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 古诗词鉴赏-(解析版)

2025-05-14 0 0 704.29KB 36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更多更新资料详情加微:xiaojuzi9598 zhixing16881
专题 05 古诗词鉴赏(解析版)
【1-2024 年福建省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发渝州却寄韦判官
司空曙
红烛津亭夜见君,繁弦急管两纷纷。
平明分手空江转,惟有猿声满水云。
4. 这是一首赠别诗,请写出分别的时间、地点和赠别的对象。
5. 分别前后诗人的情感有明显变化,请简要概括。
【答案】
4. 分别的时间:平明。分别的地点:渝州津亭。赠别的对象:韦判官。
5. 分别前:畅快。分别后:惆怅。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平明分手空江转”意思是:天亮时我们分别,只见空荡曲折的江流漂向远方。“平明”表时间,指天刚
亮时。可知,分别的时间是:平明。
“红烛津亭夜见君”意思是:夜晚红烛高照,在津亭见到了你。结合题目“发渝州却寄韦判官”中的“发
渝州”,可知,分别的地点是:渝州津亭。
根据题目“发渝州却寄韦判官”中的“寄韦判官”可知,赠别的对象是:韦判官。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思想感情。
根据前两句“红烛津亭夜见君,繁弦急管两纷纷”写诗人在红烛高烧的津亭与友人临别相会,繁音促节的
管弦之声,纷然交响,为两人助兴,可知,情感是畅快;
根据后两句“平明分手空江转,惟有猿声满水云”写诗人天亮与韦判官分别,空荡曲折的江流漂向远方,
巴山蜀水,江空人孤,只有那回荡在云天水际的凄哀的猿声。那时刻,一如渔歌所唱出的:“巴东三峡巫
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留给诗人的将是满怀的凄凉和哀伤。可知,感情是惆怅。
【2-2023 年福建省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遥碧亭
杨杰
幽鸟无心去又还,迢迢湖水出东关
暮云留恋飞不动,添得一重山外山
[注]①幽鸟:鸣声幽雅的鸟。②迢迢:水流绵长的样子。③东关:关隘名。④暮云留恋飞不动,添得一
重山外山:日暮云还,恋山不动,远望如山外又添一山。
4. 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什么情感?
5. 请发挥联想与想象,描三、两句中会到的情
更多更新资料详情加微:xiaojuzi9598 zhixing16881
【答案】
4. :幽鸟、湖水、暮云、重山
第二问:表达了沉醉山水的愉悦闲适自得之情。
5. 示例我更喜欢这湖的,是暮云,它悠游回、停驻,在山的后面呆呆依偎成了一重
的新山。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和情感的分析。
:结合“幽鸟无心去又还,迢迢湖水出东关。暮云留恋飞不动,添得一重山外山”句可知,写了幽
鸟、湖水、暮云、重山
第二问。这首诗的意是:深林中无心飞去的鸟,不知为什么又飞了回茫茫绿湖水,远
远地流出东关之外。也许是暮云留恋这秀丽山,在山飞动,远远望去,好像是山外又添山一
重。暮云本无情,诗人却想象有情,不然为不飞动把轻浮流动的云写得如此深沉凝重,别有一
韵味。幽鸟去又还,暮云飞不动,这些景物都富有人情,从侧烘托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闲适自得之
情。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句的析。
“暮云留恋飞不动,添得一重山外山”句的意思是:也许是暮云留恋这秀丽山,在山飞动,远
远望去,好像是山外又添山一重。夕阳落山,暮色渐重。天的云彩好象留恋这美丽的晚景纹丝
动,在那远山之外似乎加了一。诗句描中的云。暮云本无情,诗人却想象有情,
不然为不飞动正因其不动,会有后句,使错认是一远山。把轻浮流动的云写得如此深沉凝重,
别有一种韵味后句又可出云在天地平线上不高之处悠游徘徊其形状起伏不平,仪态万千
一重新的山一样。
【3-2022 年福建省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的宋,完成下面小题。
定风波
苏轼
月七日,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
峭春风吹酒醒,微,山头斜照却相。回首向来萧瑟处去,风雨也
4. 下对这首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
A. 小写时间,地点及词人出独特,交作缘由
B. 吟啸且徐行”中可想见道上词率性洒脱的情
C. “竹杖芒鞋轻胜马”一句,表达人对权贵蔑视抗争
D. 这首词以风趣笔调,写出遇雨的所感所思。
5. “风雨也”是人对天态度,更是对生活态度。请简要分析。
【答案】
4. C
5. “风雨”“指人生逆境顺境,不论雨天、逆境顺境达的都能坦接受
【解析】
更多更新资料详情加微:xiaojuzi9598 zhixing16881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理解与分析。
C.“竹杖芒鞋轻胜马”,写竹杖芒鞋顶风冒雨容前轻胜马”的我感达出一
搏击风雨笑傲轻松豪迈之情。本项说法错误
故选 C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作者情感的分析。
“回首向来萧瑟处去,风雨也”意思是:回望一眼走过来遇风雨的地方,回去,对我
来说无所谓风雨无所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与日出风雨忽至
狼狈但苏轼自己不在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萧瑟”“风雨”在此喻作者
中所坎坷作者仕途;联“山头斜照却相”可知,风雨过阳光自会到出了
人在大自然微的一得的顿悟启示雨晴既属寻常别,会人中的政治云、
荣辱足挂齿?“风雨(磨难去 ,“(美好)会到作者能够积极地面对
磨练,表出了怀达、格开朗积极乐观
【4-2021 年福建省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的宋,完成下面小题。
卜算
驿断桥寂寞开独自,更。无意争春,一群芳妒泥碾
,只有
