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陕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答案及解析

VIP免费
2025-01-17 0 0 1.15MB 36 页 5.9玖币
侵权投诉
- 1 -
2008 年陕西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
1 、正确答案:C,我的选择:尚未作答。回答错误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法理学。
第二步,法律事实是指由法律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各种事实的总称。按照法律事实是
否与当事人的意志有关,法律事实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
因此,选择 C 选项。
2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宪法。
第二步,《宪法》第 11 条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
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由此可知,国家对包括私营经济在内的非公
有制经济,采取的方针是引导、监督和管理。B 项、C 项、D 项都含有“限制”,可排除
因此,选择 A 选项。
3 、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文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 15 条规定政府各部门依据部门职权可以相互行文和向下一级政府
相关业务部门行文;除以函的形式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审批事项外,一般不得向下一级政府正式行文。
由此可知,省教育厅可以用函的形式向各市、县政府行文,不需要通过省政府办公厅。
因此,选择 D 选项。
注:《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自 2012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1996 年 5 月 3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的《中国
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和 2000 年 8 月 24 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停止执行。《党政
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 16 条第 3 项规定,党委、政府的部门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可以向下级党委、政府的相关
部门行文。由此可知,D 项的说法没有法律根据。故本题选择 D 选项。
拓展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 17 条规定,同级党政机关、党政机关与其他同级机关必要时可以联合行文。
A 项:陕西省人民政府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属于同级机关,可以联合行文。
B 项:陕西省公安厅和西安市人民政府属于同级机关,可以联合行文。
C 项:陕西省人民政府和中共陕西省委属于同级机关,可以联合行文。
4 、正确答案:B,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 90 条规定,公务员对涉及本人的人事处理不服的,可以自知道该人事处理之日起
三十日内向原处理机关申请复核。小王是县教育局的公务员,可以向县教育局申请复核
因此,选择 B 选项。
5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公务员法相关知识
第二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06)》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2018)》 59 条第 2 款规定,解
除处分后,晋升工资档次、级别和职务、职级不再受原处分的影响。但是,解除降级、撤职处分的,不视为恢复
原级别、原职务、原职级。B 选项是说法正确的。
因此,选择 B 选项。
A 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06)》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18)》第 32 条规定,新录用的公
务员试用期为一年。试用期满合格的,予以任职;不合格的,取消录用。由此可知,新录用的公务员,试用期为
一年而不是六个月。
C 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06 年)》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18)》第 66 条第 2 款规定,公
务员在挂职期间,不改变与原机关的人事关系。由此可知,公务员在挂职锻炼期间,人事关系不能转到挂职的单
位。
D 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06)》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18)》第 24 条规定,下列人员不
得录用为公务员:
(一)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二)曾被开除公职的;(三)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
由此可知,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不可以被再次录用为公务员。
注:2018 年 12 月 29 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自 2019 年 6 月 1 日起施行。新法对于公务员的试用期规定,挂职锻炼人事关系的规定解除降级、撤职处分规定
- 2 -
没有变化。只是新法第 72 条第 2 款把原说法“挂职锻炼”改成了“挂职”,新法第 72 条第 2 款规定如下,公务
员在挂职期间不改变与原机关的人事关系。除此之外,对于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情形,新法第 26 条规定下列
人员不得录用为公务员:(一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二)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三)被开除公职的;
(四)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五)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比原来的三项增加
了两项。
6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法律知识
第二步,1950 年 5 月 1 日,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法《婚姻法》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因此,选择 C 选项。
拓展
A 项:第一部《宪法》于 1954 年 9 月 20 日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全票通过,即“五四宪法”。
现行宪法为 1982 年宪法,并历过了 1988 年、1993 年、1999 年、2004 年、2018 年五次修订。
B 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于 1979 年 7 月 1 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并公布,于 1980
年 1 月 1 日起生效,历经了 1996 年、2012 年、2018 年三次修订。
D 项:1994 年 7 月 5 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部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全
面规范劳动关系的基本法律自 1995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2008 年 9 月 3 日国务院第 25 次常务会议通《劳动
同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7 、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法理学。
第二步,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指在法律适用上一律平等,包括司法和守法上的平等,不包括立法上的平
等。国家基于保护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等一些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会在立法方面做出一些特殊规定。
因此,选择 D 选项。
拓展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①所有公民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②所有公民都平等地履行宪法
和法律规定的义务;③国家机关在适用法律时,对于所有的公民的保护或者惩罚都是平等的,不得因人而异;④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8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宪法。
第二步,《宪法》第 34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
