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2:记叙文阅读之标题的理解及作用【习题精练】-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 (解析版)

2025-05-14
0
0
222.64KB
35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专题 12:记叙文阅读之标题的理解及作用
2023 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
一、(2022·宁夏·中考真题)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春天的味道
周钰姣
①春风起,藏在泥土里的色彩纷纷铺展开来。光是纷呈的绿就令人目不暇接,更别说那一片片姹紫嫣
红、桃粉李白了。遍地的野菜也被唤醒了,它们争相冒出地面。野葱、香椿、蕨苔、荠菜……都是餐桌上
的美味。
②春意催人。寻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带着两个孩子来到郊外,我们寻找着一种只有清明前后才会出现
的食材——清明草。
③“妈妈,这是不是清明草?”女儿肉乎乎的小手握着一团黄色小花,踮着脚,把花举得高高的给我看。
清明草植株矮小,黄色的小花躲藏在草丛里。亏得孩子们眼神好,一眼就能找到。
④“ 要从中间掐断,你看,正好是妈妈手掌的长度,这样的才嫩。” 我蹲下身子,教孩子如何采摘,熟
悉的话语随口而出,仿佛它们一直就等在我的嘴边。
⑤记忆奔涌而来。这是外婆的话!三十年前,外婆就是这样教我的啊。
⑥“小宝,我们去摘清明草做甜糕。”当年的我和眼前的孩子一样大。早上九十点钟,露水收干,草地
不再湿鞋,外婆就一手挽着竹篮,一手牵着我上了后山。
⑦“外婆,哪有清明草啊?这么多花花草草,我的眼睛都看花了。”
⑧外婆蹲下身子耐心教我辨认:藏在山上草丛里的水分少一些,但更有韧性;而躲在稻田里的,水分
较多,更嫩一点。
⑨日头越爬越高,阳光倾泻而下,把春花春草涂得更加鲜亮,也把外婆那件藤黄色的棉衣染成了金色。
⑩“你看,用指甲轻轻一掐就行了,要留一个手掌的长度,这样的清明草是最嫩的呢。”外婆做着示范,
又叮嘱我:“不要连根拔掉,它会重新长出来的。”
⑪日头爬到正上方时,篮子就装满了。外婆牵着我往回走。吃过午饭,她就忙碌起来,她要用刚刚采
摘的清明草做清明糕。
⑫将清明草反复清洗,晾干、切碎;搬出角落里的石磨,洗净、擦干;端出浸泡了一夜的糯米——外
婆推着石磨,我站在小木凳上,手拿勺子给磨眼儿一点点喂米。“哗……哗……”石磨转动,磨声响起,雪
白黏稠的米浆汩汩地从磨缝流到磨盘,越铺越厚,我的喜悦也越来越浓。
⑬沥出沉淀后的糯米面,就要加入清明草了。除了嫩嫩的茎和叶,清明草的花也是可以食用的。不用
额外加水,直接将清明草和糯米面反复揉搓,直到汁水浸出,将糯米面染成葱绿色。不一会儿,外婆的额
头渗出了晶莹的汗珠,我赶紧找来毛巾帮她擦拭……
“⑭妈妈,我给你擦擦汗。”孩子稚嫩的声音将我唤回当下。两个孩子正兴致勃勃地守着我。我不停
地揉搓着,直到面与草完全融合。没有石磨,我在回家的路上买了袋装糯米粉,学着记忆中外婆的手艺做
了起来。
⑮终于盼到出锅,孩子们吹着清明糕上的热气,等不及放凉就塞进嘴里。
“⑯什么味道呀?”我笑着问。
⑰儿子嘴里塞得满当当的,声音有些含混:“淡淡的甜。”
⑱女儿抢过话来:“是春天的味道。”
⑲三十年后的今天,咀嚼着清香微甜的清明糕,我又想起外婆站在一片蒸汽中的微笑:“小宝,这就
是春天的味道呀。”
“⑳是啊,三十年前,我的外婆就把春天的味道传递给了我。现在,我又把春天的味道传递给你们…
…”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文章首段描绘了怎样的春日图景,有什么作用?
