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Ⅱ)(解析卷)

2025-05-17 0 0 60KB 20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2015 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Ⅱ)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3分)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
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考点】38: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重点了解
儒家思想在政治上的主张。
【解答】儒学是中国古代主流文化,是符合现实政治需要的正统思想,故 A
错误;
材料中体现不出儒学家反对社会变革,故 B项错误;
从“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可知
儒学家要求统治者向古代圣贤一样以完美的道德治国,体现的是一种理想化
的政治要求,故 C项正确;
儒者称颂“三代”之美,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是希望统治者实现仁政
德治,实现儒学的治国理念,不是希望恢复先代的政治制度,故 D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本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对教材的识记理解能
力。要求对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不同阶段的发展变化,客观评价儒家思想。
 
2.(3分)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
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1 | 20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考点】1J: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代地方吏治,了解古代中央集
权制度中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解答】从材料可知汉宣帝强调的是天子与称职郡守能维护天下稳定,后被历
代帝王重申,可知古代重视地方官吏的管理,故 A项正确;
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中央和地方权力关系的变化和矛盾,故 B项错误;
良二千石(郡太守)”意思是称职的郡守,后来帝王采用的是维护官吏清廉的
观念,而不是采用汉代的地方行政制度,故 C项错误;
D项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不符,故 D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注意掌握古代中央集权措施中地方行
政制度的演变。
 
3.(3分)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
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
A.坊市制度瓦解 B.土地集中加剧 C农业技术D海外贸易拓
【考点】29:古代中国经济的南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来的影响
【解答】坊市制度瓦解体现出商品交换场所的变化,而不能作为促进全国经
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因,故 A项错误;
土地集中导致自耕农数量减少内购买,不利于农业经济发展
不是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动力,故 B项错误;
农业技术农业发展,使更多农产品投入经济
发展,是动全国经济发展和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动力,故 C项正确;
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多制的朝贡贸易,对国经济发展,不是
促进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动力,故 D项错误。
2 | 20
故选:C
【点评】本题在考查学生对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来的影响的理解。
 
4.(3分)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控四夷,制天下”,将
从南京迁北京。这一措客观上(  )
A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繁荣
C制了区域性D变了南经济文化格局
【考点】2P:明清时期的商发展.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商的发展。考查明代商经济发展(跨区域贸易
繁荣),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山川形胜控四夷,制天下”可知明成都北京
的是促进国家统一,A项是明成的主观目的,不是客观影响,故 A项错误。
中国古代实行重农抑,因而促进跨区域贸易繁荣不是明成的主观想
属于都北京带来的客观影响,故 B项正确。
是明清时期成的,没有因定都北京而发展制,故 C项错误。
经济文化格局经济重心南移而成的,经济重心南移在南宋
时期完成,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D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1、明清社会经济发展的点:
1总特点:封建经济继续发展,但产生了本主义萌芽封建社会
衰落
2手工业出现本主义萌芽
3)商业空前繁荣
4)对外贸易实行关政
2、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
1农业发展:点:①农业趋势加强,并形农业专业
区域农业产结构发生变化)③农化﹣生产区域棉花
烟草).表现:产农引入甘薯经济作
3 | 20
植面积扩大棉花
2手工业进:①工具革新﹣“纱绸机”;②技术提高﹣双色套印技术③日
益细密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④规模扩大佛山冶铁业新生
系﹣本主义萌芽出现。
3业繁荣场扩大 类增多③封建城兴旺(南
、江 ④货币白银
4)明清时期本主。发展状况萌芽状态 发展壮大
无突破明中后期:在江南一产部门稀疏地出现了
义萌芽清代:手工工场规模扩大工细密义萌芽
部门和地区增多
 
5.(3分)倡洋务因在兄弟,被称为“洋务
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第一任驻英
公使。这反了(  )
A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
B崇洋媚外行为到社会
C洋务派改器物制度到批
D西侵略激起人抵
【考点】B4洋务思想.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清中国经济的变化。考查洋务运其代表人物及
张,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材料反时的国倡导洋务或洋务有关的事件持轻
反对度,体现出传统观念对事物排斥,故 A项正确。
倡导洋务和出使不是崇洋媚外的行为,故 B项错误。
材料中没有体现洋务运器物,不学制度而到批,故 C项错误。
人抵不是因侵略,而是对来文明的
D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洋务运动:
4 | 20
摘要:

2015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1.(3分)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考点】38: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重点了解儒家思想在政治上的主张。【解答】儒学是中国古代主流文化,是符合现实政治需要的正统思想,故A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不出儒学家反对社会变革,故B项错误;从“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可知...

展开>> 收起<<
2015年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Ⅱ)(解析卷).doc

共20页,预览4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20 页 大小:60KB 格式:DOC 时间:2025-05-17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20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