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天津卷02)(考试版)A3

2025-05-10 0 0 719.82KB 8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2024年高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卷02
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
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33分)
本试卷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小说课的兴起,应 于大学教育理念和制度的探索创新。在以往的文学教育中,文学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三
者虽不至于分疆而治,但很难做到亲密无间。小说课却几乎 地实现了三者的交叉融合。讲授者的初衷虽不是讲成小
说史,但在选讲经典篇目时,已无形中完成了类似文学史的筛选工作。课堂上对具体作品的解读,时刻要求讲授者
兼具文学批评的眼光和文学理论的修养。也就是说,讲授者实际上身兼小说家、批评家和教育者等多重身份。当小
说的接受对象从读者大众到学生听众时,它的表现形式也从口头讲授到整理出版。
在后续的传播中,小说课所彰显的文学趣味、观念和立场,对大众的文学解读、文学消费和文学接受可能产生
的影响,难以估量。在这个意义上,小说课的兴起密切 着文学生活的变迁。
在当下的文学生活中,小说课有着重要的意义与影响。其中最突出的是小说课起到彰显独到眼光、丰富批评类
型的作用。小说课作为特殊形态的文学批评,乃是作家对作家的批评,这些批评文学未必都能达到“大师的批评”
的理想境界,但至少都别开生面,引人入胜。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归功自然而然关联
B.归结大势所趋关联
C.归功大势所趋关注
D.归结自然而然关注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当小说的接受对象扩展至读者大众时,它的表现形式也从口头讲授到整理出版。
B.当小说课的表现形式从整理出版到口头讲授时,它的接受对象也从学生听众扩展至读者大众。
C.当小说课从口头讲授到整理出版时,它的接受对象也就从学生听众扩展至读者大众。
D.当小说的接受对象从读者大众扩展至学生听众时,它的表现形式也从整理出版到口头讲授。
3.“节日”是被人们赋予某种意义的特殊日子,并以相对固定的仪式或活动来纪念,因此也成为了古代文人墨客表
情致意的时刻,下列节日、习俗、诗句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上元节 吃元宵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B中秋节 赏月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除夕 放爆竹贴春联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D乞巧节 穿针引线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AA BB CC DD
二、(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文明被称为礼乐文明,文化被称为礼乐文化,政治被称为礼乐政治。就中国古人对诗、礼、乐的理解
看,我们很难分清它到底是属于美学还是伦理学的问题。主要涉及道德伦理问题,却指向伦理性的至
善理想。也就是说,虽然按照现代学科划分,美与善或者美学与道德之间存在分界,但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论述
中,两者却是混融的,其一体性要远远大于分离性。
但是,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美与善之间仍然存在差异。比如在《论语·佾》中,孔子评价上古乐武》
,未善也,《韶》则又尽善也。这一面说明美与善不可相互取代,说明善必然
是从美出的善,美对于道德之善而具有奠基性和先发性。因此自孔子,中国家向未主美教
养道德教育,以美善。所以美善,就是通过美对善的包容使美成为道德的容器和存在境
时代,孔子西周政治推崇备至,一时间见周公心怀惶恐。但在讲西周政治的特并没有讲到善或
问题,而是说郁郁乎文。这说明人文性的美仅仅是为善的到来铺陈前奏,而是对至善之境
具有整体的涵盖弥漫性。中国传统强调美对善的生成和养作用,时也强调善向美的二次生成。人们相信
人的在道德品在形具有一体关系孟子认在的然之君子之德的要,被这
德化的然之气充盈态就是美的态,由此显现的形象的光就是崇高
在中国古代,美一养道德,面引道德它在个体面涉及以美立人问题,在国家面涉及
以美立国问题,一美德共济、美善乐的化国风正借此得以形成。在美与德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想者
之所以以美和艺术作为国家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原因在于美化了道德的人性基础。在中国史上,
想者之所以之以地对其人民进行诗教和乐教,根本原因在于看到了美和艺术对人性之善的发蒙养和化育
违规内容,禁止显示
摘要:

2024年高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卷02高三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选择题共33分)本试卷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小说课的兴起,应于大学教育理念和制度的探索创新。在以...

展开>> 收起<<
语文(天津卷02)(考试版)A3.docx

共8页,预览2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8 页 大小:719.82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5-10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8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