2.文章第⑧段:“藏在山上草丛里的水分少一些,但更有韧性;而躲在稻田里的,水分较多,更嫩一
点”中加点字“藏”和“躲”用得很妙,请说说你的理解。
3.请找出与文中第④段“要从中间掐断,你看,正好是妈妈手掌的长度,这样的才嫩”相照应的句子,
并分析其作用。
4.文章第⑤—⑬段采用了哪种记叙的方式,请你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5.母亲问孩子们清明糕是什么味道,儿子说“淡淡的甜”,女儿说“是春天的味道”,你怎么看?
6 .通读全文,说说文章为什么取题为《春天的味道》。
二、(2022·广西桂林·中考真题)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盛开的君子兰
刘建春
①今年的春天来得早。刚步入 3月,连日来风和日丽,催开了楼下花圃里各种花。
②一日,给阳台上的花草浇水,发现长了 5年的君子兰突然冒出好几个花骨朵,它们被 12 片绿叶紧紧
簇拥着,像襁褓中的婴儿,酣然沉睡。我好一阵兴奋,多年的辛勤培育终于要有结果了。
③当12 个细小的花骨朵逐渐冲出绿叶的怀抱,把自己亮丽地展现在阳光下时,我开始数着日子,期
盼着花开的那一天。5天后,6个花骨朵脱颖而出,红艳饱满。8天后,中间那朵率先绽放,宛如一顶美丽
的桂冠,端庄秀逸,落落大方。9天后,另外5个花苞相继绽开。12 天后,余下的 6个花苞全都灿然开放,
像凌波仙子,风姿绰约,亭亭玉立,把不大的阳台装点得春意盎然。
④12 片绿叶簇拥着12 朵花,寓意着一年 12 个月有着圆满的年轮,怎不令人欣喜不已!我第一时间想
到要把这好消息告诉送我君子兰的张老师。
⑤5年前一个夏日的傍晚,我在楼下小区散步,偶见家住 5楼的从中学退休的张老师正在小区的花圃
里侍弄 10 多盆君子兰。这些君子兰大都叶片细小,而且都只有五六片,好像是刚长出的幼苗,青翠欲滴。
我很喜欢君子兰,它是花丛中的谦谦君子,极富灵性,且有着吉祥、幸福、美满的寓意。一友人曾赞之曰
“不染浮尘贵自尊,秉厚德馨君子度”。
⑥我冒昧地向张老师索要:“张老师,能不能送我一盆君子兰,我拿回去自己种。”张老师略一沉吟,
欣然答应,他把有 6片叶子的一盆君子兰送给我:“要注意浇水,不要枯萎了。如果遇见叶斑病,一定要
及时施肥,对症下药。”
⑦几年过去,君子兰叶子长到 9片,期间,有片叶子的根茎枯黄了,我只好剪掉。没想到几天后,又
一片青绿的新叶从根系里冒出来。我高兴地继续浇水。不久,又长出两片新叶。现在共有12 片叶子,每片
叶子都厚实光滑,如碧玉琢成,直立似剑,一派勃勃生机。
⑧去年我外出避暑一个多月,回来后,只见君子兰叶子焉黄,奄奄一息。我赶紧让干透的泥上浸满清
水,再轻轻把清水浇洒在叶片上。不几日,君子兰又鲜活起来,每一片叶子都郁郁青青。
⑨今年2月初,我下楼漫步,见张老师又在花圃里侍弄花草。我只看见一盆君子兰,又新增加了几盆
紫罗兰。“那些君子兰怎么都不见了?”我疑惑。张老师淡然道:“都送给楼上楼下的邻居了。疫情期间
不能出去,在家养养花也很好,既避免了出去可能被感染,又居家修身养性。”
⑩我家的君子兰开花后,我找过张老师好几次,可一直没找到他。一天,我下楼遇见物管的陈师傅,
他告诉我,张老师 2月底就回贵州大山老家去了。他把5年前种下的最后一盆君子兰带给他年轻时支教的
小学校,说今年君子兰肯定会开花,他要让孩子们在盛开的君子兰前开心快乐!
