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20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重点难点通关讲练测(解析版)

2025-05-13
0
0
983.18KB
36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考点 20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所谓“非连续性文本”,是指选取同一话题下不同表达样式的文本的片段组成的阅读材料(相对于
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包括符号、文字、图表等信息。其特点是直观、简明,概
括性强,易于比较。“非连续性文本”在现代社会运用广泛,其实用性特征十分明显。学会从非连续性
文本中获取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是考生应该具备的重要阅读能力之一。
非连续性文本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的一种集综合性阅读、比较性阅读、研究性阅读于一体的
大视野阅读形式。其主要特点是:考查形式灵活多样,具有较强的探究性,注重个性阅读体验。
“关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要求:
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材料阅读题本质上就是一种让学生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命题形式。一般来说,材
料阅读探究题就是命题者给出一段或几段文字(或者图片、表格)材料,要求学生阅读文字(或者图
片、表格)材料,从中发现并提取出自己感受最深的有效信息,并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述出来。
材料阅读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相同或不同材料的观察分析能力、思考能力、归纳提炼能力、创新能
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
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一)围绕主题,区别材料
1.答题步骤:
(1)认真审题,扣住要求。仔细阅读题目,弄清楚题干要求的内容,特别是要注意围绕什么主题来
甄别材料。
(2)整体感知,提取信息。首先整体感知材料内容,把握住一个大的主题和方向。然后可以采用从
材料中提取关键词的方法,把握住主要人物、主要事迹,从而判断所给材料是否符合主题。
(3)明确选择,阐述理由。解答此类题时,首先要明确指出哪则材料不符合要求,然后再结合材料
阐述理由。答题时语言要准确精炼,要连贯通顺,不可出现病句。
2.示例:
为参加以“辛勤的园丁"为题的演讲活动,一位同学搜集了下面三则材料,其中有一则不符合要
求,请你帮他找出来,并说明理由。材料一:明代文学家宋濂,自幼刻苦学习,乐以忘忧,求学时十分
尊重老师,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虚心求教,最终学有所成。材料二:北京实验二小霍懋征老师,在几
十年的教学生涯中,一直工作在第一线,80岁的时候还上讲台进行示范教学。
材料三:甘肃会宁县汉家岔乡教师王建林,坚持在贫困山村任教 22 年,他把自己比喻为山上的树,
时日越久,扎根越深。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审清题目的要求﹣﹣选出不符合“辛勤的园丁"这一主题的材料;然后,
对三则材料进行仔细的阅读筛选。在所给的三则材料中,从人物身份来看,宋濂是明代文学家,自然不
属于园丁的范畴;从人物事迹方面看,材料一说的是宋濂学有所成,材料二说的是霍懋征老师一直工作
在教育第一线,材料三说的是老师王建林坚持在贫困山村任教 22 年,很明显第一则材料与“辛勤的园丁
"这一主题无关。
【答案】材料一不符合要求,因为演讲活动的主题是“辛勤的园",而材料一的主题是"勤学尊
师”。
(二)探究材料,得出结论。
1.答题方法:
解答此类题,要在整体阅读材料的前提下,进行探究发现,最终形成自己的观点。
(1)一则材料内容的探究。①读懂材料,知道“是什么”;② 细读材料,思考“为什么",这就是要
求我们能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
③归纳材料,明确“怎么办”。
(2)多则材料内容的探究。
①要概括出每则材料的大意,分条阐述;
②分析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找准中心话题,找出各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同中求异,异中求同:
③围绕话题,提出自己的观点、结论或解决问题的措施、办法。
2.示例:
(2017 南漳县模拟)刘爷爷患高血压病,近日收到儿子寄来的降压药,但不知怎么服用。下面是降压
药说明书中的部分内容,请你选取必要信息,用自己的话简明、得体地告诉刘爷爷该怎么服用(不超过
