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6 免疫调节- 五年(2019-2023)高考生物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解析版)

2025-05-06 0 0 1.52MB 49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1
专题 16 免疫调节
考点
1
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2023 年高考真题〗
1.(2023·山西·统考高考真题)人体内的免疫细胞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的重要参与者。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① 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可识别细菌、病毒等入侵机体的病原体
② 树突状细胞能够处理和呈递抗原,淋巴细胞不能呈递抗原
③ 辅助性 T细胞参与体液免疫过程而不参与细胞免疫过程
④ 体液免疫可产生记忆 B细胞,细胞免疫可产生记忆 T细胞
⑤ 某些致病细菌感染人体既可引发体液免疫又可引发细胞免疫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答案】B
【详解】①病原体进入机体后,其表面一些特定的蛋白质等物质,能够与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从而
引发免疫反应,故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可识别细菌、病毒等入侵机体的病原体,①正确;
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都能够处理和呈递抗原,B细胞属于淋巴细胞,②错误;
③ 辅助性 T细胞在体液免疫过程中,辅助性 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与 B细胞结合作为激活 B细胞
的第二信号,并且分裂分化,分泌细胞因子促进 B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在细胞免疫过程中,辅助性 T
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促进细胞毒性 T细胞增殖分化。因此辅助性 T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又参与细胞免疫过程,
③错误;
④ 体液免疫过程中,B细胞活化后开始增殖分化,一小部分分化为记忆 B细胞;细胞免疫过程中,细胞毒
T细胞分裂并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 T细胞和记忆 T细胞,④正确;
⑤ 某些致病细菌是寄生在宿主细胞内的,感染人体时既可引发体液免疫又可引发细胞免疫,⑤正确。
综上所述,①④⑤正确。
故选 B
2.(2023·全国·统考高考真题)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乙肝疫苗的使用可有效阻止乙肝
病毒的传播,降低乙型肝炎发病率。乙肝病毒是一种 DNA 病毒。重组乙肝疫苗的主要成分是利用基因工
程技术获得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一种病毒蛋白)。回答下列问题。
(1)接种上述重组乙肝疫苗不会在人体中产生乙肝病毒,原因是
(2)制备重组乙肝疫苗时,需要利用重组表达载体将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基因(目的基因)导入酵母细胞中表
达。重组表达载体中通常含有抗生素抗性基因,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作用是。能识别载体中的启动子并驱
动目的基因转录的酶是
(3)目的基因导入酵母细胞后,若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插入染色体中,需要从酵母细胞中提取进行 DNA
分子杂交,DNA 分子杂交时应使用的探针是
(4)若要通过实验检测目的基因在酵母细胞中是否表达出目的蛋白,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
【答案】(1)重组乙肝疫苗成分为蛋白质,无法独立在宿主体内增殖
2
(2)筛选 RNA 聚合酶
(3)核染色体 DNA被标记的目的基因的单链 DNA 片段
(4)通过使用相应抗体,利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检测 mRNA 是否翻译形成蛋白质
【详解】(1)重组乙肝疫苗的成分是乙肝病毒表面的一种病毒蛋白。蛋白质入人体后,无法成病毒
传物质的制与蛋白质的合成,无法独立增殖。
2)抗生素抗性基因作为标记基因,用于转化细胞的筛选。
RNA 聚合酶结合目的基因启动子并驱动转录。
3)检测的对象是目的基因是否插入染色体中,故提取酵母细胞染色体进行目的基因定。
基因探针是一段有检测标记,且顺序已知的,与目的基因互补的核酸序列。
4)要检测出目的基因是否表达,除了需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插入染色体需要检目的基因是否
