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化学新教材鲁科版(闽粤皖京豫)教师用书第3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3章 第10讲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碱金属

VIP免费
2024-11-17 0 0 1010.8KB 17 页 5.9玖币
侵权投诉
10 讲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碱金属
[习目] 1.Na2CO3NaHCO3质及2.掌握 Na2CO3NaHCO3
鉴别及除杂。3.了解碱金属的通性与特性及焰色试验。
考点一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1Na2CO3NaHCO3的比较(方程式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名称 碳酸钠 碳酸氢钠
俗名 纯碱或苏打 小苏打
色、态 白色粉末 细小的白色晶体
水溶性 易溶于水(20 ℃,S21.5
g)
可溶于水(20 ℃,S9.6 g)
热稳定性 稳定,但结晶碳酸钠
(Na2CO3·10H2O)易风化 受热易分解
H反应 CO 2H ===CO2↑ +
H2O(较快)HCOH===CO2↑+H2O(更快)
Ca(OH)2
溶液反应 Ca2CO===CaCO3
Ca(OH)2少 量 : Ca22OH
2HCO===CaCO3↓+2H2OCO
Ca(OH)2过 量 : Ca2OH
HCO===CaCO3↓+H2O
与盐
反应 Al2(SO4)3
2Al33CO3H2O===
2Al(OH)3 3CO 2Al33HCO===Al(OH)3 3CO 2
与水作用 水解,碱性较强 水解,碱性较弱
主要用途
用于制玻璃、制肥皂、合
成洗涤剂、造纸、纺织、
石油、冶金等工业中
要成分之一
2Na2CO3NaHCO3的相互转化
Na2CO3NaHCO3
应用举例
选择适当的试剂或方法除去杂质,并完成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内为杂质。
(1)Na2CO3(s)
[NaH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HCO3(aq)
[Na2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a2CO3(aq)
[NaH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充分灼烧至恒重 2NaHCO3=====Na2CO3H2OCO2
(2)通入足量 CO2 Na2CO3H2OCO2===2NaHCO3
(3)滴加适量 NaOH 溶液 NaHCO3NaOH===Na2CO3H2O
3Na2CO3NaHCO3的鉴别方法
(1)利用热稳定性不同
(2)相同条件下,利用和酸反应生成气体的速率不同
(3)利用溶液的碱性不同
4Na2CO3NaHCO3与酸反应的图像分析
实验操作和反应 n(CO2)—n(HCl)图像
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离子方程式:
Oa 段:COH===HCO
ab 段:HCOH===H2OCO2
图像特点:Oaab
NaH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离子方程式:
HCOH===H2OCO2
向等物质的量的 NaOHNa2CO3的混合溶液中逐
滴加入盐酸,离子方程式:
Oa 段:HOH===H2OCOH===HCO
ab 段:HCOH===H2OCO2
图像特点:Oa2ab
1碳酸钠、碳酸氢钠都能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
2.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
3Al2(SO4)3和小苏打反应可用作泡沫灭火器灭火(  )
4.向饱和 Na2CO3溶液中通入 CO2,有 NaHCO3晶体析出(  )
5.将稀盐酸滴入碳酸钠与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中,立即产生气泡(  )
6.用酚酞溶液可鉴别饱和食盐水和饱和碳酸钠溶液(  )
7.苏打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
8.相同温度下,溶解度:小苏打<苏打,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
答案 1.× 2.× 3.√ 4.√ 5.× 6.√ 7.× 8.
一、Na2CO3NaHCO3性质比较与鉴别
1(2023·杭州调研)Na2CO3NaHCO3混合溶液具有控制酸碱平衡的作用。室温下,通过下
列实验探究一定浓度的 Na2CO3NaHCO3混合溶液的性质。
实验 1:向混合溶液中滴几滴酚酞,溶液显红色;
实验 2:向实验 1所得溶液中滴加几滴稀盐酸,溶液红色变浅;
实验 3:向混合溶液中通入过量的 CO2,无明显现象;
实验 4:向实验 3所得溶液中滴加少量 Ba(OH)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 1中溶液显红色的主要原因是 CO2H2OH2CO32OH
B.实验 2中溶液红色变浅的原因是 HCOHH2OCO2
C.实验 3中无明显现象说明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D.实验 4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是 2HCOBa22OH===2H2OCOBaCO3
答案 D
解析 CO 水解能力HCO 强,实1中溶液显红色的主要原因CO 的水解,CO 分步
水解,以第一步水解为主:COH2OHCOOHA项错误;实验 2中滴加几滴稀盐酸,
溶液红色变浅,碳酸钠更容易与酸反应,故主要原因COH===HCOB项错误;实验
3中无明显现象,但发生了化学反应CO2Na2CO3H2O===2NaHCO3C错误;实4
中产生白色沉淀,是少量氢氧化钡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了碳酸钡,离子方程式为 2HCO
