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山东省日照市2019年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2025-08-15 0 0 3.92MB 21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2019 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历史试题
吴涛整理
第Ⅰ卷(选择题共 5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个小题,每个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中国古代某位思想家曾经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他还认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
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这位思想家应该属于哪一学派?
A. 法家
B. 道家
C. 儒家
D. 墨家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结合课本所学可知,儒家是战国时期有很大影响的一
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孟子。他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人民;还提出“民为贵,
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C项符合题意;法家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
中央集权专制统治。排除 A项;道家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排
B项;墨家主张“兼爱”“非”,要求人民互爱互利,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排除 D;故选择
C
【点睛】“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是解
题的提示信息,这些都是孟子的言论。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
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缤纷多彩的文化符号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下列中华文化符号中对中
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影响的是
A. 青铜器
B. 瓷器
C. 丝绸
D. 甲骨文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可知,甲骨文是商朝人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加载的内容十分丰富,涉
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文历法。甲骨文是中国的古代文字中年代
体系较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影响。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D项符
合题意。ABC 的是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排除 ABC 项,故选择 D
【点睛】“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影响的是”是解题的关键,据所学,甲骨文是国古代最早
比较的文字,对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影响。
3.期政治开明,经发展,在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科技文化等方面都有很大建树,呈现繁荣
富强的盛唐气象。下列图片中反映盛唐气象的是
A. 清明河图
B. 货郎图
C. 敦煌莫高窟壁画《雨耕作图》
D. 《前门街图》局部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课本所学所学,在
100 多年中,经发展迅速,社会呈现繁荣景象。在农业方面
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断改进,发推广了一些要的生产工具如曲辕犁筒车等
C敦煌莫高窟壁画《雨耕作图》体现了唐西北地区已使用耕犁技,反映了唐朝农业的发展。C
符合题意;《清明河图》《货郎图》的是朝商业的繁荣者反北宋
华,者反的是朝时期商业活动,排AB 项;前门街图》朝时北京
的经济繁情况,排除 D项。故选 C
4.五千年中华文发展史是各民族交往交交融的历史。史料记载,“朝建立在中少数
大多改用汉姓促进了新合”。历史上,曾改革要求本民族改用汉姓帝王
A.
B. 金太祖
C. 康熙帝
D. 元世祖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曾改革要求本民族改用汉姓帝王”,结合课本所学可知,北魏孝帝即
志用文治移风易俗改革在朝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替鲜卑
改鲜卑姓汉姓皇室拓跋姓改元姓鼓励鲜卑人贵族联姻等。这些促进了族交
也增北魏的实。故 A符合题意;BCD 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A
【点睛】“曾改革要求本民族改用汉姓帝王”是解题的关键,据所学,北魏孝帝进了汉
使用汉姓、学说汉话改穿汉服等措施促进了族融合。
5.古代中国科技发展长期世界前列。下列科技与下人物相的是
A. 明了活印刷术
B. 科技著作《天工开
C. 开创了中医临床理论体系
D. 最先进历法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图片中人物和文字,可知是仲景,结合课本所学可知,张仲景是东汉末医。他
向名广泛收集民间药方,结合自了《伤寒杂病开创了中医理论
体系,为中医学的发展贡献。故 C符合题意;北宋时的毕昇明了活印刷术,排除 A项;
学家星写科技著作《天工开,排除 B朝的学家祖冲之制定了当最先进的历
,排除 D项。故选 C
【点睛】图片首先从文字为提示信息,中文字可知人物是张仲景,结合所学确
是张仲景的成可确答案。张仲景是东汉名医,是中医理论体系开创者。
6.弘扬英雄人物的优秀品质,有利于实历史教育价值。下列诗句抒发的思想情怀抱负英雄
物对应正确的是
A. 冻死拆尾饿死掳掠(文天祥
B. 封侯意,但愿海波平岳飞
C. 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青(戚继光
D. 有心杀贼无力得其所,快哉快哉谭嗣同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可知,戊戌变动了顽固派的利慈禧,下令逮捕维
谭嗣同被捕谭嗣同“有心杀贼无力得其快哉快哉!壮烈牺牲
D项符合题意;纪律冻死拆尾饿死掳掠
A不合率领沿下“意,海波
B项不合题意;文天祥元名后写“人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青”流古的
诗句C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 ABC 项不合题意,故选 D
【点睛】“下列诗句抒发的思想情怀抱负英雄人物对应正确的”是解题的关键,据所学,掌握
天祥戚继光谭嗣同的史实及诗句可确答案。
7.1918严厉义和团野蛮、保盲目传播迷信;1924年,他认为义和是反
国主义的爱国者。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因素
A.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 建的大命兴起
C. 民主与学的
D. 代中国社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中时信息“1924 年”,结合课本所学可知,1924 年中国共与中国国民
行反建的国民大命任务洋军阀,实国家统一,得到广大人民群众支
爱国,这与义和团运爱国的合,所以团运作用
意义B合题意。1917 年十生后马克主义在中国排除 A项;1915
违规内容,禁止显示
摘要:

2019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历史试题吴涛整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个小题2分,共5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中国古代某位思想家曾经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他还认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这位思想家应该属于哪一学派?A.法家B.道家C.儒家D.墨家【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结合课本所学可知,儒家是战国时期有很大影响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孟子。他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人民;还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C项符合题意;法...

展开>> 收起<<
精品解析:山东省日照市2019年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

共21页,预览5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21 页 大小:3.92MB 格式:DOC 时间:2025-08-15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21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