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历史试卷(海南)(解析卷)

2025-05-17 0 0 1.12MB 20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第Ⅰ卷
本卷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 )
A.重农抑商 B.强调制度与秩序 C.厚古薄今 D.重视道德与人伦
【答案】B
【考点定位】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 鸣·百家争鸣
【名师点睛】解答相同之处或共通之处类的题目,注意运用排除法,把选项中确定的只符合其中之一的、
二者都不符合的排除掉。另外,比较二者的共通之处,要抓住比较问题的角度。复习诸子百家思想,要注
意总结儒墨道法在治国方面、个人修养和哲学认识方面的主张,从人性认识、治国理念共通、价值观等角
度比较共通和相反之处。
2.《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这是指秦朝实行了( )
A.郡县制 B.分封制 C.井田制 D.宗法制[来源:Z.xx.k.Com][来源:学*科*网]
【答案】A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
【名师点睛】要明确先秦和秦汉政治之间的区别。先秦的政治制度有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体现出
的是血缘贵族政治的特点,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秦汉实行君主专制,推行郡县制,建
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体现的是官僚政治的特点。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比较是一个常考热点,建议课后
阅读柳宗元的《封建论》来加深理解。
3.西汉初年,皇帝到颜色相同的四匹马驾车大臣甚至能乘坐牛车;到帝初,通百
马匹,“阡陌之间成”。马匹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稳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B.西域良马引进马种改良
C.游牧民大规模地移居 D.期和平使马消耗减少
1 | 20
【答案】A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农的主要耕作·农业经济发展
【名师点睛】高考注重历史学科养的考,给人一点在课本法体现的感觉。这学科
识和力的要学初中甚至小学的积累在高中课师的延伸、在课后学的阅读
积累。学要明确古代主要朝代的序,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特也要有所掌握
4谣谶有一定目的性、被当做预言来传歌谣。后时,有人制“点检作天子”的谣谶周世
为绝殿前都点德,以赵匡胤代之。后来赵匡胤,建立朝。这谣谶
A.可以预示历史走向 B.可以改历史走向
C.与历史象吻属于必然 D.与历史象吻属于偶然
【答案】D
【考点定位】学常识和理论·素材·历史认识
【名师点睛】在省市的高考中养的考查依然占有一定的比重。这种素要课师的
延伸更需要课后学的阅读积累。在复习中,把相识总结成便于复习,
和学习中穿插,在学习和阅读中为什么谣谶映某些历史的用映历史
走向对待。类如何对待诗歌、小间传等。
5. 北宋僧契嵩说:“治”,佛教大无为“治”,二者 人之也,
不同,归于治”。这反了( )
A.佛教动适应社会现实 B.儒、佛开始出现合流
C.佛教为社会主流思想 D.儒学统治发生动摇
【答案】A
2 | 20
违规内容,禁止显示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名师点睛】题目主要考获取效信息力,据材料很容易得确答案,其选项运用
识排除。明时,君主专制加强,一方面体现在君权的加强,在明代还表建立特务组织
字狱、实行的法制。明朝的法重能改变封建社会日趋衰弱
8帝指方官青黄报湖南雨水情形,既特使人来雨水
语及之,任地方之大于此事乎?帝意在( )
A.强调重农意识 B.关心疾苦 C.申饬无能 D.
【答案】D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政·重农抑商
【名师点睛】历史的思要求透过,从不变化的政找规。《吕氏春秋》中强调治国
当以业为重。众务农不仅可以收获益于正民心民志。众致则朴而易于
使慎而从国法,积累产而意流,这保障国家安全维护统治的定。且自
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来源,涉及国家的本。
9.有学者指出,帝国虽然衰亡了,但它却把文明给了欧洲。这一法的主要依据是,古
A.了西方人文思想的先 B.行了主政治的最早尝试
C.定了西方法传统的基础 D.提供了治理国的成
【答案】C
【考点定位】古代希腊的政治制度·法·影响
【名师点睛】欧美国家的立法和产生了重要影响。法国革命后,拿破仑时期颁布
》,本的。英语国家的法吸取法中的不少因素如契债务
制度等。国的《权法案》、国的《》和 1787法、法国的《人权》等,都
4 | 20
摘要:

第Ⅰ卷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A.重农抑商B.强调制度与秩序C.厚古薄今D.重视道德与人伦【答案】B【考点定位】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名师点睛】解答相同之处或共通之处类的题目,注意运用排除法,把选项中确定的只符合其中之一的、二者都不符合的排除掉。另外,比较二者的共通之处,要抓住比较问题的角度。复习诸子百家思想,要注意总结儒墨道法在治国方面、个人修养和哲学认识方面的主张,从人性认识、治国理念共通、价值观等角度比较共通和相反之处。2....

展开>> 收起<<
2015年高考历史试卷(海南)(解析卷).doc

共20页,预览4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20 页 大小:1.12MB 格式:DOC 时间:2025-05-17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20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