转录与表达。检测是否转录,用核分子杂交技术,检测是否翻译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2022 年高考真题〗
3.(2022·辽宁·统考高考真题)下列于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抗体能消灭细胞液中的病原体,细胞毒性 T细胞能消灭侵入细胞内的病原体
B首次感染新的病原体时,B细胞在辅助性 T细胞的辅助下能被活化
C.若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机体会有持续的病毒感染或肿瘤发生
D预防”胜“治疗”保持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对抵常重要
【答案】A
【详解】A、体液免疫中细胞产生抗体,消灭细胞液中的病原体;细胞毒性 T细胞与细胞密切
使细胞裂解死亡,使侵入细胞内的病原体释放被抗体消灭A错误;
B首次感染新的病原体时,B细胞活化需要两个信号的激,一些病原体可B细胞接,为激活 B
细胞提第一信号,辅助性 T细胞表面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 B细胞结合,是激活 B细胞的第二
号,且需要辅助性 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的作用,B正确;
C、免疫监视指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常细胞的功能,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时,机体会有肿瘤
或持续的病毒感染,C正确;
D、人体的免疫功能包括感染、自我稳定、免疫监视,故预防”胜“治疗”保持机体正常的免
疫功能对抵常重要,D正确。
故选 A
4.(2022·北京·统考高考真题)人体皮肤损伤时,金黄葡萄球容易侵入伤口并引感染。清除金黄
葡萄球菌的过程中,免疫系统发的基功能属于(  
A.免疫防B.免疫自稳 C.免疫监视、免疫自稳 D.免疫防、免疫监视
【答案】A
【详解】清除外来物质属于免疫系统的防功能,因此清除金黄葡萄球菌的过程中,免疫系统发的基
功能属于免疫防A正确,BCD 错误。
故选 A
3
5.(2022·全国·高考真题)人体免疫系统对维持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机体初次再次感染一种病毒
后,体内特性抗体浓度变化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免疫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人体 T细胞成所是;体液免疫过程中,能产生
性抗体的细胞是
(2)体液免疫过程中,抗体和病毒结合后病毒最终清除方式
(3)病毒再次感染使机体内抗体浓度激增且保持较长如图),此时抗体浓度激增的原因是
(4)依据图中所的抗体浓度变化规律,为获得更好的免疫效宜采取的疫苗接种措施是
【答案】(1)胸腺 细胞
(2)抗体与病毒特性结合形成沉淀,被噬细胞
(3)病毒再次感染时,记忆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细胞和记忆细胞,细胞产生大量抗体
(4)多次接种种疫苗
【详解】(1)免疫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包括淋巴细胞和噬细胞等,其中 T细胞成
所是胸腺。体液免疫过程中,细胞能产生特性的抗体。
2)体液免疫过程中,抗体和病毒特性结合后形成沉淀噬细胞化。
3)记忆细胞可在病毒消失甚至几十年,当同一种病毒再次感染机体,记忆细胞增殖分
化形成细胞和记忆细胞,细胞产生大量抗体使抗体浓度激增。
4)分析图示,二免疫比初次免疫产生的抗体更多,故为获得更好的免疫效,接种疫苗时可
多次接种种疫苗,使机体产生更多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2021 年高考真题〗
6.(2021·湖南·统考高考真题)鸡尾部的法氏囊B淋巴细胞的发生所。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IBDV)感染雏鸡后,可导致法氏囊严萎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法氏囊的免疫器官
B.传染性法氏囊病可能导致雏鸡免疫功能衰退
C.将当日雏鸡摘除氏囊后,会影响该雏鸡 B淋巴细胞的产生
D雏鸡感染 IBDV 发病后,注射 IBDV 活疫苗能阻止其法氏囊萎缩
【答案】D
【详解】A根据 氏囊B淋巴细胞的发生 ,可推知氏囊于人体的骨髓造血
4
,是 B淋巴细胞产生和分化的部,所的免疫器官A正确;
B、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感染雏鸡后,可导致法氏囊严萎缩,进而影响 B淋巴细胞的产生,B
巴细胞主要参与体液免疫,所会导致体液免疫功能衰退B正确;
C、法氏囊B淋巴细胞的发生所,当日摘除,会导致雏鸡 B淋巴细胞的产生减少C正确;
DIBDV 活疫苗相于抗原,应在感染前注射,用于免疫预防,发病后使用不会阻止其法氏囊萎缩
D错误。
故选 D
7.(2021··统考高考真题)噬细胞内相应核受体能识别病毒的核组分,引起吞噬细胞产生干扰
素。干扰几乎抗所有病毒引的感染。下列法错误的是(
