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广东省2024届高考冲刺模拟(二)历史试题(解析版)

2025-05-09
0
0
1.47MB
15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2024 年广东高考冲刺模拟卷(二)
(本卷共 20 小题,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50 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铜壶是先秦时期重要的青铜礼器。下列关于东周铜壶随葬情况的考古发现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
正确的是( )
材料 结论
A
在山西长治分水岭的两处墓葬中,
男性与女性的随葬铜壶数量相同。
中原地区宗法等级秩序瓦解
B
部分受中原文化影响较大的诸侯
国,其贵族随葬铜壶以圆角方壶为
主,其他的则以圆壶为主。
周文化的辐射影响力扩大
C
诸侯和卿的随葬铜壶类型一般有两
种或以上,而大夫和士的不超过两
种。
周朝礼制在当时仍有影响力
D
在河南辉县的墓葬中,出现带有北
方少数民族风格的瓠壶。
周天子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加强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东周(中国)。根据材料,东周时期,诸侯和卿的随葬铜壶类型一般有两种或以上,而大夫和士
的不超过两种,说明这一时期诸侯、卿、大夫、士受到礼制的影响,依然存在等级上的差别,C 项正确;
宗法等级主要体现在血缘的等级划分上,材料内容无法体现相关内容,排除 A 项;周文化的辐射影响力扩
大主要体现在对于周边地区的文化影响上,材料只是体现在部分受中原文化影响较大的诸侯国方面,排除
B 项;材料只是体现了中原的墓葬中出现带有北方少数民族风格的瓠壶,说明少数民族文化对于周文化的
影响,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2. 《九章算术》记载了不少基层官员面临的实际问题,包括“方田”讲田亩面积计算;“衰分”讨论按比
例分配赋税与徭役;“商功”解决筑城、开渠等土木工程所遇到的各种体积计算问题等。这反映汉代(
)
A. 基层官员的日常公务繁重B. 注重数学教育
C. 科技适应国家治理的需要D. 主地兼并严重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汉朝(中国)。根据材料“包括‘方田’讲田亩面积计算;‘衰分’讨论按比例分配赋税与徭役;
‘商功’解决筑城、开渠等土木工程所遇到的各种体积计算问题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
《九章算术》均是研究方田、赋税与土木工程等均是和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的事情,体现了适应国家治理的
需要的特点,C项正确;本题主旨为“数学与基层治理”,“基层官员的日常公务繁重”不符合主旨,排
除 A 项;材料主要表述汉代数学解决的问题,没有涉及数学教育,排除 B 项;“主地兼并严重”在材料中
没有体现,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3. 三国时期东吴政权大力开凿运河,开辟航道,水利交通发展迅速,形成了以建业(今南京)为中心的南
方漕运体系;东晋南朝时,建康(今南京)继续保持了漕运中心的地位。这些做法( )
A. 推动了江南经济开发B. 巩固了国家疆域统一
C. 促进了南北方的交流 D. 保证了朝廷财政收入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以建业(今南京)为中心的南方
漕运体系的建立与发展,对江南经济的开发具有重要的影响,A项正确;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尚未
实现统一,排除 B项;材料描述的是江南的开发,没有体现南北的交流,也没有体现财政收入,排除 CD
项。故选 A项。
4. 据如表可知( )
史料内容 史料出处
材料一
元晖,字叔……弟仁器,性
明敏,官至日南郡丞。
点校本《隋书.卷四十
六》,中华书局 1973 年 8
月第 1版
材料二 元晖,字叔……弟仁,器性 点校本《隋书.卷四十
明敏,官至日南郡丞。
六》修订本,中华书局
2019年 1 月第 1版
材料三
检校交趾郡赞治、日南郡
丞、前兼内史舍人,河南元
仁器撰
九真郡故地(毗邻日南
郡,在今越南)发现的
《大隋九真郡宝安道场
碑》
A. 材料一对传世文献的点校有误B. 晚出的学术成果比前人的研究可靠
C. 确认史实必须使用二重证据法 D. 金石史料有助于对传世文献的释读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隋朝(中国古代)。根据题干可知,材料一、二属于传世文献,在点校本中关于元晖的记录有不
同的地方,材料三属于发掘的金石史料,有关于元晖的记载,通过不同类型材料的对比,可以让我们对传
世文献有更准确的认识,D 项正确;根据材料的对比可知,材料一对传世文献的点校是正确的,排除 A 项;
晚出的学术成果不一定比前人的研究可靠,排除 B 项;“必须使用”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5. 17 世纪后期,广东人鄚玖率族人南迁至湄公河三角洲的河仙,并把此地经营为富庶的小邦(亦称“港口
国”)。乾隆年间官方文献评价其“宫室与中国无异,服物制度仿佛前代(明朝)”“其风俗重文学,好
诗书……子弟皆彬彬如也”。这体现了( )
A. 清朝开明的民族文化政策 B. 双方对中华礼教的认同
C. 宗藩朝贡体系的深入发展D. 移民社会呈现多元色彩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
准确时空是:17 世纪后期。依据材料概括可知:广东人鄚玖率族人南迁至湄公河三角洲的河仙,乾隆年间
官方文献评价其“宫室与中国无异,服物制度仿佛前代(明朝)”“其风俗重文学,好诗书……子弟皆彬
彬如也”,可见官方对其评价是肯定的,也表现了广东人鄚玖率族人对中华礼教的延续和认同,即反映了
双方对中华礼教的认同,B 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清朝的民族政策问题,排除 A 项;材料未涉及富庶的小邦
(亦称“港口国”),向清政府纳贡称臣,排除 C 项;材料反映的是移民对中国文化的继承而非多元色彩,
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6. 1861 年,太平天国既承认列强治外法权及长江自由航行权,又拒绝其联手灭清、分土而治的提议。对此
摘要:
展开>>
收起<<
2024年广东高考冲刺模拟卷(二)(本卷共2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5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铜壶是先秦时期重要的青铜礼器。下列关于东周铜壶随葬情况的考古发现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材料结论A在山西长治分水岭的两处墓葬中,男性与女性的随葬铜壶数量相同。中原地区宗法等级秩序瓦解B部分受中原文化影响较大的诸侯国,其贵族随葬铜壶以圆角方壶为主,其他的则以圆壶为主。周文化的辐射影响力扩大C诸侯和卿的随葬铜壶类型一般有两种或以上,而大夫和士的不超过两种。周朝礼制在当时仍...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相关推荐
-
VIP免费2024-11-14 22
-
VIP免费2024-11-23 3
-
VIP免费2024-11-23 4
-
VIP免费2024-11-23 3
-
VIP免费2024-11-23 4
-
VIP免费2024-11-23 28
-
VIP免费2024-11-23 11
-
VIP免费2024-11-23 21
-
VIP免费2024-11-23 12
-
VIP免费2024-11-23 5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15 页
大小:1.47MB
格式:DOCX
时间:2025-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