由前提推出的结论就不能保证真实可靠。二是推理结构正确。
如果推理结构不正确,也就是说,前提和结论的逻辑联系方式是错误
的,那么,尽管前提真实,也不能保证推出正确的结论。
示例评析
放火行为是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电信诈骗行为不是放火行为,
所以,电信诈骗行为不是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这是一个演绎推理。
我们用M表示上述推理中的放火行为,用P表示危害公共安全的行
,用S表示电信诈骗行为。其推理结构可以写成:
所有MP
所有S不是M
所有S不是P
这个推理结构不正确,不具有保真性。人们容易找到结构与其相
同,前提明显为真而结论明显为假的反例,例如,凡是自然数都
是实数,凡是负数都不是自然数,所以,凡是负数都不是实数。正
确的演绎推理结构是找不出反例的。
形式逻辑研究演绎推理,是从推理结构方面揭示其前提与结论之间的必
然联系,便于人们掌握正确的演绎推理的方法。掌握演绎推理的方法,
对人们保持思维的严密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简单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
性质判断换质位推理
在说话或写文章时,为了使表达更为恰当和灵活,我们常常要根据上下
文的具体情况,对一些性质判断的形式结构进行变换,如将肯定判断形
式转换为否定判断形式,或者将否定判断形式转换为肯定判断形式。这
就要运用性质判断换质推理。性质判断换质推理,又叫换质法。它是通
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
要使换质推理能够从所给真实前提必然地推出真实结论,必须遵循以下
规则。第一,推理时不改变前提判断的主项和量项。第二,改变前提判
断的质,即把肯定判断变为否定判断,把否定判断变为肯定判断。第
三,找出与前提判断的谓项相矛盾的概念,用它作为结论判断的谓项。
具体推理方法如下:简单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第一步:主项和量项不
变。联项改为不是不是改为。第二步:谓项改为与其相矛
盾的概念。
为了从不同方面加深对事物的认识,我们有时需要将性质判断的断定对
象进行变换,也就是把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进行互换。这就要
运用性质判断换位推理。性质判断换位推理,又叫换位法。它是通过改
变已知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
每个性质判断都对其主项和谓项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作了断定。一个性质
判断如果断定了其主项或谓项所反映的全部对象,这个主项或谓项就是
周延的。没有断定其主项或谓项所反映的全部对象,这个主项或谓项就
是不周延的。主项和谓项位置的变化会引起其外延断定情况的变化。
相关链接
性质判断换位推理涉及主项和谓项的外延问题。右表是六种性质判
断的主项和谓项的周延性情况。
要保证换位推理从所给真实前提得出真实结论,必须遵循以下规则。第
一,推理时不改变前提判断的联项。前提判断是肯定的,换位后还是肯
定的;前提判断是否定的,换位后仍为否定的。第二,将前提判断的主
项和谓项的位置互换。第三,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也不能周
延。
具体推理方法如下:第一步:不改变联项。主项与谓项的位置互换。第
二步: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不能周延。
示例评析
在思维活动中,我们可以将换质法和换位法结合起来运用,即进行换质
位推理或换位质推理。正确地运用这种推理结构,不仅可以起到变换语
句形式或语气的作用,而且可以起到调整或强调认识重点的作用。
三段论推理
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以两个已知的性质判断为前
提,借助一个共同的项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的推理。
示例评析
公共场所是禁止吸烟的,
展览厅是公共场所,
所以,展览厅是禁止吸烟的。
这是一个三段论。所以前面的两个判断是前提,后面的那个判断
是结论。组成三段论的三个性质判断各有一个主项和一个谓项,每
个主项和谓项在推理中都出现两次。为了区别它们,人们把结论中
的谓项叫作大项,如上例中的禁止吸烟的;把结论中的主项叫
小项,如上例中的展览厅;把在结论中不出现而在前提中出现
两次的那个项叫作中项,如上例中的公共场所
每个三段论都有两个前提。为了区别它们,人们把包含大项的前提
叫作大前提,如上例中的公共场所是禁止吸烟的;把包含小项的
前提叫作小前提,如上例中的展览厅是公共场所
三段论的大项和小项在前提中并没有直接发生联系,只是分别和中项有
一定的关系,通过中项这个媒介,大项和小项才有了一定的联系,构成
了三段论的结论。
三段论可以有很多形式结构。在许许多多的形式结构中,有些是正确
的,有些是不正确的。通过对无数个思维事例的考察,人们在实践中概
括出正确进行三段论推理的一般性规则
一个形式结构正确的三段论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在前提和结论中,大
项、小项和中项必须分别出现两次。如果出现四个不同的项,结论就不
能必然得出。这种逻辑错误叫作四概念的错误。
示例评析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我是群众,
所以,我是真正的英雄。
群众这个概念在大前提中指的是总体,在小前提中指的是个体。
它们不是同一个概念,不能起到联系大项和小项的媒介作用,所以
结论不能成立。
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如果中项在两个前提中都不周延,也就是
说,两个前提都没有断定中项所反映的全部对象,就可能会出现这样的
情况:大项与中项的一部分外延发生联系,小项与中项的另一部分外延
发生联系。这样,大项和小项的关系就不能确定,结论就不能必然得
出。违反这一规则,就会犯中项不周延的错误
相关链接
在三段论推理中,判定某个概念是否周延,只要看那个概念在判断
中的位置即可。如果它是在全称判断主项的位置,就是周延的。如
果它是在特称判断主项的位置,就是不周延的。如果它是在否定判
断谓项的位置,就是周延的。如果它是在肯定判断谓项的位置,就
是不周延的。
