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2025-07-17 0 0 4.21MB 17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2021 年辽宁省丹东市中考化学试卷
.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18小题每小题 1分,912 小题每小题 1分,
16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酒精挥发 B. 矿石粉碎 C. 粮食酿酒 D. 石蜡熔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
项错误;
B、矿石粉碎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以粮食为原料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D、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 C
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CO2验满 B. 收集 O2
C. 滴加液体 D. 测溶液 pH
【答案】B
【解析】
【详解】A、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
故错误;
B、用图中装置收集氧气时,从短导管进气,将水从长导管排出,故正确;
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
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故错误;
D、用 pH 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 pH 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
燥的 pH 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 pH.不能将 pH 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
*
待测液,故错误。故选 B
3. 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 干冰升华——分子的体积变大
B.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C. 香水要密闭保存——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D
.
氮气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干冰升华是因为二氧化碳分子运动速率加快、分子间隔变大造成的,而不是
分子体积变大,故选项错误;
B、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正确;
C、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所以香水要密闭保存,故选项正确;
D、分子间存在着间隔,压强增大,分子间隔变小,所以氮气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故选
项正确。
故选 A
4.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
描述错误的是(  )
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 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后,瓶口有白雾
C.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 细铁丝在氧气里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装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从浓盐酸中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
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瓶口上方有白雾产生,故选项说法正确。
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
D、细铁丝在氧气里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C
5. 下列物质性质和用途没有对应关的是(  )
A. 有可燃性,可作燃
B. 氧化钠具水性,可作食干燥剂
C. 铜具良好的导性,可作导线
D. 打可与盐酸应,可用于治疗胃过多
【答案】B
*
【解析】
【详解】A有可燃性,可作燃,故 A正确;
B氧化固体虽然具水性,但因其腐蚀较强以不能用作食干燥剂,故 B
错误;
C铜具良好的导性,可作导线,故 C正确;
D、小打碳酸氢钠可与盐酸应,可用于治疗胃过多,故 D正确。
故选B
6. 化学与健康息息相关,下列法错误
是(  )
A. 会引起贫血
B. 营养素糖类所需能量的要来
C. 甲醛水溶液可用于
D. 肉富含人所需白质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故 A说法正确;
B、糖类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所以六大基本营养素中糖类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B说法正确;
C、甲醛有毒,不能用来浸泡海产品,故 C说法错误;
D、鱼、肉富含人体所需的蛋白质,故 D说法正确。
故选:C
7. 气与氧化溶液应的化学方式为 3Cl2+6NaOH 5NaCl+X+3H2OX
的化学式是(  )
A. NaClO B. NaClO2C. NaClO3D. ClO2
【答案】C
【解析】
【分析】化学遵循即参应的物质的质和,应后生成
物质的质量和,是为化学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不变。
【详解】反应前氯原子是 6个,反应后应该是 6个,其中 1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反应前
原子6后应61包含质中氧原6
应后63在未,反原子6X
NaClO3
故选 C
8. 下列有关实验或事实法正确的是(  )
A. 解水实验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分子成的
*
B. 粉在空气中加后质量大,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
C. 紫色石溶液中CO2,溶液变红,CO2酸性
D. 气在气中燃烧生成,可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说明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中不含氢、氧两种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B、铜粉在空气中加热后质量增大,是因为铜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该反
应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说法错误;
C、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 CO2,溶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而不是说明 CO2呈酸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是因为氢分子、氯分子分别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氯原子,
然后氢原子、氯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氯化氢分子,可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
再分,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D
9. 下列法正确的是(  )
A. 化剂能够改变化学速率的质量和性质在不发生
B. 一氧化碳、葡萄糖都是氧化物
C. 能与硫酸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一定是金属
D. 酸与作用生成盐和水的中和应,生成盐和水的应不一定是中和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发
生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B、一氧化碳是氧化物,葡萄糖是由碳、氢、氧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以氧化物,
故选项说法错误。
C、能与硫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金属,可能是碳酸钠盐,故选项说法错
误。
D、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D
10. 鉴别下列各组物质用试剂或操作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用试剂或操作
*
摘要:

2021年辽宁省丹东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1~8小题每小题1分,9~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B.矿石粉碎C.粮食酿酒D.石蜡熔化【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矿石粉碎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以粮食为原料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D、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C。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CO...

展开>> 收起<<
辽宁省丹东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

共17页,预览4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17 页 大小:4.21MB 格式:DOC 时间:2025-07-17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17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