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2024届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九省新高考通用)02(答案与评分标准)

2025-05-10 0 0 23.11KB 6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2024 届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九省新高考专用)02
语 文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1B 2C 3C
4.作者对于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及调查既有高度赞扬、认可的一面,也指出了其不
足之处。(1)作者承认《江村经济》是一个里程碑,也认为他比较从容的跨越了人类
学、社会学研究的文野之别和他己之别,对本民族、文化调查研究时很好地做到了
“出得来”。
但是也留下了遗憾,那就是很难从这一微观研究中得到一个对中国的概括性的认识,
而且因为历史原因,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来说,是更大的遗憾。(2)费孝通先生
较好地实现了吴文藻先生所说的社会学中国化的前两步,一是用西方理论,二是验证
理论。但是在第三步,理论和事实融合在一起,获得新的综合方面,还有待于社会学
走向中国化的开拓。(3)另外作者认为,费孝通先生对于乡村急速的发展和社会变迁
有所忽略,并没有很好注意到小农的潜力以及工业化在乡村转型的多样性。(每点 2
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5.材料中费孝通先生关于社会变迁的主要观点是,社会变迁是社会结构本身的变动,
不是突然变化的,是人要他改变的,原因是它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了,新的环境改变
了。生活上很困难了,所以才会如此。(2分)
就文中相关部分来看,中国近 40 年来改革发展,因为当时的社会结构形式,的确不能
满足人民群众的经济需要,人们生活困难,所以需要转型改变,由农业社会,走工业
化道路等,很好地验证了其观点。(结合文本评价观点中合理部分)(2分)
但是费孝通先生并没有看到这种转型方式的多样性。既有国有的,又有乡镇的,还有
外资的。另外一个就是,我国社会变迁的速度非常快,这恐怕也是费孝通先生难以想
象的。(2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6D 7C
8.学术方面:①条件极其艰苦却问轻名利的学术氛围;②联大的民主想、
精神品格修养;③强烈国主义情怀;④乐极的心态;⑤君子
和道德修养。(每点 1分,答出任意 4点即可)
9.①“朴素为文”是指汪曾祺文以琐屑的题材文,不追求精致的结构、
深奥的题,而是一种“常生活审美化”的作方式;②朴素为文”是指文
语言平淡质朴近生活的状态娓娓道来,如话家;③汪曾祺的“朴素
文”现了一种特的文学作理:在平淡叙述中,让真与美常生活的恬淡
回归散文。(每点 2分)
二、文阅读(35 分)
(一)文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10D H L 11D 12B
13.(1顺应播种的气候条件,估量地理上的有,那么使用人力获多。
(“时”,种的气候条件”,估量;“力”,人力。每点 1分,1
分)(2种的干净易整治种的杂草丛生难以整治收成能有多
,和(当年)年否适宜地的种植收割)相。(“”,整治;芜薉”,
杂草丛“任”,能。每点 1分,1分)
14.①使百姓丰衣②便百姓懂得人③使社会安定。(每点 1分)
参考译文:
文本一:
后稷教导百姓种庄稼,栽培谷物;谷物成熟了,百姓就得到了养育。人成为人的
原因是,吃得饱了,穿得暖了,居住得安逸了,假如没有教育,那么就跟禽兽差不多。
圣人又为此忧虑,就派契做掌管教育的司徒,用尊卑长幼之间的等级关系来教导百姓:
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妻之间有内外之别,长幼之间有尊卑
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
文本二:
大凡谷子:成熟得有早有晚,谷苗茎秆有高有矮,果实有多有少,植株质地性状
有坚强有软弱,米粒的味道有好有不好,谷粒舂成米的时候有的耗折多有的耗折少。
种谷的土地有的肥沃有的贫瘠,肥沃的田地适合种植得晚点儿,贫瘠的田地适合种植
得早点儿。肥沃的田地,不仅适合晚点种,种早了也不会有妨害;贫瘠的田地适合早
种,种晚了一定不能结成果实。不同的地形条件,有不同适合的作物。山地,(适
合)种坚强的苗,来避免风霜;低而多水的地,(适合) 种较软弱的苗来求得较高的
收获。顺应播种的气候条件,估量地理上的有利形势,那么使用人力少却收获多。如
果放任主观感情,违反天然法则,便会辛劳却没有收获。潜入泉水中砍伐树木,攀登
山峰去捉鱼,只能空手回来;逆着风向泼水,从平地往坡头滚球,形势上就困难。
凡是种谷的田地:前作是绿豆小豆的地最好;麻、黍、胡麻就差些;芜菁、大豆
的最不好。一亩肥沃的土地,用五升的种子;一亩贫瘠的土地用三升的种子。种谷的
田地一定要年年更换。凡是春天下种的,要种的深些,(而且)应当用重的“挞”拖
摘要:

2024届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九省新高考专用)02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1.B2.C3.C4.作者对于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及调查既有高度赞扬、认可的一面,也指出了其不足之处。(1)作者承认《江村经济》是一个里程碑,也认为他比较从容的跨越了人类学、社会学研究的文野之别和他己之别,对本民族、文化调查研究时很好地做到了“出得来”。但是也留下了遗憾,那就是很难从这一微观研究中得到一个对中国的概括性的认识,而且因为历史原因,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来说,是更大的遗憾。(2)费孝通先生较好地实现了吴文藻先生所说的社会学中国化的前两步,一是用西方理论,二是验证...

展开>> 收起<<
语文-2024届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九省新高考通用)02(答案与评分标准).docx

共6页,预览2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6 页 大小:23.11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5-10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6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