30 个字)。[性状]本品为薄膜衣片,除去薄膜衣后显白色。适应症]用于治疗高血压。[规格] 5mg/
片。[用法用量]成人每日推荐剂量为 10mg,每日一次,早晨服用较好,饭前饭后均可。可以长期连续
用药。
解析:首先知道材料讲述了什么内容,要求我们做什么。材料中的张爷爷主要是不知道怎么服药,
所以帮助他时要着重说明这一点。然后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明确解决的办法。说明书上面其他的信息,
如性状、适应症、规格等,就不需要说了。同时要注意称呼语和字数的要求。
【答案】张爷爷,您每天早晨吃一次,每次吃两片就可以了。
知识点一、材料阅读
1.(2022•盐池县模拟)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作答。
【材料一】见图。
【材料二】
竞技赛场,竞争激烈,但无论是参与者还是观看者,花样滑冰选手变幻的舞姿展现的是优雅之美,
冰球健儿矫健的身姿则诠释了力量之美,但即便没有胜利赋予的高光,人们也能从运动员的拼搏姿态中
获得审美的体验。观赏赛事活动,参与体育锻炼,又何尝不是实现美的过程呢?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材料三】
在体育运动中,学生要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圈”,走向运动场,在经年累月的坚持中挥洒汗水、磨
炼意志和享受快乐,最终养成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乐观向上的品格。在学校教育中,而体育运动则可弥补
学科教育的不足,打破以自我为中心、孤军奋战的格局,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让学生拥有开放的心
态和主动合作意识。体育带给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服从裁判。体育是学生规则意识培养的重要途径。
体育中养成的规则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法律规范和社会公德的认同与遵循,从而促进学生成为自觉遵
纪守法的好公民。
总之,体育运动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而且有重要的育人功能。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认真阅读材料一中的图表,请写出你的发现。
(2)综合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内容,简要概括体育有哪些育人功能。
【答案】
(1)目前,绝大多数中学生为应对考试参加体育运动。
(2)①获得审美体验②磨炼意志。③培养团结协作精神。④培养规则意识。
【解答】(1)该图是 2022 年银川市初中生参加体育运动原因调查的饼状图,图表显示应对中招体
育考试的占70.9%,但没有能查过10.5%,中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主要是应对考试。
(2)材料二的内容是:获得审美的体验。
材料三的内容是:磨炼意志,使学生养成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乐观向上的品格,让学生拥有开放的心
态和主动合作意识,使学生对法律规范和社会公德的认同与遵循。
【点评】多则材料信息的提取与概括的解题思路:1.把握文意。概括每则材料的主要内容。2.整合
信息。将各则材料主要内容进行同类合并,保留相同信息。或者将各材料进行拼接组合,连缀成句。
2.(2021 秋•江都区月考)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新网客户端北京 2017 年 12 月13 日电 今天,是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也正逢南京大屠杀 80周年。国家公祭仪式将在南京举行。按照安排,党和国家领导人将出席在侵华日军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的国家公祭仪式。据南京市政府的消息,今日清晨 7 时,将举行升国旗
和降半旗仪式。上午10 时,在南京市的 17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12 个社区和 6家反映抗战主
题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此外,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等国内 20 家反
映抗战主题的纪念(博物)馆,在今天上午同步举行悼念活动。与此同时
——(节选自《人民日报》)
材料二:南京大屠杀发生 80周年,全世界的正义之士仍在以不同方式纪念死难者。加拿大安大略省
议会 10 月通过有关“设立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的动议;美国圣地亚哥市的图书馆举办活动;加利福尼亚
州街头不久前落成的美国医生罗伯特•威尔逊的纪念碑前摆满鲜花——东京审判时,他是南京大屠杀的第
一位证人,由高中和大学老师组成的研究会建议将“南京大屠杀”等词语列入教科书……历史,不可能
被忘却!