Ba22OH===2H2OCOBaCO3D项正确。
2.某校化学课外小组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实
验,如图Ⅰ~Ⅳ所示。
(1)只根据图Ⅰ、Ⅱ所示实验,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填装置序号)
(2)图Ⅲ、Ⅳ所示实验均能鉴别这两种物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实验Ⅲ相比,实验Ⅳ的优
点是________(填字母)
A.Ⅳ比Ⅲ复杂
B.Ⅳ比Ⅲ安全
C.Ⅳ比Ⅲ操作简便
D.Ⅳ可以做到用一装置同时进行个对比实验,Ⅲ不
(3)用实验Ⅳ验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稳定性,B中装入的固体最好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1) (2)2NaHCO3=====Na2CO3H2OCO2CO2Ca(OH)2===CaCO3H2O
D (3)NaHCO3
解析 (1)图Ⅰ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因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均可以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图Ⅱ可以鉴别,因为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足量
的稀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量不同,可根据气球膨胀程度来判断。(3)B
入碳酸氢钠,试管 A装入碳酸钠,这样直接加热的碳酸钠,温度高,不分解,澄清石灰水
不变浑浊,而间接加热的碳酸氢钠分解,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表明了碳酸氢钠不稳定。
二、Na2CO3NaHCO3H反应定量关系应用
3一定Na2CO3NaHCO3成的于水1 L 溶液取出 50 mL
溶液,然后滴加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得到的图像如图所示。
求回答问题
(1)写出依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 代表________的变化曲线②代表________的变化曲线③代表________的变化曲线
(3)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加入盐酸为 150 mL 放出C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________
答案 (1)Na2CO3HCl===NaClNaHCO3NaHCO3HCl===NaClH2OCO2
(2)NaHCO3 NaCl Na2CO3
(3)0.05 mol·L1 (4)0.112 L
解析 (3) 当加入 150 mL 盐酸时正好生成 NaCl 溶液,n(HCl) n(NaCl) 2n(Na2CO3)
n(NaHCO3)2.5×103×2 mol2.5×103 mol7.5×103 molc(HCl)==
0.05 mol·L1(4)n(CO2)n(Na2CO3)n(NaHCO3)(2.52.5)×103 mol5×103 mol
况下 V(CO2)5×103 mol×22.4 L·mol10.112 L
4.向浓度相等、体均为 100 mL ABNaOH 溶液中,分别通入一定量CO2
逐滴加入 0.1 mol·L1盐酸,产生 CO2的体(标准状况)与所加盐酸的体如图所示。
(1)A 曲线表明,原溶液通入 CO2________mL(标准状况)
(2)B 曲线表明,原溶液通入 CO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3)NaOH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答案 (1)134.4 (2)11 (3)0.09 mol·L1
解析 (1)析图中 A曲线,有 60 mL 盐酸NaHCO3反应生成 CO2,根据元素质量守恒,A
曲线对应的最终生成的 CO2的体积等于之前通入 NaOH 溶液的 CO2的体积,根据第二步反应
物质的量关系,n(CO2)n(NaHCO3)n(HCl)0.1 mol·L1×0.06 L0.006 molV(CO2)
Vm·n(CO2)22.4 L·mol1×0.006 mol0.134 4 L134.4 mL
(2)分析图中 B曲线,只有 30 mL 盐酸与 NaHCO3反应生成 CO2,而未生成气体时耗用盐酸
60 mL ,说明该混合溶液中有 NaOH Na2CO3, 无 NaHCO3NaOH 消 耗 30 mL 盐 酸 ,
Na2CO3NaHCO330 mL 盐酸,生成的 NaHCO3又消耗 30 mL 盐酸生成 CO2,根据
摘要:

第10讲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碱金属[复习目标] 1.掌握Na2CO3、NaHCO3的基本性质及相互转化。2.掌握Na2CO3、NaHCO3的鉴别及除杂。3.了解碱金属的通性与特性及焰色试验。考点一 碳...

展开>> 收起<<
2024版化学新教材鲁科版(闽粤皖京豫)教师用书第3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3章 第10讲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碱金属.docx

共17页,预览5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5.9玖币 属性:17 页 大小:1010.8KB 格式:DOCX 时间:2024-11-17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17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