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辽东南协作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

2025-05-09 0 0 564.65KB 19 页 10玖币
侵权投诉
2023—2024 学年度上学期月考高三历史
时间:75 分钟 分数:100
考试范围:纲要上、纲要下第六单元结束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我国有着重视历史记载的传统,尤其是涉及上古时期、带有传说色彩的史料记载,如都邑之地必有城垣,
而考古学的发现却带来了关于上古时期“大都无城”的思考。这表明( )
A. 考古发现更新对中华文明的认知 B. 古代修史方法不当不能反映历史真实
C. 考古资料可与文献资料相互补正 D. 考古学主要关注社会上层的文化遗存
2. 唐初,科举考试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开元二十四年(736 年),唐玄宗诏令由礼部侍郎主持科举考
试,中举及第的士人还要参加由吏部主持的以身、言、书、判为内容的铨选考核,铨选合格后才有资格被
授官。这一变化表明,唐玄宗前期( )
A. 中枢权力机构的相互制衡 B. 士人的社会地位逐渐下降
C. 君主专制制度正发生变化 D. 官员的行政能力受到重视
3. 宋代诗人留下众多对乡村田园生活吟咏的诗句,为研究宋代农业生产提供重要的史料。从下列诗句描述
的农业生产现象中,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
杨万
却破麦田秧晚稻,未教水牯卧斜
晖。
陈造
半夜天一夜,前麦地皆青
秧。
曹勋 隔岁种成麦,麦秧稻田。
陆游 处处稻分秧,家家麦上
A. 地资利用效率B. 学思想影响文学创作
C. 农业生产工具有重大D. 农产品商品度提高
4. 清谈谈老庄清谈谈孔孟。未得其遗其,未究其本而先辞,不之文,不
百王,不当代之。 ”顾炎武此在( )
A. 否定孔孟B. 弘扬陆王心C. 倡导经世致用 D. 揭示亡原因
5. 代一位外国人这样评价戊戌变法:“如认为新是要从顶端而不是从基础上开,在这一
法的单上是挑剔不出什么毛病的。条条很健全条条中一个显著弊端并且条条都是可以付诸
;但是这以上变法的整套结构是一个倒置金字塔。”认为变法的缺陷在于
A. 采取上而下的方B. 变法措施贪大求
C. 缺乏充分的思想动D. 有得到广泛的社会
6. 在一次演说中认为,欧美各工商业发,却出现“富者敌国,贫者立锥
现象,因此
中国必“未雨绸缪赶紧设法,再蹈覆辙”。山旨
A. 抨击资本主制度的弊端 B. 传“均贫富”的政治理想
C. 苏俄提供政策依据 D. 社会革命解决民
7. 中国政布告》名义宣布:“爰自中华国六年月十四十时,对国、宣告
战争地位。有以前我国与奥两订立条约同协议及其际条款、国际协议属于中、中
间之关系者悉依据际公法及惯例,一律废止。”这表明( )
A
.
中国加协约国方B. 袁世凯称帝步伐
C. 了外D. 运动取得重大胜利
8. 1929《红旗》《布尔什维克》等杂志刊登《朱毛消息》《朱德信》《朱毛红军工作》等介绍
井冈山斗争的文。在《军事通讯》创刊号上,发表了关于朱毛军的历史及其告》。这
的发表
A. 装割的传B. 了人民军
C. 泽东的发展和D. 朱毛地位
9. 日战争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地开展冬学、校识字运动把抗英雄故狼牙山五
士”“族英雄母马太太等用图片、大、诗向群传教喻户晓
地的这( )
A. 大了共产阶级基础 B. 在提高众的文化素养
C. 大大提高了D. 众的生活
10. 1982 年国院进行机构改革98 个机构为 52 个,机构由 41 个为 10 个,人员由
49减少为 32 万,主要是了一的部,加强和实了审计法、
理等机构。这一改革( )
A. 适应济体改革B. 机构实现
C. 促进现代业制度的D. 完善了国本政制度
11. 台湾诗人余光中说:只要仓颉灵感的中文不那形那磁石力当必然长在。
为一个方是一个天地。台湾之士提出中华文化岸沟的共。这说明(
A. 海峡文化的历史悠久 B. 中华传统文化有持新力
C. 文化认海峡统一 D. 海峡渴望祖国统一
12. 罗马法认为婚姻夫妻双的一丁尼出:如果没有当人的同意
不能成立;任何不能被强迫缔婚姻不能被强迫重新恢复一个业离异婚姻。由
法( )
A. 效维主政B. 注重保护妇女合法权
C. 商品经影响 D.
13. 1493 年,西民争矛盾益激化,邀请罗马皇予仲裁,“教皇子线之产
生,1506 1529 整;但此国、荷兰国却对这界线根本不争先
涌向地。这说明了( )
A. 罗马的权削弱 B. 强掀狂潮
C. 西葡衰落 D. 英荷商品迫切
14. 革命之初,主会雇佣困儿童纺织业、煤矿行业中革命
,行业技术的不新,使的现象越少。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展使儿童的社会地位提高 B. 动者素质要求提高
C. 革命解决缺问D. 革命使动日益复
15. 2021 年 1 月 1 国参否决权的行了投票最终 81 对 13 性投票
