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广东卷01)(全解全析)

2025-05-10 0 0 55.77KB 24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2024 年高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01
语文·全解全析
(考试时间:150 分钟 试卷满分:150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小题,17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费先生曾说:又要西方,又要中国,我两面都有了。一方面,他提倡学术自立。他认
为我们应当注意社会的个性。我们发展社会学也要走自己的路,搞中国式的人民的社会学。社会学
绝对不是西化和洋化。另一方面,费先生时刻不忘和世界接轨。当年在评价关于乡村与工业的论文
时,他就指出乡村工业这一研究课题具有世界意义。费先生提出的要建立文化自觉也是指,既
要培育好、发展好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又不要闭关自守,隔离于世界文化之林,而应该努力融入世
界这个大家庭。
费先生在其八十寿辰聚会上,针对当年在伦敦经济学院的老同学艾德禁·李奇对他工作的批
评,曾经意味深长地讲了十六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在《推己
及人》一书中,费先生进一步表达了这一世界文化观:在世界上生活的各个群体,在认为自己的
传统价值标准是‘美’的之外,各群体之间还应当求同存异,相互理解,承认别人的传统价值标准
也是‘美’的,做到‘美人之美’。在这个基础上,全人类建立起一套大家愿意共同实行的价值标
准,达到全人类和平共处、‘美美与共’的境界,实现‘天下大同’。
毋庸置疑,中国社会学本土化的最终目的是把中国经验升华为一般的理论原则,而不仅仅
是停留在前者。中国社会学的本土化和国际化有赖于我们的共同努力。
摘自王勋《费孝通是推动社会科学中国化的典范》
材料二:
马林诺夫斯基在《江村经济》一书的序言里,称这部著作是社会人类学历史上的里程
碑。尽管费孝通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作为后来成为人类学跨越文野之别的标志,他进村
之时的《江村通》来,作为一个人类学领域已浸淫数年的研究者来,他应该清晰地意识到
自己对开弦弓村的造访将触犯人类学的文野之别
什么成这种清规戒律?人类学文野之别清规成,与这一学科最初形成于
地理大发现后欧洲殖民的历史有大的相关。十30 代以后,随着越来越未开化民族
开始,人类学开始滋生出文化相对义,随着学科之间的交叉,在以未开
民族为研究对的人类学与西方现社会为研究对的社会学之间发生了接与融
如果文野之别的跨越动大程上是人类学与社会学的结合促成人类学
社会研究的转变那么对传统上的研究异文化的人类学来说,这种转变在费孝通里还
存在他己之别的跨越。
奇一再强调某些社会人类学家,欲图研究本社会的愿望可以理解,实上也值
但危害重重按照人类学当时的观,研究熟悉的社会,先入之可能造成研究的偏见如果
单纯生人研究,就不会偏见影响。要避开利奇的忧虑保证研究的公正者说
要实现充分的民族自,研究者就必须费孝通先生年一再强调但青年时代已逐渐养成的
——文化自觉。
我认为,在社会学领域你必须备如米尔说的社会学想象,对于研究本土文化
的人类学家来说,则必须养成费孝通言的文化自觉——生活在一文化中的人对其文
化有‘自’,明白它的来历、程、具有的特色的发展趋向可以说,是有
赖于这样能够增进理性、看清心智品质,费孝通才能在江村调查中实现对文野之别
从容跨越。
一般而言,在从事文化者社会研究之时,与研究者的地位或身份相关的题通常包括
个方面:其一是研究自文化本民族成之时,能否以如何抽身其间,以避免熟视无睹或情感
入,再或无法客观的研究题。其二是研究你所陌生的异文化(比如人类学通研究的土者文
之时,能否以当地人自己的世界观或分析视角察被研究的文化民族成以避免囫囵
吞枣或以偏概全,靴搔痒题。
针对上述问题,费孝通 1997 年在《人文价值再思考》一文中,得去
六个宇高度概括了上研究的题。
如果说与异文化的接触能够使研究者摆脱对家乡本土文化的麻木成对本土文化
