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12月月考语文

2025-08-27 0 0 388.3KB 8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厦门一中 2025 届高三 12 月月考语文试卷
分值:150 分 时间: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4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题。
在公共生活中的“说理”是一种理性交流、表达看法、解释主张,并对别人可能有说服作用
的话语形式。说服就是运用语言来对具体的他人作劝说、解释、说明,以期对他们有所影响。伊索
寓言中有一则《太阳与风》的故事:太阳与风进行比赛,看谁能使穿着外套的行人脱掉外套。风刮
了又刮,但刮得越凶,那个行人就把外套裹得越紧。然后太阳出来了,照在行人的身上,行人感到
身体出汗了,就把外套脱了下来。这个故事可以用作“说服强于强制”的寓言。希腊哲学家芝诺对
说服有相似的说法,他称说服是一只摊开的手掌,而不是一个攥紧的拳头。说服是欢迎他人加入对
话,不是企图限制他们有自己的看法,更不是威胁他们不准有自己的看法。
说理通过说明和协商,而不是暴力或战争来解决人间可能出现的矛盾和冲突,并形成一种可
以称之为“讲理”的文明秩序。所有的战争和混乱都是在没有协商、无理可讲的情况下发生的。说
理使得人类能够用摊开的手掌,而不是攥紧的拳头来相互交往,人类才得以进入文明社会。然而,
当下互联网中的说理常常被当作是攥紧拳头,而非摊开手掌的话语行为。这样的“说理”便成为
“占领话语阵地”“口诛笔伐”“论战”和向对方报以“投枪”“匕首”。这种“说理”观念令无
数人深受其害而浑然不知。
说理是发表意见,但“发表意见”并不就是说理。任何表达看法的陈述,包括骂和谩骂,都
可以说是“发表意见”,但并不是说理。说理的“发表意见”必须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结论”
(也称主张或看法),另一个是“理由”,结论是由理由来支持的。当然,有理由支持的结论未必
都确实或可靠,因此需要评估理由是否真的能充分支持主张。
说理需要平等、理性地对待不同意见,并不只是出于说理者主观意的“宽宏”“宽厚”或
”,而是由“说理”身的话语的。说理价值判断,包括
尽管它并不专门讨理和。说理所有公,说的是社会中的许多人,而不只是
专业小圈子家们所能理。说理不只是发生在说话者的脑里是必须说
众听的。在一个人头脑里说理或是否可靠,是否,不说出来,别人又去检验呢?
说理出的“看法”无论具有何充分的理由,都只是一种具有或然性而不是对确性的结论。
因此,说理是可以说理的,说理是一个过,不是最终
说理由哪些主要因素构作为修辞术的说理有成因,分别是亚里士多德在《修辞
学》中所说的“逻辑”“信誉”和“情”。
逻辑”的意是“用语言表达”,于“理”和“理解力”。亚里士多德
在于身之中的逻辑是说理最重要的说服手,有的说理就说得通,而没有逻辑
或是逻辑乱的说理则说不通。一个人哪怕没受过么教育别人也可以与他说理,他也不会完全
不明“说得通”与“说不通”的但是,只有通过学,才能得比较好的说理能力。
说理的第二个因是“信誉”,亚里士多德称其为“在于说话者品格中的东西”。有信誉
的人别人可靠,这样的人说话才会对别人有说服力。一个人是否,当然是一种印象,但
是一种理的印象。一个人因为贯诚实、言而有而被别人看成是可靠之人,之则是一个无
之人。这不能保证可靠之人不会说,或无之人就一不可能说真话。但一人们形成了
或不可印象后,便很难轻易改变。可在说理中的作用如果一个人、一
、一个组织一个政府有说历史,自然也就被人们不可便个具体问题说的
是真话,也得说服的效果
说理的第三个因是“情”,亚里士多德称其为“在于听众东西”。逻辑说理是
理性论主要力,但这种力往往并不预想的说服效果需要之以情。人们常
感情受说服,并不需要先弄清道理,也不说话者可靠或不可靠。哲学罗蒂
理论,述”的说理主张,这是一种诉诸的说理方式,它甚至显得不是在说理,而是在
说故事。说故事引导对方想象一种你我他都能感同身受的境遇,由此形成的是被创造出来的,
而不是理出来的。当然,说理中的情需要当和适度的把
在说理中,逻辑、可信度情都是必要的手,但也都可能被用或不当运用。说理者要
避免逻辑谬建立起正确的逻辑;建立好信誉和形;正确使打动的说理方式,
强说服力。
摘编徐贲《明的对话:公共说理十八讲》)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无理可讲是战争和混乱发生的必要原因,说理形成“讲理”的文明秩序,使人类得以进入文
明社会。
B.对理由是否真的能充分支持结论进行评估是有必要的,这是因为即使有理由支持,结论也未
必就可靠。
C.一个人即使没有受过什么教育,也具有一定的逻辑辨别能力,不会完全弄不明白“说得通”
与“说不通”的区别。
D.用说故事的方式引导对方想象具有普遍性的境遇,由此形成的共识是被创造出来的,这种共
识在逻辑上说不通。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情况最符合公共说理特征的一项是(3分)
A.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通过驳论表明自己推动变法的决心,这篇文章行文简洁,说理
严谨,理足气盛。
B.鲁迅发表在《中华日报》的文章《拿来主义》用形象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说理,呼吁人们正确
对待文化遗产。
C.霍金在一场 TED 的公开演讲中为人们阐释宇宙如何开始、生命如何起源、宇宙中是否只有人
类等终极命题。
D.某著名导演在微博公开回应外界对其新电影的差评,以过往作品的亮为理据言影评人
“浅”“自视甚高”。
3.下列项,最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法国学者勒庞在分析群体易兴奋冲动的原因时说,“群体常总在一种注意
态里,因此受人暗示”。
B荀子在《相》篇对“之术的要,其中要的就是“矜庄莅之
处之”。
C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之》中出小说有“可”的作用,小说
来说者接受新想的观点
D孔子有言:“令色鲜矣仁!孔颖达解释说,“言君子貌欲信实,言辞欲得和
美巧,不违逆于理,与‘巧令色’者异。”
4使。(4
摘要:

厦门一中2025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卷分值:150分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①在公共生活中的“说理”是一种理性交流、表达看法、解释主张,并对别人可能有说服作用的话语形式。说服就是运用语言来对具体的他人作劝说、解释、说明,以期对他们有所影响。伊索寓言中有一则《太阳与风》的故事:太阳与风进行比赛,看谁能使穿着外套的行人脱掉外套。风刮了又刮,但刮得越凶,那个行人就把外套裹得越紧。然后太阳出来了,照在行人的身上,行人感到身体出汗了,就把外套脱了下来。这个故事可以用作“说服强于强制”的寓言。希腊哲学家芝诺对说服有相...

展开>> 收起<<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12月月考语文.docx

共8页,预览2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8 页 大小:388.3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8-27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8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