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讲 七上课标古诗词复习(练习)-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解析版)

2025-05-13 0 0 64.37KB 17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09 讲 七上课标古诗词复习(练习)
目 录
一、考点过关练......................................................................2
篇目 1:《观沧海》.......................................................2
篇目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
篇目 3次北固山下....................................................5
篇目 4《天·秋思...................................................5
篇目 5《夜雨寄北》.......................................................6
二、真题实战练......................................................................7
资料整理【淘宝店铺:向阳百分百】
三、重难创新练....................................................................13
篇目 1:《观沧海》
2023·陕西西安·统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2.联系生活实际,你怎样看待电影《流浪地球》以《观沧海》作为片尾曲?
资料整理【淘宝店铺:向阳百分百】
【答案】1.(1)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
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2)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
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 2.(1)片尾曲加入了曹操的《观沧海》,用特有的中国元素来描
绘曾经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从而更加深刻反衬出浩瀚无垠的星辰大海,漫漫千年的
未知旅程以及为了生存带着地球流浪的壮烈情怀。
2)使电影的情节,曹操的诗歌,人类的命运,地球的命运,在星河流转中不断变化,全部浑然一体,
提高了艺术效果。
【解析】1.本题考查描绘画面的能力。
作答时,结合诗句内容与意象进行描绘。
示例:太阳和月亮,每天仿佛从宽广无垠的大海上冉冉升起,傍晚时分又缓缓落入大海的怀抱;星光灿
烂的银河,斜贯在天空,它那远远的一端垂向海面,也仿佛发源于大海的胸怀里。诗人描绘了一幅沧海
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
2.本题考查诗歌主题理解能力。
回答本题需要结合《观沧海》的主题分析概括。这首四言绝句是诗人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时,用饱蘸
浪漫主义激情的大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描绘了国河伟壮丽,
既刻画了高大海的壮,更表达了诗人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流浪地球》以曹操的《观
沧海》作为片尾曲,表达了电影中人类面对困境放弃结合作、勇往直前的精神,也体现了中国电
影的英雄情怀。时,《观沧海》这首诗的意氛围,与电影的景和情也有相呼应
的结合以更好地展现出人类在面宇宙困境时的气和坚韧
篇目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小题。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其二
唐 王勃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结合诗句体乱烟笼碧砌”中“”的含义
4.《江亭夜送别二首 其》与《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此寄首诗在手法上有何相似
别表达了诗人怎样情结合诗句作析。
资料整理【淘宝店铺:向阳百分百】
【答案】3的意乱糟糟或者烟雾弥漫),乱糟糟烟雾笼罩青绿台阶,写出了烟雾
漫,看不真切的特表达了诗人离别迷乱4运用了情(融情于景)
手法表达了诗人送别友后孤寂怅惘凄凉寂寞之情,表达对被贬友人的思念情与
关切
【解析】3.本题考查炼字
在理解本基础上理解其语境义,“”的意乱糟糟,“乱烟笼碧砌”意乱糟糟烟雾笼罩
青绿台阶。“”这里的意是写烟雾弥漫,写出了烟雾弥漫,看不真切的特诗是王勃
居巴蜀期间所写的送客之作,因此,“既是夜烟弥漫,也表达了诗人离别心
情的迷乱
4.本题考查诗歌主的理解。要分析文章表达了作怎样的情,就必须文章的主要内容
和写作景这两方面来分析,然准确简明表述出来。这首诗情,表达诗人送别友
孤寂怅惘之情。
江亭夜送别二首 其 》,首句写,既是夜烟弥漫,也表达了诗人情的迷乱
句写月而”月,既是说明推移,也示诗人伫立凝望时产生的聚散匆匆第三句写
离亭掩而加了“寂寞二字,既是写外界的景象,也是写内的情怀。诗人情,把送别后孤寂
怅惘之情融化入景的描写之中。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此寄》,“杨花尽子规啼”中“杨花”“子规”是诗中描写的自然景
时又是特的景首句写“杨花”和“子规”,既是写景又点明令——暮春从“杨花
”知,时的杨花已不在树枝而是四处漂泊随风飘扬;从“子规啼”知,着“归去归去”的
思乡首句写“杨花”和“子规”,现的是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离别伤感
风雨飘零人分伤尽在其中。一语皆首句的“杨花”和“子规”融情入景,
表达诗人对王昌龄关心其不命运的情。
阅读下面诗,完成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5.下面这首诗歌的析不正确的一是(
A.这首诗歌是李白所作,李白号青莲居士
B.题中的“左迁指降职,作者听说友王昌龄被贬龙标县尉,于是写了这首诗。
C.本诗一句在写景,第二情,叙事
D.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把明解人意的知人,自己对友的怀情带到夜郎西。
6.这首诗开头杨花”“子规”起到什么作用?
【答案】5C6.融情于景,点明渲染伤感氛围。(手法,写情景融、情于景也,分
资料整理【淘宝店铺:向阳百分百】
摘要:

第09讲七上课标古诗词复习(练习)目录一、考点过关练......................................................................2篇目1:《观沧海》.......................................................2篇目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篇目3:《次北固山下》....................................................5篇目4:《天净沙·秋思》................

展开>> 收起<<
第09讲 七上课标古诗词复习(练习)-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

共17页,预览4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17 页 大小:64.37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5-13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17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