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3 议论文阅读-三年(2020-2022)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解析版)

2025-05-14
0
0
388.96KB
46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专题 13 议论文阅读
(2022·北京·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天向前走,即便千万里路,也
不嫌远;常常动手做,纵有千万件事,也不畏难。其道理质朴可见:____________。今天,在追求民族复
兴的征途中,坚持奋斗既是我们青年人的责任,也是磨砺我们品质的砥石。
②古人一直笃信凡事都要“坚持”的道理:屈原矢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荀子劝
告“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郑板桥咏怀“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
风”。这些古语都告诉我们:做事需要恒心,一点一滴,日积月累。因为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的循
序渐进的过程,没有量的积累,何以实现质的飞跃?
③青年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民族复兴坚持奋斗是我们青年人的责任。五四运动,青
年们振臂高呼;战争年月,青年们抛洒热血;建设新中国,青年们燃烧着奋斗的激情。今天,科技创新,
青年们在攻坚克难;抗灾抢险,青年们在迎难逆行。青年的奋斗在每个时代都不可或缺。正是有了一代又
一代青年的接续奋斗,才有了今天中国的伟大成就。坚持不懈的背后是对民族复兴梦想的追求和担当,这
担当源于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源于百年浴血拼搏淬炼成的中国革命精神;这担当已熔铸
成当代青年的理想信念。青年只有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发展结合在一起,才能果敢地应对前进征程上遇
到的各种风险挑战。
④坚持奋斗也能塑造我们百折不挠的品质。人生的奋斗中,一定会遇到各种艰难困苦,妥协与逃避会
导致半途而废,甚至功亏一篑;面对困难迎难而上,不言放弃,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毛泽
东同志从青年时代起就立志救国,面对无数的坎坷与挑战,他从不动摇,在坚持不懈的斗争中,磨炼出革
命者的大无畏精神和坚毅品质,最终成为人民的领袖。____________今天,在冬奥竞技、扶贫攻坚、志愿
服务的一次次挑战中,一代新青年也成长起来,他们的青春熠熠生辉。
⑤
失败者之所以失败,往往是因为他们浅尝辄止,轻言放弃。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大多是因为他们有
更加坚定的恒心和更为顽强的毅力,始终秉持“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的理念,并
自觉付诸实践。当下,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向人类提出必须严肃对待的
挑战。面对风云变幻,我们青年人应当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拼劲,矢志
不移,坚持奋斗,不负韶华。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1.根据全文内容,结合上下文,在第①段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2.在第④段横线处补充一个论据,下列选项中恰当的一项是
【甲】闻一多先生从学生时代起就饱含对国家与民族的深厚情感。做诗人,他用激昂的诗句歌咏祖国,
歌咏光明;做学者,他埋首典籍,古典文学研究成就斐然;做斗士,他“拍案而起”,伟岸形象永远铭刻
在中华民族的精神丰碑上。
【乙】雷锋在新社会体会到人的尊严,他满怀对党和人民的深情,满怀对新生活的憧憬,全心全意为
人民做好事,平凡的人生有了不平凡的意义。雷锋精神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
【丙】袁隆平青年时代就立志解决粮食短缺问题,面对生活的磨难,他从不放弃,坚持奋斗塑造了他
不服输的意志品质。“杂交水稻之父”做了一辈子科研,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果,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
巨大的贡献。
3.说出第⑤段画线处使用的一种论证方法,并分析其论证效果。
【答案】1.凡事要有坚定的恒心和顽强的毅力,一着不落地坚持下去必成大器。
2.丙
3.第⑤段画线处运用对比论证,分析了失败者失败的原因和成功者成功的原因,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说理,
从而揭示“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理念的重要性,使该理念更加深刻,更有说服力。
【解析】
1.