6.对这首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
A卜算子”为五言,间或,句有变化。
B驿断桥”点明偏僻,“更其处境恶劣
C中“”的意思是“嫉妒”,作者以”写使有了人的情思。
D词以独特情方,读以从中感作者的内心世界
7.泥碾,只有”是作者的人写照,请简要分析。
【答案】
6.C
7.示例】“作者屡遭挫折,“调其志始终如一。这两句作者以自比
惧厄运坚持精神
【解析】
6.
本题考查象、语和表达技巧
C.“作者以‘妒’”理解不,“”是指百花嫉妒不是朴实、不慕虚荣的,
不与百花争春,在寒冬就挺立开放,一群花嫉妒
故选 C
7.
本题考查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情感的
理解诗句,“”“成”,写出摧残,纷纷了,花委地,与混杂
何者何者了。,显摧残的无情,摧残压力的这
更多更新资料详情加微:xiaojuzi9598 zhixing16881
和诗人是的。主张坚决收复因此统治集团压制
游正处在人主战派排挤压迫气低落,这种处境摧残极
“只有”,梅花凋了,践踏泥土了,尘灰了,那“别有”的,却远如
,一毫也变不了。的这洁坚贞也像作者作者险恶仕途坚持沽志,不媚俗
屈邪绝俗忠贞不渝的情怀与如出一,本词作者以自喻、寄、物我一,对中,
示词处逆境而矢志不渝的品格。所以此作者的人写照。
【5-2020 年福建省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
规啼龙标五溪
我寄心与明到夜郎西
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乐烽沙似降城
不知何处吹管,一夜
8.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
A.甲开篇写杨、子渲染春冷落、凄凉的
B.乙诗“沙似运用比喻象地写出了漠苍的景象。
C“夜郎西”“回乐烽表明地点,也能发对特定情景的联想。
D两首诗都从视觉听觉觉等描写景物,使人如临其境
9.这两首诗写到“”,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请简要分析。
【答案】
8.D
9.甲诗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思牵挂诗描写“”,表苦寒人思
愁绪
【解析】
8.
本题考查诗句析。《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中“杨规啼运用视觉听觉描写;
上受降城闻笛》中的“回乐烽沙似降城运用视觉描写,“不知何处吹管”运用听觉
描写,故第二首诗只有视觉听觉描写。故 D 错误选 D
9.
本题考查诗歌析。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结合“我寄心与明到夜郎西
可知,这作者采用拟人手把月人化,亮成为了知心人,带着自己对友人的关心、牵挂,一
伴随着友人,表达了作者友人的思牵挂2上受降城闻笛》。结合“回乐烽沙似
”可知,运用比喻修辞把月光比把沙渲染悲凉的氛围出了苦寒
结合“不知何处吹管,一夜”可知,从听觉发了的思之情。
更多更新资料详情加微:xiaojuzi9598 zhixing16881
诗描写“”,表苦寒人思愁绪
12024•泉港区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
十五日夜亭望
居易
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
十五夜,湓浦沙头前。
西北何处是,东
无人会,光似年。
【注】①本诗于元公元 818夜,时居易直言进谏被贬为江州司。②
唐时朝廷举办庆宴所。
1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  D  
A.诗题的中心语是“望”,是叙述为,显然是“望”发了诗人情怀。
B.前两联写了十五夜,表的却是诗人今昔身两地的不
C.联写了诗人“望”“见”的动态以及由此而生心理情感的起伏
D.运用比喻的手,“”“然“年”却“无人会”。
2诗表达诗人样的情感?
【答案】
1)D
2今昔殊异慨叹物是人,表达了诗人生活的心情。
【解析】
题目的中心语“望”,是叙述为,语时间“十五日夜”和地点“亭”,
特定时,还出“望”的动,又化“望”之。显然是这“望”发了诗人
怀。
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ABC.正确
D.理解和分析不正确联“无人会,光似年”意思是:晚的风吹了一夜无人会,
月光还和去年一样凉。运用了对,语意含蓄,流出诗后凄
运用比喻的手
故选D
2本题考查理解诗人情感。
根据首联“夜,曲江池畔杏园”,写热闹面,与联中的“
年”写对年的表达了诗人的怀之情;根据“十五”的特定时间联“西北何处是 ,
”,表达了诗人对的思。结合写景,诗为作者被贬为江州司后所分析,
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十五夜,湓浦沙头前”,日的
后的“湓浦沙头前”的落形明对慨叹物是人发了被贬惆怅、
落等感情。
摘要:

更多更新资料详情加微:xiaojuzi9598或zhixing16881专题05古诗词鉴赏(解析版)【1-2024年福建省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发渝州却寄韦判官司空曙红烛津亭夜见君,繁弦急管两纷纷。平明分手空江转,惟有猿声满水云。4.这是一首赠别诗,请写出分别的时间、地点和赠别的对象。5.分别前后诗人的情感有明显变化,请简要概括。【答案】4.分别的时间:平明。分别的地点:渝州津亭。赠别的对象:韦判官。5.分别前:畅快。分别后:惆怅。【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平明分手空江转”意思是:天亮时我们分别,只见空荡曲折的江流漂向远方。“平明”表时间,指天刚亮时。可知,...

展开>> 收起<<
专题04 古诗词鉴赏-(解析版).docx

共36页,预览5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36 页 大小:704.29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5-14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36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