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除外。李某虽然被判刑入狱,但未被剥夺政治权利,所以享有选举权。
因此,选择 C 选项。
9 、正确答案:C,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立法原则
第二步,从现代法治的整体体系和要求来说,当代中国立法基本原则主要包括:(1)人民利益至上原则;(2)
权利本位原则(3)权力制约原则;(4)合宪性原则;(5)实事求是原则(6)民主立法原则;(7)实用
与超前性相结合原则;(8)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9)稳定性与适时变动性相结合原则。立法活动应坚
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使法既能体现统治阶级意志,又能适应社会生活的复杂变化。
因此,选择 C 选项。
10 、正确答案:D,我的选择:尚未作答。回答错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民法。
第二步,《民法通则》 38 条规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是指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组织章程规定,代表法人行使职权
的负责人。张某是化工生产厂的厂长,可以代表该厂行使职权,是法定代表人
因此,选择 D 选项。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于 2017 年 3 月 15 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自 2017 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民法总则》 61 条规定,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代表法人从事民事活动的负责人,
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拓展
A 项:“法人代表”一般是指根据法人的内部规定担任某一职务或由法定代表人指派代表法人对外依法行使民事
权利和义务的人,它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概念。
B 项:《民法总则》第 57 条规定,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
义务的组织。
C 项:此选项为干扰项,没有法定代表的说法。
- 3 -
11 、 正确答案:A,我的选择:尚未作答。回答错误
第一步,本题考查《土地管理法》。
第二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 9 条规定,国有土地和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可以依法确定给单位或
者个人使用。农民对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使用权。
因此,选择 A 选项。
拓展
B 项:《土地管理法》第 2 条第 3 款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因此,
农民个人不享有土地转让权
C 项、D 项土地管理法》 8 条规定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
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因此,农民个人不享
有土地所有权
12 、 正确答案:C,我的选择:尚未作答。回答错误
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诉讼法》。
第二步,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
定程序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活动。行政诉讼是人民法院与一
切诉讼参与人(包括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员和翻译人员)之间的活动。
因此,选择 C 选项。
13 、
正确答案:B,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
第二步,近亲属结婚,容易将一方或双方生理上、精神上的弱点和缺陷遗传给后代,与我国计划生育中的优生政
策相悖。《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符合优生的要求
因此,选择 B 选项。
拓展
A 项:包办婚姻违反婚姻自主原则,不是该规定的出发点。
C 项:防止家庭势力过分膨胀的目的无法通过禁止近亲结婚的规定实现,故不是该规定的出发点。
D 项:道德伦理是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之一,但不是该规定的出发点。
14 、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两审终审制。
第二步,两审终审原则是我国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即一个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判即告终结。对于第二审人民
法院作出的终审判决、裁定,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等不得再提出上诉,人民检察院不得按照上诉审程序抗诉。因
最高人民法院是级别最高的审判机关,其审理的第一审案件为一审终审,是两审终审制的例外。
因此,选择 A 选项。
拓展
B 项:我国两审终审制不是单纯的,存在着例外情况,例如,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第一审案件为一审终审。
C 项、D 项: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当事人对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一审判决、裁定不服的,可以提出上诉。
15 、正确答案:A,我的选择:尚未作答。回答错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刑法。
第二步,《刑法》第 20 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
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赵某在精
神病发作时对王某实施侵害,因其无刑事责任能力,不负刑事责任。但是赵某的行为对被害人王某的人身安全构
成威胁,属于不法侵害,故王某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向赵某投掷砖头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因此,选择 A 选项。
拓展
B 项: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情况。本案中赵某的行为有造
成王某重大伤害的危险,故王某的扔砖头的防卫行为没有明显超过防卫的必要限度,不构成防卫过当
C 项:故意伤害,是指故意非法伤害他人身体并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应受刑法处罚的犯罪行为。王某主观上存
在防卫意图,不具有伤害他人的故意,不构成故意伤害。
D 项:紧急避险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
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王某为了保护自己合法权益而直接对侵害人实施的制止行为
不属于紧急避险。
16 、正确答案:B,我的选择:尚未作答。回答错
解析
《刑法》 13 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
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
- 4 -
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
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题干中已经表明,张某的行为显著轻微而且危害不大,故张某的
行为不构成犯罪。
因此,选择 B 选项。
拓展
A 项:《刑法》第 3 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
不得定罪处刑。第 5 条规定,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C 项:此项与题干无关,不选
D 项:此项为干扰项,不选。
17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法理学。
第二步,《宪法》第 58 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100 条规
定,省、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它们的常务委员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
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它们的常务委员会在不同宪法、
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制定地方性法规,报本省、自
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由此可知,我国的立法体制是统一而又分层次的多级立法体制。
因此,选择 D 选项。
拓展
A 项:一级立法体制指立法权由中央一级的政权机关行使,如立法权由君主或总督、议员联合组成的议会行使。
B 项:《宪法》第 3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民主集中制是我国国家机关组
织和开展活动的根本原则。
C 项:中央和地方两级立法体制指中央和地方两级立法权各自由一个或者多个机关行使,在联邦制国家比较常见
18 、 正确答案:A,我的选择:尚未作答。回答错误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公务员法》。