但人们也看到,在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的态度仍然顽固。在连锁酒店大肆摆放美化侵略战争的
书籍,阻止有良知的日本国民追寻事实真相;在美国旧金山市议会今年9月一致通过设立“慰安妇
日”的议案后,要解除大阪市与旧金山市的姐妹城市关系……在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已不足100 位的今
天,日本右翼还在不断寻找各种借口对当年的军国主义罪行百般抵赖,美化战争,颠倒黑白,妄图辱没
真相和良知。
从“恐怖之城”到“和平之城”,南京的命运变迁足证和平是何等珍贵。中国早已成为具有保卫人
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矢志捍卫世界和平。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彰
显坚定的信念、磅礴的力量。
(节选自《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材料三】
(1)材料二主要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2)在公祭日的这天,网上有人说:“我们要将日本人赶出中国,反对日本。”有人说:“南京大
屠杀已经成为过去的历史了,反驳这些人。
(3)选择材料三中任意一幅漫画,谈谈你的想法。
【答案】
(1)对比的写法。将全世界的正义之士以不同方式纪念死难者和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言辞犀利
地批判了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的顽固态度。
(2)我们应该牢记历史,维护和平,是要以史为鉴;但中国人民是热爱和平的,而是要更加珍惜和
平。
(3)我选择材料三的第一幅图画。寒冬里、满身尘土的小女孩。女孩对面是一个面容姣好,正在前
方等着迎接她,和平不易,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吾辈当自强。
【解答】(1)本题考查对写作手法的掌握。南京大屠杀发生 80周年,扭曲历史,从正反两方面论
述、美化战争形成了鲜明对比,给予无情的批判。
(2)本题考查对材料观点的理解。解答此题,即“历史、缅怀先烈、开创未来,彰显坚定的信念,
结合题干要求,组织语言。
(3)本题考查对漫画的思考。简介漫画内容。左边的漫画上有两个小女孩、满身尘土;右边的女孩
面容姣好,正在前方等着迎接她,点明纪念南京大屠杀 80周年的主题,传达出牢记历史,祈愿和平的美
好愿望,一个身着戎装,画面上的数字“1937﹣2017”表明他们中间的相隔80年,画面上的文字是大学
生对年轻军人说的话,祖国已从满目疮痍变得繁荣富强的现实,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努力奋斗的结果,
寄托在了新一代青年的身上,努力奋斗。
【点评】如何读懂漫画的信息:1.读懂漫画的标题;2.读懂漫画中的对白或说明文字;3.读懂漫画
的构图;4.读懂漫画中的要素。
3.(2022 春•杭州期末)非文学作品阅读。
【材料一】
跑步之风,不仅席卷真实世界,更是在朋友圈等社交平台中“兴风作浪”。继晒娃、晒美食、晒自
拍之后,在商业和科技的力量推动下,正变得热闹起来
现代社会,人们更加关注健康。当你每次看到别人在晒,比如“新纪录,降了四斤”,你会觉得整
个世界好积极。而当你自己跑出新纪录,人的个体是有差异的,跑步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量力而行,切不
可为了让朋友圈好看而勉强为之,那样有可能损害健康。至于跑步的时间,也会经常选择清晨起床后去
空旷的场地进行跑步锻炼。
商业公司也是火力全开,为的是使晒跑更加方便、有趣和持久。他们进行市场调研,揣摩用户心
理,完成,并获得相应的成就和勋章。用户的每一次奔跑都被忠实记录,每一次运动都有看得见的增
长,并能分享给好友或者与其互动。游戏设计中的即时反馈机制等技巧,晒跑热仍将延续。而如何在一
片火热的朋友圈中晒跑晒出特色,还真得好好动一番脑筋。
【材料二】
对于不同人群每分钟跑步速度的建议 一天不同时段空气中二叙化碳浓度
标签: #备战
摘要:
展开>>
收起<<
考点20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所谓“非连续性文本”,是指选取同一话题下不同表达样式的文本的片段组成的阅读材料(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包括符号、文字、图表等信息。其特点是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比较。“非连续性文本”在现代社会运用广泛,其实用性特征十分明显。学会从非连续性文本中获取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是考生应该具备的重要阅读能力之一。非连续性文本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的一种集综合性阅读、比较性阅读、研究性阅读于一体的大视野阅读形式。其主要特点是:考查形式灵活多样,具有较强的探究性,注重个性阅读体验。“关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要求: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36 页
大小:983.18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