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五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一)历史答案

2025-08-23 0 0 505.46KB 3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适应性考试一 历史答案
1【答案】A【解析】西周“跨族作器限于同姓之亲,体现宗法等级,而东周异姓间增多且
成构建友好关系的手段,表明以血缘为基础的等级规范被打破,折射出礼乐等级弱化,
A项;东周时期诸侯争霸、列国分裂,统一趋势在战国后期才逐渐显现且题干未涉及
统一进程的直接证据,排除 B项;异姓作器增多恰是宗法血缘观念淡化的表现而非巩固,
排除 C项;跨族作器属于政治和社会关系重构的手段,材料未提及商品交换或生产力发展
等经济因素,排除 D项。
2【答案】B【解析陶望楼作为东汉庄园的模型,其防御性回廊和人物活动场景体现了庄园
兼具军事防卫与生活娱乐的双重功能符合东汉豪强地主庄园经济的特点故选 B项;
汉时期经济重心仍在北方,东移现象尚未出现,且材料未提及区域经济变动,排除 A项;
仅一个陶望楼不能表明手工业达到专业化程度,专业化一般指生产分工精细技术专门
等,排除 C项;从陶望楼的结构与陶俑活动看反映的是富足生活非经济形势下行,
D项。
3【答案D【解析】唐太宗让死囚归家团聚,死囚如期归来,因诚信获赦这一事件体现法
律执行时融入儒家“仁”“信”等伦理观念,唐朝法律与儒家伦理相结合,故选 D项;唐
代皇权至上,法律服务于君主意志,材料中太宗直接赦免死囚体现皇权对司法的绝对控制,
而非“王在法下,排除 A项;司法理性强调程序规范与法律公正,太宗行为基于个人情
感与道德判断未体现严格司法理性排除 B项;材料未提及地方或家族教化对法律的
响,且事件主体是皇帝而非基层,排C项。
4【答案】A【解析】河北、河东、陕西作为宋朝西北沿边要地,长期面临辽、西夏的军事威
胁,宋朝通过增加解额缩短入仕年限等优待政策,吸引人才流向边疆地区,强化当地治
理和军事防御能力,符合宋朝在边境屯兵、设堡、募民实边等应对边患的策略故选 A项;
扩大统治基础主要通过全国性科举改革实现,而材料仅针对特定三路,与普遍性扩招无关,
排除 B项;崇文抑武体现为整体重文轻武,但材料中优待边地举人侧重军事防御而非文化
压制武将,排除 C项;西北虽经济落后,但东南解额更(百人取一且经济更发达
明政策重心是军事而非平衡地区差距,排除 D项。
5【答案D【解析】在明朝,皇帝通过六部等机构管理国家事务,户部是具体职能部门,
帝并非直接领导具体职能部门日常事务,而是通过一定的官僚体系运作,故①错误从示
意图中“小吏和里正逐家做好申报事宜”可知,基层组织(里正等基层管理人员 )负责
申报事宜,故②正确;明朝内阁大学士有票拟权,且题干与内阁无关联,故③错误;“衙
门逐级汇总数据再上交户部这体现了古代地方向中央汇报地方治理等情况的上计制度,
故④正确;选D项符合题意。
6【答案】D【解析】薛福成仅看到英国两党轮流执政互相制衡的表面现象,未深入理解政
党政治的本质及与英国社会历史等多方面的复杂联系,反映出部分人士对西方政治认识
尚肤浅,故选 D项;甲午战争失败于 1895 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A项;材料只是描
述英国政党政治,未体现要仿效建立政党政治,排B项;薛福成属于地主阶级改革派,
其观点不能直接等同于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理想,且材料仅描述现象而非表达憧憬,
C项。
7【答案】B【解析】新文化运动前期倡导民主与科学,解放了人们思想,从 19181921
《新青年·社会调查》栏目的文章可见,涉及农民、民俗、劳工等社会底层内容,反映其
关注范围拓展至更广泛的社会实际,体现新文化运动深入发展,故选 B项;农民阶级作为
革命主力军是中共在土地革命时期1927 年后)明确提出的策略,早于材料时间且缺乏直
接关联,排除 A项;建立无产阶级政党需要工人阶级力量壮大和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中仅零星提到劳工,未体现组织条件和思想统一,且中共一大召开于 1921 7月,材料
时间截止于 1月,排除 C项;劳工神圣是五四运动后兴起的思潮,但表中仅两篇文章提及
劳工,无法证明该思想已获得广泛社会认同,排除 D项。
8【答案】D【解析】1943 年处于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采取的这些举措既注重保障煤炭供应
又通过与私营窑主协商、现金交易等方式调动其积极性尊重和保护私营经济,兼顾公私
