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上海卷02)(考试版A4)

2025-05-10 0 0 662.53KB 9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2024 年高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02
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150 分钟;试卷分数:150 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
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
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 积累运用(10 分)
1.按要求填空。(5 分)
1 ,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国人视之,亦不甚惜。( 《阿房宫赋》)
2)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 。(苏洵《六国论》)
3)在《离骚》中,屈原用“ ”两句直抒胸臆,表明心志,写自己追求美
好的德行纵死不悔。
2.按要求选择。(5 分)
(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人工智能依托大数据,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和舒适的代价,却是不可避免地扼杀了信息不
对称的随机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固化了的信息
不对称的经济体里,是没有公平可言的。
毫无议价能力的数据提供方
信息优势自然集中到了政府和商业巨鳄等强势集团手里
公众和弱势群体就成了透明体
智能时代因为高端技术对人力、物力和政治力量的依赖
A.③④①② B.④③②① C.④D.③
(2)下列句能体差序格局”的一项是(
A社稷次之,
B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
C.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D身修而家齐家齐而后国治。
阅读70 分)
一),完第 37 16
散文的情感
王冰
在散文写作中,情感被无端强调得厉害,甚至有人直接告诉年轻一辈散文写作者,
说只要写出了你心中的真情实感就是散文了,情感越强烈,越是好散文。情感人人都有,
作家的情感不一定比一般人更强烈,比别人更为强烈的情感也并不会使一个作家在写作中
更加出类拔萃。况且,如果艺术包括文学不是首先以技艺比高下,而是以情感强弱为标准,
那么艺术家和一般读者之间又有什么差别?
在散文写作中,情感当然很重要。庄子说“不精不诚,不能动人”,陆机《文赋》
中有“缘情而绮靡”的话,白居易也提到“感人心者,莫先于情”。一个作家如果能把情
感写好了,确实可以写出好作品。比如李斯的《谏逐客书》、诸葛亮的《出师表》、韩愈
的《祭十二郎文》、李密的《陈情表》、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袁枚的《祭妹文》、林
觉民的《与妻书》等,都是因为文章中的真实情感才流传下来的。前几日又读平凹先生的
《读书示小妹十八生日书》,觉得也是这样的文章。
但问题是,当散文的抒情性慢慢被确定,并成为散文写作的圭臬之后,情感就在散
文创作中成为怎么也逃不脱的东西了,成为散文家最为熟悉的一个概念,也成为被前辈作
家一遍遍谆谆教导的散文写作的要素。这个教导确实有好处,可以促使我们写出情感浓厚、
感人至深的作品来;同时它也有害处,会导致散文也就只能在情感这个圈子里跑来跑去了,
脱不出去,然后就沉浸在情感的海洋里,直到溺毙
一个正常人的情感肯定是自发的,不会那么理性,那么文字中的情感是吗?并且我
们写出的散文是要表现这些自发的情感吗?现实情感并非艺术情感,现实情感的真实也并
非艺术情感的真实。比如一个散文家在写高兴的时候,我们并不要求他一定高兴,这个散
文家也没有必要一定高兴。我们对他的要求不是对他的情感要求,而是对他写出的作品有
所要求。
这就牵扯到另外一个话题,就是描述情感与表现情感是不一样的。比如在文章中直
接写“我愤怒”这句话,就是描述,但作为一个成熟的作家,在文章中要表现“我愤怒”
意思应该基本不会直接个字来表。就是在现实中,人悲伤了,几也没有人
大呼“我悲伤”,只是愁容满面、流泪满面啜泣或号啕大哭吧。因,在文学创作中,
情感表现是要有载体的,古诗词中就有很,如“”和“”就是典型的一,于是也
才有了“灞桥折柳”的千古吟唱,也就是说这个载体是可以情感现为表的东西,
喊绝对不是散文写作中所说的情感。魏泰曾在《临汉隐话》中说道:者述
情,事贵详,情贵隐及乎感会于心,所以人深也。”说的就是这
意思。在写作中,有了理的情感,才能读者在读的时候,体验审美价
的情感。
摘要:

2024年高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卷02高三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分数: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运用(10分)1.按要求填空。(5分)(1),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国人视之,亦不甚惜。(《阿房宫赋》)(2)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苏洵《六国论》)(3)在《离骚》中,屈原用“,”两句直抒胸臆,表明心志,写自己...

展开>> 收起<<
语文(上海卷02)(考试版A4).docx

共9页,预览2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9 页 大小:662.53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5-10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9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