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天津卷02)(全解全析)

2025-05-10 0 0 707.77KB 20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2024 年高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02
语文·全解全析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
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 33 分)
本试共 11 小每小题 3 分,共 33 分题给中,
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一、(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小说课的兴起,应 于大学教育理念和制度的探索创新。在以往的文学教育中,文学史、
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三者虽不至于分疆而治,但很难做到亲密无间。小说课却几乎 地实现
了三者的交叉融合。讲授者的初衷虽不是讲成小说史,但在选讲经典篇目时,已无形中完
成了类似文学史的筛选工作。课堂上对具体作品的解读,时刻要求讲授者兼具文学批评的
眼光和文学理论的修养。也就是说,讲授者实际上身兼小说家、批评家和教育者等多重身
份。当小说的接受对象从读者大众到学生听众时,它的表现形式也从口头讲授到整理出版
在后续的传播中,小说课所彰显的文学趣味、观念和立场,对大众的文学解读、文学
消费和文学接受可能产生的影响,难以估量。在这个意义上,小说课的兴起密切 着文学生
活的变迁。
在当下的文学生活中,小说课有着重要的意义与影响。其中最突出的是小说课起到彰
显独到眼光、丰富批评类型的作用。小说课作为特殊形态的文学批评,乃是作家对作家的
批评,这些批评文学未必都能达到“大师的批评”的理想境界,但至少都别开生面,引人
入胜。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归功自然而然关联
B.归结大势所趋关联
C.归功大势所趋关注
D.归结自然而然关注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当小说的接受对象扩展至读者大众时,它的表现形式也从口头讲授到整理出版。
B.当小说课的表现形式从整理出版到口头讲授时,它的接受对象也从学生听众扩展至
读者大众。
C.当小说课从口头讲授到整理出版时,它的接受对象也就从学生听众扩展至读者大众。
D.当小说的接受对象从读者大众扩展至学生听众时,它的表现形式也从整理出版到口
头讲授。
【答案】1A2C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
归功:把功劳归于某个人或集体。归结:总括而求得的结论。这里说的是小说课的兴起与
大学教育理念和制度的探索创新有关,应选“归功”;
自然而然:不经外力作用而如此。大势所趋:整个形势发展的趋向。小说课实现了三者的
交叉融合,强调不受外力影响,而不是发展趋势,故选“自然而然”。
关联:事物相互之间发生牵连和影响。关注:关心重视。小说课的兴起与文学生活的变迁
关系密切,故选“关联”。
故选 A
2.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小说课”与“从口头讲授到整理出版”搭配,“表现形式”与之搭配不当;“接受对象”
与“从学生听众扩展至读者大众”对应,“从读者大众扩展至学生听众”不符合逻辑。且
应当先说“小说课”的变化再说“接受对象”的变化。
故选 C
3.“节日”是被人们赋予某种意义的特殊日子,并以相对固定的仪式或活动来纪念,因此
也成为了古代文人墨客表情致意的时刻,下列节日、习俗、诗句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上元节 吃元宵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B异乡客,每逢佳倍思亲
C除夕 放爆竹贴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D乞巧穿针引线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掌握能力。
B.异乡客,每逢佳倍思亲”出自《九忆山东兄弟》,是节的。
C.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出自元日的是农历正月一,即春节。
D.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出自《浣溪沙·端午》的是端午节。
故选 A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文明被称为礼乐文明,文化被称为礼乐文化,政治被称为礼乐政治。就中国
古人对诗、礼、乐的理解看,我们很难分清它到底是属于美学还是伦理学的问题。
主要涉及道德伦理问题,却指向伦理性的至善理想。也就是说,虽然按照现代学科
