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3 领悟文章内容,解答感悟启示(解析版)

2025-05-14
0
0
276.11KB
22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1
专题 13:领悟文章内容,解答感悟启示
考点 13:领悟文章内容,解答感悟启示
【考情梳理】
记叙文阅读中,往往有一道开放性试题,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这类开放性试题,往往要求考生对所给材
料准确把握,充分调动已有知识储备,将其迁移到答题过程中来。
【出题角度】
1.对说明内容进行创新性表述。
2.对某种现象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
3.结合实际就某个问题谈自己的认识。
4.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推断和大胆想象。
5.由文章内容延伸到现实生活,对现实生活中的相关现象进行解释。
6.对人类关注的环境问题、食品安全问题、核安全问题等提出解决办法,拟写警示性标语、广告语等。
7.对选文内容和链接材料等进行探究发现。
这类开放性试题,答案具有多元性和不唯一性,不仅考查理解能力,而且考查表达能力,同时还有利于增
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拓展学生独立发表见解的空间,鼓励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
【答题思路】
题型 答题思路
1.谈感悟类 首先,准确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作者的写作意图;然后结合题干要求写出相关感悟和启
示。
2.评说类 弄清题目要求从哪个角度来发表个性化见解,自圆其说,有的放矢地答题。
3.探究类 从内容、主旨等方面切入,找出材料与选文相同或不同,相近或相反之处,最后归纳出相关
*
2
结论。
4.想象类 注意从人物的具体言行出发,做到合情合理,人物的所想、所言、所行应是从原文中自然流
露出来的,不要给人“画蛇添足”之感。
专项练习
一、(2021·安徽亳州·统考一模)
需要我做点什么吗?
李良旭
①父母已是九十多岁的老人了,但依然精神矍铄,步履稳健。我发现,每次回家,两位老人总是讪讪地问
道:“需要我们给你做点什么吗?”
②我揶揄地说道:“你们这么大岁数了,能帮我什么忙?”两老没被我逗乐,反而叹了一口气,他们的眼
睛里有一种憧憬和向往,又有一种深深的失落。
③我忽然感到,让父母觉得自己不中用了,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伤害。做父母的,总希望能为孩子做点什
么,这是流淌在他们血液里的一种力量和信心。
④再去看望父母,母亲又讪讪地问道“需要我们给你做点什么吗?”我有些腼腆地说道:“妈,您过去做
的鞋垫又柔软又暖和,可现在买的鞋垫穿不了几天就破了,一点也不适用,妈,您还能为我做一双鞋垫吗?”
母亲眼睛里顿时闪烁着惊喜的光芒,连声说道:“能做!能做!”说完,母亲就开始帮我做鞋垫,母亲一下忙
碌起来。
⑤父亲在一旁,看到母亲帮我做鞋垫,眼睛里满是羡慕,甚至还有一丝妒嫉。父亲讪讪地问道:你需要我
做点什么吗?”我有些为难地说:“爸,家里的刀已钝了,过去家里的菜刀一直是您磨的,现在您还能磨
吗?”爸爸兴奋地说道:“能啊!能啊!我磨的刀,刀口既锋利又好用,记着,下次来把菜刀带来,我帮你磨,
保证好用!”父亲边说,还边向我比划着磨刀的动作,惟妙惟肖。
⑥听说我有事需要父母帮忙,家里时萦绕着一种喜庆气氛,屋子里,有了一缕明媚和甜蜜。
⑦从此,每次回家,母亲总是一边做着鞋垫,一边拿出一双双鞋垫,说道:“这双是你的,这双是媳妇的,
这双是孙子的,这双是孙媳妇的。”拿着这一双双母亲亲手做的鞋垫,我连忙说道:“妈,您慢慢做,别累
了。”母亲含嗔道:“我一点都不累,孩子啊,不知怎地,自从我给你们做鞋垫,这日子每天过得都是那么充
实和有趣,我好像又回到了年轻的时候。”母亲说着,忍不住笑出声来。
⑧厨房里,传来一阵阵“霍、霍”声,声音很有节奏,像一段慷慨激昂的旋律。那是父亲正在磨刀。听得
出,父亲磨得很有力,还像我小时候听到父亲的磨刀声。
