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4 课外文言文阅读(解析版) 

2025-05-14 0 0 65.64KB 29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专题 14 课外文言文阅读
(2023·福建·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人有志,立飞阁于槎上,
多赍粮,乘槎而去。十余日中犹观星月日辰,自后茫茫忽忽亦不觉昼夜。去十余日奄至一处有城郭状屋
舍甚严,遥望宫中多织妇,见一丈夫牵牛渚饮之。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具说来意,并
问:“此是何处?”答曰:“君还至蜀郡访严君平则知之。”竟不上岸,因还如期。后至蜀,问君平,曰:
“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计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时也。
(节选自西晋张华《博物志》)
[注]①海渚:海岛。②槎:木筏。③赍:携带。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³³³
A.去十余日/奄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
B.去十余日/奄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
C.去十余/日奄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
D.去十余/日奄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
2.根据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
加点词 方法提示 词义
失期
联系课文解释词义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陈涉世
家》)
(1)失期:
人有
根据词典推断词义
奇:特异,罕见。(《古代汉语词典》)
(2)奇:
见一丈夫牵牛渚饮之
查阅词典选择义项
次:①等次。②次数。③近旁。(《汉语大
词典》)
(3)次: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旧说云天河与海通。
(2)此人具说来意,并问:“此是何处?”
资料整理【淘宝店铺:向阳百分百】
4.本文的思想内涵与课文《桃花源记》有相通之处,请简要概括。
【答】1.A 2. (1)期 (2)不平 (3)近旁 3.(1)往昔传闻
河与大海相通。 (2)这个详细明了来意,并问:“什么地方?” 4.①对美好生活
的向³³②对知世探索
【解】1.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
体感知文基础上,根据句子的意思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也可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
语句“去十余日奄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的意思是:离开了十多天,忽个地方,有城
子,屋整。根据句意,正确的句读是:去十余日/奄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选 A。
2.本题考查对点文言词语义的理解。
(1)“不失期”的句意是:错过预定的时。失期:期。与“度已失期”中的“失期”意
思相
(2)“人有奇志”的句意是:有人有同寻常的想法。奇:本义是奇异同寻常这里是不平
(3)“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的句意是:到一子牵牛到小岛旁。次:近旁。
3.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
解答时一先回到语中,根据语句子的整意思,找出关键实、虚词,查
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异义词假字等特的文言现必须翻译到。翻译时要
到“信、达、雅”。
(1)句中的“旧(去)天河(河)通(相通)”几个词是点词语。
(2)句中的“具(详细详尽此(何处(什么地方)”几个词是点词语。
4.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桃花源记》借武陵渔行踪这一线,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来,通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
自由平等生活描绘了作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时的现实生活。本文则虚构了有人
木筏遨游经历勾勒出个房屋整齐、男耕女织的理想境地,也美好理想生活追求和
从渔本文中的“有人”又都体他们知世探索精神。据此概括答。
考译文】
旧时说天河与大海相通,近代有个住在海岛上的人,年年八月会到海上有一只漂的木筏,
来来去去,错过预定的时。有人有同寻常的想法,他在木筏上建造了足了干粮,
于是乘木筏而去。十多天时间里见到日月星辰,后来则茫茫一,分不清白夜。离开了十多
资料整理【淘宝店铺:向阳百分百】
天,忽个地方,有城子,屋整远远望去,见宫多织又看到一子牵
牛到小岛旁。牵牛的人问:“你怎么来到此处的?”这个详细的说来意,并问什么
方。告诉说:“你回去后到蜀郡,访严君平便知道。”最终他没有上岸,于是来。后来
