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03 词语(段落)删除(调换)类题型(答题模板) (原卷版)

2025-05-14 0 0 698.66KB 18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03 词语(段落)删除(调换)类题型
题型概述|模板构建|真题试炼
考什么
(题型特点)
怎么考
(考查方向)
问什么
(常见设问形式)
词语能否删除(调换)是中
考常考的题型。此类题目按
照命题形式来说,是借助具
体句子中的某一词语来设
题,问法简单明了。
段落删除(调换)类试题是
近年来中考试题中的一种新
题型,属于“段落作用”题
的延伸,通过考查学生句段
的把握来考查学生对文章的
整体理解能力。
词语删除(调换)类试题多出现在
实用类文本中,属于对阅读材料的
语言考查。“删除”类题型多应用
于说明文的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的考查,“调换”类多出现在记叙
性文章中。
段落删除(调换)类试题可以在各
种性材料的试题中出现,且频率逐
步走高。其涉及到的考点:段落作
+材料关系,有的还涉及到材料
的主题。题干的关键词是段、内
容、删除及为什么。
1.句中加点的词××能否删除?为什
么?
2.第×段中加点词语“××”能否换
成“××”?请说明理由。
3.文章第×段和第×段能否调换顺
序?为什么?
4.文章第×段(几段)能否删除除?
为什么?
(一)词语能否删除(调换)
第一步:
表态 能”或“不能”删除(调换)。表态:“不能”。
中考 ·题型概述
总结 ·模板构建
第二步:
分析原因
(释义、
比较)
1.解释这个词语的意思
2.解释原句的意思
3.解释删除(调换)这个词之后,这句话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意思比较删除(调换)之后
“ ”句子的意思, 与原意不符 。
4.作结:如果删除(调换)“××”一词,就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所以
不能删除(调换)
第三步:
组织答案
抓住关键词,把握要点,将答案进行完整的表述,不得遗漏。
具体表述能删除(调换)。××”一词......的意,除(调换)“××”,
(或语段)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绝对化(或与事实不符)(或答词语的作用);使用“××”
,准确地说明了......,符合实际情况。如果删除(换成)“××”一词,就不能体现说明文语
言的科学删除(也使用××,明文
言的准确性、科学性的特点)
1.② 中国的园林是很发达的。北京故宫三大殿的旁边,就有三海,郊外还有圆明园、颐和园等,这是皇帝
的园林。民间的老式房子,也总有天井、院子,这也可以算作一种小小的园林。(宗白华《园林建筑的空
间美感》)
第②段画线句中的“老式”能否删除?为什么?
2.朱自清的文章语言简洁、朴素自然、感染力强。《背影》中“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
着了”一句中的“找不着”能否换成“看不见”了?为什么?
(二)段落能否删除
说明文 议论文
第一步:
表态
表态。一般回答“不能删去”。 表态。一般回答“不能删去”。
第二步:
阐明理由
1.该段的内容是……,其上/下文的内容是…
…,该段对上/下文……内容起补充说明的作
用(或该段说明了事物/事理……的特点,或该
段在结构上起……作用)。
1.该段的内容是……,其上/下文的内
容是……,该段与上下文存在……的逻辑关
系(或该段是对上文……观点的补充论证,
避免了论证的片面性和绝对性,使论证更为
严密;该段从反面论述了……观点,删后论
证不全面;该段引出下文……)。
2.该段对事物/事理的说明更全面、更充分、
更周密。
2.该段使论证更全面,更充分,更严密。
第三步:
构建模板
+对……内容起补充说明的作用,
句段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在结构上起……作
用,在说明顺序上属于……顺序)+结论。
+(本段内容,上下容,本段
与上下段之间的逻辑关系)+结论。
注:逻辑关系一定要表述清楚。
(三)段落能否调换
说明文 议论文
第一步:
表态 表态。通常回答“不能调换”。
表态。一般是“不能调换”(常见的“能调
换”的情况是:各层次之间是并列关系,且
子)。
第二步:
阐明理由
1.因为这几段运用了……的说明顺序介绍……
(第×段说明的是……,第×段说明的是…
…),二者存在先后(因果、递进等)的逻辑关
系(或存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古今中外的时间
××
…,二者存在先后的逻辑关系(或某一段是
另一段的前提);第×段与第×段之间是递
进(逐层深入)关系,这样的行文安排符合人
顺序,或存在由内到外、由前到后、由远及
近、由南到北、由中间到两边等空间顺序)。
或:因为这几段是按照时间(空间、逻辑)顺序
进行说明的,这样的行文安排符合人们认知事
/一般规律(几段/文第×
段“……”句话相照应),调换后不合逻辑,
所以不能调换顺序。
们的认知规律;第×段与第×段之间是总分
××
(如从古到今)顺序;或存在从小到大、先概
…”这一词(句)存在一一对应(前后照应)关
系等。
2.因此不能调换。 2.因此不能调换。
第三步:
构建模板
不能调换。①原文采用由……到……的顺序介
绍事物,调换后不合逻辑;②总分关系中分说
与前文总说顺序相照应;③所以不能调换。
两种情况:
(1)换。
指出两段之间的关系;③所以不能调换。
(2)列关
中没有表明各并列层次的先后关系的句子。
中国文学的使命
古往今来的中国文学肩负着构建民族精神的使命。它不仅对个人品行养成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
用,更对我们民族意志的锻造,起到价值观的奠基与导引作用。
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要从个人品行的养成和提高入手。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既是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更有“智者歌其思”富于其间。所思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运用文学的手
段,塑造当时社会朴实的理想人格。如《诗经》涉及玉的篇目多达三十余首,以玉之高洁,比附人品之典
范。人品之如玉,不惟高贵,更体现为不容玷污,拒绝同流合污。周敦颐的《爱莲说》更是将这种文学手
段进一步升华:真正高尚之人格,恰似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这种人格,经得起各种挫折和磨难,在任何
威逼利诱前都永不变节。这种文学实及其对民族精神的构建,既是古到当的中国文学中的艺术
更是入文学活动全过程的经纬线
中华文明史上的典范人,其品行不与文学构建的要旨相契相合。陋室,惟吾德馨”的
刘禹锡、“粉身碎骨浑,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千百年来之所以为后人景仰,就在于人格的
高尚与坚定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面怎样的威和诱中的信念决动摇自身操稳磐石
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更要对民族意志的锻造。民族意志是多个体精神品格的凝聚历史上
摘要:

03词语(段落)删除(调换)类题型题型概述|模板构建|真题试炼考什么(题型特点)怎么考(考查方向)问什么(常见设问形式)词语能否删除(调换)是中考常考的题型。此类题目按照命题形式来说,是借助具体句子中的某一词语来设题,问法简单明了。段落删除(调换)类试题是近年来中考试题中的一种新题型,属于“段落作用”题的延伸,通过考查学生句段的把握来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整体理解能力。词语删除(调换)类试题多出现在实用类文本中,属于对阅读材料的语言考查。“删除”类题型多应用于说明文的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的考查,“调换”类多出现在记叙性文章中。段落删除(调换)类试题可以在各种性材料的试题中出现,且频率逐步走高。其涉及...

展开>> 收起<<
题型03 词语(段落)删除(调换)类题型(答题模板) (原卷版).docx

共18页,预览4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18 页 大小:698.66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5-14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18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