推翻特朗普对于授权法否决权。而众在本周早些候也 322 对 87 投票
推翻特朗普否决权。后( )
A. 统可再次否决B. 国会对统的否决
C. 高法除该D. 这项法案将自动
16. 1836 年,法国学将南为“拉丁文化特征”。1856 年,对着国的南扩
哥伦比亚发表《两诗,吟:“拉丁哟/对着人”,“拉丁”的
洲迅速开来。这一概念的传( )
A. 拉丁族独立战争 B. 化了区域
C. 南北文化传统的差异 D. 反映列夺拉美日趋激烈
卷Ⅱ材料分题(52 分)
17. 阅读材料,下列要求。
材料 为了弥补兵源地士兵的不足,统治者往往会征用少数民族民众当兵,到了魏晋时期,这种现象
更加普遍。另外,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的首领随着自身的发展而内迁的事也是常有的,其目的是侵夺牧
场和掠夺人口。自然灾害也会造成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晋武帝时,塞外匈奴居住地发洪水,两万多匈奴人
在河西宜阳城一带落户。“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大量的出土文物也表明各族民
众相互尊重、相互学习,亲如一家。这个时期中原的服饰受胡服的影响大,头上戴冠的旧习渐改为使用头
巾,文人用以表示风流,军事将领则以为儒雅。周瑜“羽扇纶巾”流传千载,即为当时风习,南京西善桥
出土的砖刻《竹林七贤图》就是明证。
——摘编自张德文、陈雪良《碰撞中的民族大融合:魏晋南北朝》
1结合学知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原因
2结合学知简析魏晋南北朝时期影响
18. 为学论文清末新政中的制度变革》的部分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题。
绪论
一、概念界定
1.清末新政:……
2.制度变革:在一定的时代条件下,制度的改进和创新。制度创新是技术创新和思维创新的重要前提,
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在一定竟又上说,一部文明史就是一部社会制度的变迁史。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20 世纪 80 年代前,国内研究清末新政的学术成果较少,制度变革的专门研究更少。李剑农的《中国
近百年政治史》等对清末新政进行了探讨,但大都持否度。90 年代以,国内关清末新政的研究
热潮。大量文献资料出,如《清末官报汇编》等,收录了不少与晚清制度变革有关的档案资
相关研究由宏观转入,如罗志田的《清季科举制改革的社会影响》等。国外研究始于上世纪 50
代,如巴斯蒂的《20 世纪的中国教育改革》等。
清末新政中的法律制度改革
清末新政中的工商制度改革
第三章清末新政中的教育制度改革
参考
定大清商律》,1904 1
《大清现行刑律》,1910
《大清民律草案》,1911 8
章程》,1902 7
公司注册试办章程》,1904
《清政府议设商》,1904 8
定京大学堂师范馆章程》,1902
《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上》,1905
女子小堂章程》,1907
摘要: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月考高三历史时间:75分钟分数:100分考试范围:纲要上、纲要下第六单元结束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我国有着重视历史记载的传统,尤其是涉及上古时期、带有传说色彩的史料记载,如都邑之地必有城垣,而考古学的发现却带来了关于上古时期“大都无城”的思考。这表明()A.考古发现更新对中华文明的认知B.古代修史方法不当不能反映历史真实C.考古资料可与文献资料相互补正D.考古学主要关注社会上层的文化遗存2.唐初,科举考试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唐玄宗诏令由礼部侍郎主持科举考...

展开>> 收起<<
辽宁省辽东南协作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docx

共19页,预览4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玖贝云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玖贝云文库,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类:中学教育 价格:10玖币 属性:19 页 大小:564.65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5-09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19
客服
关注