⑪我只能托春风把君子兰盛开的喜讯带到贵州大山深处的小学校:张老师,你送我的君子兰历经 5年
寒冬腊月、炎炎酷暑,恪守其坚韧和高洁的秉性,在这 3月傲然绽放,这是报春的花啊。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改)
7.文中“张老师”的身上有哪些可贵的品质?
8.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1)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在 A、B两句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
A.刚步入 3月,连日来风和日丽,催开了楼下花圃里各种花。
B.现在共有 12 片叶子,每片叶子都厚实光滑,如碧玉球成,直立似剑,一派勃勃生机。
(2)分析第④段在文中的作用。
9 .本文题为“盛开的君子兰”,为什么多次写到“张老师”?
10.“一箭兰花万首诗”,请你依据君子兰的气质特点,发挥想象,创作一首咏“兰”小诗,赠送给“张
老师”。(分行写下来,不超过六行)
三、(2022·四川巴中·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与稻田重逢
谢枚琼
①儿时记忆里,散布在村子里的每一块稻田,都像家里的孩子一样,有自己的名字。村里人的心思似
乎都扑在稻田里,唤起孩子的名字,一贯粗嗓门,而说到稻田呢,开口闭口则是“俺家的长丰大丘”“屋
门口的三湾丘”……完全是一副温柔的声调。
②老家地处丘陵地带,稻田呈现出极不规则的形态,大小不一。村民往往按其形状和所在地,给一丘
丘稻田命名。三角形的就叫三角丘,荷叶状的就叫荷叶丘,那丘最大的田,叫长丰大丘,弯弯曲曲的,就
叫大湾丘。从荒地上挥汗如雨地拓出几分田来的,那就叫新开丘好了。稻田像个碗,装着村子绵长的日子 。
③站在老屋门槛外,一抬眼就能看到长丰大丘。长方形,规整,足有五亩三分,这样的大田在村里可
不多见。大丘的上面就是椿树塘,只要塘里有水,这田的收成就不愁了,所以叫它“长丰”还真不是没来
由的。一脚踩进黑油油的泥里,一股爽溜溜痒滋滋的感觉从足底直抵心里头。长丰大丘以前可是谁家都想
耕作的一块田。分田到户时,爷爷靠运气抓阄分得了长丰大丘,高兴得不亚于中了头彩,一天里少不了要
去田边转上几趟。
④田是好田,爷爷亦是种田好手。一年两季里,稻子穗穗金黄饱满。
⑤几年之后,村里对田地进行调整,长丰大丘被后辈新初分去了,爷爷那时已八十高龄,虽种不动长
丰大丘,却为此郁闷了好一阵子。他还是喜欢每天到田边去转悠转悠,回来后唠唠叨叨,无非是新初那小
子还不知道这几天要治虫哩,田里又要薅草了……
⑥自上世纪 90 年代起,外面的世界越来越精彩,村里的年轻人如新初,大都加入打工的行列南下北
上。一片热闹声中,稻田的名字逐渐变得暗淡。起始,两季稻改成一季,后来有的田连一季也不种了,任
其杂草丛生。椿树塘多年不曾清淤,塘堤也日渐破旧。爷爷过世后,父母随我住到了县城。长丰大丘,以
及那些曾被村里人视为命根子的稻田,在我脑海里渐渐淡去。母亲偶有念叨:“__________”父亲接过话
题:“现在种田的政策多好啊,不用交税,还有补贴。有什么法子呢?又有哪个愿意来种。”
⑦三月,水桐花开的时节,新初意外来到我家。原来新初不想南下打工了,打算回村里种更多的田,
问母亲闲置的田能不能让给他种。母亲一听,连声说:“好啊,太好了,反正荒在那里,你若是能种,怎
么不好呢?”新初抑制不住高兴的心情,话也多了起来,他告诉母亲,现在种田可轻松了,乡里鼓励的举
措多得很,力度也大得很。他已经添置了崭新的农机农具,什么微耕机、插秧机、施肥机,都配了好几种
了,政府补贴了一部分,自己花不了几个钱。特别是乡里专门派了督导组下到村子,帮着把水利建设搞好
了。椿树塘的塘堤都抹上了水泥,再也不用担心会垮塌了。
⑧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驾车陪父母回老家。父母望着车窗外一掠而过的乡野田畴,满目的青色让
他们的话匣子再也关不住了。他们指点着那一丘丘稻田,大湾丘、枫叶丘、荷叶丘……像久别后的重逢,