*
3
⑨听着、听着,我的眼睛忽然有些湿润了。我多想就这样一直听到父亲这“霍、霍”磨刀声。这声音听起
来就像是父亲那有力的心跳;我多想让母亲一直为我们做着鞋垫,那鞋垫,永远流淌着母亲的体温。
⑩如果说这世上的孝有千万种,那么,这种“啃”老,也是一种孝。它“啃”出了亲情、“啃”出了关爱、
“啃”出了天长地久的温暖和感动。
1.根据提示概括文中“我”与父母的情感变化。
“我”一一
初次请求父母帮忙时: 看到父母卖力帮忙时:
父母——
孩子说不需要帮忙时: 孩子拜托帮忙时:
2.请按要求赏析。
①我揶揄地说道:“你们这么大岁数了,能帮我什么忙?”(说说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② 厨房里,传来一阵阵“霍、霍”声,声音很有节奏,像一段慷慨激昂的旋律。(从修辞角度赏析)
3.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说说第⑥段在文中的作用。
4.生活中,“啃老”是被人们批判的一种社会问题,请你联系生活,结合原文谈谈你对文中“啃老”的理解。
【答案】
1.腼腆LLLL 感动LLLL 失落LLLL 惊喜LLLL
2.①“揶揄”的本义为戏弄,侮辱,为贬义词。在句中表示,“我”开玩笑地跟父母交谈,表现了“我”当时
说这句话的无心,展现了语言的幽默。
*
4
②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磨刀的声音比作慷慨激昂的旋律,写出了磨刀声的轻快,富有节奏,体现出
父亲的开心,同时表现出“我”看到父母开心快乐之后的安心。LLLL
3.结构上:承上启下,对前文父母帮“我”做事做总结,也引出下文父母的开心快乐。内容上:与前文父母不
被需要时的“失落”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此时父母的开心,家庭的和睦,“我”的孝顺,暗示文章中心。LL
LL
4.示例:文中的“啃老”是有限度的,是另一种的孝顺。作者让父母帮自己做事,父母此时有了被需要的感觉,
不再失落,生活越来越幸福。作者并没有完全依靠父母,而生活中更多的“啃老族”却是自己有生活能力,还
要完全依赖父母,这是对父母的过度剥削,不值得提倡。
【分析】
1.考查筛选信息。
第一空:根据第四段中的“我有些腼腆地说道”可得:腼腆。
第二空:根据第九段中的“听着、听着,我的眼睛忽然有些湿润了”可得:感动。
第三空:根据第二段中的“他们的眼睛里有一种憧憬和向往,又有一种深深的失落”可得:失落。
第四空:根据第四段中的“母亲眼睛里顿时闪烁着惊喜的光芒”可得:惊喜。
2.(1)考查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揶揄”的本义为戏弄,侮辱,为贬义词。分析情境,面对自己的父母,我
当然不会是戏弄和侮辱。联系后文“两老没被我逗乐”可知,这个词语在句表达的是我在和父母开玩笑。既表
现我这句话确实是无心之言,也表现了我的幽默风趣。
(2)考查赏析修辞。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父亲磨刀的声音比作慷慨激昂的旋律,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父亲
磨刀声的轻快与富有节奏。联系人物心情,父亲希望能为我做事,如今心愿达成,内心当然是喜悦的。所以此
处对于父亲磨刀声音的描写,烘托了父亲此时喜悦的心情。同时也表现了我看到父母开心快乐之后的满足与安
心。
3.考查分析语段作用。
从内容上,表现了我表明有事需要父母帮忙后,父母觉得自己还有用,从而变得开心快乐,家里也萦绕着喜庆
的气氛。与第二段当我说父母年纪大了,不能帮自己什么的时候的失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变化,是由我
这种变相的“啃老”带来的,表现了我的孝顺,点明了文章主旨。
从结构上,既是对上文我请父母帮我做事的总结。也引出后文对于母亲为我们一家做鞋垫,父亲为我磨刀时的
开心快乐的描写。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4.考查阅读启示。开放类试题,言之成理即可。联系文本内容可知,当作者表示父母年老,不能帮自己做什么
