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第3讲 电容器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VIP免费
2025-04-07 0 0 644.59KB 16 页 5.9玖币
侵权投诉
3讲 电容器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一、电容器及电容
1.电容器
(1)组成:由两个彼此绝缘又相互靠近的导体组成.
(2)带电荷量:一个极板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
(3)电容器的充、放电:
① 充电:使电容器带电的过程,充电后电容器两极板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电容器中储存
电场能.
② 放电:使充电后的电容器失去电荷的过程,放电过程中电场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2.电容
(1)定义: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的比值.
(2)定义式:C.
(3)单位:法拉(F)、微法(μF)、皮法(pF).1 F10 6
μF10 12
pF.
(4)意义: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高低.
(5)决定因素:由电容器本身物理条件(大小、形状、相对位置及电介质)决定,与电容器是否
带电及电压无关.
3.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1)决定因素:正对面积,相对介电常数,两板间的距离.
(2)决定式:C.
自测 1 对于某一电容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越多,电容越大
B.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越大,电容越大
C.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增加一倍,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也增加一倍
D.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减小到原来的,它的电容也减小到原来的
答案 C
解析 根据公式 C=可得,电容的大小跟电容两端的电势差以及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的多少
无关,根据公式 C=可得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增加一倍,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也增加一倍,所
C正确,ABD错误.
二、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1.加速
(1)在匀强电场中,WqEdqUmv2mv.
(2)在非匀强电场中,WqUmv2mv.
2.偏转
(1)动情况:如果带电粒子以初速v0垂直场强方向进入匀强电场中,则带电粒子在电场
中做类平抛运动,如图 1所示.
1
(2)处理方法:将粒子的运动分解为沿初速度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沿电场力方向的匀加速
直线运动.根据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3)基本关系式:运动时间 t=,加速度 a===,偏转量 yat2=,偏转角 θ的正切值:tan θ
===.
三、示波管
1.示波管的构造
① 电子枪,②偏转电极,③荧光屏(如图 2所示)
2
2.示波管的工作原理
(1)YY′偏转电极上加的是待显示的信号电压XX′偏转电极上是仪器自身产生的锯齿形电
压,叫做扫描电压.
(2)观察到的现象
① 如果在偏转电极 XX′和 YY′之间都没有加电压,则电子枪射出的电子沿直线运动,打在
荧光屏中心,在那里产生一个亮斑.
② 若所加扫描电压和信号电压的周期相等,就可以在荧光屏上得到待测信号在一个周期内
变化的稳定图象.
2 (2018·广东省惠州市模)3所示是一个说明示管工作原理的示意图,电子
经电压 U1加速后垂直进入偏转电场,离开电场时的偏转量是 h,两平行板间的距离为 d,电
势差为 U2,板长为 L.为了提高示波管的灵敏度(每单位电压引起的偏转量为)可采用的方法是
(  )
3
A.增大两板间的电势差 U2
B.尽可能使板长 L短些
C.使加速电压 U1升高些
D.尽可能使板间距离 d小些
答案 D
解析 带电粒子加速时,由动能定理得:qU1mv2
带电粒子偏转时,由类平抛运动规律,得:
Lvt
hat2
又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
联立得 h
由题意,灵敏度为:=
可见,灵敏度与 U2无关,要提高示波管的灵敏度,可使板长 L长些、板间距离 d小一些、
加速电压 U1降低一些,故 ABC错误,D正确.
命题点一 平行板电容器的动
1两类典型问题
(1)电容器始终压电,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 U保持不变.
(2)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电容器两极板所带的电荷量 Q保持不变.
2动态分析思路
(1)U
①根C==电容的变化,Q的变化.
②根E=分场强的变化.
③根UABE·d某点电势变化.
(2)Q
①根C==电容的变化,U的变化.
②根E==分场强变化.
1 (2016·国卷Ⅰ·14)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之间满云质,
若将云母介质出,则电容器(  )
A.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电场强度变大
B.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电场强度变大
C.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电场强度
D.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电场强度
答案 D
解析 C=可知,当将云母介质移出时,εr变小,电容器的电容 C变小,因为电容器接在
恒压直流电源上,故 U变,根QCU 可知,当 C小时Q减小,再由 E=,由于 U
d都不变,故电场强度 E不变,选项 D正确.
变式 1 (2018·北京卷·19)与平行板电容器电容有关因素的实验装如图 4所示.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4
A实验前用带电玻璃棒与电容器 a接触,能使电容器带电
B实验中,将电容器 b板向上平计指针角变小
C实验中,在极板间入有机玻璃板,计指针角变大
D实验中,增加极板带电荷量,计指针角变大,表明电容增大
答案 A
解析 实验前,只用带电玻璃棒与电容器 a板接触,由于静电感应,在 b板上将感应出异种
电荷,A正确;b板向上平移,正对面积 S变小,由 C=知,电容 C变小,由 C=知,Q
变,U变大,因此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大,B错误;插入有机玻璃板,相对介电常数 εr变大,
C=知,电容 C变大,由 C=知,Q不变,U变小,因此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小,C误;
C=知,实验中只增加极板带电荷量,静电计指的张角变大,是由C不变导致
D错误.
变式 2 (多选)如图 5示,AB为两平行带电板,A电,B带正电与大
,两板间 P点处电荷,此时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为 UP点场强大小为 E,电势
φP电荷的电势能为 Ep,现将 AB两板距离(两板间距),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5
AU变大,E变大 BU变小,φP变小
CφP变小,Ep变大 DφP变大,Ep变小
答案 AC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两极板间电荷量保持不变,当正对面积减小时,则由 C=可知电容减小,
摘要:

第3讲 电容器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一、电容器及电容1.电容器(1)组成:由两个彼此绝缘又相互靠近的导体组成.(2)带电荷量:一个极板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3)电容器的充、放电:①充电:使电容器带电的过程,充电后电容器两极板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电容器中储存电场能.②放电:使充电后的电容器失去电荷的过程,放电过程中电场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2.电容(1)定义: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的比值.(2)定义式:C=.(3)单位:法拉(F)、微法(μF)、皮法(pF).1F=106μF=1012pF.(4)意义: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高低.(5)决定因素:由电容器本身物理条件(大小...

展开>> 收起<<
第七章 第3讲 电容器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docx

共16页,预览4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5.9玖币 属性:16 页 大小:644.59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4-07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16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