利益,体现了新民主主义经济中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且以公有制为主导的特征,故选 D项;
苏区是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的称谓1943 年中共处于抗日根据地阶段材料涉及
的是陕甘宁边区而非苏区,排除 A项;公私合营1953 年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政策,材
料中的协商合作并非改变所有制形式未涉及合营排除 B材料中的措施通过改善交
通、协商价格促进私营煤炭销售目的是保障物资而非强化管控,且“民族资本在根
地时期主要指进步工商业者,政策体现扶持而非压制,排除 C项。
9【答案】D【解析】新中国成立后国际形势复杂,毛泽东多次拒绝加入“经互会”,表明新
中国不愿受其他组织限制,坚持独立自主制定发展策略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之路,
D项;一边倒政策的核心是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但并未要求必须加入经互会,且 1950
年代初中苏仍保持密切合作(如 156 项援建项目),拒绝经互会属于具体外交选择而非整
体政策调整,排除 A项;拒绝经互会属于外交领域,而苏联模式涉及政治经济体制中国
1950 年代仍大量借鉴苏联模式(如一五计划)两者无直接关联,排除 B中苏关系
裂痕始于 1956 年苏共二十大后,1954 年赫鲁晓夫访华时双方关系仍较密切,毛泽东拒绝
经互会更多是独立自主立场而非关系破裂,排除 C项。
10答案】C【解析】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一国的进出口总额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GDP
比重。这一指标衡量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改革开放初期贸易
依存度快速上升,表明中国经济逐步融入全球市场;后期虽然比重有所波动或下(如内
需增长或经济结构调整),但整体趋势反映了改革开放政策的持续深化和优化。因此,贸
易依存度的变化是改革开放进程的重要体现,故选 C项;虽然综合国力提升可能伴随贸易
增长,但贸易依存度(比重)的变化更多反映的是经济开放程度,而非国力本身,排除 A
项;题目未涉及贸易伙伴的具体分布无法直接得出“加强了与第三世界的经贸联系”的
结论,排除 B项;题干中“依存度变化”更直接反映国内政策调整(如市场化改革、开
领域拓宽),而非全球化参与程度本身,排除 D项。
11【答案】C【解析】据题“古埃及服装成为身份的象征符号……有明显差异”可知古埃
服装彰显等级而题干“古希腊服装在材质性别上均无明显区分”中古希腊服装则凸显
平等,结合所学古希腊与古埃及的政治特点,故选 C项;据题干信息可见地理环境对两者
服饰文化的影响具有共性,非造成差异的主要因素排除 A项;题干反映的是服饰表现出
的等级与平等与其背后的政治特点直接关联,经济水平会影响服饰的材质、装饰,但非
主要因素,排B项;审美偏向并不能作为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排D项。
摘要:

适应性考试一历史答案1.【答案】A【解析】西周“跨族作器”限于同姓之亲,体现宗法等级,而东周异姓间增多且成构建友好关系的手段,表明以血缘为基础的等级规范被打破,折射出礼乐等级弱化,故选A项;东周时期诸侯争霸、列国分裂,统一趋势在战国后期才逐渐显现,且题干未涉及统一进程的直接证据,排除B项;异姓作器增多恰是宗法血缘观念淡化的表现,而非巩固,排除C项;跨族作器属于政治和社会关系重构的手段,材料未提及商品交换或生产力发展等经济因素,排除D项。2.【答案】B【解析】陶望楼作为东汉庄园的模型,其防御性回廊和人物活动场景体现了庄园兼具军事防卫与生活娱乐的双重功能,符合东汉豪强地主庄园经济的特点,故选B项;...

展开>> 收起<<
襄阳五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一)历史答案.pdf

共3页,预览1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3 页 大小:505.46KB 格式:PDF 时间:2025-08-23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3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