时,父母是失落而伤感的。后来,他提出让母亲给自己做鞋垫,父亲给自己磨刀,父母就觉得自己还有用,每
天都过得充实而快乐。这种变相的“啃老”,其实是作者对父母另一种形式的孝顺。所以文中的“啃老”是值
*
5
得提倡的。生活中的那些“啃老族”明明自己有劳动能力,却不愿用劳动来养活自己,完全依赖父母,导致父
母非但得不到赡养,还要为了子女操心劳力,这种“啃老”是应该批判和谴责的。
二、(2021·广东广州·华南师大附中校考一模)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嘱咐
孙犁
情节提示:水生是八路军的副指导员,他已经八年没有回家乡了,一场大战前他特意绕道回家去看看。
他悠闲地走着,四面八方观看着,铁路旁边并排的炮楼,有的已经拆毀,破墙上洒落了一片鸟粪。铁路两
旁的柳树黄了叶子,随着铁轨伸展到远远的北方。一列火车正从那里慢慢地滚过来,惨叫,吐着白雾。
一时,八年的战斗景象涌到心里来。他笑了一笑想,现在应该把这些事情暂时地忘记,集中精神看一看家
乡的风土人情吧。他想享受一个人在特别兴奋时的愉快心情,于是看看麦地,又看看天,看看周围那像深蓝淡
墨涂成的村庄图画。这里离他的家不过九十里路,一天的路程。今天晩上,就可以到家了。
不久,他觉得这种感情有些做作。心里面并不那么激动。幼小的时候,离开家半月十天,当黄昏的时候走
近了自己的村庄,望见自己家里烟囱上冒起的袅袅的轻烟,心里就醉了。
水生的家在白洋淀边上。
家近了,就进家了,家对他不是吸引,却是一阵心烦意乱。他想起许多事,父亲的确实年岁忘记了,是不
是还活着?父亲很早就是有痰喘的病。还有自己女人,正在青春,一别八年,分离时她肚子里正有一个小孩子。
房子烧了吗?
黄昏的时候,他看到了自己的家门,在门口遇见了自己的女人。她正在那里关闭外面的梢门。水生热情地
叫了一声:“你!”
女人一怔,睁开大眼睛,咧开嘴笑了笑,就转过身子去抽抽搭搭地哭了。水生看见她脚上那白布封鞋,就
知道父亲准是不在了。两个人在那里站了一会。还是水生把门掩好说:“不要哭了,进家去吧!”他在前面走,
女人在后面跟,走到院里,女人紧走两步赶在前面,到屋里去点灯。水生在院里停了停。他听着女人忙乱地打
火,灯光闪在窗户上了,女人喊:“进来吧!还做客吗?”
女人在叫唤着一个孩子,他走进屋里,女人从炕上拖起一个孩子来,含着两眼泪水笑着说:“来,这就是
你爹,一天价看见人家有爹,自己没爹,这不现在回来了。”说着已经不成声音。水生说:“来,我抱抱。”
女人把孩子送到他怀里,八九岁的女孩子竟有这么重。那孩子从睡梦里醒来,好奇地看着这个生人,这个
“八路”。女人转身拾掇着炕上的纺车线子等等东西。
水生抱了孩子一会,说:“还睡去吧。”
*
摘要:
展开>>
收起<<
1专题13:领悟文章内容,解答感悟启示考点13:领悟文章内容,解答感悟启示【考情梳理】记叙文阅读中,往往有一道开放性试题,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这类开放性试题,往往要求考生对所给材料准确把握,充分调动已有知识储备,将其迁移到答题过程中来。【出题角度】1.对说明内容进行创新性表述。2.对某种现象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3.结合实际就某个问题谈自己的认识。4.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推断和大胆想象。5.由文章内容延伸到现实生活,对现实生活中的相关现象进行解释。6.对人类关注的环境问题、食品安全问题、核安全问题等提出解决办法,拟写警示性标语、广告语等。7.对选文内容和链接材料等进行探究发现。这类开放性试...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相关推荐
-
2025-04-11 1
-
2025-04-11 0
-
2025-04-11 1
-
2025-04-11 0
-
2025-04-11 2
-
2025-04-11 2
-
2025-04-11 1
-
2025-04-11 2
-
2025-04-11 4
-
2025-05-14 0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22 页
大小:276.11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