我们这里说的文化自觉那么此开弦弓在西方世界的冲击发生的迅疾
社会变迁快速促进了这文化自觉成。
如果急速的社会变迁造成了原来浸淫其间的社会成对自己生长的土地和文化的生化
(布莱希特效果,而这生化保证了研究者在自己的文化中那么按费孝
通的理解,在这多少被动的生化之外还有一条主动的生化径可走,即致力于对一
般人类学理论方学人类学研究的深入了解
了研究者可以研究本土文化研究时能够题,其实应了前
奇之的一,另一样甚至更棘手费孝通及 1930 左右燕京表的中国
人类学家的微型研究,能否以及在何种能够概括幅员辽阔错综复杂的中国国情?用
孝通的来说,这个题的矛头直指我的要如果我学人类学的志愿是了解中国,最终的
目的是改造中国那么如果对江村及后来的云南三村的研究获得对中国的概括性认识,
有的一切皆会前
费孝通通《江村经济》及其后的观社会研究而认识中国的努力并没有留下遗憾。就
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程来说,如果论是江村还是云南三入研究者中都某种偶
性的那么如何能够保证在这种偶然的类捕获中不致挂依旧不仅是一个作上
题,是一个理论上的而就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程说,费孝通的遗憾
尽管是一个要历史来题。
周晓虹《费孝通江村调查与社会学的中国化》
1.下面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费孝通先生主张社会学研究要走中国化道路,既要培育好、发展好
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同时不忘和国际接轨。
B.材料一费孝通先生以“各美其美”强调了在世界上生活的各个群体之间应当彼此尊重,求
同存异,相互理解的世界文化观。
C.材料指中以费孝通及 1930 年左右燕京学派为代表的中国人类学家的研究,实际上是通过
“陌生化”避免先入之见可能造成研究的偏见。
D.材料二中所提到的“文化自觉”强调学术上的冷静与理性,与材料一中所提到的“文化自
觉”侧重点不同。
2.根据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得去”要求以当地人视角、世界观对陌生文化进行深入调查研究,避免浅薄。
B.“出得来”要求对本土民族成员或文化调查研究时能够尽量做到客观,避免偏见。
C.研究西方相关理论的主动“陌主化”和“文化自觉”有助于调查研究者“进得去”。
D.急速社会变迁导致的被动的“陌生化”(间离效果)有助于调查研究者“出得来”。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第一自然段采用总分结构,先总体概括,再分别谈到费先生学术研究的本上化和世
界化。
B.材料二第七段以“进得去”和“出得来”分别概括了第六段“其一”和“其二”这二个难
题。
C.材料一第二段分别以举例论证、引用论证解读了费先生的十六字箴言,阐释了他的世界文
化观,
D.材料二层层递进,采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结构。
4.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一谈费孝通先生是如何认识“他己之别”的。
5.《乡土中国》的“名实的分离”一章中关于“社会变迁”有这样的论述:
社会变迁是指社会动。社会绝不会有一天然变出一个和构完全不
同的式。社会变迁样快,也是步的。所变的,在一个时说,中的
社会并没有要动的要。社会动,是人的。要它变的原是在
人的要。
社会变迁是发生在有社会付新环境的时境发生了。人们最遭遇到的
能获得结果,生活上发生了
结合上述材料,请分析材料二中所提到的十九世纪 30 年代的社会变迁所带来的影响。
【答案】1D2C3B
4.(1)费孝通先生坚持社会学研究的本土化与国际化,既要走自己的路,又不忘和世界接轨。
2)费孝通先生认为“文化自觉”——“即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
的来成过、所有的特色的发展趋向”,能够进理性、看清
3迅疾的社会变迁和致于“对一人类学理论方法和海外汉学人类学研究的深入了解”带来
的“陌生化”,使研究者既能抽身其间,又能深入研究。
4)费孝通先生认为社会学研究要“进得去”,要“出得来”。