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这是针对大项和小项提出的要
求。根据一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种属性,我们不能推断出这类事物
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这种属性。也就是说,结论不能扩大使用前提所给的
概念的外延,否则,就会犯大项不当扩大小项不当扩大的错误。
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结论。结论为否定,当且仅当,前提中有
一否定。
示例评析
调查报告不是文学作品,
这篇文稿不是调查报告,
所以,这篇文稿是文学作品。
这个三段论的两个前提都是否定的,中项与大项、小项都是排斥的
不相容关系,起不到确定大项与小项关系的媒介作用,从前提到结
论没有保真关系。
以上是三段论的基本规则。凡是符合这些规则的三段论,其推理结构就
是正确的;违反其中任何一个规则,其推理结构都是不正确的
三段论是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推理类型。我们只有熟知其推理的规则,
才能自觉地避免这类推理中的逻辑错误,进而揭露诡辩,维护真理
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
联言推理及其方法
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我们有时需要将分别存在的对象情况综合成比较
全面的认识,有时又需要将对象的某种情况从众多共存的情况中分割出
来,实现认识由肯定总体到突出重点的转化。这就需要运用联言推理。
联言推理是依据联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
从联言判断与它的联言支的真假关系来说,如果所有的联言支都是真
的,联言判断就是真的。如果联言推理的前提分别断定了各个联言支是
真的,它的结论就能够断定由这些联言支所构成的联言判断是真的
示例评析
实现中国梦需要我的努力,
实现中国梦需要你的努力,
实现中国梦需要他的努力,
所以,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你、他的共同努力。这是一个联言推
理,其前提所断定的对象情况分别存在,而在结论中断定它们同时
存在
从联言判断与它的联言支的真假关系来说,如果一个联言判断是真的,
它的联言支就都是真的。联言推理的前提断定联言判断是真的,它的结
论就能够断定这个联言判断的联言支是真的。
示例评析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所以,德之不修,是吾忧也。
这个联言推理由前提所断定的几种对象情况同时存在,而在结论中
断定其中的个别情况也存在
选言推理及其方法
事物存在的可能情况是多种多样的,人们不可能对其中的每种情况都通
过实践来认识,这就需要运用选言推理,在事物诸多可能情况中作出某
种选择。选言推理是依据选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选言判断分
为相容的选言判断和不相容的选言判断,相应地,选言推理也分为相容
的选言推理和不相容的选言推理。
一个相容的选言判断,断定其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因此,一个
相容的选言推理的正确的推理结构,只能是否定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
分选言支,结论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示例评析
一个语句错误,或是不合语法,或是不合实际,或是不合逻辑,
这个语句是合语法的,
所以,这个语句错误,或是不合实际,或是不合逻辑。
这个推理的第一个前提是相容选言判断,它断定了语句错误的三
种可能情况,这三种情况是可以同时存在的。第二个前提否定了这
个语句错误的语法问题,结论就能够肯定是不合实际或者是不合逻
辑的问题。
由于相容的选言判断只断定其选言支至少有一个是真的,在进行相容的
选言推理时,如果肯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不能
必然地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示例评析
由于不相容的选言判断的选言支不可能都真,所以,在进行不相容的选
言推理时,如果肯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否
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如果否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
支,结论就可以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假言推理及其方法
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如果把握了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并且确认了相
关事实,就可以运用假言推理推断未知的事物情况。假言推理是依据假
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
假言判断有三种类型,相应地,假言推理也分为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必
要条件假言推理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示例评析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前件真,后件就一定
真。反过来看,后件假,前件就一定假。依据这种逻辑性质进行充分条
件假言推理时,如果肯定了假言判断的前件,结论就可以肯定假言判断
的后件;如果否定了假言判断的后件,结论就可以否定假言判断的前
件。由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并没有断定前件假时后件会怎样,也没有断
定后件真时前件会怎样,因此,在充分条件假言推理中,由否定假言判
断的前件而在结论中否定假言判断的后件,或者由肯定假言判
示例评析
主治医生看了看患者甲的体检报告说:除非做手术,否则你的病好
不了。
患者甲说:您的意思是,不做手术,我的病就不能治愈吗?
