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部分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期中考试语文

2025-05-17
0
0
50.57KB
10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语文试卷
本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9小题,37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5题。
材料一:
范文正公[注],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择
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日食,人一升;岁衣,人一缣。嫁女者五十千,再嫁者三十千。娶妇
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如再嫁之数,葬幼者十千。族之聚者九十口,岁入给稻八百斛。以其所入,
给其所聚,沛然有余而无穷。屏而家居俟代者与焉,仕而居官者罢莫给。此其大较也。
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入,
而终其志。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
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呜呼!世之都三公位,享万钟禄,其邱第之雄,车舆之饰,声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而已,而族
之人不得其门者,岂少也哉?况于施贤乎!其下为卿,为大夫,为士,廪稍之充、奉养之厚,止乎一己而已,
而族之人操壶瓢为沟中瘠者,又岂少哉?况于他人乎!
(节选自《古文观止·义田记》)
材料二:
范仲淹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
仲淹不苦也。晏殊知应天府,闻仲淹名,召置府学。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 。
仲淹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
人。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邠、庆二州之民与属羌,皆画像立生祠事之。
及其卒也,羌酋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
(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
[注]范文正公:即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纸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 1
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公既殁 A后B世C子孙修 D其业 E承F其志 G如公 H之存也。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咸,意为都,与《兰亭集序》“少长咸集”中的“咸”意思相同。
B.活,使动用法,与《鸿门宴》“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活”意思相同。
C.沃,浇,灌,与《送东阳马生序》“媵人持汤沃灌”中的“沃”意思相同。
D,食,意为食物,与《马说》“食之不能尽其材”中的“食”意思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范仲淹买了靠近外城能常年丰收的一千亩良田,叫作“义田”,用它来养活、周济众多同族的人。
B.范仲淹去世的时候,没有钱财装殓,儿子也没有钱举办像样的丧事。羌酋数百人像失去自己的父亲一样
为他痛哭。
C.许多身居三公高位的人,享受着优厚的俸禄,可他们族里的人却不能进他们的大门,与范仲淹形成了对
比。
D.范仲淹为政多年,到过的地方留下了恩德。范仲淹死后,当地百姓都画上他的像建立祠堂祭祀他。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屏而家居俟代者与焉,仕而居官者罢莫给。
(2)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
5.范仲淹身上有哪些高尚品质?请根据两则材料概括。(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题。
贞观六年,太宗谓魏征曰:“古人云,王者须为官择人,不可造次即用。朕今行一事,则为天下所观;
出一言,则为天下所听。用得正人,为善者皆劝;误用恶人,不善者竞进。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
罪,为恶者戒惧。故知赏罚不可轻行,用人弥须慎择。”征对曰:“知人之事,自古为难,故考绩黜陟,察
其善恶。今欲求人,必须审访其行。若知其善,然后用之,设令此人不能济事,只是才力不及,不为大害。
误用恶人,假令强干,为害极多。但乱世惟求其才,不顾其行。太平之时,必须才行俱兼,始可任用。”贞
观十三年,太宗谓侍臣曰:“能安天下者,惟在用得贤才。公等既不能知贤,朕又不可遍识,日复一日,无
得人之理。今欲令人自举,于事何如?”魏征对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人既以为难,自知诚亦不易。
且愚暗之人,皆矜能伐善,不可令其自举。”贞观十四年,特进魏征上疏曰:“父不能知其子,则无以睦一
家;君不能知其臣,则无以齐万国。万国咸宁,一人有庆,必藉忠良作弼,俊乂在官,无为而化矣。故尧、
舜、文、武见称前载,咸以知人则哲,多士盈朝。然而今之群臣,罕能贞白卓异者,盖求之不切,励之未精
故也。若勖之以公忠,期之以远大,各有职分,得行其道。又设礼以待之,执法以御之,为善者蒙赏,为恶
者受罚,安敢不企及乎?安敢不尽力乎?国家思欲进忠良,退不肖,十有余载矣,徒闻其语,不见其人,何
哉?盖言之是也,行之非也。若徒爱美锦而不为人择官徇私情以近邪佞背公道而远忠良则虽夙夜不怠劳神苦
思将求至理不可得也”书奏,太宗甚嘉纳之。
(节选自《贞观政要·论择官》)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若徒爱美锦/而不为人/择官徇私情以近/邪佞背公道而远/忠良则虽夙夜不怠/劳神苦思/将求至理/不可得也/
B.若徒爱美锦/而不为人择官/徇私情以近邪佞/背公道而远忠良/则虽夙夜不怠劳神/苦思将求至理/不可得也/
C.若徒爱美锦/而不为人择官/徇私情以近邪佞/背公道而远忠良/则虽夙夜不怠/劳神苦思/将求至理/不可得也/
D.若徒爱美锦/而不为人/择官徇私情以近/邪佞背公道而远/忠良则虽夙夜不怠劳神/苦思将求至理/不可得也/
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贞观,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唐太宗在位时政治清明,史称“贞观之治”。
B.黜陟,指人才的进退,官吏的升降。“陟”指罢免官职。与“陟罚臧否”中的“陟”一样。
*
摘要:
展开>>
收起<<
语文试卷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9小题,37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材料一:范文正公[注],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日食,人一升;岁衣,人一缣。嫁女者五十千,再嫁者三十千。娶妇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如再嫁之数,葬幼者十千。族之聚者九十口,岁入给稻八百斛。以其所入,给其所聚,沛然有余而无穷。屏而家居俟代者与焉,仕而居官者罢莫给。此其大较也。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而为...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相关推荐
-
VIP免费2024-11-21 0
-
VIP免费2024-11-21 1
-
VIP免费2024-11-21 0
-
VIP免费2024-11-21 2
-
VIP免费2024-11-21 0
-
VIP免费2024-11-21 0
-
VIP免费2024-11-21 0
-
VIP免费2024-11-21 0
-
VIP免费2024-11-21 1
-
VIP免费2024-11-21 1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10 页
大小:50.57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