划分,美与善或者美学与道德之间存在分界,但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论述中,两者却是
混融的,其一体性要远远大于分离性。
但是,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美与善之间仍然存在差异。比如在《论语·八佾》中,孔子
评价上古乐舞《武》尽美,未尽善也,《尽美尽善也。这一
说明美与善不可相互取代,说明善必然是从美出的善,美对于道德之善而
具有奠基性和先发性。因此孔子以,中国家向未主美教育养道德教
育,以美善。所以美善,就是通过美对善的包容使美成为道德的容器
存在境春秋时代,孔子对西周政治推崇备至,一时间见周公心怀惶恐。但
在讲西周政治的特并没有讲到善或道问题,而是说郁郁乎文。这说
明人文性的美仅仅是为善的到来铺陈前奏,而是对至善之境具有整体的涵盖弥漫性。
中国传统强调美对善的生成和养作用,时也强调善向美的二次生成。人们相信
人的在道德品在形具有一体关系在的然之
子之德的要,被这道德化的然之气充盈态就是美的态,由此显现的形象的光
就是崇高
在中国古代,美一养道德,面引道德它在个体面涉及以美立
问题,在国家面涉及以美立国问题,一美德共济、美善乐的化国风正
借此得以形成。在美与德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想者之所以以美和艺术作为国家道德建设
的重要手段原因在于美化了道德的人性基础。在中国史上,想者之所以
之以地对其人民进行诗教和乐教,根本原因在于看到了美和艺术对人性之善的发蒙
养和化育作用。从中国史看,由儒立的社会道德原则和伦理秩序之所以具有纵贯
数千年的生命力关键在于它借助美和艺术深化了道德的人性基础,活化了社会伦理秩序
化了多人伦规则机械僵硬使合乎人性和人
清这一,有更深刻地体美育之于中国当代学乃至国教育的重要性,
时也有于为国家道德建设出一条更趋行稳致远的道
(摘编自刘《中国古典美学中的
材料
乐诗之教,指的是家以歌辞演唱伴奏、舞蹈扮演等文艺方来推行
公共教化,以实现其社会伦理与政治意的一教育形式。
融合的和谐氛围里通过耳器官闻见感知来进行心灵反
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而达到人与教化社会效果说:仁言不如
仁声之入人也。仁言,就是一种将某种道理之于人的理性说教
则相当于通过人们喜闻艺术形式将某种道理演绎人在感官感知
道理。为什么乐诗能达到教化的效果?儒为,乐诗
,也就是乐诗激发道德。而道德是一切社会良好秩序前提。这也就是
家所强调子要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
为,道是凭借暴力来推行其政治目的的,而通过
征服人们的心灵来实现其政治目的的。推行王道的过程中,类似于乐诗之类
和人怀柔是不可或的。当然,乐诗之教要与礼、、政等手段相互配合,以
便奉行王道的过程中达到刚柔并济社会功效故先王慎所以之者。礼以道其
,乐以和其,政以一其。礼乐政,其一也《礼·
乐诗教化政治,然可以与礼、政、等治理手段一起实现道。
为,乐与政治相通,可以作为判断为政得失的一。《诗经》的诗
有很多诗篇接与政治相联系,就也有很多诗篇
与类政治事件密切相关,或者可以从政治视角予以解读。春秋期吴公季札赴鲁时,
国人为其演唱与表的《诗经》不同歌内容和乐舞形式之中,现了政治与德性的
差异,由此对政治事务进行社会评述。
(摘编自朱承《乐诗之教》
材料三:
家学说的基础是中之道,中之道家的思维方式,也是家学说
家学说和家学说的根本依据
孔子说:而与之,必也进取者有所不为也。”“
是中之道的表述,中间。不然,不是端冒,就是不思进取。孔子
别人的问题,其两竭焉把利弊得失都说清面地看问题。孔子说:
子和而不与人和气相,但持自己原则立场。家主为人,
人人为已,家主张既自己也为别人。
·》说:;则视君心;君犬马视君
如国人;君土芥视君寇仇·制》说:者,人者,
也。载舟覆舟无论是关系,还是
关系,都是强调方相互依存、相互理解。这是从两个相反立场看问题,
不是为一献计献策。在中国想史上,为势阶摇旗呐喊的是家,为弱势群奔走
呼号的是家,中。
摘要:

2024年高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卷02语文·全解全析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选择题共33分)本试卷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小说课的兴起,应于大学教育理念和制度的探索创新。在以往的文学教育中,文学史、文学批评和文...

展开>> 收起<<
语文(天津卷02)(全解全析).docx

共20页,预览4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20 页 大小:707.77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5-10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20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