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6 古代诗歌鉴赏-五年(2019-2023)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原卷版)

2025-05-06 0 0 35.75KB 19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五年(2019-2023)年高考真题分项汇编
专题 06 古代诗歌鉴赏
2023 年高考真题〗
2023 年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答友人论学
林希逸
逐字笺来学转难,逢人个个说曾颜
那知剥落皮毛处,不在流传口耳间。
禅要自参求印可,仙须亲炼待丹还。
卖花担上看桃李,此语吾今忆鹤山
【注】①笺:注释。这里指研读经典。②曾颜:孔子的弟子曾参和颜回。③鹤山:南宋学者魏了翁,
号鹤山。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首联描述了当时人们不畏艰难、努力学习圣人之道的学术风气。
B.诗人认为,“皮毛”之下精要思想的获得,不能简单依靠口耳相传。
C.颈联中使用“自”“亲”二字,以强调要获得真正学识必须亲自钻研。
D.诗人采用类比等方法阐明他的治学主张,使其浅近明白、通俗易懂。
16.诗的尾联提到魏了翁的名言:“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结合本诗主题,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023 年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湖上晚归

卧枕船舷归思清,望中浑恐是蓬瀛。桥横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
翠羽湿飞如见避,红香袅似相迎。依稀渐近诛茅地[],鸡犬林萝隐隐声。
【注】诛茅地:诗中指人的居所。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描写自己乘船归家途中所见,笔下画面随着行程逐次展开,自然流畅。
B.诗人眼中的景物在秋日余晖的映照之下,有动有静,多姿多彩,令人愉悦。
C.诗人如处仙境的感觉被人居之地的鸡鸣狗吠之声破坏,心情也发生了变化。
D.诗人调动多种感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描写,状物生动,笔触鲜活而细腻。
16.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这一观点在本诗中是如何得到印证的?请简要分析。
2023 年全国甲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临江仙
晃补之
身外闲愁空满眼,就中欢事常稀。明年应赋送君诗。试从今夜数,相会几多时。
浅酒欲邀谁共劝,深情唯有君知。东溪春近好同归。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真实描写了送别的场景,分地表现出词人对朋友眷恋之情。
B.词人时感到缺乏快乐,而即将又会强化这种愁闷的感
C忍与朋友分别,词人更珍惜当下,数算还剩下多时日以相
D春天即将,词人希望与朋友同归东溪游览日的景。
15.词的结尾句被后代评论称赞为“绝妙”,请简要分析其处。
2023 年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破阵子
陆游
看破空花尘世,放轻昨梦浮名,蜡屐登山真率饮,筇杖穿林自在行,身闲心太平。
料峭余寒犹力,廉纤细雨初晴。苔纸闲题溪上句,菱唱遥闻烟外声。与君同醉醒。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以“花”“昨梦喻指过往虚无,“看破”“放轻宣示自己过去
B.词人着屐拄杖登山穿林,一个远离尘世悠游自在的山野隐逸形象跃上。
C.细雨初晴日,依然使人感觉到寒冷并没影响词人的轻松自得。
D.词人在最后表示希望远人能自己同饮共醉表达了真的思之情。
15.这首词是如何表现闲适心情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2022 年高考真题〗
2022 年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刑懋[]
魏了翁
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村村箫鼓家家笛,祈,来趁元
后孙扶掖贾坐农耕织,须知此无今,会得为人,日日是人
[]人日:俗以农历月初七日为人日。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在人日约朋友去南山探春但因老体弱,感到较困难。
B.在人日这天吹打奏乐祈盼农桑丰收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C.这首词以实的笔触描当时农村的风俗景浓郁的生活气
D.词人以议论入词,能够做到情,情至论随,全词并无之感。
16.词人在下表议论指出懂得人的道理,每天都是人日。词中谈到哪些做人的道理?请结合
内容简要分析。
2022 年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别
[唐代]
寻阳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
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南中自称美
送君八月秋,飒飒芦复益愁。
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本诗内容可知,诗人的即将乘船发,沿水路驶往三峡
B.诗人表示友将去的地方景色优美,而人的风采正景相
C.本诗最后两句的表达,在《黄鹤楼孟浩然之广陵》中也使用。
D.诗中前后两次使用“”,指即将离别的人,含义并无不同。
16.本诗是如何表现离愁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2022 年全国甲卷)阅读下面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金笼听,不林间自在
画眉禽
尽日窗生声初听下高笼
公庭皆散,如在千岩万壑中。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和诗题目大体相同,是以画眉鸟作直接描写对物诗。
B诗所写的画眉鸟在花木间由飞行,诗中的画眉鸟则饲养
C诗认为鸟笼内外的画眉鸟,其鸣声有别,而诗对此并未涉及
D诗中的“林间与文诗中的“千岩万壑大致相同的含意
15.这首诗中,画眉鸟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2022 年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白下驿饯唐少府
王勃
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
相知何用早?怀抱即
浦楼低乡路隔风烟。
去去何道?长安边。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系饯行之,送别的对唐少府,是诗人年的好友
B.诗人与唐少府都曾过潦倒不得经历,这也是他们友谊基础
C.颈联中的“”“”,使得别场景的描写有了高低远近的次感。
D联和尾联中的句,使起伏,也增添了诗豪迈昂扬
15.本诗与《杜少府任蜀州》都是王的送别之诗人排遣离愁的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
要分析。
2022 北京卷)阅读下面诗,完成下面小题。
病柏1
杜甫
柏生崇冈童童状车盖
偃蹇龙虎姿主当风云会。
明依正故老再拜
摘要:

五年(2019-2023)年高考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6古代诗歌鉴赏〖2023年高考真题〗(2023年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答友人论学林希逸逐字笺来学转难①,逢人个个说曾颜②。那知剥落皮毛处,不在流传口耳间。禅要自参求印可,仙须亲炼待丹还。卖花担上看桃李,此语吾今忆鹤山③。【注】①笺:注释。这里指研读经典。②曾颜:孔子的弟子曾参和颜回。③鹤山:南宋学者魏了翁,号鹤山。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首联描述了当时人们不畏艰难、努力学习圣人之道的学术风气。B.诗人认为,“皮毛”之下精要思想的获得,不能简单依靠口耳相传。C.颈联中使用“自”“亲”二...

展开>> 收起<<
专题06 古代诗歌鉴赏-五年(2019-2023)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原卷版).docx

共19页,预览4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19 页 大小:35.75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5-06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19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