主治医生说:是这样的。
主治医生与患者甲的对话中包含着一个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只有患者甲接受做手术,他的疾病才能治愈,
患者甲没有接受做手术,
所以,患者甲的疾病不可能治愈。
这个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一个前提否定了假言判断的前件,结论否
定了假言判断的后件。这种推理结构是正确的。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前件假,后件就一定
假。反过来看,后件真,前件就一定真。依据这种逻辑性质进行必要条
件假言推理时,如果否定了假言判断的前件,结论就可以否定假言判断
的后件;如果肯定了假言判断的后件,结论就可以肯定假言判断的前
件。由于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并没有断定前件真时后件会怎样,也没有断
定后件假时前件会怎样,因此,在必要条件假言推理中,由肯定假言判
断的前件而在结论中肯定假言判断的后件,或者由否定假言判断的后件
而在结论中否定假言判断的前件,都是错误的推理结构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前件真,后件就
一定真;前件假,后件就一定假。反过来看,后件真,前件就一定真;
后件假,前件就一定假。依据这种逻辑性质进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时,如果肯定了假言判断的前件,结论就可以肯定假言判断的后件;如
果肯定了假言判断的后件,结论就可以肯定假言判断的前件;如果否定
了假言判断的前件,结论就可以否定假言判断的后件;如果否定了假言
判断的后件,结论就可以否定假言判断的前件。相应地,在充分必要条
件假言推理中,不符合上述推理结构的都是错误的
示例评析
某个数是偶数,当且仅当,它能被2整除,
这个数是偶数,
所以,这个数能被2整除。
这个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一个前提肯定了假言判断的前件,结
论肯定了假言判断的后件。这种推理结构是正确的。
事物情况之间的条件联系体现着事物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依据正确
反映事物情况之间条件联系的假言判断进行假言推理,人们可以推断出
新的情况,可以预见事物的发展方向,为进一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创造必要的前提。
演绎推理是必然推理,是从真前提保证推出真结论的推理。这种
是在遵循演绎推理的规则下得以实现的。演绎推理的规则是人们通过
无数次的思维实践而认识到的。违背演绎推理的规则,就不能保证从真
前提必然推出真结论。
摘要:

第六课掌握演绎推理方法第二单元遵循逻辑思维规则第六课掌握演绎推理方法前言有人说,合乎情理的推理是人类了不起的心智能力。但人类的推理并不都是正确的。有些推理似是而非,如何才能分辨其正确与错误?从真实的前提如何“保真”地推出真实的结论?其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奥秘?演绎推理是形式逻辑的核心内容。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将揭秘演绎推理从真前提得出真结论的“保真”玄机,理解演绎推理的要义,学会正确地运用演绎推理。推理与演绎推理概述推理的含义与种类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总要对认识对象作出判断。一个判断的形成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实践,直接对对象进行观察或调查,然后作出判断;二是借助已有的判断,合乎逻辑地推出一个新的...

展开>> 收起<<
2025政治教材速通 第5章:逻辑专题 第六课掌握演绎推理方法.pdf

共8页,预览8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5.9玖币 属性:8 页 大小:431.54KB 格式:PDF 时间:2024-12-03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8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