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0 文化传承与创新-五年(2019-2023)高考政治真题分项汇编(解析版)

2025-05-06 0 0 908.88KB 21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五年(2019-2023)年高考政治真题分项汇编
专题 10 文化传承与创新
1.(2023·全国甲卷)2022 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上,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以一股“青”流
博得满堂彩。该节目把舞蹈与国画相结合,通过“青绿腰”等舞蹈动作生动演示了北宋名画《千里江山
图》,把中国画“舞”活了,彰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张力和无穷魅力。这一现象反映的道理有(
① 优秀传统文化是艺术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② 文化创新是繁荣发展民族文化的必由之路
③ 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④ 大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依赖于艺术形式的创新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详解】①:社会实践是艺术创新的源泉和动力,①排除。
②③: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以一股“青”流博得满堂彩。该节目把舞蹈与国画相结合,通过“青绿腰”
等舞蹈动作生动演示了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把中国画“舞”活了,彰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
张力和无穷魅力。这种文化创新,是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而这种批判性继承,也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有利于繁荣发展民族文化,②③正确。
④:传统文化具有两面性,有精华也有糟粕。大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根本上还是依赖于对其内涵与
当代价值的认同而非对其创新艺术形式的认同,④排除。
故本题选 C。
2.(2023·全国新课标卷) “岁朝图”原是文人雅士为祈福新年而以鲜花、果蔬等为素材创作的绘画作品
到了近代,齐白石等绘画大师将“岁朝图”生活化、世俗化,他的“岁朝图”中寓意吉祥富贵的牡丹花绽
放,鞭炮、红灯笼、酒杯等“俗物”汇聚,表达新年的喜悦和祝福,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年画”。人们
喜欢齐白石“岁朝图”,是因为该作品( )
充满民俗特色,展现传统节日的欢庆氛围
近民众生活,承载美好生活的精神追求
反映作,解节日文化的传统内涵
恪守传统风格现传统文化的雅意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详解】①②:近代齐白石等绘画大师将“岁朝图”生活化、世俗化,表达新年的喜悦和祝福,成为民众
喜闻乐见的“年画”。人们之以喜欢齐白石“岁朝图”,是因为该作品充满民俗特色,展现传统节日的
欢庆氛围近民众生活,承载美好生活的精神追求,这正是民众期盼的,①②正确。
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世代相传中仍保留着基本特,其基本内涵是相对稳定的,而“解
的意是结分解,是把一个事解,再重建构,齐白石“岁朝图”并没有对节日文化的
传统内涵进行,③排除。
④:齐白石等绘画大师将“岁朝图”生活化、世俗化,表达新年的喜悦和祝福,成为“年画”,这是对优
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而恪守传统风格,④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 A
3(2023·江·高考真题)20 世半叶剧表演大师梅兰芳曾赴日、演出,引起轰动。
剧表演艺术由此得到这持续关注研究,与这观念发生碰撞合,对这
其他艺术生了深远影响。由此可知VVVV
① 文化是民族的是世VVVV
② 文化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③ 文化互鉴应,为我所用VVVV
④ 中国传统文化是批判中不断发展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详解】①②:剧表演艺术由此得到这持续关注研究,与这观念发生碰撞
合,对这其他艺术生了深远影响。由此可知文化是民族的是世的,文化
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①②正确。
③:材料强调中国的剧与这观念发生碰撞合,涉及文化互鉴时要应
我所用,③错误
④:中国传统文化有两面性,需要其精华,其糟粕”,是批判中不断发展的,这个观点的表
正确,料没涉及,④错误
故本题选 A
4.(2023·江·高考真题)广神州上,处处留下青年奋斗足印从攻克卡脖子”的科技
题到写好乡村振兴大文从筑梦经济建设大舞台到服务社会民生,无青年扛起责任
毅担当,用拼搏奉献书写了新代青春答卷。他们用行动(VVVV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VVVV
构筑中华民族精
证明中国人民是具有奋斗的人民VVVV
④ 表中华民族精神在不时期同表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③:从攻克卡脖子”的科技难题到写好乡村振兴大文从筑梦经济建设大舞台到服务
社会民生,无青年扛起责任勇毅担当,用拼搏奉献书写了新代青春答卷。他们用行证明
国人民是具有奋斗的人民,际行弘扬和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①③合题意。
②:材代青年用行弘扬中华民族精构筑中华民族精,②错误
④:材代青年际行弘扬主义核心的中华民族精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代精
不体现中华民族精神在不时期同表现,④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 B
5.(2023·江·高考真题)1000 年,意大利翁布人利地丘陵地貌创了橄榄梯田耕
;700 年,北非沙漠中的游牧民族将特的水资方法沙漠知识相结合,形成了绿洲农业系
……今天都在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步挖掘其价值。这表VVVV
① 文化是一民族生和发展的精根基VVVV
② 文化多样性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
农业文化遗产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VVVV
一种文化都扎根于本民族本国土壤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详解】③④:今天都在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步挖掘其价值,其中重要的原因,
是因为农业文化遗产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一种文化都扎根于本民族本国土壤中,③④
合题意。
①:民族文化是一民族生和发展的精根基,①错误VVVV
②:材明每民族的文化,是人实践创的成果,有其特魅力和价值,不强调文化多样
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②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 D
6. (2023·全国甲卷)阅读下列要求
为解决传统菌业生产中日益突出的“菌林矛盾”这一世界难题,1983 年,林占熺团队引进某原产于
北非多年生禾本科植物,经过不断改良,培育出耐旱抗寒、适应范围广的优质草种;1986 年,该团队
“以草代木”栽培食、药用菌新技术的菌草研究取得突破,创造性地实现了菌与草的结合;1996 年,林
占熺正式将菌草的汉语拼音确定为菌草的英文名称。随着研究的深入,林占熺团队创立了“菌草学”这门
新兴学科,拓展应用菌草技术于沙漠治理、饲料生产和生物质能源与材料开发等领域,菌草新兴生态产业
逐渐成型。