如数家珍。
⑨他们最关心的当然还是长丰大丘。站在老屋的地坪中,一眼就看见了长丰大丘,母亲的目光在那一
层层盈盈新绿上舍不得挪动。稻田的名字再度在小村叫响,一阵微风从田野上吹过来,我仿佛嗅到了稻花
香的清新,让人陶醉。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1 .请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
12.请联系上下文,在第⑥段画线处补写母亲念叨的话,并说明理由。
13.请赏析第②③段画线句子。
(1)稻田像个碗,装着村子绵长的日子。
(2)一脚踩进黑油油的泥里,一股爽溜溜痒滋滋的感觉从足底直抵心里头。
14.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本文第⑨段画线句子与链接材料都写到了“目光”,请探究两段文字在写作手法
上的相同点,并简要分析各自的表达效果。
【链接材料】
台阶旁栽着一棵桃树,桃树为台阶遮出一片绿荫。父亲坐在绿荫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
栽着几颗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
飘去。
(节选自《台阶》)
四、(2022·安徽黄山·二模)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新安江听水
①悠扬的浪声,从游艇犁开的那湾浅浅的晨光里传来,除此之外,新安江两岸,依然惺忪地慵懒在一
片轻霭之中,像是羞涩的少女披戴着一方朦胧的纱巾。
②行走在浙江建德的新安江边,最爱丝絮般弥散在江心的淡淡雾霭,贴着江面不动声色地移动,悄悄
地到了岸边,也不飘散,像是一层一层地往上叠加,轻轻的、软软的,直到把江岸也弥上了一层浅浅的薄
纱。江水凉爽而清冽,晨雾奇妙而变幻,遥望新安江,犹如欣赏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画卷,恢宏而逶迤,
娟秀而婉约。江面上没有风,沿岸的高楼倒映在镜面般的江水上,影像清晰,棱角分明,看似一幅海市蜃
楼。正如导游所说,欣赏新安江,晴天看到的是风景,雨天看到的是意境,夜晚看到的是仙境。果真不虚。
标签: #备战
摘要:
展开>>
收起<<
专题12:记叙文阅读之标题的理解及作用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一、(2022·宁夏·中考真题)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春天的味道周钰姣①春风起,藏在泥土里的色彩纷纷铺展开来。光是纷呈的绿就令人目不暇接,更别说那一片片姹紫嫣红、桃粉李白了。遍地的野菜也被唤醒了,它们争相冒出地面。野葱、香椿、蕨苔、荠菜……都是餐桌上的美味。②春意催人。寻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带着两个孩子来到郊外,我们寻找着一种只有清明前后才会出现的食材——清明草。③“妈妈,这是不是清明草?”女儿肉乎乎的小手握着一团黄色小花,踮着脚,把花举得高高的给我看。清明草植株矮小,黄色的小花躲藏在草丛里。亏得孩子们眼神好,一眼就能找到。...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相关推荐
-
2025-04-11 1
-
2025-04-11 0
-
2025-04-11 1
-
2025-04-11 0
-
2025-04-11 2
-
2025-04-11 2
-
2025-04-11 1
-
2025-04-11 2
-
2025-04-11 4
-
2025-05-14 0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35 页
大小:222.64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