此题考查补充语句的能力,要结合上下文内容来分析。横线处上文强调了坚持和毅力的重要性,这是实现
成功的前提和基础;下文“今天,在追求民族复兴的征途中,坚持奋斗既是我们青年人的责任,也是磨砺
我们品质的砥石”指出了“坚持奋斗”的意义所在;根据第⑤段中“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大多是因为他们
有更加坚定的恒心和更为顽强的毅力”可以提炼出关键词“坚定的恒心”“顽强的毅力”,结合前面的
“其道理质朴可见”可知,补充的内容应该围绕“坚定的恒心”“顽强的毅力”阐述一个质朴的道理,如:
坚定的恒心和顽强的毅力,是成功的基石。
2.
此题考查补充论据,作答时要明确本段中作者的观点是什么,所举事例意在论证什么道理,看二者是否一
致。
阅读第④段,从首句“坚持奋斗也能塑造我们百折不挠的品质”可知,本段意在强调勇敢面对各种艰难困
苦,坚持奋斗,这样能够培养人的坚忍品质,从而实现自己的目标。
甲:从“闻一多先生从学生时代起就饱含对国家与民族的深厚情感”可知,这则材料分别从“做诗人”
“做学者”“做斗士”三个方面歌颂了闻一多先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没有体现如何面对挫折,不言放弃的
内容,不适合做本段的论据;
乙:从“他满怀对党和人民的深情”“全心全意为人民做好事”可知,这则材料表现的是“全心全意为人
民服务”的雷锋精神,没有体现如何面对挫折,不言放弃的内容,不适合做本段的论据;
丙:这则材料写的是袁隆平勇敢面对生活的磨难,坚持奋斗,为解决粮食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能证明
“坚持奋斗也能塑造我们百折不挠的品质”的观点,适合做本段的论据;
故选丙。
3.
此题考查学生对论证方法的辨析以及其作用的分析。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方法有四种,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比喻论证、对比论证,这是必须要知道并要记准确的内容。从“失败者之所以失败……”和“成功者之所
以成功……”可知,这里分别分析了失败者失败的原因和成功者成功的原因,并且将二者进行对比,这是
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鲜明有力地突出了拥有坚定的恒心和顽强的毅力的重要性,从而论证了“日日行,
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这一理念的正确性,使读者的认识更加深刻,更加透彻,同时增强了
文章的说服力。
(2022·福建·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民间美术体现了广大百姓最为朴素的精神诉求与审美表达,在与自然长期打交道的过程中,勤劳而
智慧的劳动人民就地取材,创造出多样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和内容。
(中国美术馆珍藏)
②中国民间艺术深深地根植于具有几千年农耕文明的土壤之上,它带有泥土的芬芳和百姓最为质朴的
情感。早在三千多年前,先民就注重通过收集民间的诗歌而了解民风,《诗经》中的“国风”汇集了周初
至春秋间各诸侯国的民间诗歌,其内容表达了劳动人民最真实的生活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愿景。在
民间的艺术形式中,不仅有诗歌,还有如山花烂漫般的各种民间美术形式,它们是有形之国风。这些多样
的民间艺术形式,形成了中华民族本原文化的基本内容,成为我们民族共同的精神记忆。
③在民俗生活中,动物形象成为民间美术中最为常见的表现内容,尤其是以“虎”为主题的民间艺术
形式品类多样、琳琅满目。“虎”作为百兽之王,在与中国老百姓长期共存中,形成了特有的中华虎文化,
它既是避邪镇宅的神兽,成为民间生活中保护平安的瑞兽形象,也象征着生命之中不断升腾的虎虎生气。
各种民间美术形式中的虎形象,不仅构成“百虎闹春”的热闹景象,还向我们展示了民俗生活中老百姓趋
吉避凶的文化心理。
④“一年之计在于春”,对于“春”的期盼与生活的幸福祈愿体现在丰富多彩的民俗生活中,同样也以
造型的方式体现在精彩纷呈的民间美术之中。人们以年画的方式迎接春节的到来,以剪纸的形式烘托节日
的喜庆,以彩塑的手法再造愉悦的世相,以风筝的放飞感受春风浩荡,在皮影中品读人生的春秋,在玩具
中体验未泯的童心。无论何地的民间美术,也无论何种形式的审美存在,它们在呈现劳动人民心灵手巧的
手艺之外,其核心内容无不表现为劳动人民对于自然世界的敬畏,对于美好生活的祈愿,对于内心精神世
界的抒发。
⑤当工业文明逐步代替农耕文明的时候,丰富多样的民间艺术形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