菌草技术作为中国政府援助发展中国家实用技术培训项目、联合国“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优先合作
项目”,被推广到 100 多个国家,在荒漠化土地治理、助推居民脱贫致富中取得显著成效。在中国科技人
员帮助下,菌草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种植成功,当地民众将菌草称作“中国草”,该国一部长把女儿的名字
改成“菌草”。
科研、扶贫几十年,林占熺拒绝高薪聘请,克服种种困难,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写在农民的
钱袋里,在全国科技扶贫中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获得“中国十大扶贫状元”等多项荣誉,登
上了“时代楷模”领奖台。
2)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流的知识说明我菌草技术的全球应用推广是如何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
力的。
【答案】(2)①积极吸收各国优秀文成果。引进某于北非年生不断改良
耐旱抗寒适应范围广的优质草种。
动中华文化菌草技术作为中国政府援助发展中国用技目、联合国“中国
与其他发展中国合作项目”,广到 100 多个治理、脱贫致富中
得显详解】主体,作答范围和作答角度
本题是说明类主观题,要求运用文化流的知识说明我菌草技术的全球应用推广是如何提升中华文化
际影响力的。
第二。通过标点符,特色或段落等,提取中有效信息
效信息①:引进某于北非年生科植物,不断改良培育耐旱抗寒适应范围广的优
系积极吸收各国优秀文成果。
效信息②:菌草技术作为中国政府援助发展中国用技项目、联合国“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
合作项目”,广到 100 多个土地治理、脱贫致富中得显
系主动中华文化走向
第三信息组织答案。
7.(2023·全国卷) 阅读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
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
近年来,传统文化类节目成为电视荧屏上的一大亮点从《典咏流咏唱中国经
,到中国诗词大会选手积极竞答众广泛参与、家深度阐释式展中国诗词之美
《典籍里的中国影视化、戏剧化、故事化的式展现籍中蕴含的家国情怀,中国价值,到中国成
语大会》讲述成语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及背后的中国智慧从《上新了·故宫》寻觅故宫的历史脉络
文化元,到《如果说话》宝背后的中国精神、中国审美……经过创作的深入发精心
编制精彩演绎沉淀着历史烟云结着先贤智慧的文字、故事籍、文物、建筑遗产“活起来”,
来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成持不断的传统文化
1)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明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活”“”的意
3代青年如何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献提出两点建
【答案】(1)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出优,也是的文化实力。动优秀传
统文化“活”“”,有利于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博大精的基本特弘扬
优秀传统文化, 能够激发民族自豪感中华民族,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
代价值,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化、创新性发展,民族文化繁荣。
② 有利于发优秀文化对经济动生力的发展,合国力。
③ 有利于发优秀文化对人的高人们的文化素,满人们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
(3)①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积极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恒久魅力。
② 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当代实践紧密结合,使永葆活力。
【详解】(1)确题、作答范围和作答角度
本题为意义类主观题,要求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明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活”“”的意
第二,通过标点符段落等,提取效信息
效信息①: 典籍里的中国》以视化、剧化、故化的式展现典籍情怀,中国
价值,到《中国成大会》历史文化内涵背后的中国智慧→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的基本特发民族自信自豪感铸牢中华民族,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化、创新性发展,民族文化繁荣。(文化对文化的作
效信息②: 传统文化节目成为电视荧屏上的一大,形成持续不断的传统文化热→
秀文化对经济动生力的发展,合国力。(文化对经济的作
效信息③:为带来场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形成持续不断的传统文化热→文化对人的
影响,优秀文化对人的高人们的文化素,满人们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文化对
人的作
第三信息组织答案。
(3)本题是题,要求就代青年如何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献提出两点建之有理
即可角度思想面和当代实践面。
12022 全国甲卷)2022 2月举办的北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被誉“无与伦比
冬奥会,近 3000 名中健儿闪耀赛场18000 志愿默默奉献2项世界纪17 冬奥
录被刷新,动中国 3亿冰雪动,是今收高的一届冬奥会,完美了“更快
高、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这表
体育运动以彰显文化自信为根本价值追求
人民是体育运动的价值创造者和价值享受
体育运动具有人生、全面发展的功能
体育运动是消弭文化差异文化合的重要手段
摘要:

五年(2019-2023)年高考政治真题分项汇编专题10文化传承与创新1.(2023·全国甲卷)2022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上,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以一股“青”流博得满堂彩。该节目把舞蹈与国画相结合,通过“青绿腰”等舞蹈动作生动演示了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把中国画“舞”活了,彰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张力和无穷魅力。这一现象反映的道理有()①优秀传统文化是艺术创新的源泉和动力②文化创新是繁荣发展民族文化的必由之路③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④大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依赖于艺术形式的创新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详解】①:社会实践是艺术创新的源泉和动力,①...

展开>> 收起<<
专题10 文化传承与创新-五年(2019-2023)高考政治真题分项汇编(解析版).docx

共21页,预览5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21 页 大小:908.88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5-06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21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