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广东省2024届高考冲刺模拟(六)历史试题(解析版)

2025-05-09
0
0
174.35KB
13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2024 年广东高考冲刺模拟卷(六)
(本卷共 20 小题,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50 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考古发现,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早期文化诸遗址中的石钺(大斧)有明显的使用痕迹,而良渚文化遗址
中的玉钺往往无使用痕迹,甚至不开刃。据此可推知,良渚文化( )
A. 外部环境趋于稳定 B. 玉钺演化为权力的象征
C. 已产生了青铜工具 D. 存在明显区域文化特色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
准确时空是:原始社会(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钺的功能发生了转变,由劳动生产工具变为权利的
象征,主要是因为材质成为玉器且不开刃,丧失了使用功能,成为了权力的标志,B 项正确;材料反映的
主要是钺材质和功能的变化,无法推断外部环境,排除 A 项;材料未涉及青铜工具的内容,排除 C 项;材
料河姆渡和良渚遗址地区基本相同,存在明显区域文化特色,不符合材料内容,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2. 西汉颖川太守韩延寿欲改易婚丧之风,先与地方长老商定,后由官府颁行,民众遂听令遵循
。
这可说明
当时( )
A. 社会道德伦理水平提高 B. 政府注重礼法并施原则
C. 民间力量增强政令效能 D. 社会风气影响政治走向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还是西汉时期。根据材
料“先与地方长老商定,后由官府颁行,民众遂听令遵循”可知,西汉时期,民众对政府与地方长老商定
的婚丧之风予以遵循,说明地方长老对基层教化起着重要作用,这有助于政府民间力量增强政令实施的效
能,C 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社会道德伦理水平提高的相关信息,排除 A 项;材料体现不出礼法并施原则的
相关内容,排除 B 项;材料未涉及社会风气对政治走向的影响,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3. “市令”为朝廷任命的掌管市场的长官。如表所示为北齐、北周及隋朝市令的官位品级统计情况。据此
可知( )
政权 属性 官位品级
北齐 京邑市令从七品
州市令从八品或正九品
北周 京邑市令 正六品
隋朝
京邑市令 正八品
州市令 无品
A. 北方商品经济发展滞后B. 科举冲击传统任官体系
C. 政府不重视商业的管理D. 朝廷整肃官制裁汰冗员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古代(中国)。市令是市场
管理官员,根据材料可以看出,北齐北周以及隋朝市令的品级都很低,这意味着当时的政府不重视商业管
理,C 项正确;市令品位较低,并不能说明当时北方的商品经济发展滞后,排除 A 项;隋朝创立科举制,
材料中的北齐北周并未设立科举,排除 B 项;材料内容与整顿吏治无关,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4. 敦煌莫高窟出土的大量隋唐文学写本,其内容既有描述敦煌的“乡土作品”,也有描述塞外风情的异域
作品;作者既有生活在敦煌的文士、僧人,也有途经该地的各色商人。这有助于研究隋唐时期( )
A. 兼容并包的时代特征 B. 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C. 敦煌文化的中心地位D. 士商杂糅的发展趋势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是影响题,时空是隋唐(中国)。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敦煌莫高窟所出土的大量隋唐文学写本,其文学类型多样,作者更是多元,这充分彰显了隋唐时期兼容并
包的时代特征,A 项正确;文士、僧人并不属于市民阶层,排除 B 项;敦煌文化在当时并非居于中心地位,
排除 C 项;材料描述的主要是敦煌出土的隋唐文学写本相关信息,未体现“士商杂糅的发展趋势”,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5. 景祐三年(1036 年)政府改革茶法时,召集了一批茶叶商人前来商议,“三年正月戊子,命知枢密院事
李谘、参知政事蔡齐、三司使程琳、御史中丞杜衍、知制诰丁度同议茶法”“仍令召商人至三司,访以利
害”。这反映了( )
A. 宋代社会结构的变化 B. 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C. 商人社会地位的颠覆 D. 当时行政效率的低下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宋代(中国)。据材料可知,景祐三
年(1036 年)政府改革茶法时,召集了一批茶叶商人前来访以利害,说明这一时期商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
政府重视,而这一现象取决于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因此,B 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
而不是社会结构的变化,排除 A项;材料反映的是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而不是颠覆,排除 C项;材料反映
的是政府改革茶法时召集了一批茶叶商人前来商议这不能说明行政效率低下,排除 D项。故选 B项。
6. 明清时期,佛山制陶行会明确规定:凡入行者,需履行严格手续,按照行规缴纳一定的入行费;各自生
产本行产品,不能混淆越界;各行有其各自产品的成型手段和煅烧规律,且每个行会有详尽的计件或定额
工资条款。据此可知,佛山( )
A. 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B. 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
C. 陶瓷经营规范化发展D. 强化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明清
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凡入行者,需履行严格手续”“各自生产本行产品,不能混淆越界”“各行有
其各自产品的成型手段和煅烧规律”可知当时佛山陶瓷行业入会有严格要求,陶瓷生产流程和技术有严格
规定,反映了陶瓷经营规范化发展,C 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提及有别于传统的经营方式,无法体现出现了
新的经营方式,排除 A 项;材料中未提及商人群体,无法体现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排除 B 项;材料
中瓷器生产经营是商业的发展,无法体现强化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7. 下面材料反映出( )
史事 晚清两位官员对此事的不同看法
1876 年 6 月英国商人未经允许而建
造了吴淞铁路,后来清政府以28.5
万两白银将铁路赎回并予以拆除。
郭嵩焘认为:“毁弃铁路主议何人,不可
得知。闻共有七人…似此可编列‘七愚’
姓名,传之后世”。
沈葆桢认为:“费钱买之,又必费钱续
之,且必仍用其(列强)大…中国何从费
此巨款向其购回,将来亦终于听其自造,
此买而续之之害也”。
A. 洋务派对兴办铁路持不同态度B. 中国交通近代化起步艰难
摘要:
展开>>
收起<<
2024年广东高考冲刺模拟卷(六)(本卷共2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5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考古发现,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早期文化诸遗址中的石钺(大斧)有明显的使用痕迹,而良渚文化遗址中的玉钺往往无使用痕迹,甚至不开刃。据此可推知,良渚文化()A.外部环境趋于稳定B.玉钺演化为权力的象征C.已产生了青铜工具D.存在明显区域文化特色【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原始社会(中国)。依据材...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相关推荐
-
VIP免费2024-11-14 22
-
VIP免费2024-11-23 3
-
VIP免费2024-11-23 4
-
VIP免费2024-11-23 3
-
VIP免费2024-11-23 4
-
VIP免费2024-11-23 28
-
VIP免费2024-11-23 11
-
VIP免费2024-11-23 21
-
VIP免费2024-11-23 12
-
VIP免费2024-11-23 5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13 页
大小:174.35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