在非遗时代,民间美术的传承、发展、保护与研究成为新的时代课题。然而,无论时代如何巨变,民间美
术中所呈现的形式与内涵永远是中华民族最为深层和本源的精神记忆,这种记忆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
是我们每一个人挥之不去的乡愁,更是我们今天寻找文化自信最为重要的文脉源泉。
(摘编自吴为山《国风有形:去民间美术中感受春意》)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绵延几千年之久的华夏农耕文明,孕育并滋养了中国民间艺术。
B.民间美术表达百姓的质朴情感,形式具体可感,是“有形之国风”。
C.虎这一瑞兽形象常见于民间美术,年画《山林猛虎》是其中精品。
D.文章针对民间美术立论,支撑材料主要有《诗经》、彩塑、皮影等。
5.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④段的论述思路。
6.为传承弘扬民间美术,学校开展“探究民间美术文化价值”的主题活动。请你根据文章内容拟写两条
宣传语。
【答案】4.D
5.先指出与“春”有关的民间美术的精神寄寓,再举年画、剪纸等多种形式的民间美术予以佐证,接着
归结所有民间美术的寓意。
6.示例:①守护民间美术,存续民族共同的精神记忆;②传承民间美术,增强文化自信。
【解析】
4.
本题考查文章的理解和分析。
D.文章针对民间美术立论,支撑材料主要有《诗经》(第②段中)、民间美术中的动物形象(第③段)、
民间美术中的选型(第④段)。“彩塑、皮影”是民间造型美术中的两种具体例子。因此本项说法错误;
故选D。
5.
本题考查论证思路分析。
第④段,开头“‘一年之计在于春’,对于‘春’的期盼与生活的幸福祈愿体现在丰富多彩的民俗生活中,
同样也以造型的方式体现在精彩纷呈的民间美术之中”总括全段,提出观点;“人们以年画的方式迎接春
节的到来,以剪纸的形式烘托节日的喜庆,以彩塑的手法再造愉悦的世相,以风筝的放飞感受春风浩荡,
在皮影中品读人生的春秋,在玩具中体验未泯的童心”,举出各种例子进行事实论证;“无论何地的民间
美术,也无论何种形式的审美存在,它们在呈现劳动人民心灵手巧的手艺之外,其核心内容无不表现为劳
动人民对于自然世界的敬畏,对于美好生活的祈愿,对于内心精神世界的抒发”,最后总结民间美术的寓
意。
根据以上分析,简要概括原文三句话的内容进行作答即可。
6.
本题考查文章的阅读拓展运用。
要求以“弘扬民间美术”“探究民间美术文化价值”为主题,拟写两则宣传语。宣传语要简洁,最好运用
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可结合文章中的句子进行改写。
如:传承中华民间艺术,维护民族精神记忆。弘扬中国民间传统艺术,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2022·河南·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后面小题。
【文本一】
谈青年的责任担当
①李大钊先生说过:“青年者,国家之魂。”青年是国家未来的主人,理应担当起国家富强、民族复
兴的重任。
摘要:
展开>>
收起<<
专题13议论文阅读(2022·北京·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①“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天向前走,即便千万里路,也不嫌远;常常动手做,纵有千万件事,也不畏难。其道理质朴可见:____________。今天,在追求民族复兴的征途中,坚持奋斗既是我们青年人的责任,也是磨砺我们品质的砥石。②古人一直笃信凡事都要“坚持”的道理:屈原矢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荀子劝告“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郑板桥咏怀“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些古语都告诉我们:做事需要恒心,一点一滴,日积月累。因为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相关推荐
-
2025-04-11 1
-
2025-04-11 0
-
2025-04-11 1
-
2025-04-11 0
-
2025-04-11 2
-
2025-04-11 2
-
2025-04-11 1
-
2025-04-11 2
-
2025-04-11 4
-
2025-05-14 0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46 页
大小:388.96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