5.(1)急速的社会变迁促使人类学与社会学结合,成人类学文明社会研究的变。
2)急速的社会变迁造成了来的社会成员对自己生的土地和文化的陌生化。
3)急速的社会变迁进了研究者成“文化自觉”,证在自己的文化中“出得来”。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
A.“同时不忘和国际接轨”错误,结合材料一“又不要关自离于世界文化之该努
力融入世界这个”,材料二“对于研究本土文化的人类学家来说,则必须养成费孝通所言的
‘文化自觉’……发展趋向”可知,主要是材料一提到与国际接轨,材料二侧重谈的学术研究本土
化。项“同时不忘”解文
B.“以‘各美其美”强调了……相互理解的世界文化观”错误, 结合文“各群体之间应当求
同存异,相互理解,认别人的传统价值标准也是‘美的,做到‘美人之美”可知,“强调了
在世界上生活的各个群体之间应当彼此尊重,求同存异,相互理解”于“美人之美”,
“以‘各美其美”强调了……世界文化观”张冠李戴
C.“实际上是通过‘陌生化避免先入之见可能造成研究的偏见”错误,结合文“其一是研究自
文化或本民族成员之时,能以及如何抽身其间,以避免无睹情感涉入,再或法客观的
研究问题”“其二是研究所陌生的异文化……以避免囫囵吞枣或以偏概,或隔靴搔痒的问题”
“解决了研究者可以研究本土文化或研究时能够‘出得来的问题,其实应了述‘利奇
忧’的一同样甚至更棘手……错综复杂的中国国”可知,“以费孝通及 1930 年左
右燕京学派为代表的中国人类学家的研究”实际上是如何“进得去”,以避免囫囵吞枣或以偏概
隔靴搔痒的问题,不是“出得来”的问题,即“如何抽身其间,以避免无睹情感涉入,
再或法客观的研究问题”。项“实际上是通过‘陌生化避免先入之见可能造成研究的偏见”
于“出的来”的问题,解文
故选 D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
C.“研究西方相关理论的主动‘陌生化和‘文化自觉有助于调查研究者‘进得去错误,结
文“研究所陌生的异文化(如人类学通研究的土文化)之时,能以当地人自己的世
界观或分析视角,去观被研究的文化或民族成员”可知,“研究西方相关理论”于“研究
陌生的异文化”,应当通过“以当地人自己的世界观或分析视角,去观被研究的文化或民族成
员”能够“进得去”,不是项说的通过主动“陌生化”“进得去”。
故选 C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
B.“以‘进得去和‘出得来分别概括了第六段‘其一和‘其二这二个难题”错误,结合
文“其一是研究自文化或本民族成员之时,能以及如何抽身其间,以避免无睹情感涉入,
再或法客观的研究问题。其二是研究所陌生的异文化(如人类学通研究的土者文化)之时,
以当地人自己的世界观或分析视角,去观被研究的文化或民族成员,以避免囫囵吞枣或以偏
,或隔靴搔痒的问题”可知,第六段“其一”是“出得来”,“其二”是“进得去”,项“进
摘要:

2024年高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卷01语文·全解全析(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①费先生曾说:“又要西方,又要中国,我两面都有了。”一方面,他提倡学术自立。他认为我们应当注意社会的个性。我们发展社会学也要走自己的路,搞中国式的人民的社会学。社会学绝对不是西化和洋化。另一方面,费先生时刻不忘和世界接轨。当年在评价关于乡村与工业的论文时,他就指出乡村工业这一研究课题具有世界意义。费先生提出的要建立“文化自觉”也是指,既要培育好、发展好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又不要闭关自守,隔离于世界文化之林...

展开>> 收起<<
语文(广东卷01)(全解全析).docx

共24页,预览5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24 页 大小:55.77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5-10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24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