第二步,《实施方案》第 12 条第 5 项规定,公务员领导职务层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是:(五)厅局级正职:十三
级至八级;第 13 条第 1 项规定,综合管理类公务员非领导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是: (一)巡视员:十三级至
级。由此可知,巡视员对应的是厅局级正职。
因此,选择 A 选项。
拓展
B 项、C 项、D 项:根据《实施方案》第 12 条、第 13 条的规定,县处级正职对应的非领导职务是调研员;厅局级
副职对应的非领导职务是副巡视员;县处级副职对应的非领导职务是副调研员
19 、正确答案:B,我的选择:尚未作答。回答错
第一步,本题考查法理学。
第二步,法律是由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即经济基础所决定的,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
普遍效力的行为规范体系。
因此,选择 B 选项。
拓展
A 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法律并非生产关系。
C 项:党的政策是我国制定法律的依据,法律是政策的规范化和条文化的体现。
D 项:法律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而不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意志
20 、正确答案:C,我的选择:尚未作答。回答错
第一步,本题考查《著作权法》。
第二步,《著作权法第 13 条规定,两人以上合作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合作作品可以分割
使用的,作者对各自创作的部分可以单独享有著作权,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合作作品整体的著作权。根据题
干关键信息“王某将自己撰写内容中的一部分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说明此学术专著为可以分割的合作作品,故王
某可以对自己撰写的部分单独行使发表权,但应当征得张某同意,否则就会侵犯张某对专著整体出版报酬的预期
利益,进而侵犯合作作品整体的著作权。
因此,选择 C 选项。
拓展
A 项:署名权是表明作者身份,在自己创作的作品上署名的权利。王某对自己撰写的部分单独享有著作权,因此
可以仅署自己的姓名。
B 项:获得报酬权是著作权人依法享有的,因作品的使用或转让而获得报酬的权利。王某将自己撰写的部分发表,
取得的报酬归自己所有,无需支付给张某。
D 项:与 C 选项相互矛盾,王某单独行使对自己创作的部分的发表权,应告知其他著作权人并征得同意
21 、正确答案:D,我的选择:尚未作答。回答错
解析
- 5 -
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诉讼法》。
第二步,《行政诉讼法》(1989 年) 57 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
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因此,选择 D 选项。
注:2017 年 6 月 27 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对《行政诉讼法》进行了修改,修
改后的《行政诉讼法》第 81 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
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如依据修改后的法
条,则本题没有答案。
22 、正确答案:A,我的选择:尚未作答。回答错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刑法。
第二步,《刑法分则》第 2 章危害公共安全罪第 133 条之一规定,危险驾驶罪是指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
情形之一的行为:(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
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
危及公共安全的。由此可知,李某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涉嫌构成危险驾驶罪,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一种。
因此,选择 A 选项。
拓展
B 项:社会管理秩序是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犯罪客体。妨碍社会管理罪是概括罪名,是指妨害国家行政机关、
司法机关以及各种社会事务机关的管理活动,如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
C 项:社会进步不是某一类犯罪的特征
D 项:国家安全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犯罪客体。危害国家安全罪是概括罪名,是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
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一类犯罪行为,如颠覆国家政权罪。
23 、 正确答案:D,我的选择:尚未作答。回答错误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继承法》。
第二步,《继承法》 10 条规定,配偶、子女、父母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为第二顺
序继承人。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
顺序继承人继承。本题中严老先生的第一顺序继承人为其妻子张淑贞、儿子严肃和女儿严英。其弟严富贵为第二
顺序继承人,无继承权。
因此,选择 D 选项。
24 、 正确答案:C,我的选择:尚未作答。回答错误
,全站正确率:52%,易错项: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复议法》。
第二步,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可以向该行政机关的上一
级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机关申请复议,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
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行为。
因此,选择 C 选项。
拓展
A 项:党组织是党的中央和地方的各级组织,不是行政复议主体。
B 项:行政复议被申请人是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不是行政复议主体。
D 项:监察机关是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国家公职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纠举的国家
机关,不是行政复议主体。
25 、正确答案:A,我的选择:尚未作答。回答错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复议法》。
第二步,《行政复议法》第 13 条第 1 款规定,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地方人民政
府申请行政复议。该制药企业对市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应向省政府申请复议
因此,选择 A 选项。
拓展
B 项:市政府是行政复议的被申请人,不是复议机关
C 项:省人大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不是复议机关。
D 项:市人大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不是复议机关。
26 、 正确答案:A,我的选择:尚未作答。回答错误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第一句介绍了中国政府保证停止生产塑料袋;第二句强调中国政府向孟加拉国取经,主
体是中国政府;第三句借该博士之口,阐述的是中国限制塑料袋的决心;尾句强调环保组织认可、支持中国限制
塑料袋。全面概括文段,可知文段重在讲述中国政府积极参与反塑料袋行动,并得到认可。
摘要:

-1-2008年陕西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1、正确答案:C,我的选择:尚未作答。回答错误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法理学。第二步,法律事实是指由法律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各种事实的总称。按照法律事实是否与当事人的意志有关,法律事实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因此,选择C选项。2、正确答案:A,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宪法。第二步,《宪法》第11条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由此可知,国家对...

展开>> 收起<<
2008年陕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答案及解析.pdf

共36页,预览5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资格/认证考试 价格:5.9玖币 属性:36 页 大小:1.15MB 格式:PDF 时间:2025-01-17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36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