此人到蜀郡,到严君平问起这件事,严君平答说:“某年某月,有客人的星象遇牵牛星宿。”
年月,正是河见到牵牛人的时
(2023·吉林·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吴隐
吴隐城人。博涉文以儒雅标名。年十余,丁父忧每号泣流涕
事母孝谨及其执丧哀毁过礼
迁左卫将军禄赐皆班亲族无被尝浣衣披絮勤苦同贫庶。后领军清俭
初得禄裁留身粮,亲族,家人纺以供朝夕。时有困绝并日而身恒布衣不完,
子不沾寸禄
清操屡被褒饰廉士以为荣
(选自《晋》,有删改
【注释】①丁父忧遭父丧。②:特时,因度而伤害身体。③:分④振
”,救济⑤绩:把麻纤维拧成线。
积累
5.文中“流涕”中“”的意思是 。
【语
6“/”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两处)
崇德
7.博养德修为主进行,请你参与并围绕文中的人物分会。
小博:像曹刿心怀
吴隐之一成节习惯
会:
【答5眼泪 6无被/尝浣衣/乃披絮 7.示一:吴隐之一父母
例二像鲁庄公心听取人建
资料整理【淘宝店铺:向阳百分百】
【解5.本题考查对文言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注意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
尤其注意通假字、异义活用等特情况
根据“流涕知,句意为他(的遭遇)而指眼泪
6.本题考查分文言句子读节能力。解答时,解文言的句读知会有读文
言文,培养根据句子中词语的意思义来分句子节。一来说,应该停顿领起
句的语词后应该停顿几个连的成分之应该停顿
本句的意思是:子,曾洗时,替换,竟然披
这里无被因,开;浣衣”“披絮几个连的成分之应该停顿应该
据此断句无被/尝浣衣/乃披絮
7.本题考查人物象和个会。
根据题“博‘养德修为主进行“小博:像曹刿心怀。小
吴隐之一成节习惯。”知,围绕人物“养德修”方面的品质
根据“年十余,丁父忧每号泣流涕事母孝谨及其执丧哀毁过礼知,
之是一个孝父母的人示是:吴隐之一父母;
根据初得禄裁留身粮,振亲族,家人绩纺以供朝夕。时有困绝并日而
身恒布衣不完,子不沾寸禄知,吴隐之是一个乐、生活勤苦的人吴隐之一
个乐、生活勤苦的人。
根据清操屡被褒饰廉士以为荣知,吴隐之是一个操清廉的人
吴隐之一个操清廉的人
根据《曹刿论战知,鲁庄公是一知人用、虚心纳谏下问取长补短的人
像鲁庄公心听取人建
考译文】
吴隐之,,是城人。吴隐广泛以儒雅。十多时,遭遇了父丧
为他(的遭遇)而奉养母亲。到时,过礼
吴隐之后调任左卫将军他清廉高官显职但俸赐都及族人,
子,曾洗时,替换,竟然披他生活勤苦得。后来他被调任领军
清廉俭初得只留下自粮,别赈济、族人,家中人
以供经常难缺乏情况,有时一天的粮穿,而且破旧不
资料整理【淘宝店铺:向阳百分百】
一点也不
吴隐清廉大夫们皆以为荣
(2023·贵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谢万
[东]王羲
古之世者……获逸宿其为庆幸岂非
还,修植桑果盛敷率诸子,抱弱孙其间,有一而分之,娱目前
虽植德无殊,犹欲教养敦厚退让或以轻薄令举策仿佛万石。君此何如?
海,并田视地利颐养闲暇衣食之余,知时共欢宴高咏
衔杯引,语故以为抚掌之资,其为得意,邪!依陆贾、班杨王孙之处世,甚
欲希风数子,夫志于此也。
【注释】①选自《晋》,有节。②。③获逸指轻易获得隐退自由。:不
举策:典指侍奉⑥万石西汉石奋,与均官二千石万石君”。
:近来。⑨陆贾、班杨王孙无为清物外之人。⑩希风:向
时的风尚
8.下列不是辞官归得生活的一项是(³³³
A.修植桑果抱孙下 B.而分之
C.山泛海,颐养闲暇 D.高咏举杯斟酒吟诗
9王羲在书信中,表明对子孙品德寄予希望的一句是: ,概括自理想追求的一句是:
10.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一的一项是(³³³
A.而分³³³³ 翼若垂云 《(子)则》
B.令举策³³³³竭驽钝攘除奸凶³³ 葛亮
C.君此何如?³³³³,花之者也³³ 敦颐爱莲说》
D.夫志此也³³ 仓鹰击殿³³³³ 战国策•唐雎辱使命
【答8.D 9欲教养敦厚退让 依陆贾、班杨王孙之处世,甚欲希风
数子 10.A
【解8.本题考查文的理解。
资料整理【淘宝店铺:向阳百分百】
摘要:

专题14课外文言文阅读(2023·福建·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①者,年年八月有浮槎②去来,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飞阁于槎上,多赍③粮,乘槎而去。十余日中犹观星月日辰,自后茫茫忽忽亦不觉昼夜。去十余日奄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遥望宫中多织妇,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具说来意,并问:“此是何处?”答曰:“君还至蜀郡访严君平则知之。”竟不上岸,因还如期。后至蜀,问君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计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时也。(节选自西晋张华《博物志》)[注]①海渚:海岛。②槎:木筏。③赍:携带。1.下列对文中画...

展开>> 收起<<
专题14 课外文言文阅读(解析版) .docx

共29页,预览5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29 页 大小:65.64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5-14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29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