A噬细胞产生干扰素的过程属于特性免疫
B噬细胞的酶体分解病毒与效应 T细胞抗病毒的机制相
C再次抗原时,噬细胞参与免疫反应的速度明显加快
D.上述过程中噬细胞产生的干扰素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答案】ABC
【详解】A根据息“干扰几乎抗所有病毒引的感染说明吞噬细胞产生干扰素不
性,属于性免疫,A错误;
B酶体分解病毒,是将分子分解为小分子,而效应 T细胞抗病毒的机制是效应 T细胞将细胞裂
解,使病毒失去藏身之所,B错误;
C噬细胞病毒的识别作用不有特性,所以再次抗原时,噬细胞参与免疫反应的速度
不会加快C错误;
D干扰素是免疫细胞产生的有免疫作用的物质,属于免疫活性物质,D正确。
故选 ABC
2020 年高考真题〗
8.(2020·海南·统考高考真题)下列于人体造血干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造血干细胞比胚胎干细胞的分化程
B造血干细胞分化产生的 B细胞在胸腺中发
C造血干细胞可不增殖和分化,捐献造血干细胞不影响人体健康
D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病的有效
【答案】B
【详解】A造血干细胞可分化成细胞、白细胞和胚胎干细胞可分化为任何一种组细胞,
以造血干细胞分化程度更高,A正确;
B造血干细胞分化产生的 T细胞在胸腺中发B细胞在骨髓中成B错误;
C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可不增殖和分化,不产生细胞、白细胞和补充到血液中,所
捐献造血干细胞不影响人体健康C正确;
D造血干细胞移植者病变的造血干细胞,是治疗病的有效段,D正确。
故选 B
5
9.(2020·海南·统考高考真题)新型状病毒属于单链 RNA 病毒,进行病毒核检测可为临床诊断
依据。下列有叙述错误的是(
A.与DNA 病毒相,新型状病毒更容易发生变
B.新型状病毒能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导致 T细胞释放淋巴因子和抗体
C.新型状病毒有细胞结依赖宿主细胞进行
D.新型状病毒核检测遵循碱互补配对
【答案】B
【详解】ADNA 构稳定,不发生变,新病毒属于单链 RNA 病毒,传物质不发生
A正确;
B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导致 T细胞释放淋巴因子B细胞增殖分化为细胞和记忆细胞,细胞
分泌抗体,B错误;
C、病毒有细胞结,需要寄生于活细胞,依赖活细胞进行殖,C正确;
D、病毒检测利用互补配对检测人体内是否含有病毒的传物质来判断是否感染病毒,D正确;
故选 B
10.(2020··统考高考真题)新型状病毒的检测法目主要有核检测法和抗体检测法。下列
法错误的是(
A.抗体检测法利用抗原与抗体特性结合的原理
B.感染早期,会出能检测出核而检测不出抗体的情况
C康复后,会出能检测出抗体而检测不出核情况
D.感染病毒状者,因其体内不能产生抗体不用抗体检测法检测
【答案】D
【详解】A、抗体能与特定抗原结合,所抗体检测法利用抗原与抗体特性结合的原理,A正确;
B、体液免疫需要过一段时间才会产生抗体,所感染早期会出能检测出核而检测不出抗体的情况
B正确;
C、机体通过产生较多的抗体从而将新病毒彻底消灭,故康复后,会出能检测出抗体而检测不出
情况C正确;
D、感染病毒的部分人于其机体自身免疫力强现症状,发生相免疫反应,故其体内
能产生抗体,D错误。
故选 D
11.(2020·天津·统考高考真题)天花病毒的第四代疫苗研究中,可利用天花病毒蛋白的(在感
染和致病过程中重要作用的成分)制作疫苗。注射该疫苗可导机体产生识别天花病毒的抗体。下列分
错误的是(
A.可通过基因工程途径生产种疫苗
B天花病毒蛋白的病毒的传物质
C该方法制备的疫苗不会在机体内增殖
D天花病毒蛋白的是疫苗中的抗原物质
摘要:

1专题16免疫调节考点1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2023年高考真题〗1.(2023·山西·统考高考真题)人体内的免疫细胞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的重要参与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可识别细菌、病毒等入侵机体的病原体②树突状细胞能够处理和呈递抗原,淋巴细胞不能呈递抗原③辅助性T细胞参与体液免疫过程而不参与细胞免疫过程④体液免疫可产生记忆B细胞,细胞免疫可产生记忆T细胞⑤某些致病细菌感染人体既可引发体液免疫又可引发细胞免疫A.①②④B.①④⑤C.②③⑤D.③④⑤【答案】B【详解】①病原体进入机体后,其表面一些特定的蛋白质等物质,能够与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从而引发免疫反应...

展开>> 收起<<
专题16 免疫调节- 五年(2019-2023)高考生物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

共49页,预览5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49 页 大小:1.52MB 格式:DOCX 时间:2025-05-06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49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